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doc_第1页
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doc_第2页
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doc_第3页
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doc_第4页
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螄羈蒀蚁袆膄莆蚀罿羆节蝿蚈膂膈莅螁羅肄莄袃膀蒂莄蚃羃莈莃螅芈芄莂袇肁膀莁罿袄葿莀虿肀莅葿螁袂芁葿袄肈膇蒈薃袁肃蒇螆肆蒂蒆袈罿莈蒅羀膄芄蒄蚀羇膀蒃螂膃肆薃袅羆莄薂薄膁芀薁蚇羄膆薀衿艿膂蕿羁肂蒁薈蚁袅莇薇螃肀芃薇袅袃腿蚆薅聿肅蚅蚇袁莃蚄螀肇荿蚃羂袀芅蚂蚂膅膁蚁螄羈蒀蚁袆膄莆蚀罿羆节蝿蚈膂膈莅螁羅肄莄袃膀蒂莄蚃羃莈莃螅芈芄莂袇肁膀莁罿袄葿莀虿肀莅葿螁袂芁葿袄肈膇蒈薃袁肃蒇螆肆蒂蒆袈罿莈蒅羀膄芄蒄蚀羇膀蒃螂膃肆薃袅羆莄薂薄膁芀薁蚇羄膆薀衿艿膂蕿羁肂蒁薈蚁袅莇薇螃肀芃薇袅袃腿蚆薅聿肅蚅蚇袁莃蚄螀肇荿蚃羂袀芅蚂蚂膅膁蚁螄羈蒀蚁袆膄莆蚀罿羆节蝿蚈膂膈莅螁羅肄莄袃膀蒂莄蚃羃莈莃螅芈芄莂袇肁膀莁罿袄葿莀虿肀莅葿螁袂芁葿袄肈膇蒈薃袁肃蒇螆肆蒂蒆袈罿莈蒅羀膄芄蒄蚀羇膀蒃螂膃肆薃袅羆莄薂薄膁芀薁蚇羄膆薀衿艿膂蕿羁肂蒁薈蚁袅莇薇螃肀芃薇袅袃腿蚆薅聿肅蚅蚇袁莃蚄螀肇荿蚃羂袀芅蚂蚂膅膁蚁螄羈蒀蚁袆膄莆蚀罿羆节蝿蚈膂膈莅螁羅肄莄袃膀蒂莄蚃羃莈莃螅芈芄莂袇肁膀 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评估报告太维采评字2008第22号太原市维源矿业权评估有限公司二八年十二月一日评估报告及评估报告附件使用范围声明 本评估报告是应委托方要求,为本报告所列明之出让目的而作。本评估报告及其附件仅供委托方即矿业权评估主管部门确认使用,不得提供给其他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使用。未经本评估机构书面同意,本评估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均不得公诸于任何公开媒体。本评估报告的复印件不具法律效力。超出本声明使用范围使用本评估报告及其附件所造成的一切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由提供者和使用者承担。太原市维源矿业权评估有限公司 二八年十二月一日评估报告摘要评估项目名称: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评估。评估报告编号:太维采评字2008第22号委托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评估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之采矿权,该矿为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受让人需交纳采矿权价款。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为评估委托方提供“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公平、合理的价款参考意见。评估对象与范围:评估对象为委托方拟出让的“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之采矿权。评估范围为委托方提供的矿区范围及该范围内与采矿权相对应的锰矿石资源。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保有资源储量(332+333)为26.89万吨,其中(332)9.31万吨,(333)17.58万吨。评估基准日:2008年10月31日。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评估结果:本公司在充分调查、了解和分析评估对象及市场情况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评估程序,选取合理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过认真估算,确定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2008年10月31日采矿权价款为55.57万元,大写人民币伍拾伍万伍仟柒佰圆整。按现行法规规定,本评估结果有效期自评估结果确认之日起一年内有效。以上内容摘自本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正文,欲了解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请认真阅读采矿权评估报告书全文。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矿业权评估师: 太原市维源矿业权评估有限公司 二八年十二月一日报 告 目 录一、评估机构1二、评估委托方2三、矿业权申请人2四、评估目的2五、评估对象和范围2六、评估基准日3七、评估原则3八、评估依据4九、矿区资源勘查和开发概况5十、评估实施过程21十一、评估方法22十二、相关参数选择与确定23十三、评估假设27十四、评估结论27十五、特别事项说明28十六、矿业权评估报告使用限制29十七、评估报告提交日期30十八、评估责任人员30附表: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评估结果计算表1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评估可采储量计算表2附件:1、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委托书2、太原市维源矿业权评估有限公司矿业权评估师资格证书3、太原市维源矿业权评估有限公司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4、太原市维源矿业权评估有限公司营业执照5、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许可证; 