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禹谟镇金水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设计 1.概述1.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1.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4)生活饮用水水质规范(国家卫生部,2001年)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6)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国标SL310-20047)金沙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8)贵州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标准9)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10)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11)毕节地区“十一五” 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试点实施方案毕节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调查评估报告金沙县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1.1.2基础资料1)地形资料:金水村1:10000地形图。 2)水文资料:母猪龙水源多年平均流量0.012m3/s,实测最枯流量43.2 m3/d。3)当地现状人口、牲畜数:现有人口423人,牲畜100头大牲畜。当地用水现状及水质情况:农户均延用传统的老水井取水,故水质较差,取水往返时间为30min,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4)用水类别:主要为居民生活用水、饲养牲畜用水及消防用水。5)水源水质与水压情况:水源水质经取样化验,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5),可不进行处理。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居民基本上都分布在10901095m高程之间,而水源位置仅1070.9m高程,必须采取提水方式才能解决村民用水。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供水末端水压单层建筑物为510m,两层建筑物为1012m,本地区按两层建筑物考虑,设计末端水压10m进行设计,考虑到一定输水损失,则高位水池应在1100m高程以上,结合地形,设计高位水池地面高程为1107.8m。6)供水范围:金水村两村民组7)供水规模:日供水规模为金水村两村民组日生活用水量、牲畜日饮用水量与管网损失水量三项之和。1.2 基本情况禹谟镇金水村饮水安全工程位于金沙县东南方向,该工程距县城约19km,是金沙县的一个较缺水的地方,该工程根据金沙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该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423人。禹谟镇金水村是一个比较缺水的地区,长期以来,大部分人饮水都不安全,大部分人靠吃露天季节性泉水生存,但由于当地村民较贫穷,无能力建清洁卫生的饮水安全工程,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据2008年1月12日调查统计,全村共有总人口423人,总耕地面积386亩,其中:田186亩,土200亩,人均纯收入2000元。农民的全部收入都靠种植业和部分养殖业,无矿产资源。该地区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区内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5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036mm,但由于降雨年内分布不均,自然灾害较为严重,其中尤以旱灾影响较大,造成农作物减产和饮水不安全。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人为的开荒、垦植,降低了土地的涵养水和保水能力,更加重了水资源的贫乏,加上人口的增加,使当地群众历史以来所饮用的几个季节性水井在枯水期常常干枯,枯水期时饮水要到2km以外的地方去取,缺水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实际调查,全村现2个村民组,总人口423人,有100头大牲畜,其中,水头上村民组223人、55头大牲畜,麻窝坎村民组200人、45头大牲畜。