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华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_第1页
浅谈金华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_第2页
浅谈金华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_第3页
浅谈金华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_第4页
浅谈金华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金华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金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垃圾的产量和堆积量也在逐年增加。由金华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金华人均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40公斤,城市垃圾的年产量达500万吨,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而且历年垃圾存量已超过1000万吨,占用的土地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可以说,正给金华市已被垃圾环带包围,“垃圾围城”不断严重。面对这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猛增的、烧不胜烧、埋不胜埋的城市垃圾,金华的每一个社区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回收并再利用这些垃圾资源,本文详细介绍了金华垃圾分类开展的现状,深入分析了金华垃圾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关键词金华市;垃圾分类;环境保护;全民参与Summary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of Jinhua city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ity size, urban waste production and accumulation is also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Provid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Jinhua city environmental health data shows, at present Jinhua per capita living garbage output of 440 kilograms, city garbage output reached 5000000 tons, and the annual growth rate of 10% to 8% to, and the garbage storage has been more than 10000000 tons, occupy land area of more than 120000 square meters. Can say, is to the city of Jinhua has been surrounded by garbage band, garbage siege growing. In the face of these increas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be burning, burning buried be buried city garbage, Jinhua each community mus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reduce, recycle and reuse the waste of resourc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Jinhua garbage cl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alyzed the existing Jinhua garbag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the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for its improvement. Keywords Jinhua city; refu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当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还是局限于填埋和焚烧等传统的处理方法,虽然部分城市已经开始生活垃圾生物处理技术,但由于成本投入的问题,目前尚在小规模试点。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对城市空气、土壤和水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目前空气污染PM2.5的源头也与垃圾焚烧有着极大的关系。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在世界各国排在中后的水平,如何有效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最大限度地回收生活垃圾中的可用资源,降低垃圾处理中带来的环境影响,已经成为当前各大城市行政管理部门所重视的课题。2009年金华开始进入垃圾减量分类示范阶段,金华选择机关、学校、餐馆、居民小区等创建500个示范单位。市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在经费、人力、物力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分别通过市、区两级财政划拨专款为垃圾分类示范项目提供资金保障。2012年起,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广垃圾减量分类工作,计划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人均垃圾产生量“零增长”。一、金华垃圾分类管理现状(一)开展居民宣传教育2009年5月,金华市政府正式印发金华市“十二五”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了金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工作,全市共选取了500个单位作为垃圾分类处理的示范单位,这些示范单位包括居民社区、物业公司、社会单位、学校等,覆盖面广、影响范围大。通过组织和宣传,充分调动全体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积极性。市环境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向市民介绍和普及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垃圾分类的处理原则,通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垃圾分类的概念已经在广大市民中得到了普及和认同。具体而言,金华市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包括以上几方面:第一,通过印制宣传册和宣传单的方式,请志愿者在市区、街道上向路人发放;第二,向社区居民信箱中投送“致居民和社会单位的一封信”,宣传垃圾不分类的危害和垃圾分类的意义,倡导广大市民响应城市的环保号召,自己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第三,通过社区电子政务平台及微博等方式,在互联网上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第四,在社区楼宇、饭店等公共场所张贴垃圾分类海报,向广大市民推广垃圾分类项目。(二)制定详细的垃圾分类原则1.居民小区请居民将生活垃圾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分开投放到制定的垃圾桶,同时在垃圾桶上张贴有醒目的标示。