6、南宁三叠地质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德保县足荣老坡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7、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德保县足荣老坡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8、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广西德保县足荣老坡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9、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广西冶金设计院)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开采设计方案;10、广西矿业协会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开采设计方案评审意见书;11、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提供的销售情况表12、邻近矿净锰矿石销售发票13、现场调查报告14、评估委托合同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评估报告 - 30 -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评估报告2008年11月4日经抽签选定太原市维源矿业权评估有限公司承担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价款评估工作,为此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委托,我公司根据国家有关采矿权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采矿权评估方法,对广西国土资源厅拟出让的 “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进行了评估。本公司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进行了实地查勘、市场调查与询证,对委托评估的“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在2008年10月31日所表现的采矿权价款进行了估算。现将采矿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一、评估机构名称:太原市维源矿业权评估有限公司地址:太原市迎泽区朝阳街281号法定代表人:倪谦祖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张春燕、王晋伟、黄述森、渠万琴(附件2)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附件3)证书编号:矿权评资2002037号发证机关:国土资源部营业执照(附件4)注册号:1401002013908登记机关:太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二、评估委托方评估委托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三、矿业权申请人矿业权申请人:德保县地产公司德保县地产公司于2005年1月取得德保县国土资源局颁发的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许可证(附件5),证号为4526250530002,有效期为三年,开采矿种为锰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年生产规模为2万吨,经济类型为国有。现该采矿权已过期,德保县地产公司正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手续。四、评估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之采矿权,该矿为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受让人需交纳采矿权价款。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为评估委托方提供“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于2008年10月31日公平、合理的价款参考意见。五、评估对象和范围评估对象为委托方拟出让的“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之采矿权。评估范围为委托方提供的矿区范围及该范围内与采矿权相对应的锰矿石资源。矿区范围各拐点坐标如下:1、X=2585920.00Y=36371780.002、X=2584590.00Y=36371990.003、X=2584590.00Y=36372930.004、X=2584050.00Y=36373350.005、X=2584050.00Y=36374380.006、X=2585920.00Y=36374380.00开采标高为+835+510m,矿区面积3.988Km2。