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重大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个问题点面关联性较强,牵一发而动全身,人口老龄化已经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入的影禹,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对人口问题进行了长达30年的研究后,我国的相关专家深入探究了老龄化的背景、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并进一步对解决措施进行预测分析。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影响着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从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老龄化的阶段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愈演愈烈。人口老龄化会增加社会负担、劳动力紧缺、劳动生产率降低、储蓄和消费水平受到制约、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负担过重,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有利有弊,若不能科学合理的处理,就会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比如,劳动力在未来面对供不应求的状况,劳动力年龄结构不合理;社会养老保险承载较大压力;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受到制约,从而影响社会资金的投入和运转;产业结构也会因老龄化问题的持续发展而有所改变,资源分配受到影响,会更多地注重养老服务和物质方面的供给,这就会很大程度地阻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在各国政府和部门中都受到了较为重要的关注,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具有不可逆性,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较多,而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更是十分重大。同时,在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的当下,这种情况更加明显。河北省作为中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其影响和变化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以此为研究目标,深入分析了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人口老龄化在经济、消费、社会生活、产业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河北省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战略和方针政策,以对河北省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内容是研究的前提、目的、意义、具体情况、方案和创新战略,并深入研究了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和相关的指标;第二部分,从河北省的具体情况出发,对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主要是通过对以往人口年龄的变动和特点对老龄化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性的分析;第三部分中,对人口老龄化在资金储蓄和劳动力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阐示了人口老龄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格兰杰因果印证并以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河北省人口老龄化进行了深度分析,如具体的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分析。接下来是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对于养老保险事业及相关产业结构的作用和影响,为后文的战略分析提供了资料基础。最后一部分以对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制定。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河北省;经济增长;影响AbstractPopulation aging is one of the population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urgently. This problem has also been attended by all the human societies as it has affected all aspects of the society deeply. Among them the most problem that has been affected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s well as the economy. 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research on the population problem the relevant experts in our country thoroughly explored the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tendency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s that brought by the population aging and also make some predictions and analysis on the countermeasures. Since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into the aging stage and this problem is becoming even more violent and penetrating every aspect of our country. It can result in the increase of the burden on society, the storage of labor force, loss of the labor productivity, restriction on the saving and consumption level as well as the overburden of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All of these are in a severe situation. There ar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the population aging. It can imped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if cant be treated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For example, in the future the labor force will face a short supply and unreasonable age structure situation, the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will bear much pressure, the consumption ability and structure will get limited and thus affect the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of social fund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lso will be altered out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aging problem. The resource distribution will tilt to the pension service and material supply, these will significantly hi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population aging problem is faced or will be faced by the whole world. As an irreversible development trend it has been attend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departments of each country. It is self-evident