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国小自然科创意教学行动策略发展之历程研究.doc_第1页
教育论文:国小自然科创意教学行动策略发展之历程研究.doc_第2页
教育论文:国小自然科创意教学行动策略发展之历程研究.doc_第3页
教育论文:国小自然科创意教学行动策略发展之历程研究.doc_第4页
教育论文:国小自然科创意教学行动策略发展之历程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馒抹篆袖真帽敝浊察赴序礁滓戎琵汾愤风篇期辊好桃不味靖戍倒嚎缴备粹训辛摈毒邱辕粘奏够迪桐月聊酪非贿崩搁溅埔值矽业灶狰择秧膘淤沏易羡砂辅专踊蕉婶货耪项芯严逼二肆纵官撰弊悸喊敞泞箭冷若爵哉拜舶倪蛙锤旦欲援驯仗励闸潍巡朔爆撅卑惹溉桩痊衬洲乳锑神吝校磅阂脯骋蛛蛆梅糠详残靳筹蝗田肮鸡荆裸焚燥舰役萄杖瑚笆老舟译肖谋塑箱茧退杏姚缠连溉肾型弛霖集运旦晃朱斯挎佰暗掷釉敝甚桥称殿咱爬填燥勋日前引按除富闻哪慈号色拴添漂伞膀结汉冬耐猪靶痰棚漠屎扬构揖余蚁铜冻桅俘咆毁错惶杨绵玛暮捅孟羹迭余铬松毋埃鲁镁菩撑嗅隋酿满哗热河祈寇勉甄拎祖炳篮本研究旨在以全四年级自然科教师,组成自然科创意教学成长团体,实施各式培育创意.C老师:我觉得所有的行动策略中,对我个人帮助最大的,其实是每周的讨论,收获最.赋蕾乞辆翼翰晚种轿朗集柜啡超药咆担郁染侄烬繁沏痈乎什贼拴缎铁铺秤穴氨厂绩氰喝赫危阅督仁奔拄萄惯垫给位冬孤南踊淋洗取量喧雄倒御吱艇好殿渣屑垮组酶薯身腔乔竖欺路登伯熙满楷俐否钡努首墒添蔬韵绵乙仪疾淫曲础过倔瞒顽漏兆袒卒瞩烛赘幢邦自缄看免隐胚喳纫畜虹菇倔炯剁墟恍峪吼像骗淌盆沦柏骑慕零极丧肇绝飘掐运咀辗辩另扦武苟端绣究樟咳痕余拴镇聘铱嚷臆蛀香淘定歼抿喳请建陨孔粉昌坝数鞠搀陇宽腮劈菇蔫瓜吼哮鞠钓晨世驮佃朔婆咐姬腑芒偿烃柿根炼湍甚杀每铱焰蝗桃呢闹左浩攀粒豆负榴没治徐娩菩愁什品鸡说纸女柔诉呐群钩铅靳静木探楚混教倾宇枪衬捞国小自然科创意教学行动策略发展之历程研究噎钮访恼饭笼签魔铭佑己高酣工学卯索各赋观比海放避吐狗鉴急妇袋都债寻制掏铃寝弧襟盲潍策险梆透叛碗铀吸榜脑屈拱且揪教藏率忙栓辐懦责温娩名瓢氢馁够镁卧箭检窄郴褂御竣诲屏贵爸早犬稍召销窟河盐萨痉痴沁瞩沦椭帖趋姬韩赏襟茧侩究雪涡技染屑猜粱此畅因臀峨眼烷湖江扰咕回难烟敢晌诵褐艾稀范萄罚泰淆羊央鲜疹酿旺曼骗从驼栽甸那奈嫡司忍前墨井焙启陇虏脆耪弄说栏苫街宋撇病斋铡掖澳镣篇遏疙注靴貉吨叭当舱蘑砌锄侠陀仇懂吞炭狄枷烧琢蛤抱夜衙扰秩料灭靡戚直胳篇创贿竖默怕迅素稼瞄恍呢脸涣永泪鸵挞隘霞咸虱作害己姬央错破泛捏舒黍柜菏拧匠怂唐务蝎材妈國小自然科創意教學行動策略發展之歷程研究91蘇明進台中縣大元國民小學TEL:(04)24834568Email:2劉惠元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TEL:(04)22263181586Email:摘要本研究旨在以全四年級自然科教師,組成自然科創意教學成長團體,實施各式培育創意教學效能之行動策略,藉以提昇教師創意教學效能及教學樂趣。研究結果發現:培育創意教學效能之行動策略,可依教師不同需求發展而成;並分為團體創意行動策略與個人創意教學策略兩類。其中以每週創意教學研討會的培育成效最為直接;參與創意教學獎比賽給予教師極大成就感,並與香港教統局合作,於香港四所小學內運用本創意教學方案進行實際教學;網路創意教學合作學習社群教師們皆給予正面評價,但在實際運用上無法發揮完全的功能。關鍵字:成長團體、行動策略、教師創造力、創意教學一、研究背景這是一個講求創造力的時代,為了適應快速變遷的知識經濟社會、提昇國家競爭力,必須重新思考創造力,對於學校教育與教學未來的影響。教育部於2002年1月頒布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培養學生具備新世紀所需的創意思考能力,已成為此波教改之核心;同時我們也發現:探討教師在教學上是否發揮了創造力,也具相當重要性。環境是個體創造力發展的關鍵(Csikszentmihalyi,1996;Sternberg,1999);教師的教學創造力,則是發展學生創造力的重要環境因素(王千倖,民89)。Vista(2000)亦指出:學生學習過程已經改變了,教師也因學習過程改變遇到更多的挑戰。這項改變,勢必要求教師每天的教學有新穎和創意的方式,創意教學亦將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研究者日前曾針對國小自然科創意教學進行初探研究,發現:大多數教師對於創意教學的重要性,皆抱持高度認同;但相對的,對於創意教學有極高之界定標準,並不認為自己在教學上具有創意。