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控技术监督实施办法.doc_第1页
热控技术监督实施办法.doc_第2页
热控技术监督实施办法.doc_第3页
热控技术监督实施办法.doc_第4页
热控技术监督实施办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控技术监督实施办法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总称热控设备)是保障机组安全启停、正常运行和故障处理的重要设备,是促进安全经济运行、文明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了加强*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各级领导及热控专业人员应切实做好热控设备的监督工作,使热控设备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1.2 本办法规定了热控技术监督的和管理、网络、职责和范围。热控技术监督网络由公司总工程师统一领导,安全生产部管理归口,业务上接受*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监督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1.3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生效。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与上级颁发的条例不符或抵触之处,按上级规定执行。1.4 本办法适用于*燃气热电有限公司热控技术监督管理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办法引用了下列标准中的相关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DL/T 655-2006 火力*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6-2006 火力*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7-2006 火力*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8-2006 火力*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9-2006 火力*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774-2004 火力*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 838-2003 *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 1056-2007 *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DL 5000-2000 火力*厂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4-2004 火力*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DL/T 5175-2003 火力*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182-2004 火力*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计技术规定DL/T 5190.5-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第五部分 热工自动化DL/T 5227-2005 火力*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JJF 1033-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3 监督的范围3.1 热控装置技术监督的范围3.1.1 热工参数检测、显示记录系统;3.1.2 自动调节系统;3.1.3 保护、联锁及工艺信号系统;3.1.4 分散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3.1.5 热控电源和气源系统;3.1.6 计量标准器具和装置。