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文言虚词一个表现的空间陈盛丹文言虚词,通常不被多数教师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么对其不闻不问,要么重言轻文,言文割裂。一涉及“之乎者也”,最多也只是提及几种基本用法,归纳几种基本意思。而对其同样具有的表情达意功能却很少关注。笔者认为虚词的用法比实词灵活同时在表情达意功能上并不比实词逊色。一、文言虚词塑造人物形象文言虚词表现人物性格。通常情况下人物的思想性格,主要通过描写其语言、动作、心理的一些实词得以体现。但我们中国的语言尤其是文言文讲究含蓄凝练作者常常借助一个极其平常,甚至是看似毫不起眼的虚词就会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照射人物的内心世界。现以文言虚词“其”为例,谈谈它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的奇妙作用。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中有孔子与其弟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答句中的“其”字,在古文中解释为“大概、也许”。它表明孔子在回答子贡所提的极为重要而严肃的问题时,采取的是一种商讨,推测的语气,而不是主观、武断地下结论。它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一位谦虚谨慎温厚的智者形象。又如,当论及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时,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句中的“其”让我们更多地体会到孔子对残踏生命,不仁不义的暴行无比的愤怒与谴责,普普通通的一个“其”字,向世人充分展现了一位有血有肉,爱憎分明,个性鲜明的圣人形象,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古代先哲的内心,更好地了解其深刻的思想。“其”字不仅记录了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形象,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刻画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九年级上册唐睢不辱使命一文中,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前句中的“其”是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所谓“其许寡人”就是一定要答应他的要求,毫无商量的余地,“其”在这里将骄横无比,目空一切的秦王暴露无遗。除上述事例外,“其”在愚公移山、马说等文章中,对智叟的愚钝,食马者的无知的刻画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窥一斑而见全豹”,以“其”字为例我们不难发现虚词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所起的作用。文言虚词反映人物情感。八年级上册中周敦颐的爱莲说结尾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个“噫”字将世风的庸俗与浮躁、作者的失望与嘲讽都在“噫”这一声叹息中得以充分体现。韩愈马说中用“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总结全文。“呜呼”一词把作者的悲愤之情无奈之叹推向顶点。倘若少了“呜呼”其情感气势均要大打折扣。八年级上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是这样描写西湖雪景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介词“与”字在这里看似拖沓累赘却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苍茫混沌的情境又何尝不是作者内心空虚孤独无助的折射呢?文言虚词烘托人物心理。蒲松龄的狼中有一句“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句中“矣”字形象表现出两狼紧追不舍而骨头已尽时,屠夫心急如焚的心理反映人狼对峙时极其紧张的气氛。二、文言虚词调节文章的节奏韵律我们的古文讲究节奏及声、韵、词的组配,由此产生特有的音韵之美,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之乎者也”等虚词在句中的运用。因为文言虚词意义空灵、用法灵活,平仄鲜明,如清人袁仁林所言:“千言万语止此几个虚词,出入参伍其间而妙用无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例句中的“之”读轻音,半拍,它使句子朗读起来更加顺畅而有韵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则”字在句中看似无义意却使短促的三字句变成节奏和谐的四字句,平仄起伏,抑扬顿挫,念起来琅琅上口音韵和谐。虚词对文章韵律的调节最典型的莫过于醉翁亭记。全篇24个句子,有21个句子结尾运用了“也”字,可谓一韵到底,使文章跟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正因为如此全文形成了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抒情表达效果,谈来极具音韵之美。又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全文多处接连不断地运用了“而、邪、于、也、矣”等词,使形为散体的祭文更有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更打动读者的心。文言虚词使我们能迅速快捷地进入古代语境,它是联系今人与古人的“文化脐带”。三、文言虚词标志文章脉络许多古文结构严谨,其中虚词经常起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八年级上册的大道之行也全文一气贯注顺畅无比,究其原因是虚词“故”在文章结构上起着重要的联结作用。“故”在文中共出现三次,第一次联结着实施大同社会的条件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即因为天下为公,所以社会平等,人人安居乐业大公无私。又因为人人无私,所以盗窃乱作等社会现象就不会发生了,因为盗窃乱作现象没有了所以就可以“外户而不闭”,实现大同社会。全文结构环环相扣,严丝合缝 ,浑然天成。又如韩愈的马说全文共三段,每段最后一字都用“也”收住。第一段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最后一句用“不此千里称”作结,再着一个“也”字,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指示它才能不待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问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愤怒发展到高潮。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轻轻带过,而“不知马”则用“也”字收住,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了。以上三个“也”字,都跟文章的全局有关,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全篇脉络的标志。值得反复推敲。此外像语气词“盖、唯、夫、若夫”,关联词“于是、无论、至若、然则”往往联结着文章的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标志着文章的脉络。综上所述,文言虚词的表现力实在不小,它与实词一起构筑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精美大厦。