1.3 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条件1.3.1 地形地貌工程区位于我国二级梯形地带的云贵高原上, 地处黔西北高原东部较 低地段。区域内地形以中低山地形为主,该地区地貌类型以山地、坡地居多,地形起伏大,地貌主要为山盆期的第二亚区,属高大山区、典型山区岩溶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下水埋藏较深,海拨高程在1000m1200m之间。植被以小面积灌木林为主,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1.3.2 地层岩性工程区内出露地层为三迭系(T2)。工程区相关地层岩性特征分述如下:三迭系 (T2):在工程区内广泛分布,主要由两组岩性组成:松子坎组(T2S)浅灰、灰黑色泥页岩、中厚层状白云岩,底为“绿豆岩”。茅草铺组为灰、浅灰石灰岩与白云岩互层,含少量溶塌角砾状灰岩。1.3.3 地质构造工程区的大地地质构造属华夏系构造体系。工程区中地层在中生代早期主要为陆升和陆降运动,在中生代三叠纪末印支运动末时裂谷封闭,褶皱隆起,工程区地层全面上升,海水减退,受近南北向挤压产生了北西和北东方向的初始构造线,形成了北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和近东西向构造并存格局地层中构造发育初始形成;在中生代末期燕山运动时,晚白垩系以前地层普遍发生明显褶皱和断裂构造,奠定了工程区内构造格局和地貌发育的基础。最后在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广义)时,喜山运动波及本区内地层再次发生了比较强烈的永久变形,形成当今各种构造。1.3.4 大地构造单元和区域稳定性工程区大地构造一级单元为扬子准地台,二级单元为扬子台裙带,三级单元为遵义断拱,四级单元为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查1:400万的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精征周期区划图 (GB18306-2001),区域内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查1:400万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GB18306-2001),区域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和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工程区域内地震基本烈度为明。同时经调查,工程区域内构造无到活现象,区域稳定性较好。1.3.5 区域岩溶发育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区地处贵州高原东南部,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影响较大,工程区内地层可分为岩溶地层和非岩溶地层,非岩溶地层,在工程区分布较广,占总面积的60%左右。区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覆盖层、基岩风化裂隙带中。工程区河谷深切,是本区域的地下水最低排泄基准面,补给方式均为地下水补给河水。在岩溶地层区域内,以侵蚀和溶蚀岩溶地貌为主,岩溶现象发育强烈,形成了漏斗、溶洞、溶蚀裂隙、洼地、落水洞和地下暗河等岩溶地貌;山体上植被较差,覆盖层较薄,地表水较缺乏,地表水多通过岩溶地层下渗成为潜流,然后在与非岩溶地岩接触带附近出露或侵蚀基准面附近的河流岸边出露,岩溶地层区域内的地下水较为丰富,本工程的水源取水点即是通过本区域的地下水最低排泄基准面从溶洞流出,经水文地质调绘,本工程水源取水点水量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在非岩溶地层区,由于在地层岩体耐风化性一般较差,常在山麓坡面、 坡脚及山间盆地平缓地带形成与岩体成分一致的各种松散的残坡积物,厚度较大,分布较广,覆盖层多为耕地。非岩溶地层区地貌为高原中山的山地河谷地貌,表现为山高谷深,河谷一般呈“U”型或箱型,峰谷间高差较大,山体上植被发育,地面沟谷较发育,河流、水沟均为明流,地表水丰富,无论地下水还是地表水均受地形控制,由高处流向低处,地下水仅存在浅层裂隙水,地下水位较浅,地下水量小。1.3.6 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金沙县禹谟镇金水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为母猪龙洞泉水,地面高程1070m,水池在水源上部山坡上,地面高程1107.8m,取水池及提水站所处地貌均为高原缓坡(坡度为525)地貌,出露地层为三迭系(T2)长兴组,岩性为松子坎组(T2S)为浅灰、灰黑色泥页岩、中厚层状白云岩,底为“绿豆岩”且在该区域内覆盖层厚度分布不均匀。根据水池部位地形地质条件,建议清除表面覆盖层,选择坚硬和较密实层或基岩作为建基面,防止上部建筑基础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经查,水池部位无破坏性构造通过,稳定性较好,其工程地质条件可以满足工程建设要求。