3.2 控制装置的内容3.2.1 检测元件。指温度、热点、压力、流量、转速、振动、物位、火焰、泄漏等物理量及其它热工一次传感器。3.2.2脉冲管路。指一次门后管路及阀门等。3.2.3二次线路。指补偿导线、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电缆、电缆槽架、支架、中间接线盒及端子排等。3.2.4二次仪表。指记录仪、指示表、累计仪表、数据采集或处理装置、显示器。3.2.5保护联锁及工艺信号设备。包括保护联锁设备、传感设备、信号灯及音响装置。3.2.6就地控制设备。包括顺序控制和程序控制用的就地控制装置、电磁阀、电动门、气动装置及逻辑开关、传感装置、信号装置。常规控制用的调节器、操作器、执行器等。主厂房分散控制系统及其他各类分散控制系统,包括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服务装置、分散控制柜、工程师站、网络总线设备、终端设备、打印设备、UPS和其它网络设施。程序控制系统,包括上位机及网络设备、程控柜(含I/O柜)、电源等装置。3.2.7 热控电源和气源系统。包括热控设备区域范围内的电源和气源系统。3.2.8热控计量标准器具和装置。4 项目和标准4.1 运行监督4.1.1热控人员必须每天巡视和检查运行中的热控设备和系统并做好状态记录。每天查阅设备缺陷,及时消除运行中发生的设备缺陷。4.1.2热工仪表、DAS应正常投用、准确显示。*部每月对DAS投用情况应进行统计并上 报。4.1.3热控保护、联锁装置和顺序控制系统应准确可靠运行。*部每月应对主保护投用情况进行统计上报。4.1.4闭环控制系统应正确灵敏、可靠运行。确保AGC和一次调频在规定范围内正常投用,如果调度要求撤出AGC或一次调频,值长应做记录;如果由于设备原因不能投用AGC或一次调频,运行人员应填写缺陷记录。*部每月应对自动调节系统投用情况进行统计上报。4.1.5 DCS记录数据由检修二部保管,并编写好目录和概要。 4.1.6各类热控设备均应有清楚、齐全的出厂铭牌和标志牌;所有操作开关、按钮、执行机构及电动门操纵设备等应有明显的开、关方向或标记;热控电缆、脉冲管路应有明显的名称和去向的标志牌。4.1.7 热控设备的试运、投运、停用和恢复运行,必须按照有关规程、规定执行。4.1.8在工程师站、集控室和各程控室内或者在各类单系统计算机控制设备旁使用对讲机、手机时,应确保辐射源离开电子柜或电子设备3米以上的距离。按A级检修时,定期对DCS进行在线幅射源干扰试验。4.2 检修监督4.2.1热控设备一般随主设备检修,检修项目包括标准项目和特殊项目,热控设备的更新改造项目,事先应按规定做好论证和审批工作。4.2.2热控装置的检修,应严格执行检修计划,不得漏项。检修、检定和调试均应按有关规程或规定进行。检修后的设备应进行验收,并对检修质量作出评定。4.2.3 对隐蔽安装的的热控检测元件(如孔板、喷嘴、文丘利管、测温套管等),应配合检修一部定期进行拆装检查(焊接的元件可适当延长),并做好记录。4.2.4 在A级检修、B/C级检修中,热控主保护和一般保护以及列入检修的顺序控制系统应进行系统检查和试验,经确认正确可靠后方可投入运行。日常停机消缺检修过程中,凡保护系统异动、更换设备、管路接头拆卸或传感器定值改变,则相关的保护系统必须做试验,经确认正确可靠后方可投入运行。4.2.5 闭环控制系统在主设备投入运行后应及时投用。在机组A、B、C 级检修后,协调控制系统及其主要闭环调节系统应做有关扰动试验;在机组A、B 级检修后,按省电力调度中心要求完成AGC和一次调频试验,其调节质量应符合规定指标。4.2.6 热控设备在检修前后的试验和校验过程中,应做好各项参数的技术记录。4.2.7 热控设备检修、改造、调校和试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资料,尤其是原始记录都必须完整保存。现场系统异动后,应随即修改相关的图纸,使图纸与实际相符。资料的整理和图纸的修改工作应在检修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内完毕。4.3 技术管理4.3.1 为加强技术管理,热控专业应建立和健全各类技术文件和图纸资料。当现场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进行修改,确保图纸资料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热控专业应建立健全下列技术文档。