六、评估基准日经与委托方协商,评估基准日确定为2008年10月31日。评估报告中的计量和计价标准,均为该评估基准日的客观有效标准。七、评估原则“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之采矿权评估遵循下列原则:1、资产评估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的工作原则;2、采矿权持续经营、矿产品有效利用,遵守矿业权市场规则和尊重矿产资源经济规律的经济原则;3、采矿权及与其对应的矿产资源相互依存的矿业权专业性原则;4、尊重地质科学与地质客观规律及遵守矿山开采规范的科学技术原则。八、评估依据“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评估工作,以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文件、资料、报告为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国务院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3、国土资源部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4、国土资源部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5、国土资源部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年修订版);6、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的公告(2006年第18号);7、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8、国土资源部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9、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委托书;10、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许可证; 11、南宁三叠地质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德保县足荣老坡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12、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德保县足荣老坡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桂储伟审200832号;13、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广西德保县足荣老坡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桂资储备案2008105号;14、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广西冶金设计院)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开采设计方案;15、广西矿业协会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开采设计方案评审意见书桂矿协审200886号;16、收集的其它相关资料九、矿区资源勘查和开发概况(一)矿区资源勘查1、交通情况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位于广西德保县城东北部,属德足荣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东经10644461064618,北纬232105232206。矿区距德保县城15 km,北东距田东县城约60Km,南东距天等县城约60Km,与南昆铁路田东站、南凭铁路崇左站均有二级公路相通,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经过田东县;矿区与足荣镇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 2、自然地理矿区为中低山陡坡地形,山峦巅连起伏,局部为岩溶地貌。山脉呈南西西北东东向延伸,山地坡度在2060不等;海拔最高为鸡冠山主峰905.00m,一般为490720m,最低点老坡河下段415.00m,最大相对高差为490m,一般高差为100200m。区内植被发育,覆盖广泛。坡残积土层一般厚13米,局部大于3米。矿区内较大的河系只有老坡河,长年有水;山间沟谷小溪发育,水流量受雨季控制,雨季有水(流量为28升/秒),均向老坡河排泄;旱季一般无水;矿区北面有足六水库,长年有水。本区地处亚热带,年平均气温1821,最高37,最低-2.6。年平均降水量为1461.4mm;年降水的分配具有明显的季候性特征,五八月为雨季,十一月至次年三月为旱季。工作区地处边远山区,居民主要为壮族,绝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为水稻、玉米和红薯,粮食能够自给;经济作物有八角、油茶、生姜等。区内电网已并入县级电网,电力供应基本正常,能满足当地生产、照明用电。地表水受采矿及人畜活动的污染,不能直接饮用;地下泉水露头较多,饮用水可解决。工业不发达。近几年才发展了一些民用小手工业及民间采矿业。正在筹建的德保铝业基地将成为本地区最大的工矿企业。