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粮经复合模式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docx_第1页
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粮经复合模式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docx_第2页
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粮经复合模式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docx_第3页
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粮经复合模式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攀枝花干热河谷地区粮经复合模式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攀枝花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进行冬播大豆→水稻→早熟粒豌豆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能做到大豆、豌豆上市早,品质好,无需设施栽培,投入少,成本低,具有极强的比较优势;经过三年的试验种植,得出三年平均667m2年产值1.45万元,纯收入1.29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9.19;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冬播大豆→水稻→早熟豌豆种植模式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冬播大豆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现在适合种植的品种有于氏三号、八号、十一号和日本三号等大豆品种。 1.2 整田、施底肥 豌豆收后捡净农药瓶、袋等污染物,立即深翻炕田。12月底1月初,施底肥均匀施用优质腐熟有机堆肥1 0002 000kg/667m2和氮磷钾比例为15%:15%:15%复合肥40kg作底肥,再深翻一次,整细、整平。 1.3 开厢、打窝、播种 按厢面宽8090cm开厢。打窝每厢两行,行距3035cm,株距2025cm进行打窝。适时早播以大豆生长顶着地膜到断霜期为最佳播期,一般为十二月下旬至一月上旬;每窝播中34粒,盖细土11.5cm或优质腐熟有机堆肥23cm;浇足底水。 1.4 覆盖地膜 地膜平铺厢面,四周挖小槽将地膜边缘埋入槽中用土盖住压紧压实即可;宜选用地膜规格为:膜厚0.006mm、膜宽90100cm。 1.5 科学灌水,适时追肥 1.5.1科学灌水。冬播大豆在出苗、开花、结荚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其生理需要。在播种时和苗期阶段,只能进行窝灌,切忌漫灌。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成熟期,是大豆生长发育最旺盛,需水肥充足,根据大豆需要及时补充水份不仅可以防止落花落荚,而且可以显著增加粒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时期。 1.5.2及时追肥:当幼苗长到23叶时,667m2施用氮磷钾比例为21%:6%:13%复合肥810kg,兑猪粪水2030担。初花期植株生长细弱的,应追施一次花肥,施同苗肥的复合肥46kg/667m2。同时叶面追肥,施用方法是:初花期、鼓粒期各喷施一次,用磷酸二氢钾0.5kg/667m2、加钼酸氨50g/667m2、加硼砂50g/667m2、加四套甲壳素,兑水60kg喷施。 1.6 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摘心 1.6.1大豆主要防治蚜虫、豆荚螟、锈病、白粉病等病虫害。防治蚜虫用5%啶虫脒、10%吡虫啉喷雾。防治豆荚螟、豆野螟在开花初期至盛花期用Bt乳剂、1%苦参碱可溶液剂喷雾,喷药时间以上午闭花前为宜,重点喷蕾、花、嫩荚及落地花。防治锈病、白粉病45%双通(硫.三唑酮)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喷雾。采摘前20天不能施用任何农药。 1.6.2摘心。植株过于繁茂时,通过摘心有利于增花保荚,减少落花落荚,一般可提高产量8%15%。摘心时间以盛花期为最佳,部位一般是摘去主茎顶心2cm长一段即可。 2 水稻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用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宜香2115、7633、川优6203等国标2级优质稻品种为宜。 2.2 培育壮秧 2.2.1秧苗田准备。采用旱育秧方式培育壮秧为宜,旱育秧秧田选向阳背风,半沙半泥,排灌方便,水源洁净,没有污染的田块,提前两1个月施农家肥1 0001 500kg/667m2,翻耕炕土,整田时再施磷肥3040kg/667m2,钾肥15kg/667m2,播种时再翻耕整细整平。作厢按1.7m开厢,其中厢面宽1.3m,然后精细平整,压平厢面,做到厢平土细,用50%敌克松1 000倍或用其他药剂进行土壤消毒。 2.2.2播种。播种时间3月中、下旬,播破胸谷种100150g/m2;或直接均匀撒播晒种后的种子,3040g/m2,播后盖细土0.51cm,然后灌水,到沟中有水厢面湿润为止。 2.2.3苗床管理。除草:水稻播种后,当苗床出现杂草要及时除草;病虫防治:秧苗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农药防治苗期病虫害,以防治立枯病、三化螟为主;水肥管理:播种后保持苗床土湿润;二叶一心时施用尿素25g/m2,钾肥10g/m2,过磷酸钙40g/m2,兑水3kg喷施后,再用清水洗苗;五叶期按施尿素20g/m2,钾肥10g/m2追施送嫁肥。 2.3 大田种植技术 2.3.1大田整田。彻底捡净种植大豆后的地膜、农药瓶和包装袋等土壤污染物,整田应做到两犁两耙,土烂泥绒,平整一致,打捞水面浪渣,进行集中深埋或烧毁。 2.3.2适宜秧龄移栽。移栽时秧龄控制在45天左右为宜;移栽时不栽超龄秧、不栽隔夜秧。 