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丙肝治疗课件_第1页
慢丙肝治疗课件_第2页
慢丙肝治疗课件_第3页
慢丙肝治疗课件_第4页
慢丙肝治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丙肝的临床治疗,主要内容,丙肝的流行病学 早诊早治 刻不容缓 设计决定高效 利巴韦林不可或缺的关键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丙肝的流行病学,丙型肝炎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300400万新增HCV感染患者,China CDC Data, 2008,中国CDC报告的丙肝病例逐年大幅增高,卫生部历年公布全国丙肝疫情,中国报告的丙肝病例在最近6年内几乎翻了6倍,21145,39380,52927,70681,100339,118016,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目前丙肝的传播途径较以往发生了变化,传统认为的丙肝传播模式 输血 吸毒者混用注射器 其他形式的HCV暴露10% (职业暴露、透析、家庭传播、性接触) 未知形式的HCV传播模式 20-40%,J Viral Hepat. 2006 Nov;13(11):775-82.,60%,必须引起重视的丙肝传播途径 医源性感染 (牙科器械、内窥镜、介入性操作、外科手术) 不洁注射 生活方式相关 (文身、美容、美甲、修脚),丙型病毒隐匿杀手,HCV感染,潜伏期为226周,平均67周,通常HCV感染,隐匿性HCV感染,急性丙型肝炎 (80%无症状),(15% 25%),自发康复,(75% 85%),慢性丙型肝炎,无明显症状,慢性活动,(20%),(80%),肝硬化,肝移植,HCC,6个月,1030年,(1020%),(17%),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丙肝防治指南,慢性丙肝患者1/3 ALT正常,1/3 ALT水平升高不明显,丙肝隐匿的杀手,丙肝起病隐匿,是容易被忽视的疾病 一旦感染丙肝,仅20%感染者自发清除病毒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80%左右无明显症状 隐匿的丙肝患者会成为危险的传染源 没有“病毒携带者”,有“毒”就要考虑治疗 疾病发展越后期,越难治愈 逐渐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 带来越来越沉重的疾病负担 目前没有疫苗预防,早诊早治 刻不容缓,中国丙肝临床早期诊断亟待加强,52%,23%,0,10,20,30,漏报率 (%),40,25%,23%,50,丙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与信息服务中心,施小明, 等. 疾病监测 2006; 21: 493.,60,185/358,乙肝,465/1826,100/432,甲肝,全国传染病总体,数据源自国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50家医疗机构,采样15501例,有效样本13714例,丙肝是中国漏报率最高的法定传染病,丙肝防治策略,慢性丙肝的定义,慢性丙肝的定义 抗HCV(+) HCV-RNA(+) 维持6个月以上 伴ALT或ALT正常,慢性丙肝的筛查、诊断流程,丙肝抗原抗体检测(+),丙肝病毒定性检测(+),丙肝病毒定性检测(),已经自愈,丙肝病毒的基因型检测,基因1型,基因2/3型,派罗欣+RBV 联合方案治疗,HCV RNA定量检测,派罗欣+RBV 联合方案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感染病分会丙肝防治指南,慢性丙肝各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意义,Strader D, et al. Hepatology 2004; 39: 1147,方法,筛查,确诊,治疗 时间,评价治疗 应答,预测持续 应答,HCV 抗体检测 (EIA),HCV RNA 定性检测,HCV RNA 定量检测,HCV基因型,EIA = 酶免疫测定,HCV抗体检测(EIA)是 筛查高危患者的理想手段,检测核心区与非结构基因的HCV抗原 费用低廉,重复性好,具有极高的灵敏度(99%)和特异性 (99%)1 检出结果2 95%慢性感染 5070%急性感染 阳性结果建议通过定性PCR进行确认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EIA方法用于HCV的诊断,1. NIH. Hepatology 2002; 36: S3 2. WHO. Hepatitis C fact sheet no. 164. 