路基桩板墙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路基桩板墙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路基桩板墙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路基桩板墙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路基桩板墙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至贵阳扩能改造工程YQZQ-10标 路基桩板墙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3 -1.1、编制依据- 3 -1.2、编制原则- 3 -1.3、适用范围- 4 -2、工程概况- 4 -2.1、工程地质条件- 4 -2.2、水文气象特征- 5 -2.3、设计概况- 5 -3、施工方案- 7 -3.1、施工准备- 7 -3.2、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 7 -3.3、施工工艺和主要技术措施- 9 -4、施工监测- 14 -5、人员、机具及劳力配置- 14 -6、安全防护措施- 15 -7、应急预案- 16 -7.1、安全事故应急体系- 16 -7.2、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备措施- 19 -7.3、现场恢复- 20 -8、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0 -9、安全保证措施- 21 -9.1 安全技术措施- 21 -9.2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22 -9.3其他安全措施- 23 -10、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24 -10.1、施工环保目标- 24 -10.2、水环境保护措施- 24 -10.3、噪声环境保护措施- 24 -10.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25 -10.5、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25 - 路基桩板墙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1、编制依据1.1.1施工图:重庆至贵阳扩能改造工程遵义东至苟江区间路基设计图(第四册、第五册)重庆至贵阳扩能改造工程苟江至息烽区间路基设计图(全四册)重庆至贵阳扩能改造工程区间路基工程设计与施工图集1.1.2相关规范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2-2008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3-200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2-2009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1-200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 10218-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 混凝土检验评定标准GB J107-8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 J18-9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1.2、编制原则1.2.1认真贯彻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铁道部、建设单位关于铁路基本建设的法令、法规和管理办法。1.2.2根据渝黔土建10标路基工程的特点,本着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加强管理、突出重点、保证安全质量、确保工期、合理投入、安全文明的原则,编制路基桩板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指导本管段内桥梁、涵洞深基坑开挖施工。1.2.3严格执行铁道部关于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安全操作规程和质量验收标准。1.3、适用范围渝黔土建10标路基桩板墙施工。2、工程概况2.1、工程地质条件2.1.1地层岩性 沿线地层除泥盆系、白垩系外,自第四系至震旦系地层均有出露,尤其以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广泛分布。本段相继为古生界、中生界灰岩、白云岩、泥灰岩间夹泥页岩地层,其中上三叠统、上二叠统、下二叠统地层含煤层;第四系松散地层分布于沿线基岩之上。2.1.2地质构造线路通过地区构造十分复杂,处于川黔南北向构造带及北东向构造带交接复合部位,线路多平行于构造线,顺层现象比较普遍。2.1.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沿线各种不良地质发育齐全,其中岩溶、压矿和采空区、顺层分布范围广,是本线最为复杂、对工程影响最大的不良地质,其次为重力不良地质及有害气体。沿线山高坡陡、沟谷深切,岩体构造节理发育、较为破碎,分布有大小不一的古滑坡、崩塌、危岩落石及软质岩体风化剥落,其中滑坡主要分布在泥页岩互层或 灰岩夹泥岩、页岩地段,其次为土质滑坡。沿线特殊岩土主要有膨胀土、红粘土、软土及松软土。2.2、水文气象特征2.2.1水文特征沿线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岩溶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中;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地段,水量较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受岩溶发育形态及程度控制。多数地下水无侵蚀性,但煤系地层、含石膏地层、 含岩溶角砾岩地层、炭质页岩地层中的岩溶裂隙水存在碳酸盐侵蚀, 侵蚀等级为 H2H3。2.2.2气象特征沿线气候为亚热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直接承受印度洋及太平洋水汽补充。具有温和湿润的特征,干湿季节比较分明,除夏季外,各月可能出现大于20的最大温差。雨季一般开始于4月中下旬,结束于10月中下旬,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夏季58月。