4.3.1.1 各台机组热控设备清册、台帐、历次检定调整和试验的记录;4.3.1.2 热控设备的电源系统图和热控电源系统所涉及的开关(含熔断器)的定值表;4.3.1.3 各台机组热控电缆清册、单元接线图;4.3.1.4 管道仪表图;4.3.1.5 分布式控制系统功能逻辑图、组态图;4.3.1.6 系统手册和维护手册;4.3.1.7 系统手册;4.3.1.8 DCS系统手册和TCS系统手册;4.3.1.9 TSI 手册;4.3.1.10燃机TCS和DCS系统资料;4.3.1.11就地控制系统资料;4.3.1.12程控、顺控系统资料;4.3.1.13流量测量装置的设计计算原始资料;4.3.1.14热控系统I/O清册、保护联锁整定值清单;4.3.1.15热控设备说明书;4.3.1.16标准仪器仪表设备清册、台帐、出厂说明书以及历次检定记录和证书;4.3.1.17热控设备巡检记录;4.3.2 热控专业应编制下列规章制度:4.3.2.1各级人员岗位说明书。4.3.2.2 安全工作规程;4.3.2.3 热控设备现场巡回检查和清洁制度;4.3.2.4 热控设备检修工艺规程;4.3.2.5 设备缺陷和事故管理制度;4.3.2.6 设备异动管理制度;4.3.2.7 热控设备调试规程(包括保护系统校验规程);4.3.2.8施工质量验收规程;4.3.2.9精密仪器仪表操作(使用)规程;4.3.2.10热控设备现场定期校验和抽检制度;4.3.2.11热控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4.3.2.12热控标准器具的检定规程及制度;4.3.2.13技术考核培训制度;4.3.2.14技术资料和图纸管理制度;4.3.2.15 DCS检修维护制度。5 定期和不定期工作5.1定期校验和抽检5.1.1 热控仪表分A、B、C三类,重要热控仪表和测量系统应进行定期校验或校核。A类仪表校验周期为1年;B类仪表校验周期一般为3年;C类仪表校验周期一般随大修周期,部分仪表(在线无法拆卸或准确度要求不高、数值仅作为参考的)校验周期不限定,发生缺陷及时处理。强检表计归入A级仪表范围,校验周期为1年,有效期为2年。5.1.2 对外供汽系统的流量计量仪表(包括涡街流量计、与结算相关的压力变送器和测温元件等二次仪表)检定周期为6个月。检定单位应具有国家或地方技术监督局认可的检定资质。日常应进行定期巡检,如发现计量不准应及时处理。5.1.3 各类变送器以及其它检测仪表的校验点应在全量程范围内均匀选取,其校验点应不少于五点(始点、终点、常用点、任选其它两点),分析仪表和特殊仪表可按说明书要求或结合校验设备来选点。5.1.4 DAS点的抽查,每台机组每年不少于60点,或不少于总校验数量的百分之十。检测系统的基本误差应符合其精度等级要求。其中主蒸汽温度和压力在常用点内的误差不大于其综合误差的1/2。5.2定期保护试验5.2.1 每次A级检修后必须做热控保护联锁试验。5.2.2 每次B、C级检修后必须做热控主保护试验。5.2.3 A、B、C级检修的检修工作完成后,应对热控保护系统的投入情况进行确认,并提供确认报告。5.2.4 A、B、C级检修或其它检修工作完成后,应对发生异动或更换设备可能引起性能改变的热控保护系统进行试验。5.3热控保护系统撤、投和保护定值修改的审批程序5.3.1 热控主保护系统的撤、投及其所含定值的修改由设备所属部门提出申请,部门负责人审核,*部、安全生产部会审,公司总工程师审定,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批准。5.3.2 除5.3.1款规定以外的保护联锁系统的撤、投及其定值修改,部门负责人审核,*部、安全生产部会审,公司总工程师批准。5.3.3现场保护定值修改后,申请部门应及时修改定值清单,并于每年年底编制和审核新的定值清册。5.4热控设备定期维护5.4.1编制热控设备的定期维护清册,确定定期维护周期。5.4.2检修二部应督促班组严格按照规定周期进行设备维护。5.4.3检修二部应督促班组做好日常的巡检工作。5.4.4检修二部应督促班组做好点检工作。5.5 量值传递5.5.1 建立热工标准计量室(现暂为压力标准),其计量器具的配置应接受上级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和监督,并接受行业计量测试中心的量值传递,严格按照周期检定计划进行送检。5.5.2 计量标准装置须经省公司计量办公室考核认证后方可使用,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满前6个月提出复查申请,并做好装置的自检工作,凡未经考核或期满未复查的计量标准装置一律不得使用。5.5.3 标准计量装置的标准器必须按周期进行检定,检定不合格的或超周期的计量器具视为失准,均不准使用。暂不使用的计量标准装置和计量仪器可报请封存。5.5.4 从事计量仪表检定的人员,应取得计量考核合格证书才能上岗。计量取证工作一般每年一次。6 职责分工6.1 热控监督机构6.1.1 为便于开展热控监督工作,公司成立热控监督网,在公司生产副总经理领导下,由公司总工程师分管,设一名监督网负责人,*部设热控监督兼职工程师,检修二部设热控监督兼职工程师。