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市陈石湖10万吨日供水工程.doc_第1页
瑞金市陈石湖10万吨日供水工程.doc_第2页
瑞金市陈石湖10万吨日供水工程.doc_第3页
瑞金市陈石湖10万吨日供水工程.doc_第4页
瑞金市陈石湖10万吨日供水工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瑞金市陈石湖10万吨/日供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评价单位:赣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二O一三年十一月瑞金市陈石湖10万吨/日供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为了保障瑞金市周边乡镇居民、农村居民、学校师生的安全饮水及工业用水,促进瑞金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完善该地区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瑞金市城乡规划建设局拟建设瑞金市陈石湖10万吨/日供水工程。瑞金市陈石湖10万吨/日供水工程水源取水口位于瑞金市壬田镇陈石水库,地理坐标为东经116 944,北纬26 052,净水厂厂址位于瑞金市叶坪乡松坪村,厂区占地面积76.55亩(51032.72平方米),水厂规模为10万m3/d,地理坐标为东经 116 63.95,北纬 255646.43。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新建取水建构筑物,新建10万m3/d常规处理流程净水厂,新铺设原水引水管线14.3km。原水通过取水泵房提升至净水厂,经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常规处理流程处理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再通过送水泵房加压后通过配水管网输送至各个用户。项目总投资32800.78万元,预计于2015年8月建成通水。2、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1)建设规模本工程为瑞金市陈石湖10万吨/日供水工程,本工程建设完成后,将实现净水厂达到10万吨/日的供水能力,并沿206国道旁铺设原水引水管线14.3km。(2)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及净水工程三部分:(1)取水工程本工程在陈石水库设置浮坞式泵站一座,泵站取水能力4375m3/h,浮坞泵站为焊接刚性件,由异地专业造船厂制造后运至取水点下水并于岸边固定。(2)输水工程本工程拟建2根DN800的原水输水管线,管线沿绵江铺设,输水管长度约14.3km。(3)净水工程项目净水厂供水能力为10万吨/日,厂区占地面积为51032.72平方米,其中总建筑面积5009.11平方米,总建筑占地面积2732.58平方米,详细内容见下表1-1。表1-1 项目净水厂建设内容表 名称序号名称单位建筑面积层数备注一、基本工程(构筑物部分)1混合池4.8412.2m2.2m4.8m2反应池409.841一组两座,单座:14.314.334.4m2沉淀池25741一组两座,单座:14.3903.5m3V型滤池708.861一组两座8格,单格尺寸为10.658.324.5m5清水池31681二座,单座:36m44m4m6回收池3521一座两格,单格尺寸为8.0224.0m7送水泵房257.31半地下室,8.3316.8m,地下部分高5.5m8污泥浓缩池1131直径12m,深5m9干化场1800130m60m一、基本工程(建筑物部分)1门卫27.91/2综合楼2021.3523/3食堂/宿舍1515.063/4加氯加药间376.841/5变配电房送水泵房568.161/6滤池反冲洗设备房469.81/7合计5009.11/二、室外工程1道路7267/2绿化13250/3围墙857.77/4发展用地5384.84/红线内三、技术指标1容积率/0.1/2建筑密度%5.4/3绿地率%35/整体项目工程特性表见下表1-2所示:表1-2 项目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值一工程技术经济指标1设计水平年年20202供水规模m3/d1000003年供水量104m328104供水受益行政村数个1345供水受益人口人2547726核定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人736187受益学校师生人数人310008企事业单位个9居民用水标准L/d城区:300L/d,乡镇120L/d,农村80L/d10最小服务水头m1211时变化系数K时1.612日变化系数K日1.313设计概算投资万元32800.78二主要工程及设备1取水工程自然升降浮坞式泵站1座,取水能力4375m3/h2输水工程DN800输水管14.3km3净水工程新建一座常规处理流程100000m3/d的水厂三工程投资万元32800.78四水价元/吨1.3五管理机制1管理主体成立供水公司管理(3) 生产工艺本工程水源由取水泵房取自陈石水库,经水泵加压后流经14.3km原水输水管线进入净水厂混合池加药,随后进入反应沉淀池,经反应沉淀处理后进入V型滤池过滤、消毒后送入清水池,再到送水泵房吸水井,由送水泵房加压后,送入城乡给水管网。瑞金市陈石湖10万吨/日供水工程净水详细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见图4.2-1所示。图1-1 瑞金市陈石湖10万吨/日供水工程工艺流程图(4)建设周期和环保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为32800.78万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3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5%。资金来源为中央资金3560.41万元,省级资金890.10万元,其余由地方配套。本工程建设期为2013年9月2015年8月,预计于2015年8月建成通水。3、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项目建设与法律法规相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的城乡供水水源工程项目。根据本工程选址及选线设计,浮坞式取水泵房位于罗汉岩风景名胜区陈石水库内边缘,主要占用水面资源,属于风景游赏区内,该规划区内可以进行适度的资源利用行为;K0+000K1+600段原水输水管线位于发展控制区内,允许安排有序的与环境相协调的建设活动。本工程营运期无污染,经论证工程取水量对陈石水库水资源利用程度科学合理,不会造成景区生态环境及景观的损失,工程选线及选址与瑞金市罗汉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各分区保护要求基本相容。本工程净水厂选址位于叶坪乡松坪村,水源取水口拟设置于陈石水库,水厂厂址及水源地选址与瑞金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给水工程规划基本相符。本工程水源地选址及保护要求与瑞金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与相关市域空间管制规划相符。因此,本工程建设与瑞金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基本相容。工程建设场址用地已纳入瑞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范围,符合瑞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本工程总规模为10万m3/d,规划水源为陈石水库,净水厂厂址位于叶坪乡松坪村,供水范围为城市及周边乡镇、农村,工程建设符合瑞金市农村自来水规划。(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委托瑞金市环境监测站对工程区域范围内各环境因子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2013年10月16日-2013年10月22日。