多年平均气温15.3C,极端最低气温-7.8C,极端最高气温37.5C,年最大降雨量1134.8mm,年平均蒸发量1239.4mm,历年平均风速1.12m/s,最大结雪深度在22cm。2.3、设计概况中铁三局集团渝黔铁路YQZQ-10标管段起讫里程为D1K239+355.98D1K290+544.27,正线长度51.198公里。桩板墙设计里程段及数量如下表:里程锚固桩(根)桩板(根)线路左/右D1K240+603.86D1K240+664.81563右D1K240+679.5D1K240+751.1513149右D1K240+789.66D1K240+871.16760右D1K243+651D1K243+73817146左D1K245+656.91D1K245+704.91971左D1K247+065.05D1K247+202.6527290左D1248+263.85D1K248+387.1884左D1K251+726.165D1K251+931.05529220左D1K256+041.52D1K256+172.1314187左D1K258+995.26D1K259+062.7612141右D1K262.061.12D1K262+19318238右D1K264+549D1K264+597.38667左D1K284+002D1K284+108.92518226左桩板式挡土墙由锚固桩和挡土板组成,它是以锚固桩为主体,挡土板相辅的结构形式。按弹性理论和悬臂梁的计算方法进行设计,依靠单桩深层锚固及挡土板共同来承受山体或列车的荷载,以保证施工及以后行车的安全。锚固桩的结构形式为矩形,根据计算确定桩身的埋置深度。桩板式挡土墙适用于高填方地段及路堑地段坡度较陡的山体,可减少大量的土石方施工和大量的土地占用。3、施工方案主要工艺流程有:挡土板预制、测量放线、 桩孔开挖、制作安装钢筋骨架、桩身立模、灌筑桩身混凝土、挡土板安装、墙后填筑。3.1、施工准备3.1.1施工场地必须做好“三通一平”。现场四周设置排水沟,桩孔中积水应经沉淀后排放。施工出土路线应畅通。3.1.2按施工图纸准确放线,放出中心线和桩径,并认真进行技术复核,经有关部门办理签证手续,才能开挖桩身土方。3.1.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工序质量控制措施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安全培训。3.1.4备好各工序所需的机具器材和井下排水、通风、照明设施,并设置观测滑坡变形位移的标志。制定井下作业和撤出人员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3.1.5预制场地要平整、硬化,与锚固桩工地道路畅通,满足吊机、运板设备的运行。3.2、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桩板式挡土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如下图所示。开始测量放线桩孔开挖桩孔检查安装钢筋骨架安装模板钢筋安装检查灌筑桩身混凝土桩间土体开挖安装挡土板挡土板安装检查挡土板后填筑桩板墙验收检验不合格品处置结束钢筋骨架绑扎钢筋骨架检验挡土板预制不合格合格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格合格挡土板检验不合格桩板式挡土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3.3、施工工艺和主要技术措施3.3.1挡土板预制1)构件采用工厂化预制。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构件破损。面板在运输和堆放时要竖立不可平放堆叠。2)预制场地要平整加固硬化,预制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模具要涂刷隔离剂,使用后要及时清理。3.3.2按规范要求做好钢筋及预埋件的下料、弯制、绑扎、焊接等工序,预制时应控制好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有露筋现象。3.3.3按照配合比配制混凝土,严格控制用水量。采用振动器进行混凝土振捣,边角处应辅以人工捣固,确保其密实。3.3.4测量放线1)复测定线:恢复中心线,定出桩柱的基线桩,准确定出挡墙位置和高程。2)测定孔位:用仪器测出各个桩孔的位置,并设置孔位方向桩,以便校核。3.3.5桩孔开挖1)桩孔开挖应在路堑开挖到桩顶高程后进行。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开口时先挖四周土方,留住中部中心桩部分,用以校核锁口模板。待锁口施工完成后开挖下节时再挖掉中心部位,然后由测量技术人员将中心桩十字线引到锁口混凝土面上,以此控制开挖中心位置,方可逐节下挖。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以1.0m为宜。2)锁口施工井口上部2m范围为锁口,开挖深度达到2m时立即施作锁口。锁口高出地面55cm,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施做前先由测量技术人员复核桩位,然后支护模板,模板要支护稳定,在内部进行支撑。安装完钢筋后报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浇筑混凝土。桩顶处横坡较陡时,锁口顶面可顺地形做成斜面。锁口示意图3)桩身掘进采用边开挖边支护的方法,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好坏、操作条件而定,一般每节挖23m,灌筑一节钢筋混凝土护壁。对一般石质风化破碎或有地下水出露地段,由于井壁容易发生坍塌,每节开挖1m为宜。为减轻开挖时对井壁的震动,宜采用风镐开挖为主,局部可配合风枪。开挖时应先挖中间,后开挖井壁四周。且须采取跳桩开挖方式进行桩身开挖。4)出碴井内采用人工出碴,使用井架做提升设备,将土斗车吊至井口,再横移至运碴车上方,打开底板将碴土卸入车中即可。井架配置紧急刹车装置,防止溜绳。5)护壁支撑为保证桩井开挖的施工安全,每开挖一节,在四周井壁立模灌筑一节钢筋混凝土,形成矩形框架保护井壁,禁止在土石层变化和滑动面处分节。护壁混凝土的灌筑可利用串筒将混凝土送入井下,也可用料斗通过提升设备将混凝土送入井下,每节最后收口时要在四周模板顶部留一缺口,进行封闭处理。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护臂施工示意图6)井内排水、通风、照明桩孔挖至一定深度后,为改善井下的施工环境,在井口应设通风设施。一般是在井口设一台5.511KW轴流式通风机,通过胶管向井下送风。当桩井挖至有水时,采用离心泵或多级泵抽水。