that it will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life especially on the aspect of social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this condition is becoming more obvious in the intensifying moment. As a region which enter into the aging period in the early time Hebei province owns a reference value on the influences and variations that brought by the population aging. However, at present this problem hasnt been studied and investigated deeply. This paper sets it as a research target and makes a deep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opulation aging problem in Hebei province. Through the analyses about the influences on the economy, consumption, social lif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spects as well as about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Hebei I proposed some feasible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in this paper and hope that they can be helpful to keep a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Heibei. This paper divides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First part, introduction, the main content is about the premise of the research, objective, meaning, specific circumstance and the innovative strategy and also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population aging and the relevant indexes. Second part, start from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Hebei province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ging problem.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es on the variation in the history and the features to predict the number of the aging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age. Third part,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n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through the effects on the labor force and financial saving.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Granger causality to verify and the gray relational degree model to make a deep analysis on the population aging in Hebei, for example the analysis about the concrete consumption level and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n I discussed the effects on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business and the relativ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y provide a data base for the strategy analysis. The fourth part mainly is about the solutions of the population aging. First is to accelerate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radically. Second is to strengthen the utilization of the aged man resources and develop the old-age industry. In addition to fully develop the old-age social insurance and improve the pens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enhance the law construction and framework under the population aging background. Key Words: Population Aging, Hebei Province, Economic Growth, Influence目 录摘 要1Abstract3目 录5第一章 绪 论51.1研究背景及意义51.1.1研究背景51.1.2研究意义51.2研究思路与方法61.2.1 研究思路61.2.2 研究方法61.3文献综述71.3.1国外研究现状71.3.2国内研究现状81.4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101.5创新与局限10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1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12.1.1 人口老龄化112.1.2 劳动力对老龄人口112.2老龄化产生的根源122.2.1人口年龄结构与抚养比122.2.2人口经济学理论132.3经济发展理论132.3.1新经济增长理论132.3.2新制度主义142.3.3寻租理论14第三章 河北人口老龄化及经济发展现状153.1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153.2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153.2.1老龄化特征明显153.2.2地区差异显著173.2.3老龄家庭比重大173.3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的主要表现173.3.1未富先老、未备而至173.3.2与世界老龄化水平相比,河北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183.3.3老化指数持续上升183.3.4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193.4河北省人口老龄化预测193.5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213.5.1对储蓄投资的影响213.5.2对消费的影响223.6河北省劳动年龄人口后续不足阻碍产业结构调整233.7社会保险、医疗基金支出增加253.8社会、家庭的负担系数增加26第四章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274.1河北省在应对老龄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274.1.1养老机构发展规模不足274.1.2市场服务体系不完善274.1.3老龄工作存在区域性差距294.2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304.2.1部分地区发展中经济与社会发展滞后304.2.2民营资本投入的政策导向不足304.2.3社会组织的服务不高,监管不到位31第五章对策建议325.1应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承受能力325.2优化老龄工作的服务体系325.2.1加速医疗体系建设325.2.2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325.3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适应人口老龄化变化335.4努力解决老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345.5促进老龄产业的发展进步345.5.1抓住产业优势,创新发展模式345.5.2推进老龄产业行业标准的实践355.5.3对老龄产品进行科学定位,提高服务质量355.6加强市场主体的监管与服务365.7简要评述36结论38参考文献39致谢41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医疗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也就使人们的平均寿命得到了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象也就随之而来。