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免费阅读 免费分享 如需请下载!桡骨远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移位骨折肖海军 薛锋 何志敏 单连成 倪伟峰 ( 上海奉贤区中心医院 201400)【摘要】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移位锁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2月采用桡骨远端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按Robinson分型的锁骨近端移位骨折12例(1B1型7例,1B2型5例)。对其中伴有胸锁关节前脱位2例者复位后采用锚钉固定,并修复断裂的韧带。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10周,平均8.2周。所有病例无肩关节活动受限,除1例术前伴有胸锁关节脱位者胸锁关节处有轻微疼痛外,其余均无疼痛。结论 桡骨远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近胸锁关节锁骨近端移位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关键词】 锁骨近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胸锁关节脱位T-shap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of distal radius in treatment of displaced medial-end clavicle fracturesXiao Hai-jun Xue Feng He Zhi-min Shan Lian-cheng Ni Wei-feng Central Hospital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00【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shap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of distal radius in treatment of the fractures of displaced medial-end clavicle fracturesMethods From June 2007 to February 2010,12 cases with displaced medial-end clavicle fractures (according to Robinson classification: 7 cases of 1B1 type , 5 cases of 1B2 type)were treated with T-shap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of distal radius. The 2 cases accompanied with anterior stern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of them were reduced and fixed with Suture anchors, then repaired directly broken ligament. Results All the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to 24 months(averaging l3.6 moths)All fractures had united clinically and radiologically in 6 weeks to 10 weeks (averaging 8.2 weeks). All patients had a full range of motion of their shoulder, and no pain at sternoclavicular joint except a patient with anterior stern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 had slight pain.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shap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of distal radius has proved to be available when displaced medial-end clavicle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T-shap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of distal radius.【Key words】medial-end clavicle fractur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stern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锁骨近端骨折是指锁骨近1/3侧骨骼所发生的骨折,伴或不伴胸锁关节脱位。在锁骨骨折中锁骨近端骨折较为少见1,同时由于解剖部位特殊,因而难于稳妥固定。我科自2007年6月2010年2月应用AO公司的桡骨远端T型锁定加压钢板共治疗12例锁骨近端移位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病人,男9例,女3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36.2岁。受伤原因:重物直接砸伤2例,高出坠落3例,车祸伤6例,跌倒致伤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12天。锁骨骨折按Robinson分型2:1B1为7例,1B2型为5例,其中伴有胸锁关节前脱位2例。伴有其他部位骨折6例,行脾切除手术1例。1.2 术前准备 所有病例均行常规X线摄片,另外可加拍Serendipity位X线片,能更好的显示出双侧锁骨的近1/2。锁骨胸骨端及胸锁骨关节行CT平扫及三维重建尤为重要,可了解骨折的移位情况,尤其是锁骨胸骨端关节面的移位程度,另外可了解有无胸锁关节脱位。所有病例术前半小时静点抗生素。、1.3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肩胛骨之间垫高。沿锁骨近段上缘向内做切口,充分显露骨折断端。如要暴露胸锁关节,切口可跨过胸锁关节后弧向下方,术中应尽量保持胸锁关节囊前韧带的完整性。骨折复位,用克氏针或复位钳临时固定,安放合适长度的桡骨远端T型锁定加压钢板,钻孔拧入螺钉(图 1)。对于波及锁骨近端关节面的小骨块,如钢板固定还不稳定,可使用小的空心螺钉单独固定。伴有胸锁关节前脱位者,除行T型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外,先清除破损的小关节软骨,行关节复位,将带线锚钉固定于胸骨端,锁骨上钻孔,将锚钉缝线从孔洞穿过后拉紧打结固定,最后仔细修补关节盘韧带、关节囊和胸锁关节囊前韧带。冲洗术野,置皮片引流,逐层关闭切口。术后预防感染,三角巾悬吊患肢,3天后行肩关节被动活动,3周后开始主动肩关节功能锻炼。2 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定期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时间610周,平均8.2周。所有病例无肩关节活动受限,除1例术前伴有胸锁关节脱位者胸锁关节处有轻微疼痛外,其余均无疼痛,效果良好。 图 1 锁骨近段骨折(a X线平片; b CT三维重建片;c 术后X线平片)3. 讨论 锁骨近端骨折在锁骨骨折中所占比例最少,约占锁骨骨折的24%。往往伴随有其他系统的创伤,与其他位置的锁骨骨折相比,具有更高的死亡率3。由于常规X线平片往往不能足够的显示锁骨近端的骨折移位情况,在临床上很容易照成漏诊。漏诊后损伤胸骨端关节面的骨折易致创伤性关节炎而遗留疼痛症状,甚至影响肩关节功能,最终不得不行锁骨内端切除。