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进行通风,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m或遇有黑色土、深色土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进行强制通风,作业前强制通风不得少于30分钟,作业中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强制通风。7)坍塌处理开挖桩井时,难免会遇到不良地质、滑动面等情况,有时井壁一侧或多处发生坍塌。针对此种情况,应立即停止开挖,尽快把坍塌的土、石清理干净,采用浆砌片石填筑,再进行护壁施工,灌筑与护壁同等级的砂浆把片石内的空隙、空洞塞满,使护壁和开挖面结合成一整体。3.3.6制作安放钢筋骨架1)铺底清孔为减少井内渗水,保持清洁,用与混凝土同级砂浆铺底,厚1020cm。2)制作钢筋笼每节钢筋笼按施工图尺寸及配筋,在井口利用箍筋做框架先将四角的主筋固定,再进行其他钢筋的焊接、绑扎成笼,在同一截面上钢筋的接头的截面积不得超出50%。3)安放及固定一般每节钢筋笼57m长,利用井架上的提升设备或吊机将钢筋下放,在井下进行安装作业。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其与护壁的间距应以混凝土垫块楔紧。3.3.7桩身立模1)上部桩身柱体模板可以根据施工图在施工现场制作,采用竹胶板作为外露面及耳墙模板,要保证表面平整、光滑,形状、尺寸正确,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待钢筋绑扎后,柱基清理干净,依次立竖挡、横挡及斜撑,在顶部用线锤吊直,拉线找平,撑牢钉实。3)为便于拆模和混凝土表面整洁光滑,应在模板上涂刷隔离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应使用同一品种的隔离剂。隔离剂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以免黏附于混凝土表面,影响柱体的美观。4)根据施工图或工艺设计要求在桩身地面以上部位预埋铁件或设置牛腿,以便安装挡土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高度、节点联系及稳定性进行检查,检查合格方可灌筑混凝土。5)灌筑时,发现模板漏浆或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时,应及时加固纠正。3.3.8灌筑桩身混凝土1)灌筑混凝土前,应全面地进行复查,确认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已清理干净。2)灌筑混凝土时,宜使用输送泵,利用串筒输送混凝土到井下,插入式震动棒进行捣固,串桶出口距离混凝土面不得大于2.0m。与箍筋上穿设带孔砼定位块,按设计要求留够保护层,防止钢筋与井壁(模板)相贴。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桩身混凝土应一次灌筑成型,避免出现水平施工缝。桩基施工完成后对桩基完整性进行检测,桩基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挡土板安装。3.3.9挡土板安装1)必须待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开挖桩前岩土,进行挡土板施工。2)挡土板应按照设计型号进行安装。挡土板的动输、吊装时应布置好合理的支点和吊点,避免强烈震动与摔打,防止挡土板或桩身挡板卡槽受损。3)挡土板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垂直度,并使挡土板外露面平整,最后用钢垫板与桩身预埋件进行锚固焊接。4)待桩前挡土板全部施工结束后,进行桩身及桩身与挡土板联接处封闭混凝土灌筑,应保证挡土板与桩身的联接密贴,外观整齐如一。3.3.10墙后填筑墙后填筑和反滤层应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施作。填料的质量及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4、施工监测为保证桩基开挖的安全,施工监测在施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指导施工,以确作业人员的安全。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表沉降、土压力、地下水位及平面尺寸。平面尺寸监测:成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基底高程、平面尺寸及垂直度,桩基挖至设计高程时,桩基尺寸应与设计图纸桩基轮廓一致。5、人员、机具及劳力配置5.1、劳动力组织形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5.2、人员配置每个工作面人员配置工种数量备注测量人员2测量放线技术人员1技术指导挖孔工15井内开挖、支撑混凝土工12拌合、运送、捣固5.3、主要机具设备每个工作面机具设备配置序号机械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空压机(20m3/min)台32卷杨机(0.30.5t)台33抽水机(30m杨程)台34风(镐)钻台35电焊机(300A)台16架子车台67振捣棒(插入式)台36、安全防护措施6.1挖孔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及安全带。6.2井下人员必须与井上人员配合一致,不可掉以轻心6.3孔内土碴外运时,井上人员应通知井下人员掩体,以防土碴落入伤人。6.4在施工现场范围内采用防护网,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6.5挖孔工作人员不得在施工现场逗留嬉戏。6.6挖孔用电设备必须按一机、一箱、一闸、一漏执行,电源线不得有断裂漏电情况。6.7孔口处不得堆放施工用品,以防掉入井下伤人。6.8每个井口均设安全警示标志。6.9施工机械在使用前进行调试、检测,确认技术性能和安全装置状态良好后进行使用,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都进行培训,在培训合格后方可作业。6.10吊装钢筋笼不得将吊车停在施工进口2m范围内,吊装时必须检查钢丝绳及吊装设备。7、应急预案为做好本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险情及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7.1、安全事故应急体系7.1.1事故应急处理原则救人高于一切;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首先接报,就近施救;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分级负责,密切配合;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7.1.