1.3.7 管线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禹谟镇金水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供水区住户比较分散,供水范围小等特点,结合工程区的实际地形地质条件,为力求使整个供水系统布置合理,在工程布置过程中,要求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少占农田尽量满足管道地埋要求,避免管线急速转弯、较大起伏、穿越不良地质地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优先考虑重力流输水,同时考虑施工、运行、维护管理方便,考虑近远期相结合和分步分阶段实施的可能性等要求。新建管线由水池到供水区,沿途经过地段均为山地。管道沿线多数为土基,沿线构造无复活现象,地质构造比较稳定,局部地段为基岩,无大型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对局部地段的垮塌,可对管道进行覆盖等方式处理。总的说来,管道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能满足建设管道的需要。管道地形地貌以高原中山缓坡、山间谷地以及山间台地为主。管道经过地层为三迭系(T2)。1.3.8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根据工程类比经验,工程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指标提供如下:1 、白云岩:弱风化状态:弹模8000Mpa,抗压强度30MPa,饱和抗压强度20MPa,承载力标准值1600kpa,泊松比0.270.30,容重27KN/m3,摩擦系数0.6,内聚力 0.51.0MPa;2、粘土:承载力标准值150kpa,容重17KN/m3,饱和容重20KN/m3,干容重lKN/m3,内聚力0.010.03Mpa,摩擦系数0.30.5。土质边坡当边坡高度不过 5m 时,开挖边坡系数为1:l。1.3.9天然建筑材料本工程所选砂石料场均为就近原则,水池砂石料可在附近的石料场购买,岩性为三迭系浅灰、灰黑色泥页岩、中厚层状白云岩,质量良好,储量能满足取水池需要。距离约3km。1.3.10结论和建议1)、区域地质构造稳定,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地震基本烈度为VI;2)、水源点取水池工程地质条件能满足本工程建设要求;3)、管道经过地层为二迭系,管道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对管道不会会造成不良影响;4)、高位水池工程地质条件能满足本工程建设要求;5)、天然建筑材料料场储量能满足本工程建设要求。1.4 水源情况1.4.1 供水水源 根据我队有关技术人员联合当地村委会的相关人员一同对涉及供水村寨周边的可供水源点进行实地调查、勘测和取样化验,要解决该村范围内现状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用水量计算,其最高日用水量为42.14m3/d,年需水总量1.5万m3),可供本供水工程设计选择的水源只有母猪龙洞水源,其它都是很小的季节性泉水,来水量极小只能满足几户人的用水,不能用于全村人畜用水的供水水源。母猪龙洞水源水量情况如下:母猪龙洞水源为泉水,距金沙县城约13km,水质清澈,周围居住的居民距水源较远且又少,污染较小,便于卫生防护,水质经化验其所有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和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的要求,是一较为理想的人畜饮用水源,其来水量分析如下:年来水量:母猪龙洞水源取水点集水面积为0.89km2,因取水口以上流域内无雨量站,只有采用距项目区8km的金沙气象站19612005年共 45 降雨系列资料,用降雨径流频率相关法,推得流域各年径流量。用 P 型频率适线法进行计算,结合查贵州省地表水资源上贵州省多年平均径流系数等值线图,该地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G=0.40,多年平均径流深414.3mm,得多年平均年来水量为36.84万m3,Cv=0.34,Cs=2Cv。设计流域不同频率的设计年来水量见下表1。根据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取地下水折算系数29%进行折算,在P=95%保证率下流域地下水年径流量为5.61万m3。枯期来水量 不同频率的设计年来水量计算成果表 表1根据推算出来的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对19612005年共45年枯水期(11月次年4月)平均流量系列资料进行频率计算,采用 PIII 型频率适线确定统计参数多年平均枯水期来水量为10.67万m3,Cv=0.38,Cs=2Cv,设计流域不同频率的设计枯水期来水量见表。