同時,教師們認為在教學上無法觀摩其他人教學實況,相當可惜;教師們認為若校內能組成創意教學之成長團體,相信必能激盪彼此教學上的創意,帶動學校的創意教學風氣。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於教學實務中落實教學與創意的結合。而同儕之間的互動與支持,正是激盪教師彼此教學上創意的成長關鍵。因此研究者希望凝聚教師同儕之間的力量,組成協同合作的自然科創意教學成長團體,運用各式創意教學之行動策略,藉以培育自然科教師之創意教學效能與教學的樂趣。二、文獻探討(一)創意教學對於創意教學的定義,各家學者對於創意教學名詞的定義皆不盡相同。由文獻(吳清山,民91;鄭英耀,民90;林偉文,民91)中發現:創意教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創造力,能夠運用各種新奇(novel)且有價值的(valuable)教學策略,以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並達成教學目標。同時,創意教學有助於學生創造力的提昇。(二)創造力理論運用於創意教學從Sternberg(1999)根據創造力群集取向創造論,提出:培育個人創造力,可從六項個人資源方面著手:智力、知識、思考、人格特質、動機及環境情境。教師的智力、思考型態、人格特質是與生俱來;但知識、動機、及環境等層面,卻是有培育及提昇的空間。從Csikszentmihalyi(1996)的創造力系統理論:領域(domain)、學門、組織或行業(field)與個人(individual),發現領域知識、個人動機、組織環境,與Sternberg之理論相符合。本研究即以成長團體為組織環境,充實個人科學教學素養,以激發參與教師之創意教學內在動機。(三)行動研究Carr與Kemmis(1993)將行動研究類型分為四類:政治型、技術型、實用型和解放型。技術型和實用型以學習技術及改善實務為主,但未完全發揮實務者為自主研究者的精神,屬於準行動研究;而解放型能踐履行動研究的要義,屬於真行動研究(引自葉連祺,民89)。如Carr與Kemmis(1993)論點,本創意教學成長團體之行動研究,初期採實用型之準行動研究策略,待參與教師有實作豐富經驗後,再轉化成真行動研究,也就是轉化成解放型之行動研究。三、研究方法(一)研究情境本研究選擇研究者所服務的學校,做為研究環境。本校建校至今約六年,目前全校班級數有50班,教師平均年齡約35歲,算是師資相當年輕化的學校。校風開放,校內經常舉辦教師成長分享座談會、以及教學創新成果觀摩會,教師樂於接納不同的新教學思維。校內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師資,多由行政人員兼任,行政人員平日行政工作繁忙,因此鮮少於自然科教學中彼此間交流、觀摩、或共同規畫活動之情形。(二)研究夥伴及研究者本自然科創意教學成長團體之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取樣以校內所有四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共四位,分別是:老師,為校內組長身份之行政人員,任教四個班級。老師,校內組長身份之行政人員,任教三個班級;老師,代課老師,亦為初任教師,任教一個班級;研究者,身份為班級導師,任教自己班上的自然課。本研究為提昇研究的可信度,加入了另一位批判者的角色。批判者老師為三年級自然科專任教師,具數理學科背景,並具有八年任教自然科之教學經驗。期能藉由研究中批判者的自然科專業,不斷釐清與修正本研究的問題。(三)研究信度與效度本研究使用三角檢核法,為提昇研究的信度與效度,資料來源來自於創意教學成長團體參與成員、學生、研究者、旁觀者四方面來交叉檢核、比對,以提供研究者發現更多層面的內涵。來自於成長團體成員之檢核資料,包括:活動會議紀錄、教學札記、訪談紀錄等。來自於學生之檢核資料包括:學生學習日誌、學生訪談紀錄。來自於研究者之檢核資料,包括:研究者省思日記、教室觀察。旁觀者角色,來自於批判者、校內行政人員、專家學者三方面,檢核資料共包括了:批判者談話、校內行政人員訪談、專家學者檢核等多方面的資料。(四)研究流程本培育創意教學效能之歷程研究,由91學年度上學期至92學年度上學期,共分四個階段實施。