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_语言文字运用_第二章 专题四 仿用句式和修辞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_语言文字运用_第二章 专题四 仿用句式和修辞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_语言文字运用_第二章 专题四 仿用句式和修辞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_语言文字运用_第二章 专题四 仿用句式和修辞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创新大课堂2015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_语言文字运用_第二章 专题四 仿用句式和修辞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 仿用句式和修辞,考情分析,20112013年仿写句式考查情况统计表,复习定位 一轮复习,考生对仿写的要求、题型等必须有所掌握。作为一种重要题型,主要应抓住仿写的两个关键点:仿和写。仿,就是进一步弄清所仿例句在句式、结构、字数、修辞方面的显性和隐性要求;写,就是应用,另写一个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或认识,要能调动积累、快速打开思路,写出“神似”的句子。这是两个着力点。,另外,仿写与修辞、写作密不可分。一方面要对仿写进行针对练、集中练,另一方面在写作中要学以致用,既可让作文文采飞扬,又可以“写”促“练”。,真题体验 1(2013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答:_ _,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开放话题型仿写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应注意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上来看,句式为“,向你”,第一个省略号部分是主谓句,第二个省略号部分是动宾结构;从内容上来看,应注意立意的积极性,同时注意拟人手法的运用。,答案 (示例)浪花跳起优美的舞蹈,向你展示大海的汹涌;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向你描绘星空的浩渺;泉水奏响动听的乐曲,向你讲述生命的乐趣。,2(2013大纲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答:_ _,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开放话题型仿写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式关键是准确把握所给例句的句式特征及所用的修辞手法。本题所给的例句是一个双重关系的复句,第一层为解说关系,第二层为并列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仿写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且选择恰当的本体和喻体。 答案 (示例)坚毅犹如青松,夏天迎灿烂阳光却无轻浮,冬天遇皑皑白雪而不屈服。,3(2012新课标全国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答:_ _,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式的能力。作答本题注意要求,要选用一个对象,使用到拟人修辞,句式和原句相同。在仿写时注意拟人要用词贴切,体现出拟人的特点,内容上要合理通顺,所选话题要相关,如梅花、昙花都属植物。 答案 (示例)蚂蚁用弱小身躯扛起生命的重量,那是在启迪我们:弱小并不可怕;蜜蜂在风吹雨淋中勤奋采蜜,那是在告诉我们:人生需要勤奋。,一、比喻 1定义 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体(作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3种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常见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值得注意: 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老王八你不要灌米汤。 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1)她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作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3)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想象 (4)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义,二、比拟 1定义 把物当做人,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形容),这种修辞方法叫比拟。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2种类 (1)拟人是把人以外的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情感。 例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 (2)拟物是把人当做物,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例: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例:知识值多少钱一斤?,3比拟的作用 (1)运用比拟,能寓情于物,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2)运用比拟,使叙述生动形象,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运用比拟,可以把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描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三、借代 1定义 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2种类 (1)用事物的特征代本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先生,给现钱,袁世凯,行吗?,(2)具体代抽象。例如:举酒欲饮无管弦。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全部与部分互代。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吟罢低眉无写处。 (4)专名代泛指。例如: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5)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6)以作者、产地代本体。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借代的作用 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 4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 (1)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 (2)所借代的事物在前文应有所交代,或已了解事物的背景。,四、夸张 1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形式。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3夸张的作用 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达不到相应的艺术效果。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报、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的修辞。,五、对偶 1定义 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近或相对的意思的修辞方法叫对偶。 2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语彼武陵人,多事何须寻洞口;笑依荆楚客,痴情只为爱桃花。(题蒲圻赤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错批一人,误增三亿。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3对偶的作用 便于吟诵和记忆;凝练概括,富于表现力;有对称美和音韵美。 