目前CT检查是确定该骨折最好的辅助检查手段,同时对锁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起到决定性作用。锁骨近端骨折诊断确定后应积极治疗。对于Robinson分型中的1A1、1A2型的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往往都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对于有移位的1B1、1B2型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常会引起胸锁关节及周围隆起影响美观、慢性疼痛、关节周围钙化导致关节僵硬和畸形。目前一些学者主张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尤其对于年轻患者及喜好运动者4,5。但遗憾的是,目前有关锁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报道很少,病例数也相对较少。以往传统的克氏针固定因缺乏对位的稳定性和易松动、易退出等已逐渐被放弃。一些学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锁骨近端骨折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6,7。但会导致胸锁关节微动功能永久丧失。Gille J等8报到了1例年轻女性患者锁骨近端骨折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随访了16个月,胸锁关节处稳定,无明显疼痛。认为该方法可作为锁骨近端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的选择,可保留胸锁关节微动功能。但术后肩关节活动时可能造成尖端撞击胸骨引起疼痛,并有尖端损伤胸膜,造成气胸的危险9。AO公司的桡骨远端T型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全新的骨折接骨板,按桡骨远端的局部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特性设计的。钢板可以同时满足加压、锁定固定或两者相结合的内固定方式。由于锁定螺钉的钉帽上有螺纹与钢板螺钉孔内的螺纹相配合,将螺钉与钢板保持90位,提供了螺钉与钢板的成角稳定性10。锁骨胸骨端粗大,其末端近似三棱形,有关节面向内下方并稍偏前,为胸骨关节面,与胸骨柄的锁切迹相关节。由于锁骨胸骨端外形与桡骨远端相近,上表面较平坦,因而桡骨远端T型锁定加压钢板完全适合于锁骨近端骨折的固定,尤其粉碎性骨折,一方面钢板与螺钉的锁定提供了成角稳定性,骨折固定稳定,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另一方面钢板固定不影响胸锁关节的微动,维持了正常的生理功能。本组2例伴有胸锁关节前脱位,在应用钢板固定的同时,采用锚钉固定,修复韧带,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避免再取如半腱肌等移植物生物性重建胸锁关节韧带之痛苦11。 但由于病例数有限,在今后仍需进一步观察桡骨远端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近段骨折的疗效。从我们目前本组病例来看,桡骨远端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锁骨断端有良好的稳定性,符合“AO”内固定的理论。手术操作简单,对位固定可靠,术后功能良好,为锁骨近段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参考文献:1. Postacchini F, Gumina S, de Santis P, Albo F. Epidemiology of clavicle fracturesJ. J Shoulder Elbow Surg , 2002, 11: 452- 456.2. Robinson CM. Fractures of the clavicle in the adult epidemiology and classificationJ. J Bone Joint Surg(Br),1998,80(5):476-484.3. Throckmorton T, Kuhn JE. Fractures of the medial end of the clavicleJ. J Shoulder Elbow Surg , 2007 , 16(1):49-54.4. Bartoncek J, Fric V, Pacovsk V. Displaced fractures of the medial end of the clavicle: report of five casesJ. J Orthop Trauma , 2010, 24(4):e31-5.5. Low AK , Duckworth DG , Bokor DJ. Operative outcome of displaced medial-end clavicle fractures in adultsJ. J Shoulder Elbow Surg , 2008 , 17(5):751-4.6. 常永伟,常贵河. 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骨折J. 中医正骨,2001,13( 8):498. 7. 徐军田, 李秀成. 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伴胸锁关节前脱位2例J.中国现代医药科技, 2003, 3(1):79-80.8. Gille J, Schulz A, Wallstabe S, et al . Hook plate for medial clavicle fractureJ. Indian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2010 , 44(2): 221-223.9. 李小亚,滕晓,夏宁晓,等. 锁骨近端骨折10例治疗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 (11):1693-1694.10. 卢华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驱动投资决策系统-洞察及研究
- 边缘控制器接口协议演进-洞察及研究
- 早期病理特征分析-洞察及研究
- 江苏智慧展厅施工方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复习提分资料【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
- 建筑施工虚拟仿真方案设计
- 简装欧式装修施工方案
- 家里混凝土水渠施工方案
- 数字孪生技术在2025年智能车间生产线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报告
- 数字孪生技术在2025年智慧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实践报告
- GB/T 4798.4-2023环境条件分类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第4部分:无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 (小鼠)常用实验动物生物学特点及其在生物医学教程课件
- 同济大学(内部使用)核心学术刊物基本目录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
- GB/T 9269-2009涂料黏度的测定斯托默黏度计法
- GB/T 5023.1-2008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
-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指南课件
- 小区门岗值班登记表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配套教学课件
-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大学语文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