3、以往地质工作、1971年广西区调队在该区开展l: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197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273队对本区扶晚果福矿段进行过地质普查,提交地质储量114.4万吨;开展简易水洗试验,认为能将原矿品位从含Mnl5.35提高到24.76,含矿率平均可达43.06%。、1985年区物探队在本区开展初步普查,提交锰地质储量79.43万吨。、19861993年德保县矿产公司与广西物探队在本区开展共同勘查。查明德保县足荣锰矿矿区含Mn13的锰矿石储量为1945l万吨(D级)。、2002年7月,广西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德保足荣锰矿南部老坡矿段拟申请开采范围开展锰矿资源储量地质测量工作,提交本矿山范围内锰矿表内D级储量107.30万吨,锰平均品位17.05,表外D级储量88.27万吨,锰平均品位12.20。保有资源储量约为42.30万吨。、2005年1月来宾市地质勘查院受德保县地产公司委托,核实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保有资源储量,提交有广西德保县足荣老坡锰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该报告通过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评审,以桂储伟审200531号文批准足荣老坡锰矿截止2004年12月31日保有的氧化锰矿资源量为12.43万吨。、2007年6月,南宁三叠地质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受矿方委托,在收集以往资料的基础上,对矿方申请的矿区范围内的锰矿资源储量进行重新测算,编制了本次评估利用的广西德保县足荣老坡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附件6),该报告经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合规性审查,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桂资储备2008105号文予以备案(附件7)。4、矿区地质(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下,中三叠统、第四系。自下而上为:下三叠统马脚岭组:下部为灰色中层状泥质灰岩夹中厚层状灰岩及深灰色厚层状块状含燧石灰岩夹深灰色薄中层状含硅质灰岩;中部浅色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夹灰色中层状泥质灰岩,局部夹黄灰色薄层状泥灰岩;上部灰色层状含硅质灰岩、泥质条带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浅灰灰色中层状状扁豆状泥质灰岩,顶部常相变为灰深灰色块状角砾状白云质灰岩。与下伏上二叠统呈整合接触。下三叠统北四组:为矿区之含锰岩系,自下而上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与下伏马脚岭组呈整合接触。可分为二层:灰黄色薄中层状泥岩夹少量薄层硅质岩、偶夹锰土条带。厚7-8m。、黄绿色,灰黄色,(风化后呈灰白、灰黄色)中厚层状含锰质泥岩、锰质泥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局部相变为含锰硅质岩或硅质泥岩。厚7-8m。第二段可分为三层:下含锰层:该段岩石以普遍含锰为特征,含锰矿5层,矿层间的夹层含锰(1Mn10%)。岩性为灰、灰黄、深棕色微层状、块状、网脉状(花斑状)含锰质泥岩,局部夹泥岩、含锰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夹氧化锰矿层;其中以、矿层厚度较大分布亦较稳定,氧化锰矿层为灰色、深棕色、灰黑色,条带状,微层状,块状、网脉状,夹层为灰黄色,灰褐色锰质泥岩、偶夹泥岩、含锰粉砂质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原岩为灰色、深灰色条纹状条带状贫碳酸锰矿层及锰质硅质灰岩夹灰色薄层中厚层状泥灰岩及含锰泥质灰岩。该含矿层顶部含锰硅质泥灰岩中常见黄铁矿晶粒或球状集合体,经次生风化呈紫红色、褐红色铁锰质泥岩或含铁锰矿层。锰矿层与夹层之比为3111。沿走向锰矿层有时变相为锰质泥岩:同样,锰质泥岩亦可局部锰富集而成锰矿层。锰矿层间的夹层产菊石化石。厚度1621m。、上含锰层:灰黄、黄棕色块状、条带状及网脉状(花斑状)锰质泥岩(5Mn10%)夹砂质泥岩,局部形成贫锰矿层,上部夹20cm厚的硅质岩。厚45m。第三段可分为三层:灰黄色薄中层状泥岩夹灰色薄层状含锰质泥岩。厚1113m。:为灰黄色、灰色薄层状锰质泥岩,有34层不连续之锰线及锰土条带。厚48m。:灰绿色、灰黄色薄中层状泥岩夹深灰色薄中层状硅质泥岩或硅质岩,局部夹凝灰岩。厚15m。中三叠统百蓬组下段底部长石英砂岩,局部相变为凝灰质砂岩,下部为灰绿、黄绿色中层状泥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中部黄绿色、黄褐色薄中层状粉砂质泥岩互层;上部灰绿色、黄绿色中厚层状长石质石英砂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夹泥岩。厚度大于100m。第四系,矿区内第四系主要有洪冲积层和坡残积层。洪冲积层发育于小河两侧阶地及河漫滩,为砂土、砾石层。面积较小,厚度极不稳定。坡残积层主要发育于碎屑岩、钙质泥岩分布地区,为棕色、棕灰色、黄褐色含岩石碎块、碎石的粘土、亚粘土或亚砂土。锰矿层及其附近常含较多的锰矿碎块,可作为找矿的标志。(2)构造矿区为摩天岭复向斜北西翼之次级构造。总体主构造线呈北西走向,与北东向构造反复接合,形成向西凸出的弧形褶皱;同时,次级褶皱发育,并叠加北西向,并叠加北西向、北东东向和北东向断裂,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区内褶皱宏观上受北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的复合控制。