4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 运用对偶,切忌离开内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对仗、整饰,内容空洞,徒有形式的对偶,就背离了修辞的本来目的。,六、排比 1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情感的修辞方法叫排比。,2种类 (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里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句子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虚,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势,说理更加严密透彻,抒情更加鲜明。,七、设问 1定义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回答,这种修辞手法叫设问。 2种类 (1)自问自答。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只问不答。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运用设问要注意的问题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八、反问 1定义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反问。 2种类 (1)肯定式反问,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就说蒋筑英吧,已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但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 (2)否定式反问。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九、反复 1定义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2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好像失去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3作用 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十、几种易混的修辞格的辨析 1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1)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例1把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比做“喧腾的大海”,有相似点;例2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所以,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2)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例3: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3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例4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所以,例3是比喻,例4是比拟。,(3)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2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例2: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例1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例2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2)不同点:构成基础不同:构成借代的基础是借体与本体的相关性,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如“红领巾走来了”“祖国的花朵走来了”,两个句子都是用一名称来称呼少年儿童,但前者因“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两者相关,故是借代;后者因“花朵”与少年儿童之间没有相关联的地方,只是相似,因此是借喻。作用不同:借代的作用在于指称,是借用借体来称代本体;借喻的作用在于喻,是用喻体来描写或说明本体,因而借喻可以换作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3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是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的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和前景。但是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4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各语言单位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5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句)。另外,设问是自问自答,而反问是只问不答。,6对偶与对比的区别 (1)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7拟人和拟物的区别 比拟的修辞方法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种。不少同学能准确地辨析并灵活地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但对拟物却往往辨析不出来,有时甚至把两种修辞方法混淆了。其实,拟人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而拟物是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例如:,考点一 仿写 题型一 命题式(话题式) 话题式仿写即命题式仿写,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话题或另外提出新的命题内容(即话题),按例句格式进行仿写。,典例剖析 (2010高考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大气。 【小试身手】 _,【解析】 此题是综合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仿写要求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显性要求就是题干要求的句式和修辞,而隐性要求是“意谐”,即所描写的对象中心突出,语意通畅,内容健康。 【答案】 (示例)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容;博大是一种心如止水的平静;博大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1审清被仿写句的句式特点,仿写句要与被仿写句句式保持一致; 2分析被仿写句的修辞特点,仿写句要与被仿写句所用修辞保持一致; 3看清题中要求仿写的话题,不要脱离要求另立话题; 4依据仿写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解题建模,跟踪热身 1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答:_ _,解析 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时,先确定喻体,并赋予一定内涵,然后具体阐述。 答案 (示例一)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事业是一面镜子,照出生命价值的大小高低。 (示例二)友谊是一帘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题型二 自由式(开放式) 自由式仿写是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仿写内容不确定(可自由发挥),句式依照例句而进行的仿写。,典例剖析 (2013重庆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小试身手】 _,【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例句以“鲜花”为话题,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另选话题时,也要照此手法,用此句式。 