不同频率的枯水期来水量计算成果表利用枯水模数法推求年最小月、最小旬、最小日来水量根据贵州省河流枯水调查与统计分析查枯水模数分布图,取多年平均年最小月、最小旬、最小日平均流量模数3L/s.km2、2.5L/s.km2、2L/s.km2,母猪龙洞泉水集水面积为0.89km2,计算出设计流域最小月、最小旬、最小日平均枯水流量为2.67L/s、2.23L/s、1.78L/s,取Cv=0.34,Cs=2Cv,则P=95%时,年最小月、最小旬、最小日平均流量模数分别为1.62L/s.km2、1.35L/s.km2、1.08L/s. km2,从而计算出流域P=95%保率下地下水年最小月、最小旬、最小日平均流量为1.74L/s(150.3m3)、1.2L/s(103.7 m3)、0.96L/s(82.9 m3)。调查资料根据实地调查,流域内无其他泉点,2008年1月12日实测流量为0.5L/s,近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下雨,根据找当地人调查了解,此时所测流量已接近最枯流量。该流量小于计算流量,说明调查流量属于最枯流量,数据可信程度高。综合取值依上述分析与调查结果,最终得出设计母猪龙洞水源,多年平均天然来水量为11.68L/s (计算值),年径流量36.84万m3,在P=95%保证率下流域地下水年径流量为5.61万m3。最小月、最小旬、最小日来水量分别为150.3m3、103.7 m3 、82.9 m3。调查最枯日来水量43.2m3,计算量大于调查量,说明集雨区汇水还有可能向其它地方出露。根据当地实际,在该水源附近还有几处分散从田内出露的泉水,但由于在田内无法测量。因此,设计按调查流量作为来水量进行设计。金水村最大日需水为42.14m3,母猪龙洞水源基本能满足要求。故将该水源作供水水源比较可靠。1.4.2 水源水质与水压水源水质经取样化验,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5),可不进行处理。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居民基本上都分布在10901095m高程之间,而水源位置仅1070.9m高程,必须采取提水方式才能解决村民用水。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供水末端水压单层建筑物为510m,两层建筑物为1012m,本地区按两层建筑物考虑,设计末端水压10m进行设计,考虑到一定输水损失,则高位水池应在1100m高程以上,结合地形,设计高位水池地面高程为1107.8m。2 工程总体布置本工程设计总体规模为:提水站一座,上水管340m,水池1个,容积50m3,输、供水管4000m,工程总投资16.8633万元。根据工程设计方案,本工程从提水站出口蓄水池直接安装供水管到用户,按居民分布情况,由于C区位置较高,为了保证供水,故从蓄水池B点单独安装一条管道供水至C点;在从蓄水池B点往南安装一支管到麻窝坎供水区D点,往北安装支管到水上头2供水区K、F点,最后从K点往东分为左右两支,左支JE和右支JG联合给水上头3供水。3 工程设计3.1提水站设计3.1.1、泵站的平面布置及设计根据实际勘测,需建机房一间,机房面积19.07m2,砖砼结构,并用16圆钢设间距为12厘米的防盗窗,安装防盗门及铝合金窗,室内安装IS50-32-200水泵一台,并安装5.5kw控制柜一个。3.1.2 设计流量计算根据计算,本工程最大日用水量为42.14m3,设计流量应满足调节构筑物最高设计水位要求,设计流量为最高日需水量,其计算式为Q=W2/T2,式中,Q水泵设计流量,T2工作时间,W2最大日需水量,按水泵日工作48小时计算,所需水泵出水流量为10.55.3m3/h,根据水泵技术参数12.5m3/h流量进行计算分析。3.1.3 上水管选择计算上水管长340米,提水地形高差40m,从节省投资和满足工作要求出发,进水管及水泵出口12m。用Dg65mm镀锌钢管,其余采用dn75mm(0.6Mpa)的PE管。沿程水头损失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h1=iL,其中PE管按公式i=0.000915Q1.774/d4.774,钢管当v1.2m/s时,i=0.000912v2(1+0.867/v)0.3/d1.3,当v1.2m/s时,i=0.00107v2/d1.3,式中:h1沿程水头损失,mL计算管段的长度,mI单位管长水头损失,m/mQ管段流量,m3/s,D管道内径,mV管内流速,m/s,压水管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吸水管部水头损失按水力学书中局部水头损失公式hj=v2/(2g)计算, 管径按经济流速选择,水泵吸水管经济流速为0.82 m3/s,压水管1.52.5 m3/s,流量为12.5m3/h(0.0035m3/s)时,吸水管6m及水泵出口12m。采用Dg65mm镀锌钢管,压水管中部和上部340m,采用0.6Mpa压力的dn75mmPE管计,查水力学得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为:75底阀=8.5,弯头=1.1,变头=0.05。