监督网组成如下图所示,具体组成人员名单由公司行文公布。总工程师网络负责人安全生产部热控工程师热控专业工程师检修二部热控监督兼职*部热控监督兼职6.2 公司生产副总经理的职责:6.2.1领导全公司的热控技术监督工作,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行业有关热控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监督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6.2.2负责热控专业重大技改、固改项目的批准。6.2.3负责热控技术监督相关标准、规定的审批。5.2.4负责热控技术监督相关报表的批准。6.3 总工程师:6.3.1负责全公司的热控技术监督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贯彻执行国家、部委、行业有关热控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监督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6.3.2负责热控专业重大技改、固改项目、主保护撤投、主保护定值修改的审定。6.3.3负责热控技术监督相关标准、规定的审定。6.3.4负责热控技术监督相关报表的审定。6.3.5主持召开热控监督网会议,参加热控技术监督有关的重大设备事故和缺陷专题分析会议。6.4 热控监督网负责人:6.4.1 负责热控监督网的具体管理工作。6.4.2 具体贯彻上级有关热控监督的指示、条例和规定,负责与网局、省局热控技术监督网的接口工作。6.4.3 筹备热控监督网会议的具体组织准备工作,定期进行监督网活动。6.4.4 协调热控监督网的具体工作,督促生产部门做好热控技术监督工作。6.4.5 对热控监督的情况在监督会议组织分析,并编写会议纪要。 6.4.6 负责热控专业重大技改、固改项目、保护撤投、保护定值修改的审核。6.4.7 负责组织热控仪表和测量系统的定期校验和校核的抽检。6.4.8 及时了解设备管理部门的缺陷巡查检修的具体记录。6.4.9 每月编制技术监督报告的热控监督部份。6.4.10 检查和督促热控标准仪器仪表的定期送检。6.4.11参加热控事故的分析以及防范措施的审核。 6.4.12 按上级规定要求,组织热控“三率”抽查,按要求编制公司热控监督的报表,经总工批准后上报。6.5 检修二部热控监督兼职工程师职责6.5.1贯彻上级颁发的有关规程和制度,拟订和健全本部门的规章制度。6.5.2督促本部门热控专业各班组编制技术报表、图表、卡片和其它技术记录。6.5.3负责本部门的热控监督具体工作。6.5.4总结热控专业设备缺陷消除情况,统计消缺率和未消除的缺陷清单6.5.5负责做好热控备品的管理工作。6.5.6负责落实热控设备的定期检定、校验、校核和进行抽检。6.5.7负责每月编制热控监督统计报表,于当月底前报网络负责人;每年总结一次本部门热控监督制度执行情况,并于次年一月上旬报网络负责人。6.5.8在发生事故(含障碍和异常)或热控保护动作后,负责安排对有关参数的曲线进行组态,连同事故首出画面、事故记忆参数及相关特定参数一起打印,保存好留作备查。6.5.9积极进行技术改进,做好热控设备完善化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系统的调节品质。制订热控设备的检修计划,做好检修的技术总结及图纸资料的整理工作。6.5.10督促班组及时做好热控设备的巡检和消缺工作,对重大的设备缺陷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汇报。6.5.11负责热控保护撤投和定值修改的申请。6.5.12负责安排热控标准仪器仪表的定期送检。6.5.13具体负责本部门的热控专业培训工作,每月开展技术问答、定期进行现场考问和技术竞赛。6.6 *部热控监督兼职工程师职责6.6.1建立*部所需的热控技术记录的台帐。6.6.2参加热控设备和系统的技术改造、完善化措施及反事故措施的可行性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6.6.3参加热控设备事故和责任事故的调查分析,提供分析意见。6.6.4参加机组检修后联锁试验的验收,参加热控仪表定期检定和定期校核的验收。6.6.5监督运行人员及时、正确地填写热控设备缺陷单。6.6.6 每月编制有关的热控监督统计报表,于当月底前报网络负责人;每年总结一次本部门热控监督情况,并于次年一月上旬报网络负责人。6.6.7监督检查热控设备的运行工况,检查现场热控设备标示牌的完善情况。6.6.8完成热控监督网布置的其它特定工作。