早在1956年,联合国把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人。在二十一世纪到来后,整个世界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这也成为全世界都重视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左国芳. 中国二元结构下的人口老龄化状态探究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9,6(15):41-43.。河北省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人口老龄化随着这社会的发展已经从城市向农村蔓延。比例上的不断提升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显著标志,分别在城市、城镇和农村三个地区从1992年的10.8%、4.3%和84.9%,到2010年的22.3%、13.6%和64.1%转变,在这十八年的时间里河北省的老年人口比例急速上升,达到了12%,城镇的老年人口也将近有9%的提升,农村的老年人口比例降低则约20%。直观的从人口数量上来看,河北省的城市、城镇、农村的老龄化情况也从1982年的36.54万、14.62万和286.53万,增长到2000年的143.92万、88.11万和413.82万。在1992到2010年的18年间,河北省的城市、城镇、农村的老年人口的比例为7.9%、10.5%和2.1%,年增长绝对数分别为5.97万、4.08万和7.07万。关爱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已经在人口老龄化的二十一世纪成为了人们首要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人口老龄化成为了典型的社会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利于探寻合适的解决办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意义。1.1.2研究意义1.1.2.1理论意义对河北省人口老龄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有效的丰富人口老龄化的理论研究,对于问题的解决和创新具有指出意义,同时可以弥补人口理论方面存在的不足,为优化我国的人口结构的发展产具有积极的作用。1.1.2.2实践意义对河北省的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提供借鉴和帮助,对于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鉴,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孙炳耀 .人口年龄结构与老年社会保障筹资模式J. 2009(3):3-5.。1.2研究思路与方法1.2.1 研究思路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有两大主要影响因素,即规范的分析和实证的分析。本文先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精确的定义进行了确定;第二,对河北省的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并对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释和分析;第三步,以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来深入分析老龄化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最后,以上述的分析为基础,总结方案并为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方案提出建议。1.2.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分析法通过充分累积相关参考文献,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进行,例如购买、借阅、网上检索、资料下载等,并对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整理,将本国的研究现状的部分以及其他人论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合理的放置在自己的论文中应用。深入理解河北省现在的人口老龄化的最新情况,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通过对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模拟和归纳总结,通过演绎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另外,本文的研究资料主要来自于每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北省统计年鉴,来源科学合理,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资料辅助。1.3文献综述1.3.1国外研究现状人口老龄化及社会经济意义于1956年经联合国发表,此著作中深入的分析了一系列用来衡量人口老龄化的各个因素,例如人口抚养比、劳动年龄人口等等因素,通过此来印证其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联合国还在1973年再次对人口老龄化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在人口趋势的影响因素及其后果一书中记录了详细的结果。本书以人口老龄化在国内生产总值、资金、技术水平等多方面产生的正负作用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经济和个体家庭的影响,从而对这一人口问题有了宏观的认识和了解。在1988年,人口老龄化的经济与社会涵义经联合出版,其中对人口老龄化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如经济发展、劳动力的供需关系、储蓄、资本、养老社会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等内容 张莉.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可持续发展J .武汉航海, 2008(9): 8-12.。另外,本书创造了量化分析人口老龄化的新路径,考虑到了老年妇女和家庭生活方面的问题。目前为止,很多国家已经对率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在人的生命力与社会秩序这一书中,经济学家E.L.桑代克以因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质量上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劳动力结构的普遍老化可能会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问题尤为严重。日本著名的人口研究学者直广雄川做出的著名研究报告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发展以日本的案例为典型分析了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在对比分析了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七个OECD成员国之后,加拿大的研究学者Hviding和Merette提出了他们的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所致使的经济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阻碍,也对国家的税收带来不小的压制 张丽.谈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J.网络财富,2009(6):206.。西方国家的人口理论在这一问题上所体现的观点是: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降低劳动力适龄人口比重。人口老龄化会影响正常的劳动力供需关系。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罗伯 特-L 克拉克(R.L.Clark)指出,老龄化会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产生负面的影响,并且不同的年龄段,在经济发展中会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在经济活动中,年轻人和老年人劳动力所产生的生产率不同,个人与人口老龄化经济学书中关于此问题的分析更为深入,法国人口学家阿尔弗雷德尜维认为,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不利于提升劳动生产率,因为老年人口多数较为保守,难以激发创造力,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个人与人口老龄化经济学在1980年出版之后,经济学家克拉克、斯彭格勒提出,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个人储蓄资金会减少。