矿区的主体褶皱为岜意屯背斜,背斜西翼,由于构造叠加,产生了多个次级褶皱,有领屯背斜、果福背斜等,形成了不同级次的次褶皱组。褶皱组主要有果福褶皱组、华屯褶皱组、朴素倾伏向斜。在上述褶皱的翼部,常发育有不同方向的裙饰褶皱。区内断裂发育,有北西向、北东向和北东东向三组。其中北西向和北东东向形成较早,稍晚于褶皱期:北东向断裂形成最晚,对氧化锰矿层的形成或破坏起到很重要的控制作用。北西向断裂组(F1F12):主要发育于岜意屯背斜西翼,果褔扶晚一线以东,构成扶晚断裂带,断裂由F7、F6、F5、F4、F2、F1、F11、F12等8条断层组成,果福背斜和岜意屯背斜东翼亦有分布,但规模较小。该组断裂主要为高角度正断层,个别断层为枢纽断层(F7),多倾向东,倾角较陡(6590),断面沿纵向有挠曲现象,常发育有几组不同方向的擦痕擦沟,多见破碎角砾岩,并往往具强裂的挤压破碎、糜棱岩化和弱硅化现象,反映断裂构造具先张后压多次活动的特点.后期发生的北西向小型断层如F10为逆断层性质,它切割北东向断层。扶晚以东地段,该组断层(F1-7)密度和规模都较大,并形成阶梯状。北东向断裂组(F20-24):主要分布于华屯果福以西,它们切割邻屯背斜西段及东段。断面呈舒缓波状,倾向南东或北西,为正断层或逆断层,主断裂(F21)见果福以西,亦具有先压后张性质,为枢纽断层,倾角多在7080,个别45左右。断裂带挤压破碎强裂,局部硅化、黄铁矿化。该组断裂形成最晚,对矿层具有破坏作用。北东东向断裂组(F30-34):分布于领屯背斜和孟棉背斜,与主褶皱斜交,并切割背斜轴部或翼部。它们切断北西向断裂组,但为北东向断裂所截切。断裂带角砾岩化显著,断裂倾向南或北,倾角较陡,多在7090。矿区内未发现侵入岩,仅见有海底喷发的火山岩,其中凝灰岩二层,不稳定的基性火山岩一层,属海相火山喷发沉积之产物,属印支早期喷发。5、矿体特征矿区内的含锰岩系为三叠系下统北泗组中段,岩性为灰深灰色、微层条带状含锰碳酸盐岩及锰质硅质灰岩夹泥灰岩、含锰钙泥质岩系;含锰岩系经长期风化后,锰质经次生富集形成锰帽型氧化锰矿床。矿层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分上、下两个含矿层。下含矿层:赋存于北泗组第三段泥岩中,共有5层氧化锰矿,编号为、,、矿层分布较稳定、连续性较好,、矿层连续差,厚度较小,矿层未见工业矿体。上含矿层:赋存于北泗组第三段泥岩中,仅有1层,为矿层,分布极不稳定,厚度变化大,仅局部形成透镜状矿体,不具工业价值。据矿层的层序、空间位置及矿石特征,以下含矿层顶部的块状富含铁磷层为对比基准线进行综合对比,将矿区氧化锰矿划分为六层,下含矿层含矿5层(-),上含矿层含矿1层(),基本可与东平锰矿矿层对比。含矿岩系结构特征如下:(1)矿层:多为条纹状、条带状,少数呈网脉状,局部夹不规则的块状氧化锰矿。有时夹泥岩透镜体或薄层。厚0.493.77m。(2)、夹:锰质泥岩或锰质泥岩,厚0.513m。局部尖灭,、矿层直接接触。(3)、矿层:为条带状或块状与条带状组合、块状与网脉状组合的氧化锰矿层。偶夹薄层状锰质泥岩。厚0.654.31m。(4)、夹:含锰泥岩或锰质泥岩、泥岩或钱质泥岩。硅质泥岩,厚0.403.60m。(5)、矿层:主要为条带状、条纹状或块状,局部呈网脉状之氧化锰矿。局部夹含锰泥岩或锰质泥岩透镜体。厚0.646.39m。(6)夹:泥岩或锰质泥岩,厚度02.80m,很不稳定,常尖灭、矿层直接接触。(7)、矿层:主要为条带状,中部块状氧化锰矿层,该层上部常见呈灰白、紫红色,含铁较高为特征。厚度0.738.95m。(8)、夹:锰质泥岩或硅质泥岩、矿层顶板常为紫红色铁质泥岩或含铁泥岩。厚0.44.2m,局部尖灭。(9)矿层:主要为花斑状、网脉状或条带状氧化锰矿层,局部呈块状。厚度0.482.10m。(10)矿层:条带状氧化锰矿为主夹网脉氧化锰矿。该矿层极不稳定,为薄而贫的透镜体状矿层。各夹层含Mn在2.015.35%之间。在氧化带内矿层从地表向深部有变薄的趋势,锰品位也有从地表向深部降低的趋势,锰矿氧化带垂深一般为20-60m;不同地段矿层产状、地形坡度、坡向以及剥蚀深度不同,矿层的氧化程度、深度及锰品位等有一定的差异;矿层产状与地形坡向相同,即为“铺山矿”,若矿层倾角平缓,则矿层较厚、品位较富,氧化斜深较大,若矿层倾角较陡,则矿层变薄变贫,氧化深度变小;矿层产状与地形坡向反向,即为 “插山矿”,则矿层较薄、矿石品位较低,氧化深度较小,一般为20余米。氧化锰矿层的结构构造:氧化锰矿层由微层状及条带状、页片状锰矿与薄层状,微层状泥岩互层组成,锰矿单层厚度多数在15mm之间,部分大于10mm,泥岩单层厚度略大于锰矿层厚度,且大部分呈白色、黄褐色粉末状。各矿层的结构不尽相同。矿层多由微层状、薄片状、条带状锰矿与泥岩互层组成,大部分地段锰矿淋滤胶结成块状,或呈团块、网格状,泥岩厚度变成零。矿层由黄色泥岩与锰矿互层组成,矿层中裂隙节理充填锰质形成网脉状,局部硅质泥岩变厚(5-15cm),中间夹锰线,一般20cm中锰线有23条,微层状的20cm中有时达65条之多、即矿层多由条带状,微层状锰线与泥岩互层组成,锰矿单层厚在15mm;泥岩单层厚度略大,多在5-10mm;有良好的沉积韵律。局部氧化锰矿呈团块状。矿层上、下部由灰白、黄白-黄褐色泥岩与黑色锰线互层组成,锰线单层厚0.52mm,泥岩单层厚1-5mm。20cm中有锰线21-58条,泥岩单层厚度略大于锰层单层厚度,在1-8mm之间,泥岩条带20-52条。中部则由块状、团块状、网脉状、斑块状氧化锰矿与泥岩组成,中部结构则与矿层极类似。各层锰矿与泥岩分层明显,粘性小,极易进行水选分离。单工程重量含矿率一般在41.4657.78%之间,平均为51.64%。矿体特征:根据本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探矿工程的样品分析结果,在矿区内共圈定了12个氧化锰矿体,各矿体特征如下:号矿体:位于矿区西部朴素村西面、马奇村之东,采场长182m,宽约40m,走向20,两端已基本采空,只剩中段140m,矿体受断层F10和平行于F21的小断层影响,产状701102437。