7 统计报表7.1 *部热控监督兼职每月底前向网络负责人传递下列统计报表:序号项目内容1AGC投入率、一次调频投入率、热控自动投入率、热控保护投入率、DAS投入率及未投用点清单2现场尚需完善的热控设备(例如现场设备对运行的影响、设备标志牌、操作方向)一览表3设备存在的重大隐患4对本专业的建议7.2 检修二部热控监督兼职每月底前向网络负责人报下列月度统计报表:序号监督内容检查结果1本按周期完成维护项目数?,有无未完成项目?维护中有没有发现存在问题?2本月机组跳闸记录资料的收集情况(本月收集内容和存放处)3本月保护定值修改项目名称及修改值汇总4编写并批准的技术方案名称汇总5逻辑修改项目名称汇总6设备异动项目名称汇总7本月流量表定期校验情况,有无存在问题8化学仪表及CEMS分析仪表本月定期校验的数量清单9本月主要热控仪表和DAS抽检合格率(有缺陷的系统列出清单,说明存在问题)10本月主要自动调节系统扰动试验项目,合格数,是否有记录资料11本月热控保护及一次调频撤、投情况(时间和项目)12本月主保护试验套数,合格套数,有无试验记录13本月未消除的缺陷名称、原因和对此缺陷的应对措施14今年累计热控设备缺陷未消除的缺陷名称15已立项的技改项目在本月内完成情况数16本部门培训工作情况(技术问答人次、现场考问人次、技术练兵人次)17专项统计表,包括主保护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DAS完好率、顺控完好率18重大缺陷跟踪表7.3 网络负责人每月底前编制公司技术监督报告中的热控监督内容序号项目内容1热控专业技术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例如有无违规现象、监督任务是否准时完成、报表上报的及时性等等)2台帐维护更新存在问题3定期维护情况4热控自动投入率完成情况5热控保护投入率完成情况6AGC投入率完成情况7设备消缺完成情况8DAS抽检合格率9热控设备存在的重大缺陷10主要热控仪表定期校核合格率11重大设备缺陷的处理情况及遗留问题12本月内技改和固改项目的完成情况、改后效果、不足之处7.4 网络负责人每季度编制公司热控监督报表,报上级热控监督主管部门。序号项目1主要仪表抽检合格率2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抽检合格率3自动控制系统完好率、投入率4主保护系统完好率、投入率8 定期分析报告8.1 *部热控监督兼职每季度应对热控监督实施情况、“三率”统计及存在问题、未消除缺陷和监督工作的其它事项进行总结。每年年底对本部门热控监督各项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8.2 检修二部热控监督兼职每月应对计量设备投用情况、重要热控设备缺陷进行分析;每季度应对本部门的热控监督实施情况、消缺率、缺陷未消除的原因及提高消缺率的困难、“三率”现状与目标和监督工作的其它事项进行总结;对重大缺陷应及时进行分析;每年年底对本部门热控监督各项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8.3 网络负责人每月应对全公司热控监督的总体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编写监督技术报告中的热控监督情况;在监督会议上组织对公司热控监督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平常出现的重大缺陷时应协助和监督责任部门及时进行分析;每年年底对公司热控监督各项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编写年度热控监督总结。9 网络活动9.1为了做好专业管理与群众相结合,每季度组织热控技术监督网络活动一次或根据需要增加召开。9.2参加网络活动人员: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相关人员和全体监督网络成员参加。9.3 网络活动内容9.3.1 网络活动由总工主持或由总工委托专人主持。 由网络负责人提议、主持人确定网络会议的议程。9.3.2 检修二部的热控监督兼职汇报本部门前期检修监督技术分析、工作总结,提出对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和对监督工作的建议。9.3.3*部热控监督兼职汇报本部门上季度运行监督的总结、对存在问题和监督工作的建议。9.3.4网络负责人汇报前期各部门热控监督情况、公司监督活动的总体情况。9.3.5 协商下阶段监督工作。9.3.6有关领导作指示。10 附则:10.1本制度提出部门: 10.2本制度归口部门: 10.3本制度起草人: 10.4本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