在垃圾分类处理实行推广阶段,每个社区定时安排志愿者,现场指导和督促居民分类投放。2.社会单位对于餐饮企业以及有独立食堂的企业,要求各单位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其他单位则按照可回收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分类投放。每个单位都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处理联系人,负责本单位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组织和监督,将垃圾分类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3、装修垃圾:如遇居民家中装修,居民需到所在的物业或居委会进行申报,并缴纳垃圾分类处理保证金,经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工装修,在装修过程中的垃圾需要按照可回收和其他垃圾分类装在编织袋内,投送到制定的地点。付建丽,李炳俊优化垃圾处理技术加强环卫循环经济发展J环境卫生工程,2009,17(4):P37(三)实行责任人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管理模式1.责任人管理模式金华市在实行垃圾分类试点过程中,在全市500个试点单位都制定了制定的责任人,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到位。责任人作为本单位垃圾分类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指导和督促本单位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根据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制定本单位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指导所在单位的人员做好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志愿者金华市党委和共青团委协同组织招募了600余名志愿者,志愿担任金华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指导服务员。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工协作,有些负责宣传册的设计和制作;有些负责定期到垃圾分类回收点指导和督促本辖区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通过志愿者耐心细致的宣传和督促工作,垃圾分类处理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百姓的心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金华垃圾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金华市垃圾分类管理的宣传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区政府在市政府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群策群力,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团员青年以及志愿者的作用,将垃圾分类管理的理念宣传给广大居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此项工作还是暴露出一定的问题,能够长期坚持垃圾分类处理的居民越来越少,居民的热情显著下降。(一)部分居民随意丢弃垃圾部门居民随意倾倒垃圾的习惯短时期内难以改变,这类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身上,这部分人首先缺乏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其次他们总是觉得不同的垃圾分开不同的塑料袋来装,显得有些浪费。甚至其中有些居民还保持着使用传统的垃圾桶的习惯,每天的各类垃圾都是一股脑地扔进垃圾桶,然后每天定时提着垃圾桶到小区里来倾倒,而在小区的垃圾回收处,居民也不太注意垃圾桶上的分类的标志,往往是看哪个垃圾桶比较空就往哪个垃圾桶里一道了之。遇到这种情况,给垃圾回收工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的一道了之,将影响到这个小区整体的垃圾分类回收的效果。大多市民对于有毒垃圾的分类回收意识尚比较单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日光灯管、电池和药品等都属于有毒垃圾,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分类回收。但是,不少社区居民对此项规定并不了解,他们通常是将这些有毒垃圾和日常生活垃圾一起丢进垃圾桶,而忽视了小区里了垃圾、灯管回收箱的存在。灯管和电池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果随同生活垃圾一起掩埋,这些有毒物质将释放到土壤和水中,给城市环境造成极大的濡染。目前,虽然每个社区就安装了垃圾、灯管回收箱,但是经过笔者对部分社区的走访发现,这些回收箱的作用并不明显。阎宪,马江雅,郑怀礼完善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标准的建议J环境保护,2010,(15):P45(二)垃圾没有分类运输部分居民反映,他们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非常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跟进垃圾分类处理的活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居民发现,每天来社区收取垃圾的车辆只有一辆,也就是说,在垃圾运输途中并没有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分开运输。居民们认为,垃圾分类只是一个走形式的活动,最终垃圾回收的还是汇总到了一起。居民们觉得垃圾回收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而只是走了一个形式,因此,不少居民对垃圾分类处理的热情有所下降,渐渐的不在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处理,而是回到原来的那种“一天一袋”垃圾处理模式。事实上,由于环卫部门准备不足,垃圾车的配置没有及时到位,并不能根据垃圾分类要求增加垃圾清理车的班次来分类收集垃圾。因此,只能按照原来的垃圾运送方式,将分类的垃圾一股脑地先运输到垃圾中转站,然后在垃圾中转站再进行二次垃圾分类。李宗文日照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与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10,18(5):P30(三)垃圾分类管理难以长期化开展金华市垃圾分类管理的宣传和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试点单位能够按照全市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但是由于宣传和监督指导的工作缺乏一个长久的机制,不少居民和单位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垃圾分类过于繁琐,而且目前也没有相关人员的督促了,又恢复到了原来的老样子。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都是为了图省事,将各类垃圾一股脑地倾倒进了垃圾桶,从而导致一个结果是,垃圾桶分了不同的颜色,标注了不同的回收内容,但是环卫工从每个垃圾桶里收来的垃圾确实五花八门,什么类型都有。造成这样的一个结果的主要原因还是宣传和监督指导工作没有长期开展。各级政府为了响应市政府的号召,都是设立了垃圾分类处理领导办公室,但这个办公室都是临时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和负责领导也是临时借调或者兼职,并没有形成一个长效机制。但靠环卫局一家单位并不能取得一个长期的效果。