在4线取样点产状为7024,在7线则为10537,靠近断层处矿体倾角较陡,达53,远离断层则产状倾角变缓,矿体厚3.24m,原矿Mn平均品位13.64%,净矿Mn平均品位22.80%,Mn/Fe2.44%,P/Mn0.0096。矿石属高磷低铁贫氧化锰矿石;号矿体:位于扶晚村各那庄村以东。呈北西-南东向分布,其北西段已被采空,并部分回填,南东段1718勘探线间已开采,采坑长100m左右,宽20余米,深约10m。矿体平均厚度2.90m,原矿Mn平均品位14.49%,净矿Mn平均品位20.21%,Mn/Fe3.14,P/Mn0.0063。矿石属高磷中铁贫氧化锰矿石;-1、-2矿体:分布于扶晚村东南1819线至TC18号探槽,呈北西-南东向分布,北西段至19线已基本被采空,且受断层影响其产状倾角变陡,产状22561,锰质充填于断层裂隙中。东南段被F5断层影响切断,长200m,见两层矿,分别编为-1、-2号矿体。矿层平均厚1.25m,原矿平均Mn品位16.14%;号矿体:位于果福村西南面,走向长154,平均厚2.23m,该矿体受断层F2和F8影响,产状由28028,变为27452,中间被错断,但断距不大,采场中见到矿体尚连续。该矿体矿石Mn平均品位16.53%,Mn/Fe2.18%,P/Mn0.0104。矿石属高磷中铁贫氧化锰矿石;号矿体,位于那庄村北东面,采场长约100m,矿体受断层F12和F1影响,被错断移动,走向和倾向上均有绕曲小揉皱现象,总体产状22021。矿层厚2.60m左右,平均2.18m。原矿Mn平均品位12.92%,净矿Mn平均品位19.88%,Mn/Fe1.67%,P/Mn0.0110。矿石属高磷低铁贫氧化锰矿石;-1、-2、-1矿体:这三个矿体位于矿区北东侧,为同一矿层-矿层。延长达1660m,局部未见而断开,延深也较大,一般垂直深度在60m。矿层倾角均较缓,在20左右,倾向与坡向相反,形成“插山矿”。矿层厚度0.753.95m,Mn品位较稳定,原矿品位Mn11.1019.61%,平均15.02%,净矿品位Mn18.4626.01,平均品位22.05%,Mn/Fe3.64%,P/Mn0.006。矿石属高磷低铁贫氧化锰矿石;-3、-4、-2矿体:这三个矿体与-1、-2、-1号矿体位于同一位置,为同一矿层一矿层,只是采场不同而分开编号。延长达1660m,延深也较大,一般垂直深度在60m,。产状与矿层相同,倾向与坡向相反,由于地形变化各异,矿体的埋深也不一样。矿层被F13和F31错断移动,但 断距不大,矿层尚连续。矿层厚度1.292.30m,Mn品位较稳定,原矿品位Mn10.2218.56%,平均品位15.30%,净矿品位Mn16.8127.69%,平均品位21.36%,Mn/Fe2.97%,P/Mn0.006。矿石属高磷低铁贫氧化锰矿石。6、矿石特征氧化锰矿石呈黑色、灰黑色、黑褐色及棕褐色,部分呈钢灰色,含泥质高时带褐黄色,含铁质较高时带褐红色。条带状矿石以黑色、钢灰色为主;块状矿石以黑褐色、灰黑色为主;网格状矿石则多呈棕褐色、褐黄色。氧化锰矿石的结构:主要有隐晶质结构,显微鳞片状泥质结构、显微粒状结构。胶状结构,尚见粒状结构等。氧化锰矿石的构造:矿石以薄层条带状、微层状、块状、鳞片状、网格状(花斑状)、粉末状构造为主。有时见到钟乳状构造等。矿石的矿物成分:氧化锰矿矿石矿物点35-73%,主要为软锰矿、硬锰矿,少量偏锰酸矿、水锰矿、褐锰矿、褐铁矿、水赤铁矿和锰土,脉石矿物占2765%,以水云母及石英为主,不量绢云母、高岭石、绿泥石、水黑云母、白云母等。矿石的化学组成:氧化锰矿石的主要有用组分是Mn,主要有害组分为Fe、P,造渣成分有SiO2。氧化锰矿石主要化学组分及其变化规律:本矿区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Mn、Fe、P、SiO2。锰矿属东平式锰矿,氧化锰矿石原矿锰品位较低,一般在10.0-18.0%,最高可达18.94%,原矿主要组分平均品位为Mn15.02%、Fe5.79%、P0.118%、SiO243.99%。Mn/Fe2.86%,P/Mn0.0071。其中矿层相对Mn、Fe、P低、SiO2高,矿层相对Mn、Fe、P都高、SiO2低。矿层含铁明显比其他矿层高。主要组分变化系数以Mn、SiO2相对较小,而Fe、P相对较大。原矿为高磷中铁的贫氧化锰矿石。矿区不同地段,因次生氧化条铁的差异,主要组成的含量也不同,分段富集现象较明显。一般地表浅部Mn、SiO2含量高,深部含量测稍低,而Fe、P的含量则浅部明显。矿石的自然类型:本区为锰帽型氧化锰矿床,工程中均未见到碳酸锰矿石。本区矿石中的Mn大部分来自MnO2、少部分来自Mn2O3,极少量来自MnCO3。次生氧化锰矿的占有率在90%以上。这说明矿石的自然类型为氧化锰矿石,因此矿石自然类型为氧化锰矿石。矿石的工业类型:矿区氧化锰矿石原矿品位较低,矿区平均含锰15.23%,而含鳞较高,矿区平均含鳞0.118%,原矿属中-高鳞贫锰矿石,净矿锰品位平均21.76%,小于30%,锰铁比为1.19-7.41,平均2.86,小于3;磷锰比为0.004-0.0132,平均为0.071。矿石工业类型为高磷低-中铁贫锰矿石。7、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区属中低山地貌,海拔450-789m,相对高差100-250m。矿区地形切割强烈,地形坡度15-16,一般在20-25。冲沟内有小溪流水。本区含矿岩系主要为一套复理石组合,是一套透水、不透水层互层组合,为本区主要的含水层,总体而言,它大体仍属于含孔隙水、裂隙水的中等富水性地层。同时,本区属中等切割低山地形,地表侵蚀基准面在490米左右,而矿层多分布于侵蚀基准面以上。上含水层(百蓬组)的地下水多向山沟排泄而成地表径流,但水量较小。矿区除最大的主干沟谷老坡河有常年的地表径流外,支沟多为旱沟,山坡及坡下地表出露的渗水泉点甚少。本区的断裂带多为干断裂,均未发现有充水现象,反而有漏水迹象。综上包述,本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是较为简单的类型。矿山开采过程中及开采后,均未见有矿坑充水现象。