算得:管内流速V=1.06m/s,h吸j=(8.5+1.1+0.05)1.062(29.81)=0.55mh吸y=L i=40.001071.062/0.0651.3=0.17mh钢压y=L i=200.001071.062/0.0651.3=0.84mh钢压j= 0.1h钢压y=0.084mhPEy=Li=0.000915LQ1.774/d4.774=3280.0009150.00351.7740.0654.774=6.13mhPE出j=0.1 hPE压y=0.613mh总损= h吸j + h吸y + h钢压y + h钢压j + hPE压y + hPE压j =8.39m。3.1.4水泵选择确定经实际测量,最大地形扬程为40m,最大日需水量为42.14m3,查水泵产品目录,可选用IS50-32-200单级单吸清水离心泵,其流量为12.5m3/h,扬程50m,效率为48%,汽蚀余量2.0m,配5.5Kw电机。根据上述计算,所需水泵扬程应不小于48.3m,设计选用水泵扬程为50m,所选水泵满足要求。相应配套进出水管为:吸水管及水泵出口共12m采用Dg65mm镀锌钢管,其余340m均采用0.6Mpa压力的dn75mmPE管。根据所选水泵,假设不同流量计算出相应水头损失,算出所需水泵扬程,作为水泵所需扬程曲线,与水泵扬程流量曲线相交,得出水泵工作点,从图上查得水泵实际出水流量为12.5m3/h,工作压力50m,相应效率为48%。3.1.5 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机房处地面高程为1070.9m,查有关手册得知:H大气=9.1m, P汽化/r=0.24m,h允许=2m,吸水管选用Dg65mm镀锌钢管, 根据上述计算,吸水管水头损失h吸损=h吸j+h吸y=0.55+0.17=0.72m。因此水泵允许吸水高度为:H吸= H大气P汽化/rh吸损h允许 =9.10.240.7220.5=5.64m,现有机房处地面高程1070.9m,一般水位1070.1m,调查最高洪水位1070.4m,最低水位1060.1m,计算水泵安装高度距最低水位不得大于5.64m,根据机房地面高程1070.9m,安装高程为1071.5m。最大吸水高度5.64m。由于机组容量与变压器容量相差不大,根据要求,屋内设5.5kw动力控制柜。3.1.6 输变电及电气工程在距提水站约200m处现有20kvA变压器一台,由于提水与照明在时间上是不同时的,变压器能满足本工程用电,只需安装0.4kv 输电线路0.2km到提水站处即可。本工程用电只有提水站水泵及机房内照明,电动机型号为Y132S12,容量为5.5kw,变压器距提水站约200m,按最大负荷计算,根据机械强度、经济电流密度、允许电压降三项规定进行计算选择。根据供电最大负荷5.5kw,功率因素为0.88,相应电流为11.1A,电机效率为85.5%,计算得无功功率为2.97KVar,LGJ35导线电阻率为0.89/km,感抗为0.403/km,线路长0.02km,根据电压损耗公式Um=(Pr+Qx)/UH计算:Um=(Pr+Qx)/UH=(0.00550.880.02+0.00290.4030.02)/0.38=0.0003kv则电压降=0.0003/0.38=0.07%,由于电压极小,按农网网改造规定最小选LGJ35导线。为此,选用室外线为LGJ35导线架设,室内线为4mm2铜芯绝缘线,其最高温度下允许载流量为33A,室内进线后先经过一个30A的三相空气开关再到控制柜对电机进行控制,按公式计算,其电压降极小,所选线径完全满足要求。由于线径小,距离又短,从控制柜到电机电线用三根预埋线管从地下穿过。不再设电缆沟。由于电机功率与变压器比为0.275,在0.35以下,按相关规定,可全压启动,控制柜内设控制、保护及测量设施。3.2 输配水管道设计本工程从水池直接向用户供水,没有输水管,均为配水管(供水管),供水管按最大日最高时需水量计算,供水时间按每天24小时计,按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其工作压力应不小于实际压力的1.5倍进行选择,但当所选工作压力小于国家标准最小压力时,按国标最小压力选择;本工程设计为全日制供水工程,供水规模W200m3/d时变化系数Kh为2.33.0。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取时变化系数Kh=2.5,得出各管段设计流量。沿程水头损失按公式h1=iL,i=0.000915Q1.774/d4.774,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具体详见供水管道计算如下表。根据勘测,供水管道总长4000m,由于管道经过地段虽然大部分为耕地,石方量不大,在选择管线时,大部分按直线铺设,少部分沿路边铺设,这样不但便于施工,且给维护管理带来方便,管道敷设采用地埋式,管沟最小开挖深度为0.7m,底宽为0.4m,管槽开挖采用以人工开挖为主。供水主管从水池到用户中心,由用户自行安装进户支管供水。计算过程中,当选择管径后,由于农户都要安装进户,用户区不设供水池,为了不致于放水时间太长,按最小管径不小于25mm进行管径选择。供水管道计算成果表计算结果,选用dn75mmPE管340m,dn 40mmPE管650m,dn32mmPE管1900m,dn25mmPE管1450m。