重视文言虚词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了解人物形象,理清文章的结构以达到提高文言文阅读鉴赏水平。文言虚词的教学方法(一)教师范读 读出韵味文言虚词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使文章产生音韵之美,而这种音韵之美必须通过诵读才能得以体现。诵读是体会文言虚词作用的重要手段。要想让学生对文言诵读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领略到诵读的乐趣。为此,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文言文诵读水平,使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寿镜吾先生用陶醉不已的诵读使年少的鲁迅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与好奇“我疑心那是极好的文章”。是老先生的范读带着鲁迅先生迈进古典文学的大门。笔者的诵读功底不是很好但在教学特别有节奏韵律感的文章时往往揣摩文本,跟着朗读磁带反复练习,尽量声情并茂地范读,使学生能较直接地体会到醉翁亭记由“也”营造的音乐美和韵律感,体会到由“则”带来的陋室铭的铿锵之音悦耳之声。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一文,不仅表达的情感十分美好,同时由于排比修辞的充分运用和虚词“故”的勾连穿结,全文语势很盛一气贯注具有慑服人的力量。因此我将诵读作为教学重点之一,课前反复揣摩文意,设计朗读脚本。通过声音的轻重缓急将“故”字所联接的内意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上课伊始,我就向学生作了范读,在聆听范读过程中,学生马上被文章的表达特色和气势所吸引,不管是后来的跟读、齐读、个别读、分组读,都显得兴趣盎然,读出了气势,读出了韵味。一学生在读后感中写道:“预习时我只是觉得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人人平等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的向往,然而通过老师的范读我深深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的特色: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一气贯注,顺畅无比,堪称天籁之作。我仿佛感到作者美好的情感顺着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注入我们每个人的心田。”(二)创设语境 境中学词教学唐睢不辱使命一文时,我先播放电影英雄有关秦军横扫六合,所向披靡的画面,然后问学生:在当时情况下秦王面对一个小国的使者其心理应是怎样?学生认为应是目中无人不可一世骄横无比。然后我再问:文中最能体现秦王上述心理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后明确是“安陵君其许寡人”一句。最后再追问:语句中最能体现其狂妄无比心理的又是哪一个词呢?学生通过品味比较,得出结论是虚词“其”。在这过程中学生自然轻松又牢固掌握“其”字的用法之一是加强语气。又如教狼一文时,我针对文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句中“矣”字丰富的表现力,我让学生设身处地想像当时氛围,该怎样读“矣”字。学生发挥想像的结合自己生活积累,将“矣”字读得短促轻微,很好地表现了人狼对峙时千钧一发命悬一线的紧张氛围。这样既掌握了虚词“矣”的用法之一即放在陈述句句尾相当于“了”又体会了其丰富的表现力。创设语境言文结合学习虚词,最重要的好处是让学生积累大量文言虚词的感性材料,产生对文言虚词良好的语感,掌握其用法。 (三)删留对比,比出妙用删留对比是虚词教学的常用方法之一,因为虚词本来不引人注目,如果不适时让它“缺席”一下大家就不会感受到它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运用删留对比法能轻便快捷地让学生休会到虚词的妙处。教醉翁亭记中我先作了范读,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把句子的节奏、重音、停顿、语调作相应的标志。然后要求学生自主诵读,在读得基本流畅具有一定的韵味后,我增加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把第一自然段的“也”字去掉,齐读一次。让他们比较与原文相比有何不同,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原文流畅悦耳富有韵味,而去掉“也”字则显得生涩乏味。在这样一番点拨后,学生对“也”刮目相看,再次读课文自然更加流畅更有节奏感和韵律。重庆特级教师王君执教湖心亭看雪有这样一个片断。师:“天与云与山与水与雪”中连用三个与字多拖沓,我想把这三个“与”字去掉你们认为怎样呢?生:不行。师:为什么不行?你看我读(师去掉三个“与”很认真读了),我们对比再一读,先去掉“与”读一遍,然后再把原文读一遍)(生对比读了一遍)生:哦,教师,我感觉出来了,这三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合在一起,如果去掉好像它们之间界线很清楚的。生:三个“与”字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浩大的气象,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张岱空虚迷茫绝望的亡国之思情故国之痴。上例采用删留比较就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到了“与”的妙用也更好地理解了张岱的内心世界。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是尽量做到言文结合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容应聘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茶叶专卖店加盟合同
- 西医内科试题及答案
- 新乡附中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西方礼仪试题及答案
- 新手滴滴司机免责考试题目及答案
- 美容塑型专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新疆两委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新冠防控考试题目及答案
- 护士考试神经外科护理学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 2025西藏日喀则市高级技工学校招聘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和后勤保障人员20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14491-2025工业用环氧丙烷
-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课件(内嵌视频)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兵团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校长精彩讲话:做细一件小事就是做实整个教育
- 开学第一课(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 六年级上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通用机场建设审批程序
- 城市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
- 道路保通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