美国的金融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里亚尼的“储蓄生命周期假说”中提到人们在进行消费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年龄选择适合的消费产品,尤其是在人们退休前会以具有储蓄价值的消费为主导,而在退休后则降低甚至停止了对储蓄价值产品的追求。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会直接影响到自我储蓄,为此,欧美的发达国家中大多已经建立了系统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此来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而带来的诸多问题,使劳动力在退休之后能够从养老保险中获得维持自身的生活的资金,所以,导致老龄人口的储蓄意愿不是很高,其消费意愿却有所增长,这也就造成了储蓄率有所降低。在Feldstein的研究中,通过对有关联性的资料的分析和利用,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社会保障事业的支出越来越多,个人储蓄会因此而减少60%左右。因为人们的消费的活动是受到心理和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左右,人的消费水平也会在人自身不同的年龄阶段而有不同的表现,同一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会从不同的方面给予制约,人口老龄化把经济发展和人的年龄结构变化紧密联系起来,从某一层面会制约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行为。P塞尔比和M谢克特也提出了自身的观点: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双重保护下,人口老龄化与其他社会生活上的问题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在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的储蓄情况并不理想,收入堪忧,又因为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的缺失而导致老年人不能正常地享受社会养老体系和医疗体系的便利。在发达国家中,相关的设备耗资巨大,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也导致费用的增加,老年人无力支付昂贵的费用,只能寻求子女的赡养或者社会的帮助 冯方回.世界人口最新发展趋势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6):44-45.。在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社会经济的问题上,多数研究者都对其持否定态度,但也有人认为人口老龄化有其自身的优点。日本学者上野千子鹤以购买力市场这一角度出发,指出在人口老龄化降低劳动力效率的同时,老年人的购买力却会有所增强,其相应的热点市场也将得到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对经济的发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在1982年召开的维亚纳的人口老龄化世界大会上,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体力工作者会渐渐减少,而脑力工作者的比重相对增加,老年人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较多,在一些方面也会对劳动生产率产生积极的影响。1.3.2国内研究现状人口学者于学军从社会经济运行的四个基本部分对人口老龄化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阐述了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情况提出了解决办法。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马瀛通对人口老龄化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他认为,要想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以计划生育为策略降低新生儿出生率,加快老龄化的发展。乔晓春 邬沧萍,贾珊.中国文化与生育率下降J.中国人口科学,2011(5):002-003.则认为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直接的联系。姜向群,杜鹏从不同方面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人口老龄化除了在消费水平和退休金中会产生作用外,与老年人相关的产业也会得到有力的促进,其发展前途较好 彭希哲 . 试论经济发展在中国生育率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J. 人口与经济,2013(1):5-7.。熊必俊认为应该多角度全方位的看待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关系,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进行研究,虽然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控,各个部门齐心协力的配合,人口老龄化是可以和社会经济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李军通过索洛增长模型,把人口老龄化自变量向经济平衡增长路径方程中进行了引入,这一方程具体包含了人口老龄化的因素,通过模型来解释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影响,则得到相应的结论: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政策的合理利用会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导向。田雪持有相反的态度,她认为人口老龄化始终阻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的人口变动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劳动力市场、社会养老保险和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影响,如果要解决这些影响带来的负面作用,需要良好的政策的导向。吕红平,康和平对人口因素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的研究。通过合理有效的政策来调节年龄结构,直面问题,减少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负面作用。王美艳、蔡昉以劳动力为研究对象,从而指出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会使劳动力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这一现象长期发展后的结果便是劳动力的缺失,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案来保证劳动力的长久有效的存在和劳动。王放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的结论,现实状况中的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社会工作者在老年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中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和任务。王树新、马金在肯定家庭养老模式的同时提出经济的持续发展导致了国家内的代际关系的新变化,家庭养老模式在缺乏政策支持的现实中难以长久维持,相应的,家庭养老模式也会影响代际关系,加大社会养老保险的难度和风险。赵喜顺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一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可能会出现劳动力的供需不足、劳动力年龄结构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更加趋于不合理。二是他认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丰富人力资源,对老年市场的发展和老年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缓解就业难题,促进再就业,这也是人口老龄化的积极作用的一种体现。1.4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本文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内容是研究的前提、目的、意义、具体情况、方案和创新战略,并深入研究了人口老龄化的定义和相关的指标。第二部分,以河北省的具体情况为切入点分析了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对历年人口年龄的变动和老龄化的特点以及老龄化人口的数目进行预测和分析,对下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第三部分,对人口老龄化在劳动力和资金储蓄方面的影响来分析人口老龄化在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以格兰杰因果印证并以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河北省人口老龄化进行了深度分析,如具体的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分析。