3.3 水池设计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7.0.2规定,对型供水工程,其调节构筑物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40%60%计算,本工程最大日需水42.14m3,考虑到当地用电保存证率不高,设计按一天左右调节量确定水池容积,设计蓄水池容积50 m3。根据地形,拟建水池处为基本平整的土内,表面为第四系的夹砂砾石粘土,下挖后为灰岩,为了保证安全,水池开挖应到坚硬层或基岩,地基允许承载力不小于150 KN/m2。水池均设计为矩形,设计用M7.5水泥砂浆砌块石作池墙,C15砼池底防渗,C20钢筋砼盖板封顶。水池出口设冲砂管、闸,闸阀置于闸阀房内。根据地形,拟定水池为方形,长5m,宽4m,净高2.5m,总高2.7m,基础均座脚在土层上,设计最小埋深0.8m,水池墙为M7.5浆砌石,由于水池为地面式,最不利为蓄满水状态。根据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水压力按公式Pwr=wH,池外土压力按公式Fak=1/2H2Ka,取浆砌石容重石=23.5KN/m3,墙后填土容重土=18.5KN/m3, 填土内摩擦角=28,地基摩擦系数取f=0.5,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取k0=1.05,抗倾稳定安全系数取kc=1.05,按工程力学与结构计算中档土墙设计计算方法,墙体考虑为独立墩墙,计算结果: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取k0=1.311.05,抗倾稳定安全系数取kc=1.471.05,满足稳定要求,地基承受的最大应力134.9KN/m2,远小于基础允许承载力,砌体最大拉应力30.8KN/m2,小于砌体允许拉应力160 KN/m2,水池满足安全要求。3.4 水源保护工程设计本项目水源为天然井水,为做好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需采取以下措施:(1) 在井水的影响半径范围内,不得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使用持久性或剧毒性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堆放废渣或修建排污沟道,并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2) 建立卫生检查制度,并提出水源卫生防护地带的范围和具体规定,会同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后上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书面通知有关单位遵守执行,并在防护地带设置固定的告示牌。(4) 水源工程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管理,所有材料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特别与水质接触的器材要符合卫生防疫标准。(5) 做好项目区节约用水的宣传工作,加强管理,节约水资源。4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4.1 工程概况根据设计,本工程建提水站一座,高位水池一个,容积50m3,上水管340m,供水管4000m。4.2 主要投资指标本工程设计投资168633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96158元,设备及购置费54045元,临时工程费4500元,其他费用18430元,预备费4912元,人均单位投资400元。完成整个工程共需开挖土石方1467m3,砌石55m3,投入水泥6吨,钢材140kg,炸药519. 4kg,耗用块石65m3,石砂26m3,碎石8.3m3。安装管道4340km。完成全部工程共需投入1111个工日。工程在3个月内一次建成。具体各项详见投资概算表。4.3 编制依据及原则本工程概算编制根据原水利电力部(1988)编制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定额中金额表示的部分(零量材料、其它材料、其它机械费)等,按规定乘以1.8系数,定额不足部分套用部颁(1994)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补充预算定额;施工机械台班费执行原水利部、能源部能源水规(1991)1272号文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其中一类费用按文件规定乘以1.6的调整系数。利润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7%计取;三税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及计划利润之和的3.22%计取。1、人工单价执行地区有关规定,执行黔水建1999110号文规定,人工预算单价为17.92元/工日。2、材料价格主要材料在金沙城关采购,原价及运输费用标准均为2007年第四季度价格水平。