【答案】 (示例)天边的那朵白云,可能是听了风儿说的蜜语,羞得飞红了脸,躲藏在遥远的青山后。 村前的那条小溪,可能是看了鱼儿做的表演,逗得乐开了花,雀跃在清幽的山谷里。,解答自由式仿写题的注意点 1联想相称。即运用相同或相似联想、相对或相反联想以及相关联想等几种联想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 2句式相近。 3仿写时要注意内容应揭示出所写“话题”的内涵。 4要做到修辞与“示例”完全一致。同时,解答这类题还要在表现句子的意蕴上多下功夫,力求所写内容新颖独特。,解题建模,跟踪热身 2(2011大纲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谅解是一股和熙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答:_ _ 答案 略,题型三 嵌入式(填空式) 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与前面或后面相同。,典例剖析 (2012天津)请补写出空缺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_,_。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小试身手】 _,【解析】 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难度适中。做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一句,“蜀道”在北,“栏杆”在南,那在仿写句子时,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模式来写。 【答案】 示例一 与昭君共赴大漠,与白居易共赏白堤。 示例二 与苏轼泛舟赤壁,与杜牧夜泊秦淮,解答嵌入式仿写题的注意点 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保持一致。 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上下文保持协调,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 3注意用语特点、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 4注意修辞特点。,解题建模,跟踪热身 3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比语段。 雪中送炭总能给人以心灵的温暖;为受窘的人说一句解围的话,让他走出尴尬;_,_;_,_;为无助的人说一句支持的话,让他看到希望。 解析 仿写的句子应满足中心句所暗示的两个意思;一是“雪中送炭”,二是给人以温暖。同时应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为,让”。,答案 为沮丧的人说一句鼓励的话 让他鼓起勇气 为疑惑的人说一句点醒的话 让他找到出路,题型四 续写式 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与上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提供情境型仿写句式的能力。本题提供的情境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因此仿写的内容应围绕老师展开,并且要符合老师的身份特点。比如可以歌颂老师的奉献精神、老师给学生带来的感动、老师给学生带来的希望、老师多彩的人生等。另外还要注意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答案】 示例一 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示例二 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续写式仿写题的解题方法 1辨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语法知识; 2找出母句以及母句框架; 3揣摩句中所阐述的意义,即悟透所给例句的意义,使仿写的句子和原句话题一致,内容一致,风格一致,前后呼应,整体协调; 4联想、想象,组织成句,不偏离题目要求。,解题建模,跟踪热身 4(2012四川)按照要求续写句子。 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语意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希望_;回忆_,希望_。 答:_,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仿写句式的能力。解答时注意围绕“回忆”和“希望”两个对象,找到合适恰当的喻体,且要注意两个喻体在内容对比,同时句式上也应与给出的句子保持一致。 答案 (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景,(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题型五 对联式 对联不仅要求上下联结构一致、字数完全相同,而且要求词性相对、平仄相对。因此,给出上联要求写出下联是一种更严格的仿写。,典例剖析 (2012四川)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内容与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小试身手】 _,【解析】 题干要求拟写特定节日的对联,即要求写出给定的上下联的对偶句,考生要注意以下要求:有节日特点;与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句意相近或相对。端午对联的结构特点是:动宾状中定中。中秋对联的结构特点是:主语数量短语谓语宾语。 【答案】 (示例)(1)端午 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 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解答对联式仿写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字数相等。上下两联字数必须完全相等,这是对联具有对称美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2)词性相同。上下两联的词语基本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等等。,解题建模,(3)结构相应。上下两联之间的句法结构必须彼此一致,如主语对主语,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句相对,即平仄相反。但是,在高考中一般要求宽对,不对平仄作具体的要求。 (4)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的含义必须有一定的关联,做到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比较常见的有互补关系、对立关系、承接关系。,跟踪热身 5(2013深圳实验学校第六校第二次联考)下面是一幅欢度国庆的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百花争艳,欣望江山千里秀; 下联:_ 答案 万民共庆,欢颂祖国万年春。,考点二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题型一 与仿写结合考查 典例剖析 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小试身手】 _,【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本题例句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采用“是”的形式,而且两个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都有内在联系;最后一句要承第二个比喻写一个哲理性句子。仿写的句子要符合上述要求。 【答案】 (示例)心灵,是一片夜空,烦恼是一颗流星。眼睛,微微一眨,它就灭了。,1考生在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时候,要注意修辞手法与语音、词语等方面的综合运用。 2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要注意其和语法、逻辑的结合。 3修辞手法使用四原则 特征对照原则;语境协调原则;事理相符原则;文体统一原则。,解题建模,跟踪热身 1(2012大纲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答:_ _,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仿用句子的能力。考生在解题时,要按照示例中的形式来组织语句。