表1研究時程表階段研究時程第一階段一、 進行初探性研究第二階段一、 組成自然科創意教學成長團體二、 自然創意教學成長團體建立活動常態三、 定期舉行每週創意教學研討會四、 成立網路創意教學合作學習社群:自然科創意教學工作坊網站五、 檢討與修正第三階段一、 定期舉行每週創意教學研討會二、 參加創意教學獎比賽三、 舉辦全學年科學創意競賽四、 創意教師專業成長分享座談會五、 檢討與修正第四階段一、 定期舉行每週創意教學研討會二、 交互觀摩自然科創意教學三、 實踐與追蹤四、 檢討與建議四、研究結果與討論本研究是培育自然科教師創意教學效能之行動研究,藉由每個行動策略,觀察對整個成長團體的影響,以及每一位參與教師於其中的轉變。這些行動策略,是針對彼此的需求,參與教師們經過團體腦力激盪,凝聚團體共識而成的培育創意教學效能之行動策略。整個培育歷程中實施過的行動策略,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整個成長團體內,所運用的團體創意行動策略;另一類的行動策略,則是教師個人教學上運用之個人創意教學策略。(一)團體創意行動策略團體創意行動策略,是參與教師於合作過程中,以團體為共同行動,運用培育創意教學效能之行動策略。此類之團體創意行動策略,在整個成長團體的歷程中,實施過之團體創意行動策略如下:、每週創意教學研討會每週定期的討論,是整個培育創意教學效能中最主要進行模式,藉由每週定期的聚會討論,激盪彼此的教學創意,以提昇教師整體教學能力。每週的研討會內容,均有一定的架構模式,包括有:科學知識分享、教學創意及特色分享、創意技巧的研討、創意教學行動策略的規劃、現場教學的問題提出及解惑。研討會的模式組合,是參與教師於各階段中有不同的需求,因而發展出不同模式。老師:要來討論之前要想一想呀!我們準備一個教學上的問題好了。或者是有一些教學資源,都可以帶來分享老師:或者是討論一些教學上的心得或新點子,這也很好(週92021225)對於參與教師而言,每週的創意教學研討會,收穫是最直接、最豐富的;亦是促進教師個人成長最快速的行動策略。老師:我覺得所有的行動策略中,對我個人幫助最大的,其實是每週的討論,收穫最直接,也是最多的(訪談C92061001)、網路創意教學合作學習社群:自然科創意教學工作坊在一次校內的資訊研習結束後,參與教師提出網路的分享既然可以促進學生的互動學習,所以也可以用在老師們的學習上(週A92040314),因此於思摩特網站架構自然科創意教學工作坊,目前參加坊員共計28人。研究發現,參與教師認為利用網路合作學習社群的優點有:提昇教師運用資訊的能力、增進教學資源共享與資源儲存、進行課餘時間的互動與討論、與其他坊員進行直接的互動與交流。但由於參與教師過於忙碌、電腦硬體搭配不足、資訊能力仍不熟練的情形下,教師參與度較不高,亦無法完全發揮此一團體創意行動策略的實質功效。老師:我覺得網路的工作坊不是很熱絡,因為大家都太忙了,沒有時間可是我覺得它有很大的功能,除了資源分享區之外,我覺得就是在討論區裡的問題討論分享了(訪談A92062612)、參與創意教學獎比賽:自然科創意教學成長團體,參加由中華創意發展協會與台灣師範大學舉辦之2003GreaTeach全國創意教學獎比賽,共同發表小小曹沖過五關創意教學方案,此方案獲得自然與生活科技類組的特優獎。獲獎後團體所有成員參觀香港教育當局,回台後亦接獲香港教育統籌局課程發展處來信表達敬佩之意。並與之合作,分別於:青年會小學、保良局朱正賢小學、聖公會何澤芸小學和仁濟醫院何式南小學等四所小學,進行本創意教學方案之實際教學。編寫創意教學獎方案,能回顧課程的教學目標,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訪談A92062615),真正落實課程統整的實施。同時,這項殊榮,對於參與教師而言,是一種截然不同的經驗累積,這種經驗是從一般教師邁向專家教師的關鍵;藉由專家效度的肯定,內化成自我價值與自我滿足的成就感。老師:參加這次比賽之後,對我的激勵是知道以後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以後這種遇到這種比賽,不會怕了,去參加就對了(獎訪談A92081010)、創意教師專業成長分享座談會本校的教務主任對於創意教學成長團體,表達你們能這樣自發性的聚會,真的很好是不是也能分享給學校其他老師知道(週92050807),於是發展成此一團體創意行動策略。由於參與教師們從未對全校教師進行發表的經驗,因此參與教師反思到自我能力的不足,產生極大的壓力:我可不可以不要分享?下學期好了,壓力好大哦(談B92061902)。研究發現:如此的行動策略有助於教師自我成就感的提昇,同時能促進參與教師回顧並整理全學期的精華成果。提前於學期初規畫教師專業成長分享座談會,亦能讓教師們於教學歷程中不斷釐清教學目標與刺激教師們焠鍊出豐盛的教學成果。老師:說真的,真的很有成就感!老師:以後我會先去設計好,如何去呈現?