2.3.3合理密植,规范栽培。根据大豆田的肥力情况,确定栽插密度,种植密度应根据海拔高度在1820cm3035cm的规格移栽,栽1.23万1.58万窝/667m2,每窝栽34苗(包括分蘖苗)。 2.3.4按照DB51/338-200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的要求科学施肥。重施底肥,整田栽秧时施足底肥,施用N:P:K为15%:15%:15%的复合肥50kg/667m2,腐熟农家肥(沼液最好)1 5002 000kg/667m2。早施分蘖肥,栽秧后7天施尿素810kg/667m2;抽穗前看苗巧施穗肥,施N:P:K为21%:6%:13%的复合肥810kg/667m2;秧苗长势很稳健的,可在剑叶齐后施;苗不足、脱肥早的田在拔节时施;苗过旺的田块不施。 2.3.5科学管水,使用洁净水源。合理灌水:分蘖期要求浅水促蘖,分蘖后期宜适当晒田控蘖,减少无效分蘖;孕穗期、始穗期至齐穗期保持浅水灌溉;灌浆成熟期要做到干湿壮籽;黄熟期排水晒田,促进成熟;收割时,做到田间无水。生产用水禁止使用工厂、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排出的废水,尽量使用河水、溪水、雨水等无污染水源。 2.3.6严格按照DB51/338200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防治病虫。以防治螟虫、稻曲病、纹枯病为主,兼治其他病虫害,必须达到防治指标后再防治。防治螟虫用20%螟束手、25%杀虫双;防治稻曲病和纹枯病用20%井岗霉素、2.5%曲纹宁水剂,在水稻孕穗期(含苞破口期)和齐穗期各防治一次。严格按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使用每种农药的次数和用量;收获前30天,禁止使用所有农药。 3 早熟豌豆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3.1 良种选择 应选择优质早熟品种,鲜收生育期6070天的品种为宜,现在生产中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改良中豌4号、特选中豌6号、早春王、龙豌早丰。 3.2 整地 稻田种豌豆要特别注意整地,一般水稻收获前20天挖沟排水,以防雨季田间积水,影响早熟豌豆的播种时间及出苗,水稻收获后进行深翻炕土,播种前再翻一次,整细、整平即可播种。 3.3 播种施肥 3.3.1适期播种。最佳播期9月中、下旬。根据当地海拔高度适期播种,海拔高适当早播,以打霜前鲜荚收获完为最后的播期。 3.3.2合理密植。特选中豌6号、改良中豌4号、早春王属矮生豌豆适宜密植。秋播豌豆营养生长期仅27天左右,株高和分枝数只有冬播的一半,因此需要密植,播种量17kg/667m2左右,干旱年份出苗差可增至20kg,均匀散播,基本苗在6万株/667m2以上。 龙豌早丰。适宜点播,按行距40cm左右,株距20cm左右,打小窝,每窝播种34粒,用种量一般2.63.3kg/667m2,播种后用腐熟的堆肥盖种23cm左右。 3.4 科学施肥 由于中豌4号、中豌6号、龙豌早丰属早熟品种,有限生长型,植株矮。施肥上要做到底肥一道清,结合整地,施用底肥,一般底肥用量为腐熟农家肥1 0001 500kg/667m2和氮磷钾比例为15%:15%:15%复合肥40kg/667m2作底肥。根外追肥,在豌豆花荚期、鼓粒期,各喷施1次,用磷酸二氢钾0.25kg/667m2加硼砂0.15kg/667m2加钼酸铵0.1kg/667m2,兑水60kg喷施。 3.5 田间管理 3.5.1早熟豌豆分枝力弱。苗期切忌摘心,且要及时中耕除草。 3.5.2排水灌水。播种后一定要注意排水,若田间渍水将造成大量的烂种、死苗。在旱季时要及时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 3.5.3防治病虫害。早熟豌豆主要病虫是白粉病和蚜虫。防治白粉病用翠测30%(醚菌啶酰菌)、4%农抗120水剂喷雾。防治蚜虫用20的吡虫啉、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喷雾。采摘前20天不能施用任何农药。 3.6 适时采收 采收适期为豆荚饱满,荚色由绿变淡时,此时鲜荚出豆粒高,品质好。 4 该模式的效益评 1)该模式的单位面积产量。大豆鲜食产量600800kg/667m2,试验户平均产717kg/667m2。水稻产量750850kg/667m2,试验户平均产800kg/667m2。豌豆产量650800kg/667m2,试验户平均产733kg/667m2。 2)该模式单位面积产值。大豆产值6 500.008 000.00元/667m2,试验户产值7 167.00元/667m2。水稻2 925.003 315.00元,试验户平均产值3 120.00元/667m2。豌豆产值3 000.005 000.00元/667m2,试验户平均产值4 233.00元/667m2。年总产值为14 520.00元/667m2。 3)该模式单位面积的投入。大豆投入:种籽90.00元/667m2,地膜110.00元/667m2,肥料180.00元/667m2,农药120.00元/667m2;水稻投入种子120.00元/667m2,肥料300.00元/667m2,农药130.00元/667m2;豌豆种籽240.00/667m2,肥料210.00元/667m2,农药80.00元/667m2。年总投入为1 580.00元/667m2。 4)该模式年纯收入等于总产值减去总投入即:14 520.00-1 580.00=12 940.00元/667m2。 5)该模式投入产出比为1 580.00:1 4520.00=1:9.19。 5 该模式的优缺点 1)优点有投入产出比高达9.19,投入成本少,比较优势明显;劳动强度低,技术简便,适合现在农村的劳动力状况。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一年三熟;水旱轮作有利于减轻土传病害,恢复土壤团粒结构;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 2)缺点有产出较低,收入波动大。 6 前景、问题及建议 1)前景该模式在我市面积较大,鲜食大豆、豌豆有上市早品质优的优势,加大宣传、外销力度,前景较十分广阔。 2)问题:现在种植的大豆、豌豆主要品种,均是10多前筛选的品种,已表现出品种退化、抗病性差、产量降低,而且品种单一。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