另外,还要注意“就如”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无论都”要紧扣比喻展开叙述。 答案 (示例一)没有知识,科学就如山峰,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毫无进步的徒劳攀爬; 没有知识,科学就如大海,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无可奈何的苦苦张望; 没有知识,科学就如土地,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没有收获的辛苦劳作。,(示例二)没有亲情,人生就如一张白纸,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毫无意义的盲目涂抹; 没有亲情,人生就如一潭死水,无论怎么搅动,都只是孤单无助地毫无生机; 没有亲情,人生就如一部作品,无论怎么撰写,都只是平铺直叙没有高潮。,题型二 与扩展语句相结合考查 扩写的目的是丰富句意或将抽象化为具体,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修辞手法的积极运用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在扩写过程中结合语境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典例剖析 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小试身手】 _ _,【解析】 以某种意象来表达一种感悟,应注意对此意象作形象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形”;其次,要把握意象与感悟的相关性,使读者领悟其“神”;同时要注意题干的具体要求,如修辞格、字数等。 【答案】 (示例)人生不过是为了尽力展示生命独特的美丽,如同一条山间小溪,可以越过高山投身辽阔的大海,也可以随遇而安,化成一汪碧绿的清潭。,如何快速解答“修辞手法扩展语句”类试题 1读懂题目要求,准确辨明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抓住扩展点。 2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句内容丰富,形象生动。考生在运用修辞手法时要注意符合语境,并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修辞手法,这样便于扩展语句。 3注意内容上的一致性,审清字数等其他方面的要求。 4仔细审读扩展后的句子,看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通顺合理。,解题建模,跟踪热身 2根据下面两种情景,以“下雨”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每段都不少于40字。 情景一:春天野外下小雨 情景二:夏天校园下暴雨 答:_ _,解析 本题的类型是根据情景扩展,就是提供一个具体的情景,要求考生根据这一情景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展。重点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难度不大。考生要根据题干中规定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增加与这些情景相关的内容,使这些情景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首先区别“情景”,就是找出题干中“两种情景”的异同,然后注意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答案 情景一:如丝的细雨飘飘洒洒,如轻纱,如薄雾,远处的绵绵山峦,近处的漠漠田野,都笼罩在这一片蒙蒙的春雨中。 情景二:天黑得像夜晚,教室里闷得如同蒸笼一般。突然,一阵惊雷响起,随着雷声,豆大的雨点泼洒下来。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急,像是天河突然决口。不一会儿,整个校园就成了茫茫的一片湖泊了。,题型三 与图文转换结合考查 (2013湖北)请根据丰子 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 绕“盼” 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想象合理;运用两种 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80字。 【小试身手】 _ _,【解析】 本题以图画的形式考查语言运用鲜明、生动的能力。描述画面要抓住画面特征,准确描写画面中的场景,并结合“巷口”这一名称,围绕“盼”宇,将这幅画中的场景描写出来。表达要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和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 (示例)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修辞手法图文转换”题的解题通法 1仔细观察整个画面。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衣着、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 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描述时要对图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图画所给信息添枝加叶,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但是考生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恰当修饰,以提升语言的丰富性。,解题建模,3注意说明的顺序。在整体上考生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介绍人物时,考生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的顺序进行说明,这样显得条理清晰。 4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考生在描述或说明图画内容时,应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跟踪热身 3(2011江西)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要求: (1)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不少于200字。 答:_ _,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这是一道广受好评的试题。其一是形式好。考查图文转换的题,多就图形本身做文章,而本题则要求在描述人物肖像的基础上,刻画出考生心目中的人物形象,这种画里画外实与虚的结合,在同类试题中十分少见。其二是综合性强。本题既有人称和表达方式的考查,又有修辞手法的要求,还有结构及语言方面的要求,此外,“不少于200字”的规定,使试题具备了小作文的面目。,其三是材料新。2011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不论命题者是有意还是无心,这个材料显然都涉及中国文坛上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其引导考生关注重要历史人物、关注时事的用心不难看出。 答案 (示例)先生,你冷冷地看着这个世界。你目光如剑,机警锐利,洞察世事,直击人心,让心虚者胆寒;你的头发像钢丝一般向上挺立,似乎要刺穿这个黑暗的世界;,你的胡须像野草一样密密地横着,显示着绝不妥协的坚定。人世间所有欺人的、骗人的、害人的嘴脸,只要被你这双眼睛扫一下,就会无地自容、汗颜不已。你的冷,源于周遭的冰凉;你的酷,源于内心的清醒;你的呐喊,源于火热的爱国心。在暗无天日下,在白色恐怖中,孤军奋战的你,拼尽精力和心血,战斗到最后一息,虽死犹生。,突破一 审清隐性要求,解决“仿”得“似”的问题 仿写的隐性要求全在于所给的例句中,故只有研读例句,才能审清。例句所包含的隐性要求有: 句子内部结构关系和特点。审时既要注意整个句子,又要注意句子的局部特点。 修辞特点,例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注意所有的修辞应一致。,内容特点,保证仿写的句意与例句句意性质一致。 感情特点,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保证句意情调一致。 用词,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甚至有无叠词。 标点的暗示作用,如分号表示并列或对举,冒号表示总分关系。,【解析】 解答本题既要做到形似,也就是顶真的修辞,又要兼顾到神似,即树、叶、花、花香的关系。,【答案】 (示例)(1)心在,情去;情在,爱去;爱在,人去;人在,识他的心去。 (2)天在,风去;风在,云去;云在,雨去;雨在,听它的人去。 (3)池在,荷去;荷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