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组 长汪德志项目职责项目经理部(分组组长)一分部二分部三分部四分部五分部副组长王林成(副经理)张晓鹏(项目经理)支国存(项目经理)武新耀(项目经理)张建桥(项目经理)崔树平(项目经理)180327851511868881228118285275888186085835511528606810015976486718通讯联络组宋彬彬(调度)何军娟(调度)范新杰(调度)乔春英(调度)杜文婷(调度)何佳杰(调度)185233922931897379276818385280528186375439011590261466318286109711现场抢险组田新江(安质部长)淘沈圣(安质部长)杨 义(安质部长)张泰天(安质部长)李 健(安质部长)袁慧龙(安质部长)186750298901867691006715028770795183072186001828615012613658508581物资供应组要大中(物资部长)毛银明(物资部长)刘业华(物资部长)王 睿(物资部长)梁中发(物资部长)申瑞金(物资部长)139851986081501485746018385280558155370999771589076618815285977899事故调查组陈善民(副总工)郭振方(总工)刘 威(总工)宋俊领(总工)王耀宇(总工)王 波(总工)156906050881866685383418385280533138602439181880742685518275283998安全警戒组张志伟(综合部长)张建山(综合部长)蒋义春(综合部长)王守斌(综合部长)朱化领(综合部长)刘 通(综合部长)1879858299918288253060183852805211868588055915085907119182860619007.1.3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组 长:负责事故的决策和全面指挥,调动各工区的救援人员、设备、物资等资源。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具体指挥,组织相关人员及时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救援工作。联络负责人:负责收集现场救援信息,汇报给相关人员,传达上级指示,调度安排应急处理工作。7.1.4险情事故发生后,第一现场人员应及时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汇报,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人及领导小组各成员立即就位。7.1.5项目部各部门可以根据险情事故处理工作的需要,紧急征用项目部和各施工作业队车辆、设备和人员,项目部和各施工作业队各成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调度和征用。项目部将依照有关规定,对参与应急处理工作的施工作业组和个人进行补偿。7.1.6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将视安全事故程度大小成立现场施救组、善后处理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运行稳定组、原因调查组等险情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明确责任人,联络人。7.1.7在应急处理工作中,当事方有关部门未到达现场前由有关部门负责,主动开展工作。7.1.8险情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有关部门紧急呼救,并开展自救。其它作业组在救助呼救时应当积极协助,大力支持。7.1.9通讯联络:通讯联络组工作人员应坚持昼夜值班制度,作好值班记录,调度安排应急处理工作。7.1.10现场施救:现场施救组工作人员应本着“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则,积极救治死伤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伤和损失。7.1.11后勤保障:应当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集有关物资,保证应急处理急需,为应急处理人员提供一切生活保障。7.1.12善后处理:事故负责人应当尽快处理善后事宜。采取统一管理,分散接待的办法,积极做好各方人员的思想工作。及时按规定制定事故处理赔付标准,积极做好事故处理赔付工作。7.1.13原因调查:应当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勘察事故现场,调查分析原因,对其目击证人做好登记检查工作。7.1.14工作报告: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逐级书面报告应急处理工作情况。报告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或隐瞒具体详情。7.1.15做好思想稳定工作,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生活秩序,保证日常工作有秩序进行。7.1.16项目部根据参与应急处理工作实际情况与救助效果,从安全专项资金中列支险情事故应急处理奖励资金,专项用于奖励应急处理工作先进个人。7.1.17经查实在应急处理工作中推诿扯皮、拖延时限或虚报救助实效的,给予通报批评,性质严重的,追究及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7.2、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备措施7.2.1安全设备:鼓风机、有害气体检测仪、氧气袋、低压防破电线、防水照明灯、竹梯或软梯、警戒绳、安全带,担架,救护车。7.2.2成立安全救护小组:选择2-4名年青力壮青年,工地医护人员和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组成救护小组,所有施工作业人员为备用人员。以安全员为救护小组组长,对安全事故救护全权负责。7.2.3发生事故时,紧急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用备用车辆迅急送往就近医院。