2000,EIA = 酶联免疫检测;PCR = 多聚酶链式反应,慢性丙肝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主要目标 = 治愈 无病毒1 阻止疾病进展 (坏死 / 纤维化) 无症状,次要目标 = 延缓 / 预防 减少肝脏纤维化的进展1 减少延缓肝硬化的发生2 防止失代偿的发生 防止肝细胞癌的发生2,1. Worman HJ. Hepatitis C: current treatment. 2. Peters MG et al. Medscape HIV/AIDS eJournal. 2002;8(1). 3. Nishiguchi S et al. Lancet. 1995;346:1051-1055.,医务人员是丙肝筛查、诊断、治疗的核心,丙肝预防宣教,丙肝的早期筛查,丙肝的早期治疗,丙肝的早期诊断,医务人员,卓越源于设计 设计决定高效,派罗欣分子的创新设计,修饰 减少抗体,阻止蛋白降解,降低给药频率,延长半衰期,普通干扰素,第二代PEG干扰素 大分子支链 PEG干扰素(40KD),第一代PEG干扰素 小分子线性PEG干扰素(12KD),派罗欣更优化的药代动力学,*根据患者体重有所不同;不因患体重不同而改变。,1. Perry CM, et al. Drugs. 2001; 61(15): 2263-88. 2. Glue P, et al. Clin Pharmacol Ther. 2000; 68(5): 556-67. 3. PEG-Intron PDR. 4. ROFERON-A PDR. 5. Reddy KR. Ann Pharmacother. 2000; 34(7-8): 915-23. 6. PEGASYS处方资料. 7. INTRON A PDR.,派罗欣比Peg-IFN-2b (12KD)的血药浓度更稳定,1. Algranati N, et al. 49th AASLD 1999; 2. Modi M, et al. 50th AASLD 2000; 3. Formann E, et al. J Viral Hepat 2003; 10: 271,时间(小时),5,10,15,20,25,30,24,48,72,96,120,144,168,平均浓度 (ng/mL),派罗欣 180 mg qw,首次给药后1,到达稳态时2,达稳态浓度后,派罗欣在血清中无累积,0,0,时间(天),0,1,2,3,4,7,Peg-IFN-2b (pg/mL),0,200,400,600,800,1000,注射:,每周一次注射1 g/kg Peg-IFN-2b (12KD),每周两次注射1 g/kg Peg-IFN-2b (12KD),派罗欣比Peg-IFN-2b (12KD)更持久的抑制病毒水平,不发生反弹,HCV RNA 水平相对于基线值 的平均变化 (log10),治疗天数,1. Reesink H, et al. 41st EASL 2006; Abstract 737; 2. Zeuzem S, et al. 56th AASLD 2005; Abstract 201,5,10,15,0,0.5,0,1,1.5,0.5,1.5,5,10,15,0,0,1,派罗欣,Peg-IFN-2b (12KD),卓越设计 非凡高效,更好的疗效,派罗欣在各个方面都具有更显著的优势,慢性丙肝治疗的里程碑 临床试验最高的总体SVR率66%,1. McHutchison JG et al. N Engl J Med. 1998:1485-1492. 2. Lindsay K et al. Hepatology. 2001:395-403. 3.徐道振, 等.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 22: 221. 4. Fried MW, et al. N Engl J Med. 2002; 347(13): 975-82. 5. Manns MP, et al. Lancet. 2001; 358(9286): 958-65. 6. Zeuzem S, et al. J Hepatol. 