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1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对外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并制定了对亚非拉地区的共同政策。说明欧共体( )A军事联合正在发展B经济政治一体化程度提高C成为经济政治军事联盟D压倒亚非拉国家的崛起解析:把握材料时间信息“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欧共体开始在政治、外交上脱离美国的控制,材料中“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反映了欧共体政治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材料未涉及军事联合,排除A;C项是在1993年欧盟成立;D项说法错误,欧共体外交独立自主后,是多极化趋势加强,加强了和亚非拉地区的合作,有利于亚非拉国家的崛起。答案:B2二战后日本经济很快发展起来,19561972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其原因不包括()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日本的民主化改革C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 D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解析: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为扶持、控制西欧,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而实施的欧洲复兴计划,故选A。答案:A3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20世纪60年代由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建立的国际政治集团B其目的是为了谋求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发展C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D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起到了制约作用解析: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组织,不只限于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也有欧洲国家,如南斯拉夫。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就是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因此A项错误。答案: A4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他指的国家是( )A苏联和东欧各国 B日本和西欧大国C中国 D英国解析:既是美国的盟友,又在20世纪70年代同美国竞争的只能是日本和西欧大国。答案:B5有学者提出: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极和政治上的五极。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是()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B日本成了政治经济大国C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强D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迅速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该学者观点可高度概括为多极化,故A项正确;日本还没有成为政治大国,故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实力还没有显著增强,故C项错误;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20世纪70年代还是欧共体,概念混淆,故D项错误。答案:A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5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1967年7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材料二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年份美国欧共体日本195634.88%15.85%4.26%197327.08%27.017%18.023%材料三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以上材料均摘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这种变化对政治格局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欧洲共同体成立的背景和影响。第(1)题,“原因”根据材料概括。第(2)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注意分析问题的全面性。答案:(1)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减弱;通过联合,摆脱超级大国政治附庸的地位;通过联合,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他们的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2)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的控制,严重动摇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冲击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二战”后,法国意识到“不仅要把敌人打倒,还要把它扶起来,唯有放弃报复心态,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仇恨才能化解。”材料现象( )A促使法国加入了北约组织B推动了欧洲煤钢联营建立C缓和了法国和苏联的矛盾D冲击了“冷战”对抗意识解析:“二战”后北约组织的目的是对抗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法国主张与敌人(德国)和解,“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即实现欧洲的联合,欧洲煤钢共同体是欧洲联合的第一步,故B项正确;此时法国和苏联的关系还没有缓和,故C项错误;法德和解,是欧洲联合的关键,但仍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联合,法德和解不能冲击“冷战”对抗意识,故D项错误。答案:B2下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解析:本题以漫画形式入题,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漫画的含义,图中两个核弹头分别代表“冷战”下的美、苏两国。而法国人和德国人的讨论正处于美苏“冷战”威胁之下。了解了这层含义,结合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即可分析出来。答案:C31974年,德国前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反映了欧洲各国()A在国际关系中鼓励美国并取得世界霸权B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要求确立欧洲中心C不满美国的控制并进而与美国分庭抗礼D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联合自强的要求解析: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洲各国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和联合自强的要求,这正是促使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突出表现和原因之一。答案:D41967年,合并组成欧共体的组织是()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关税同盟欧洲原子能共同体A BC D解析:欧洲关税同盟是欧洲共同体成立后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答案:C5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说“今天的欧洲,人们出行的时候都感到非常方便,无需繁琐的出入境手续,不需要漫长的等待过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B联合国的成立C欧共体的成立D欧洲联盟的成立解析:根据时间和内容可以得出,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欧共体的形成。干扰项是D项,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故排除该项。答案:C6下面两幅图片形象地反映了战后日本由经济衰竭到迅速腾飞的情形。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件是()图1 战败后的日本图2 日本新干线列车A扫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C重视教育D在朝鲜战争中得到美国的大量订单解析:A、B、C均是日本经济腾飞的主观条件,只有D项才是客观条件。答案:D7日本外务省次官栗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材料出自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共同分担国际责任”“建立国际新秩序”可知,日本的企图是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答案:B8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A苏联的威胁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C第三世界崛起D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上升解析:在“经济”方面,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只能是西欧和日本;苏联的“威胁”在二战后初期就存在,且主要是军事方面;第三世界和中国经济力量弱,尚不存在同美国挑战的可能。答案:B9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三国领袖共同宣言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为此他们倡导了( )A社会主义运动 B和平与发展C不结盟运动 D世界多极化解析:社会主义运动是由马克思倡导的,故A项错误;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长期倡导与追求的主题,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政策,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三国领袖是倡导者,故C项正确;世界多极化源于力量中心的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C10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A全球化趋势 B多极化趋势C一体化趋势 D区域集团化解析:题目中的材料体现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答案:B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大国崛起材料二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因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像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全球通史材料三“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大国崛起请回答:(1)材料一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2)指出材料三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际关系。第(1)题,分析法国与德国的关系变化;第(2)题,考查美苏关系变化;第(3)题,难度大,需要分析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及对世界的影响。答案:(1)法、德。变化:由千年的宿敌走向合作。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共体形成。(2)美、苏。变化: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冷战”,北约、华约成立,柏林墙修建。(3)根本原因:国家利益。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美苏“冷战”使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率。国名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增长率(%)6.75.65.32.99.63.5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各项指标(所占百分比)美国日本西德法国工业产值37.89.4510.16.5出口贸易15.26.912.26.4黄金外汇储备15.55.214.65.3材料三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1961年9月)请回答:(1)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2)导致上述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特点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分析不结盟运动产生的原因。解析:阅读两表格时,应根据表格数据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理解“二战”以来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及美国的相对衰落,然后结合有关知识回答第(1)题即可。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6届广东省吴川一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强化训练试卷
- 王道课件邓平速写
- 民法典学习课件
- 玉米趣味农业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玉石鉴定师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国家级科研实验室项目聘用人员服务协议
- 2025新型车库物业管理及设施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工艺美术品定制生产合作协议
- DB61∕T 1856-2024 国土调查成本定额
- 2024年中国EPP包装制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 地基沉降量计算-地基沉降自动计算表格
- 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精美课件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呈贡区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睡眠质量下降人群治未病干预方案》
- 2024年《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家具厂封边技能培训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一讲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课件
- DBJ50-T-386-2021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