到工地价为出厂价和运杂费之和:水泥出厂价为420元/t(金沙贵马公司生产),钢材金沙城关价为4500元/t,园木及板枋材在当地购买,原木为800元/m3,板枋材为1250元/m3,火工产品由金沙汇森爆破公司供应,炸药为18000元/t、雷管为1.5元/发、导火绳为1.2元/m,0#柴油5910元/t,93#汽油6860元/t。3、主要材料按规定的价格进入工程单价计算,材料价差按规定计取税金后,列入相应部分之后,不在计取其他费用。4、施工用电、风、水单价根据所收集资料和工程的实际情况而定,施工用电、风、水单价如下:电:0.7元/kwh;风:0.1元/m3;水:一般用水2元/m3,水池施工用水20元/m3。5、砂石料市场单价块石、砂和碎石采用石料加工料场购买,平均运距3km;单价为:中砂50元/m3、细砂80元/m3、块石40元/m3、碎石50元/m3砂。材料单价按定额规定价格进入工程单价计算,剩余部分按材料补差计算,列入相应部分之后,不在计取其他费用。6、费用计算标准(1)、其他直接费:建筑工程按直接费的1.5%计取;(2)、现场经费:按直接费的4%计取;(3)、间接费:按直接工程费的5%计取;(4)、计划利润: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7%计取;(5)、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及利润之和的3.22%计取;(6)、管道、设备的运输和采保费按材料费的4.7%计算;(7)、管道、设备的辅助材料及配件费按材料费的8%计算; (8)、管道、设备的安装及间接费按材料费的18%计算;7、其它费用根据毕节地区水利局2007年10月24通知,其它费用的计算按建安工程费比例计算,其各项比例为:勘测设计费按3.5%计,建设单位管理费3%,工程监理费1%、工程质量监督费0.3%,基本预备费3%。4.4 资金筹措根据饮水安全工程安全投资组成原则,资金由中央、省、地、县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使用中央资金的,中央补助约占总投资的70%,省级配套占9%,地县级各占6%,群众自筹和投劳折资占9%。使用省级资金的,省级配套75%,地区配套5%、县级配套10%,群众自筹和投劳折资占10%。本总投资16.8633万元,属中央投资项目,其中,中央补助11.8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5万元,地区财政匹配1万元,县财政匹配1万元,群众投劳及集资1.33万元。工程各项投资详见工程概算表。5.工程施工组织计划项目通过审批、立项且资金到位后,立即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水利局负责牵头禹谟镇政府及金水村村委会具体协调。为使工作规范化,达到公开、公平、竞争等原则,工程施工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技术质量过硬,信誉好、讲求实效的施工队伍。施工期间,应抓好工程“四制“建设,工程技术人员做好质量监督工作,督促施工队伍按图施工,按施工规范施工,确保工程按质、按量、如期完成,争创优良工程。施工中,坚决杜绝一切偷工减料的行为,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发生。6 建后管理工程建成后移交管理单位进行管理,管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当地村委会的作用,各用水户必须安装计量装置,按表缴纳水费,管理单位应运用科学的措施,作好水量的调度分配,只有大家都注意节约用水,才能保证每一户农户的用水,使之真正造福于人民。 7 效益分析7.1 基础数据及依据根据本工程设计及概算,工程总投资16.86万元,现状日平均供水量28.34m3,远期最大日供水42.14m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的费用和效益应尽可能用货币表示,不能用货币表示的,用其他定量指标表示,确实难以定量的可定性描述。费用应计算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水利建设项目的效益应分析计算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和税金、计算利润、国内借款利息以及各种补贴等,均不应计入项目的费用或效益。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应投入物与产出物应使用影子价格。本项目兼有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其社会折现率可采用7%。效益分析根据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及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7.2 国民经济评价本工程由于规模较小,又是由国家补助群众投劳来共同完成的公益性惠民工程,最后由当地自行管理,故只作直观的效益对比分析,不作详细的国民经济评价。7.3 水费本工程为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