2005; 43(2): 250-7.,SVR率(%),13,44,66,0,10,20,30,40,50,60,70,普通干扰素 1998年1,普通干扰素 + 利巴韦林 2002年4,派罗欣 +利巴韦林 2005年6,派罗欣 2004年3,41,25,PEG-IFN-2b (12KD) 2001年2,PEG-IFN-2b (12KD) +利巴韦林20015,54,单药治疗方案,联合治疗方案,派罗欣+利巴韦林对所有基因型和病毒载量的疗效均优于普通干扰素+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Fried MW, et al. N Engl J Med. 2002;347:975-982.,基因1型,基因2/3型,SVR (%),43%,56%,33%,41%,65%,81%,58%,74%,0,20,40,60,80,100,拷贝/mL,拷贝/mL,拷贝/mL,拷贝/mL,普通干扰素 3 MIU + 1000/1200 mg 利巴韦林 (n = 428) 派罗欣 180 g + 1000/1200 mg 利巴韦林 (n = 437),2 x 106,2 x 106,2 x 106,2 x 106,Fried研究,0,10,20,30,40,50,60,70,80,90,43,30,68,79,82,29,SVR (%),聚乙二醇干扰素-2b(12KD)+利巴韦林在多数患者中的 SVR率与普通干扰素相似,普通干扰素 + 利巴韦林 PEG-IFN -2b (12KD) 1.5 g/kg + 利巴韦林,Manns MP et al. Lancet. 2001;358:958-965.,n = 92,n = 247,n = 96,n = 345,n = 351,n = 256,2x106拷贝/mL,2 x 106 拷贝/mL,基因1型,基因2/3型,Head-to-Head研究显示派罗欣疗效更优越,1. Rumi, Colombo et al, AASLD 2008; 2. Ascione et al, EASL 2008; 3. Witthoeft et al, EASL 2008,派罗欣+利巴韦林,聚乙二醇干扰素-2b+利巴韦林,利巴韦林 不可或缺的关键用药,利巴韦林的作用机理,直接抑制病毒复制 竞争性抑制单磷酸次黄嘌呤脱氢酶 免疫调节 诱导丙肝病毒的变异,Dixit N 63: 832,利巴韦林有效预防复发,提高SVR率,56%,29%,Fried M, et al. NEJM 2002; 347: 975,n= 224 453 224 453 132 313,SVR,复发,派罗欣180g/周+利巴韦林1000/1200mg/天,派罗欣180g/周,51%,19%,所有患者治疗48周,69%,59%,EOT,EOT:疗程结束时HCV RNA为阴性,当利巴韦林用药剂量10 mg/kg/天,SVR率呈剂量依赖性,Snoeck E, et al. Br J Clin Pharmacol 2006; 62: 699,0.0,0.2,0.4,0.6,0.8,1.0,SVR率,利巴韦林剂量 (mg/kg),基因1型:派罗欣 180g/周+利巴韦林 1000/1200mg/天,观测值,中位值,95% 置信区间,5,10,15,25,20,治疗中利巴韦林减量原则 不宜减量过快(建议200 mg/次),SVR (%),67%,36%,69%,65%,52%,n=,4,利巴韦林累计剂量的水平 (13-48周),变化趋势 P = 0.0103,6080%,60%,146*,45,16,211,Reddy K et al. EASL April 13-17, 2005. Paris, France Abstract 596,1348周的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患者SVR的影响,总体,97%,8097%,使用EPO,0,10,20,30,40,SVR率(%),50,36%,总体,25%,65%,基因2型,50%,Backus et al. Hepatology 2007;46:37-47.,未使用EPO,56%,基因3型,42%,60,P0.001,31%,基因1型,18%,P0.001,P=0.009,P=0.08,通过使用EPO维持利巴韦林用药剂量 可以明显提高SVR率,328/ 915,1223/ 5029,248/ 788,725/ 3967,70,58/ 89,318/ 631,22/ 39,180/ 430,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临床用药关键, 起始足量 争取保量 全程使用 小幅度减量,派罗欣+利巴韦林治疗是 中国丙肝防治指南推荐的首选方案,迄今为止,派罗欣+利巴韦林是针对丙肝总体SVR最高的治疗方案 派罗欣+利巴韦林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SVR率: 达成早期病毒学应答 治疗期间维持HCV RNA阴性 疗程结束后,降低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常见不良反应,IFN a的不良反应 “流感样”症候群 血液学不良反应 甲状腺疾病 食欲减退 体重减轻、腹泻 皮疹 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