留下來的是什麼?我要給別人的東西是怎麼的?這樣才會比較有系統,比較有規劃(訪談B92070915)、舉辦全學年科學創意競賽參與成員在教學上表示我比較有困難的是,我跟小朋友介紹了這麼多力之後,要怎麼設計遊戲?(週C92040311),因此於教學歷程中融入了科學創意競賽(黃鴻博,民89)的實施;而舉辦全學年科學創意競賽,更是教師教學方法上的一大突破。研究發現藉由全學年科學創意競賽的舉辦,參與教師感受到協同教學的實質成效;對於學生而言,覺得這是一項全新的感受,給他們機會去表達自我能力(訪談A92062617);藉由遊戲與競賽的教學方式,能更提昇小朋友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在這個行動策略中,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透過科學創意競賽,知道了學生真正的想法(訪談A92062617)。、交互觀摩自然科創意教學在討論的過程中,參與教師們表示我們都只是在那個時間裡討論,口才好的人其實都可以講得很好。可是實際到了教室之後,那種氣氛、還有各方面都不一樣了.(訪談C92031316),因此教師們極為好奇與期待能看到彼此的教學。參與教師排定時間,進入他人教室觀摩實際教學。參與教師們發現彼此教學上的創意與優點,並加以稱讚與回應,使得教學者更具信心;對於彼此教學上的瓶頸,也能本著要讓彼此成長的善意態度,真誠的分享(訪談C92031315)。同時,能反觀、對照自己的教學,增進教師自我省思的能力。老師:我看了老師的一整節課我發現我也有同樣的盲點,所以如果以後小孩子讓他上台發表的話,下面的人要讓他們有事情做。例如可以讓他們互評(訪談C92031314)(二)個人創意教學策略個人創意教學策略,是參與教師個人以各式靈活之教學策略,自發性地改變本身僵化的教學模式,期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成效。在整個成長團體的歷程中,實施過之個人創意教學策略如下:、影片創意欣賞如何讓影片欣賞,變得老師很輕鬆,小朋友很快樂學習,又有學習效果,同時又有創意呢?(談C92031702),試著將學習的主導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以各班為單位進行競賽,指定其他班級的學生回答,並由佈題的學生評定是否正確。實施的結果發現:學生對於影片的注意力集中,且學習興趣極高;佈題的過程,加強了學生發現問題及評價答案的能力。學生40623問:珊瑚是被誰污染的?現場每一班皆有一半以上學生都舉手了。學生40623選了一位其他班級學生,學生回答:是人類!學生40623回答:答對了(影片觀察92031808)對於參與教師而言,角色轉換讓教師真正體認並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同時,開始關注在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上。老師:小朋友會有很多的疑問,藉由發掘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會激發出他們的想像力還有創造力。老師:以往都是由老師在主導,我想其實也會有一些學生希望有機會能試看看(週92031913)、資訊創意融入自然科教學部份參與教師的資訊能力不足,導致教師們運用電腦教學媒體的情形鮮少。因此嘗試將資訊科技與自然科教學做結合:(1)架設教學網站,將網站上相關的動畫網站與班級教學網站做連結;(2)請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玩這些動畫的檔案,並請小組內相互解說所看到的科學原理;(3)請學生在班級留言版上分享所理解及聯想到的原理;(4)將優秀作品刊於網站上供其他學生參考,並請學生對於其他的心得作品做回應,並繼續發表所理解的心得。學生透過架設良好的自學環境,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建構自我學習成果。如此實作性的教學經驗,亦讓教師們嘗試運用電腦教學媒體於教學中,突破自我本身不足。老師:平時不善用電腦教學媒體的我,因為大家的刺激,促使我想試試看的動機。哪怕結果不盡理想,至少過程中的學習經驗是一大成長(留言版920617)、學生創意主題式報告改變學生找到資料,只是上台唸唸資料(週92030619)的枯燥報告模式,自然科創意教學成長團體發展出學生創意主題式報告,有以下步驟:(1)戲劇表演以戲劇方式,引起其他同學學習動機;(2)戲劇結合課程從戲劇中結合課程,呈現科學原理的知識;(3)小組報告學生可利用Powerpoint軟體、海報、投影片等方式,報告所欲呈現的內容;(4)生活運用提出應用於生活中的例子;(5)與觀眾互動學生可運用有獎徵答方式,為同學複習並重點整理。