救援通讯:公安局:110 、消防队:119 、急救中心:120、交通事故:122 项目部应急办公室2.4应急人员安全在对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事故进行应急处理时,由于事故的危险还有延续性,应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因此事故救援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加强安全预防措施,加强个体安全防护,加强现场安全监测,事故现场处理指挥人员应明确应急人员的进出现场和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7.2.5善后处理事故发生后,在进行事故救援的同时,必须及时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善后处理包括:伤员的救治、家属及外界人员的接待、项目部后续工作的开展等,该项工作主要由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7.3、现场恢复现场恢复是在事故被控制后进行的短期恢复,是一个应急任务的结束进入到另一个工作阶段,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参照以往经验,仔细分析现场恢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设法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现场恢复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应急救援行动结束,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8、工程质量保证措施8.1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物部位的准确性,应建立观测系统,布置对滑坡体,建筑物位置的准确观测,防止发生突然事故。8.2挖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桩身净空尺寸和平面位置。孔的中轴线偏斜不得大于孔深的0.5%,截面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孔口平面位置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8.3护壁砼标号不应低于C15。8.4挖孔至设计高程后,应进行孔底处理,做到平整,无松渣、泥污等软层,如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应会同有关单位妥善处理。8.5桩孔中心位置、断面尺寸、孔底高程、桩孔垂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中心位置纵向:100 mm横向:mm纵横各1处经纬仪、尺量2断面尺寸不小于设计尺寸6处尺量孔上、中、下三个断面纵、横3孔底高程50 mm1点水准仪、尺量4桩孔垂直度1%1处吊线、尺量8.6抗滑桩钢筋骨架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钢筋骨架长度100 mm全 验用钢尺量2主筋间距 5 mm15点3钢筋骨架直径 20 mm15点4箍筋间距 20 mm20点5钢筋骨架垂直度2%全 验吊线实测8.7挡土板制造尺寸误差:长度为 +10/-5mm,宽度及厚度5mm,且外观平整,无蜂窝麻面。8.8桩身顶面高程允许偏差为50 mm。8.9桩身钢筋接头的施工质量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的有关规定。9、安全保证措施9.1 安全技术措施9.1.1尽量缩短锚固桩开挖卸荷后的无支撑暴露时间,减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扰动范围,采用分层、分块的开挖方式,使开挖空间尺寸能最大限度地限制墙体的变形和坑周土体的位移与沉降。开挖顺序上满足对称开挖、均衡开挖的原则,使基坑受力均衡。9.1.2锚固桩施工期间,认真做好地面排水,及时施作坡顶及坡脚排水沟或截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从而缩短深基础施工工期。9.1.3锚固桩施工完毕,及时组织桩后回填,减少风化、雨水等气候的影响;对于粉质黏土、碎石类土,坡顶一定范围内禁止行走振动大的施工机械,严格控制过往车辆次数。9.1.4严格防止桩基超挖,现场加强测量工作,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9.1.5锚固桩四周设防护栏及安全警示牌,闲杂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工地。9.1.6根据锚固桩的具体施工方法进行监控量测,包括锚固桩内外的观察、边坡土体顶部的水平位移、锚固桩周围地表沉降、桩顶位移、桩内钢筋应力应变、锚杆应力。每周将所量测资料上报项目公司及监理单位,作为量测依据及时指导现场施工,保证锚固桩施工安全进行。9.2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措施9.2.1机械操作,要束紧袖口,女工发辫要挽入帽内。9.2.2机械和动力机械的机座安装要稳固。转动的危险部位安设防护装置。工作前检查机械、工具等,确认完好后方准使用。9.2.3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运转中修理。9.2.4土石方施工中,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9.2.5非机械操作人员不得爬乘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等土方施工机械,机械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按程序操作,文明驾驶,礼貌行车。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工作视线不清时不得作业。9.3其他安全措施9.3.1机械挖土应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掩埋等事故。9.3.2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 挖掘时、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汽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地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9.3.3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开行路线行驶,防止撞车。 9.3.4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9.3.5冬期、雨期施工,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