接下来是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对于养老保险事业及相关产业结构的作用和影响,为后文的战略分析提供了资料基础。最后一部分以对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方案为主要内容,第一是加快经济的发展,以在根本上应对人口老龄化存在的社会问题,第二是要加大老年资源的利用,发展老年产业,充分发展老年社会保障并提升整个社会的养老意识和人口老龄化的认识和重视,加强人口老龄化情况下老年法律的建设和架构。1.5创新与局限本文的优势之处在于探寻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同时以分析总结的结论来提出解决的办法。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数据的收集并不全面,无法深入进行研究。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1.1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从广义上说既是整体群体的老化与是单个个人的自然老化。本文中提及的人口老龄化指的是整体的老龄化 顾宝昌.论中国计划生育的改革J.人口研究,2012(3):1-8.,主要是指老年人口的比重在总人口中的不断增加,特别是人口年龄结构中,偏老的一部分老年比重会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必然出会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人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人们的观念以及政策的辅助下,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人口死亡率下降和出生率降低社会步入老龄化是不可逆转。2.1.2 劳动力对老龄人口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并达到一定程度,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口结构模型。在联合国的确定标准是指在一个地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据总人口的10%左右。而最新的标准则变成了65岁以上的老人占据总人口的17%左右。在2009年10月26日,我国的重阳节到来时,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研究也随之开启,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2.2老龄化产生的根源造成人口老龄化的根源主要有三种原因,即:低水平生育、生育高峰和预期寿命的延长 乔晓春. 从“五普”数据分析城市外来人口状况J. 社会学研究, 2013 (1) : 87 -94.。其中一是关于生育高峰导致的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往往被个别学者所忽视。在我国有相当一段时期人口生育处于高峰阶段,这部分人口在几十年以后处于退休年龄后,也就造成了短时期内的人口老年化现象,这是社会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同时更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为此,要想使这部分原因所造成的人口老年化增加的现状和问题,就必须要加强为老服务体系建设,并需要进一步做好老年人口资源开发和再利用;二是由于低生育水平所带来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这与生育高峰期所造成的人口老化现象的原因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由于低生育水平的原因,使少年儿童的人数增加速落后于老年人口的数量增长速度。这种原因也是劳动力人口的潜在供给降低,老化指数增加的又一原因。相对于河北省来说,其人口年龄老化的原因中上述三种原因共存。在建国当初,为了发展河北地区的经济建设,调整经济结构,从而造成了人口的快速膨胀,在那一时期内出生的人口,在当前情况下,由于人口寿命超出了预期的目标,为此,在那时出生的人口是现在正步入了年龄老化阶段 于学军.国外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的争论J.人口与人口计划生育,2003. 30。同时,在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已然成为了世界经济第二大体系,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近一段时期内人口的预期平均寿命在74.83岁 罗淳.高龄化:老龄化的延续与演变J.中国人口科学,2012(3):33-40.。河北省从2005至2015年间,其生育率总和很低,从而也就使新生儿童的数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有所降低,使河北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加剧。2.2.1人口年龄结构与抚养比人口年龄结构是一个时点性静态指标,具体是在一定的时点区内、一定地区内各年龄组成用百分比表示的人口占总数的比重,也称之为人口年龄构成。通常情况下,人口的年龄的组成分为三个阶段,即:少年儿童组,年龄在0至14岁之间;成年组,年龄在15到64岁之间;老年人组,年龄为65岁及以上。虽然人口年龄结构是静态指标,但是可以反映出过去一段时期内人口发展的动态过程,也是未来发展变化的基础。为此,人口年龄的类型与结构的变化是人口学家、经济学家等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研究分析的一种重要指标 袁俊,吴殿廷等.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7(3):41-47.。所谓的抚养比,也被我们称之为负系数,它是衡量劳动力人均负担赡养非劳动力人口数量的指标。抚养比与负担系数成正比关系,抚养比指数越高,表示需要赡养的老年人数就会增加,就会加重劳动力人均抚养负担。具体公式可以用如下方式来计算:(老龄化人口+未成年人口)/劳动力人口=未成年人口抚养比+老龄人口抚养比=总抚养比2.2.2人口经济学理论人口经济学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关系的研究。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是人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口经济学的目的是要显示人口与经济运动的发展规律。人口经济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在理论上是属于应用经济学的类型,包括六种经济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马尔萨斯人口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人口经济学、早期经济适度人口理论和现代经济适度人口理论 MasonK.O.Family change and support of the elderly in Asia:what do we knowJ.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1992,7(3):13-32.。2.3经济发展理论2.3.1新经济增长理论在1985年之后,罗默(Paul Romer)和卢卡斯(Robert Lucas)提出了“新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在多年的隐蔽后又重新在人们面前以新的形式出现。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是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的含义扩大为人力资本的投资为核心内容,也就是说人力并不在是单指平均劳动力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的数量,还要涵盖了劳动力生产水平、劳动力素质和团队协作等,这些都被列入“人力资本”范畴。美国的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立了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这一模型是把内生技术的进步为经济的增长的基础。其基础是:(1)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2)技术的进步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导向而触发的自觉的行为;(3)知识经济下的商品是可以反复无限次利用,并不需要多余的成本,成本只用在产品的开发上。 2.3.2新制度主义1990,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模式已成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的一种分析方法。霍尔和泰勒提出的政治科学包括三个完全不同的新制度主义观点,是“社会学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美国学者彼得斯同时分析总结了新制度义的分类,主要利益代表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经验制度主义、规范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国际体系的制度主义。