对矿层有错断现象的断层,它们延长大,断层附近岩层破碎,裂隙发育,透水性较好,但在氧化带内由于裂隙或孔隙被风化泥岩所充填粘结,即使在断层带内,其含水性和透水性也是较差的。在采坑中看到岩层受断裂的影响,裂隙较发育,但多为光滑的闭合性裂隙,张裂隙较少,较多的岩层面受挤压形成微张开的层面裂隙,有时可见到它们吃不开潮湿状或渗出水滴,而无大的流水,因此,断裂构造对整个矿区的氧化矿层充水影响是不大的。由于本矿都是露天开采,唯一引起矿地方充水的条件是大气降水,因此在雨开采时要做好矿坑的排水工作,如果上部采空区积水,会渗透到深部,对深部矿石开采不利。矿层及其顶底板围岩的稳固性及现状:(1)氧化带内的矿床和其上部的风化残积层含有较多的粘土、亚粘土、基岩碎屑,雨季雨水的渗入使其看顾重增加,极易产物滑坡和坍塌,在开采临空时更易发生滑坡,造成危险。(2)含矿层多由薄层-中厚层状含锰泥岩、条带状锰质泥岩及条带状,块状、网脉状锰矿层组成,由于各层的硬度和氧化程度不同,构成硬度大的稳定层(块关层)与软弱层互层,当受到构造影响时,不同特征的岩矿层互相剥离而影响其稳定性。(3)矿床顶底板岩层分别由薄层状夹中层状泥岩夹少量硅质岩和薄-厚层状泥岩、含钙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和硅质泥岩组成。矿层顶板常见松软的锰土,有的泥岩已风化呈半风化状,有的受到构造影响而较破碎,稳固性较差。(4)按岩石的力学性质,本矿区矿层及顶板多属软弱岩石;矿层底板由软弱岩石-半坚硬岩石组成。这是视矿层所在位置所决定,矿层埋藏浅,出露在山脊上,风化程度高,其底板就为软弱岩石,相反,矿层埋藏深,分布在水沟旁,风化程度低,其底板岩石就较坚硬,属半坚硬-坚硬岩石。(5)地形对稳固性也有一定影响,当岩矿层的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并且倾角与坡度大致相等时则稳固性好,岩矿层的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则由于风化剥蚀及岩矿层的。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本矿都是露天开采,剥土量大,破坏了原始地貌,可能破坏其原有的稳固性,造成滑坡坍塌的危险。采坑积水后容易产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针对上述各条工程地质条件现状情况,矿山开采时要注意边坡角度及多阶梯式开采,并且边坡平整 ,采取专人观察指挥勾机开挖,疏通采坑排水,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开采完毕的矿坑及时回填;矿山开采至今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8、矿石资源储量南宁三叠地质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广西德保县足荣老坡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保有资源储量(332+333)为26.89万吨,其中(332)9.31万吨,(333)17.58万吨。(二)开采现状矿山在1996年就已经开采,受锰品位和矿价的影响,当时的采矿基本是“采富弃贫”;至2007年,大大小小采矿点达20多个,期间累计采出或损失矿石量约66万吨。2002年德保县地产公司获得采矿权后,先后建设5个采区共17个露天采场进行开采生产,均为露天机械开采。随着采矿工作的延续,深部矿石品位变低;部分矿体受构造影响变陡,部分矿体倾向与坡向相反,采坑深达1350米,已不利开采,因此、等采场已闭坑,剩下7个采场仍在开采中。(三)开采设计广西工业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广西冶金设计院)受矿方委托,编制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开采设计方案(附件8),该设计经广西矿业协会合规性审查,并出具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开采设计方案评审意见书(附件9),现将“设计”主要建设方案叙述如下: 1、设计利用储量设计依据矿区矿体产状、厚度变化情况,对南宁三叠地质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广西德保县足荣老坡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提供的保有资源储量进行利用系数折算,即(332)、(333)可利用系数分别为1.0、0.6计,则本次设计利用的资源量为9.311.0+17.580.6=19.858万吨。2、开采方式本矿区锰矿层埋藏较浅,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设计确定矿床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3、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设计依据矿山储量,并结合矿山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确定设计生产规模为年采选锰矿石量5万吨。产品方案为净锰矿石(Mn品位26%)。4、矿石回采率及贫化率本矿区锰矿层埋藏较浅,矿层厚度变化较稳定,适合采用露天开采。根据采矿设计手册对同类矿山矿石回采率及贫化率两指标的取值范围(一般回采率为92-98%,贫化率为5-10%),本设计结合该矿山的实际情况,确定矿石回采率为95%,贫化率为10%。5、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经计算矿石可采储量为18.865万吨,矿山经济合理服务年限为4.2年,又由于考虑到矿山安全整改需要10个月,故本次设计确定矿山的生产服务年限为5年。