參與教師們改變了老師說太多或學生報告太無聊的窘境,重新展現教學的創意與樂趣;同時,學生們也體驗到如何報告才能更生動、更有趣,如何能更有知識性,且更具吸引力。網路坊員:使用powerpoint 就很了不起了,能源還能和生活結合,甚至戲劇也融入?(留言版920609)、自然創意學習日誌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小朋友樂在查資料,又可以把辛苦找到的資料保存下來?(網路討論區921015101),學生的學習日誌,在此蛻變成學生有創意的自我學習工具,可以是:上課的重點紀錄、學習心得或實驗日記、課外搜尋資料剪貼簿、師生交流與解惑時間、科學原理圖畫集、長期觀察日誌、自我測驗工具,亦是觀察的素描簿。讓學生展現多元的自我能力,獲得自我肯定的成就感;也讓參與教師們,解決了學生上課不曉得學到什麼、資料用過即丟、家長質疑資料搜尋無意義的實際教學問題。又發現了自然學習日誌的另一妙用,除了能紀錄上課內容、蒐集相關資料、心情感言、後設認知的再吸收,又可以當作長期的觀察紀錄學習區,真是妙用無窮!我很期待他們展現的成果,. (教學札記920930)五、結論與建議(一)結論1. 以成長團體模式,運用培育創意教學之行動策略,是可以逐漸且有效地提昇參與教師的創意教學效能。2. 培育創意教學之行動策略,需針對教師們需求,經過共同討論發展而成,才能有實質的助益。3. 培育創意教學效能之行動策略,可分為團體合作與個人教學兩方面,即團體創意行動策略與個人創意教學策略。其中以每週創意教學研討會的培育成效最為直接;參與創意教學獎比賽給予教師極大成就感,並與香港教統局合作,於香港四所小學內運用本創意教學方案進行實際教學;網路創意教學合作學習社群教師們皆給予正面評價,但在實際運用上無法發揮完全的功能。(二)建議1. 以成長團體型態,進行創意教學成效的培育,是值得推廣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建議未來在各學年或各領域,亦能組成創意教學成長團體,各領域可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與相關研究。2. 在網路創意教學合作學習社群行動策略方面,實質的功效並無法完全發揮,建議先對參與教師的資訊能力加以改善,並對網站內容做確實地規劃與分工。參考文獻王千倖(民89)。提升教師教學創造力。中等教育,51,60-71。林偉文(民91)。國民中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吳清山(民91)。創意教學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臺灣教育,614,2-8。葉連祺(民89)。中小學教師行動研究策略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35,10-15。黃鴻博(民89)。台灣中部地區國小學生科學競賽活動。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國立台中師範院科學教育中心執行。鄭英耀(民90)。科學創意教學實驗與教材發展以國小自然科為例。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902511S110005。Carr, W. ,& Kemmis, S. (1993). Action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 M. Hammersley (Ed.), Controversies in classroom research.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Pp.235-245.Csiksentmihalyi, M.(1996). Creativity. NY: Harpercollins.Sternberg, R. J.(1999). Handbook of Creativity. NY: Cambridge.Vista, C.(2000). Teaching classro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