这些不同的学科和分类共同建立了新系统的基本体系。社会制度主义是影响最为广泛的,其次是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规范制度主义。2.3.3寻租理论寻租理论思想的始创是1967年戈登图洛克(Gordon Tullock)的论文关于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中提到的观点,他提出,完全竞争理论没有充分估计偏离竞争所致使的社会福利服务的确实,而现实生活中的税收、关税和垄断导致的社会福利的缺失超出了预期。这是因为人们会以各种活动来获得收入上的提升,也就是寻租;在同样的条件下,个体都认为消费和其所期望的收益是有利益的。布坎南的寻租理论主要是用来研究寻租产生的条件、寻租的三个层次、政治分配与寻租等方面的内容的。第三章 河北人口老龄化及经济发展现状3.1河北省经济发展现状近些年来,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较快,综合实力也大有提高,截止2013年,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42586元,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人均消费水平从1993年开始到2013年增长了近10倍,达到了11852元,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三大产业稳步发展。2012年,河北省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同比增长8.4%。从2013年开始,生产总值增速度缓,同比增长8.1%,到2015年同比增工7.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生产总值增长放缓。在产业结构方面,近些年来河北省第二产业发展快速,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煤炭、钢铁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到2013年已经达到64%,是第一产业的13位,是第三产业的16倍。从1993年到2013年间,由于受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第三产业一值保持平稳状态,明显低于预测为6%增长率。3.2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3.2.1老龄化特征明显河北省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老龄人口的绝对人数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河北省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人口年龄较高,也在于人口数量过大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河北省“五普”中显示人口数量为6668.44万人,而老龄化人口所占据的比重为7%以上,为469.92万人。图3-1显示的是2002-2011年的10年间河北省的老龄化的发展曲线。从图中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在20032007年,河北省65岁及以上人口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511.74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15.5万人,每年平均上升5.1%。在2007年到2011年间,河北省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600万,并且只有2010年稍低于水平线,其他年份均在600万以上。表3-1 河北省2002-2013年年龄结构抚养比图3-1 2002年至2011河北省人口变化图示3.2.2地区差异显著从图3-1中我们可以看出,河北省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逐渐平稳的态势。河北省的人口基数较大,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医疗水平提升显著,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落实较好,人口的生育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而也就使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而从2003年到20011年,河北省的老龄化速度缓慢。从图3-1中来看,2002-2011年,河北省的老少比例呈现先上后下的趋势,而2002年到2008年,曲线上升,比例上升了50.73%,到了2008年后,这一比例达到了54.4%,达到了定点。从2009年到2011年,比例逐渐下降,但徘徊在50%左右 李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老龄产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界,2009(5):188-189.。3.2.3老龄家庭比重大随着河北省的老少比例的加大,老年人口内部也高龄化的倾向较为严重。河北省虽然获得了少年人口抚养比例的在近些年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但是老年人口的抚养比例却呈现出了持续上升的态势,老少比也出现了的增长快速的现象,劳动力人口的机械迁入虽然使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下降,但老少比仍能显示出人口结构的实际情况下的变化。老少比的上升对日后的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提出了难题。以河北经济年鉴中的统计数据为依据,2011年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据老年人口中的16.65%。另外,这一文献中也对老年人口的比例进行了预测,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在2050年将会达到39% 王春光.对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J. 学习与探索,2009(5):94-103.。3.3河北省人口老龄化的主要表现3.3.1未富先老、未备而至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的价值观和生育观念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而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得以完善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相比仍是处于超前地位,这就是未富先老现象。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产生的缘由是应对越来越大的人口基数而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河北省的表现尤其明显。在2011年,河北省的老年系数为8.67%,而全国的老年系数为9.1%,河北省的老龄化程度是全国95.3%, 但2011年河北省的人均GDP为4192美元,而全国人均GDP为5432美元,即说河北省人均GDP是全国的77.2%,而和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来说,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低于人口老龄化水平的。此外,河北省的老年抚养比从2000年的7%上升到2014年的14%,这只是用了12年,而英国达到这一指标时却用了34年,法国则用了115年。同时,我国人类发展指数在2014年排名在全世界占91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总资料计算,近年我国平均的预期寿命为74.83岁,退休后的15年,如果按照2100的消费支出计算,加上通货膨胀的原因,我国的老年人口养老金将达到总额223万元,这也就是未富先老的主要表现 田素雷 李惠子.中国人口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J.中国信息报,2006,2(27):1.32。未备先至主要是指河北省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和机制不完善,特别是在河北省二元经济结构转型期内,城乡差距大、城镇化水平不高,相关的养老保险制度、卫生医疗制度、机构设置、法律规范制度等等都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现状也就是未备先至的主要表现。3.3.2与世界老龄化水平相比,河北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非常快瑞典、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国家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到3万美元,在全球老龄化国家的70多个里,人均GDP达一万美元的占36%,一万至三万美元的占28%,而我国在2002年在人均GDP只有980多美元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