6、开拓运输方案本矿区为中低山地貌,开采时,排土场一般设置于采场附近,选矿厂设置在距离矿区内较平缓的地方,并修筑有矿山公路相连,有利于矿岩运输.根据各矿体的赋存条件和产状等因素,并考虑到地形地貌等特征,确定露天开采的开拓方案为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式,布置主干公路和分支公路连接采场各台阶开段沟和出入沟。7、矿床开采开采范围为现拟申请的采矿权范围内符合工业开采的锰矿层,即、号矿体。开采顺序为依次开采、号矿体。8、露天开采境界确定设计根据矿体赋存状况及开采技术条件和类似矿山的实践经验,设计采用境界剥采比小于经济合理剥采比(根据目前市场情况,结合本矿山的实际,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10.5m3/m3), 、号矿体开采标高分别为+562 m、+578 m、+510 m、+601 m、+627 m、+630 m、+589m。9、采剥方法本矿区矿岩可采用挖掘机直接挖掘装车,自卸汽车运输的台阶式采剥工艺,采场工作面主要参数:台阶高度为10米,台阶坡面角50,最小工作平台宽度30米。10、选矿方案本矿山采出的锰矿石中主要是混杂有泥土、围岩及脉石,采出原矿石通过螺旋洗矿机水洗、跳汰除去泥土及杂物,以提高矿石品位,可以获得品位26%的锰精矿产品,选矿综合回收率可达90%以上,选矿流程:原矿洗选机水洗净锰矿石跳汰锰精矿。根据锰原矿石平均品位为含Mn15.24%,贫化率为10%,则采出原矿石平均品位Mn13.716%,水洗净锰矿石产率47.48%,品位含Mn26%,回收率90%。十、评估实施过程本采矿权评估工作从2008年11月4日开始,2008年12月1日结束。具体过程如下:1、2008年11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经抽签选定我公司承担该采矿权价款评估工作。2、2008年11月5日10日,我公司项目负责人带队去广西国土资源厅及矿山收集评估所需相关资料。2、2008年11月11日20日,评估人员熟悉评估资料,选择评估方法,制定评估方案。3、2008年11月21日23日,评估人员评定、估算、验证评估结果。4、2008年11月24日28日,编制评估报告。5、2008年11月2930日,项目负责人审核、修改,法定代表人审定评估报告。十一、评估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的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采矿权,其面积3.988km2,保有锰矿石量为26.89万吨,矿山年生产矿石为5万吨;开采设计方案中提供的经济参数描述过于简单,缺少已有固定资产明细表;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中缺少必要的财务资料。对矿山服务年限较短的采矿权,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等其他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可能存在评估结果失真问题,且以上评估方法所需资料不完整,缺少许多重要参数。鉴于以上特点,根据矿业权评估指南、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及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中“收入权益法”使用范围的前提条件及附加条件,结合该矿的实际情况,本次评估认为该矿山企业无论从资源储量、生产能力、服务年限,还是从各种技术资料的完整程度上,均符合使用收入权益法评估的条件。据此,采用收入权益法进行评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P 采矿权评估价值 SIt 年销售收入K 采矿权权益系数 i 折现率t 年序号(i=1,2,3,n) n 评估计算年限十二、相关参数选择与确定1、资源储量南宁三叠地质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广西德保县足荣老坡矿区锰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由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组成专家组进行了评审,并形成评审意见书;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经合规性检查符合相应资格条件,并以桂资储备案2008105号文完成备案,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保有资源储量(332+333)为26.89万吨,其中(332)9.31万吨,(333)17.58万吨。储量评审基准日为2007年12月31日,本次评估基准日为2008年10月31日,据评估人员现场调查了解,该矿山采矿许可证到期,现正办理采矿权延续手续,矿山处于停产状态,储量评审基准日至评估基准日矿山储量未发生动用,因此本次评估利用储量采用经评审备案的广西德保县足荣乡老坡锰矿保有资源储量(332+333)为26.89万吨,其中(332)9.31万吨,(333)17.58万吨。2、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开采设计中对矿石储量进行利用系数折算,即取资源储量(332)、(333)可利用系数分别为1.0、0.6计,因此本次评估(332)、(333)可利用系数亦分别取1.00、0.60较为合理,故本次评估利用资源储量为9.311.0+17.580.6=19.86(万吨)。3、可采储量的确定可采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Q可采可采储量Q利用评估利用储量矿石回采率,取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