一阵热情过去以后,社区居民的活动热情有所下降,在他们的心目中,垃圾分类是一项环保“活动”,而不是一项应该长期检查的环保“行为”。同时,社区和居委会也没有能够长期检查宣传教育和鼓励的措施,只是每年组织1,2次类似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的长期激励机制是非常不够的。三、金华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一)居民未养成垃圾回收的习惯虽然在金华各小区,摆放了标有红、黄、白等不同颜色的分类收集箱,但这些垃圾箱上的有机、无机、有害垃圾等标注,对于老百姓来说,显得过于专业,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样的垃圾才算是有机或无机,也许对着上面的分类研究半天,最终还可能将垃圾扔进错误的那个箱。金华开始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后,区环卫处科研所以问卷的形式做过民意调查,虽然九成多的居民赞成开展这项工作,但知道垃圾如何分类的人只占被调查对象的三成。由此可见许多市民还未真正认识到垃圾究竟该如何分类。而在有些试点城市中,分类垃圾桶上虽明确标明:塑料类、金属玻璃类、餐余废弃物类等标志,但乱扔者大有人在,甚至问起他们时,竟将责任推给小区内居住的少量外地人。可见,如不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垃圾乱倒还是无法避免的。根据金华垃圾分类试点实践经验,垃圾分类工作瓶颈在于公众自觉参与分类投放率不高,对垃圾分类认同率与自觉参与率尚有较大距离,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公共环境责任意识普遍不强。林萤慧上海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P的对策分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P77(二)后道工序配套处理能力缺乏金华的垃圾分类收集为何只是昙花一现?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后道工序不配套。许多居民住户经过宣传鼓动,树立起环保意识,满怀激情地投入垃圾分类收集行动中,但当他们看到环卫局的垃圾运输车又把他们精心分类好的垃圾重新搅和到一起运走了,他们再大的热情、再高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严重挫伤,他们分拣垃圾的辛苦白费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拿居民的积极性“逗着玩儿”,这种做法,势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可见,没有完整、有序的收集、运输、加工、成品市场等组成的垃圾分类末端处理再利用产业体系的支持,垃圾分类只能是劳民伤财的空忙,它将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熊文辉,广州市居民生活垃圾现状分析与分类收集研究, 2009年5月,广东工业大学:P46参考文献:1付建丽,李炳俊优化垃圾处理技术加强环卫循环经济发展J环境卫生工程,2009(4).2阎宪,马江雅,郑怀礼完善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标准的建议J环境保护,2010(15).3李宗文日照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与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10(5).4林萤慧上海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分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1).5熊文辉,广州市居民生活垃圾现状分析与分类收集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2009(5).(三)社区干部对垃圾分类工作存在认识偏差一方面,政府部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急于求成,往往规划三五年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往往忽视这项工作的社会性,惯用行政手段,从宣传教育到硬件设施配置再到监督考核等均采用单一的行政力量,一刀切的工作方式,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对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发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式具有效率高、执行快等优势。但事实表明,对于具有较强社会性的垃圾分类工作完全依赖于行政命令是行不通的。如在初期,分类效果不理想是必然,但层层的行政考核迫使基层单位加大保洁人力“二次分拣”,这不仅不能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分类投放,反而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居民依赖于保洁人员的“二次分拣”。四、加强金华垃圾分类管理的改进建议(一)树立公民垃圾分类观念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回收再利用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系统工程,没有广大居民群众的参与,将无法进行下去,因此,政府必须广泛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的倡导、宣传和教育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培养公众树立起垃圾分类收集的环保意识。如果我们不清除垃圾,有一天金华将会被它淹没,如果我们希望生活得更好,就必须要减少垃圾。将垃圾分类收集再利用不但会减少污染,美化环境,还会节约资源,因此要呼吁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同时要耐心细致地教会他们垃圾分类的知识,使消费者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自觉性、习惯性行为。垃圾分类涉及每个人。按照行为科学理论,垃圾分类投放历经3-6个月,将变成人的自觉行为。但这是以民众具有公共环境责任意识为前提的;公共环境责任意识提升需要通过长期的教育,厚积薄发,公众才能逐渐形成社会责任感、环境危机感和社会道德感。中国台北市在实施垃圾分类之初就经历了数年的全民教育,佛教大师证严法师、历任市长亲自上街宣传,动员和发动市民参与垃圾分类。(二)改造垃圾分类运输和回收设施为了确保垃圾处理真正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必要推行使用专用环保型垃圾袋,这些垃圾袋要可降解,以至于焚烧和填埋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还应将垃圾桶加以改造,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垃圾桶分别回收玻璃、纸、塑料、金属类包装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等特殊垃圾,并在垃圾桶上注明回收的类别和简要的使用说明,这些垃圾桶还可以成为企业广告的载体,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另外,要改善目前的垃圾储运形式,将环卫局的垃圾回收车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隔式改造,分类装载垃圾,使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得到良好的保证。(三)从行政角度指导和激励政府采用有效的经济激励手段,激发民众自发参与分类投放,同时对正确分类的个人予以物质上的激励。台北实行“谁污染谁付费、分类好少付费”,实施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后,对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不用专用袋、不收费。正确分类后,不仅个人可获得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