(1)环境空气本工程水源地陈石水库处区域内SO2、NO2、PM10、TSP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一级标准,净水厂处区域内SO2、NO2、PM10、TSP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的要求,项目拟建地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地表水 水源地环境质量现状本工程水源地陈石水库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石油类、硫化物、SS、pH、铁、锰、铜、锌、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总砷、硒、汞、镉、六价铬、铅、氨氮、硝酸盐(以氮计)、粪大肠菌群等监测因子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及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一级标准要求,由此可见本工程水源原水水质良好,能够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水质要求和净水厂取水要求。 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工程周边及沿线主要地表水体绵江水中pH值、COD、BOD5、氨氮等监测因子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值,说明绵江水质良好,能够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水质要求。(3)声环境质量本工程所在地以农村地区为主,由监测结果可知,取水口水源地、原水输水管线沿线主要敏感点、净水厂四周厂界及敏感点处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值昼间在45.9dB(A)53dB(A)之间,夜间在37.643.9dB(A)之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表明周围声环境状况良好,能够满足其功能区划的要求。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本项目特征,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所在区域环境状况及评价等级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2-1所示。表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因子评价范围净水厂取水工程环境空气已厂区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内取水泵房:周边200m范围原水输水管道:管道沿线两侧各200m范围地表水环境厂区附近绵江河段陈石水库、绵江声环境周边200m范围取水泵房:周边200m范围原水输水管道:管道沿线两侧各200m范围环境风险距离源点半径5km以内的区域/生态环境施工区域取水泵房及取水口:施工区域及周边(含水域)原水输水管道:管道沿线两侧各300m范围(含水域)3、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本项目取水工程取水口水源地位于陈石水库,净水厂位于叶坪镇松坪村。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及现场勘查情况,净水厂厂区附近分布的环境敏感点(区)主要有附近村庄、地表水体绵江等。本项目取水工程取水泵房及部分原水输水管道(k0+000k1+600)位于罗汉岩省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点(区)包括周边及管道沿线村庄、陈石水库及绵江、罗汉岩省级风景名胜区。项目周边主要保护目标详细信息见表2-2表2-3,具体区域位置见图2-1所示。表2-2 取水工程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类别环境保护目标方位距离规 模环境功能水环境陈石水库紧邻取水口/小(一)型水库类水体赣江源(贡江)水保护区绵江净水厂东侧约100m小河,多年平均:24.7m3/s,枯水期:10.8m3/s原水输水管道(k0+950k4+800m、k9+000k10+400m、k13+500k14+600m)沿线20160m环境空气金田原水输水管线沿线两侧约150m约10户居民点中潭村(下坝)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00m约100户居民点岗子脑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00m约40户居民点下肚罗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20m约30户居民点壬田敬老院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20m约100人敬老院壬田初中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50m约1200人学校长嵊头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60m约30户居民点上廖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20m约160户居民点下廖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00m约40户居民点塅心原水输水管线沿线约20m约120户居民点岗下村原水输水管线沿线约20m约160户居民点土围原水输水管线沿线约20m约21户居民点世坝脑原水输水管线沿线约20m约103户居民点罗汉岩风景名胜区取水口及部分原水输水管线(k0+000k1+600)区域内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声环境金田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50m约10户居民点中潭村(下坝)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00m约100户居民点岗子脑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00m约40户居民点下肚罗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20m约30户居民点壬田敬老院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20m约100人敬老院壬田初中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50m约1200人学校长嵊头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60m约30户居民点上廖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20m约160户居民点下廖原水输水管线沿线左侧约100m约40户居民点塅心原水输水管线沿线两侧约20m约120户居民点岗下村原水输水管线沿线两侧约20m约160户居民点土围原水输水管线沿线两侧约20m约21户居民点世坝脑原水输水管线沿线两侧约20m约103户居民点罗汉岩风景名胜区取水口及部分原水输水管线(k0+000k1+600)区域内省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范围影响因素水生生物陈石水库库区内及管道工程沿线绵江水域内施工期施工废水事故排放、取水口头部施工导致水体扰动陆生生物地面施工区域及工程沿线土壤开挖、工程临时占地、施工噪声干扰水土保持地面施工区域及工程沿线、堆料场、临时弃渣场土壤开挖、取土石料、弃渣等表2-3 净水厂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类别环境保护目标方位距离规 模环境功能水环境绵江净水厂东侧约100m小河,多年平均:24.7m3/s,枯水期:10.8m3/s类水体赣江源(贡江)保护区环境空气张天窝北侧约35m约200人居民点老茶亭北侧约400m约120人居民点圳头村 北侧约900m3800人居民点王屋村西北侧约1000m2596人居民点禾仓村西侧约800m1329人居民点岭脑村东侧约1200m1657人居民点山歧村西南侧约1700m2402人居民点松坪村南侧约1200m2890人居民点谢排村西侧约1900m2735人居民点寨下村西侧约2300m1208人居民点声环境张天窝北侧约35m约200人居民点厂界厂界外1m/环境风险张天窝北侧约35m约200人居民点老茶亭北侧约400m约120人居民点圳头村 北侧约900m3800人居民点王屋村西北侧约1000m2596人居民点禾仓村西侧约800m1329人居民点岭脑村东侧约1200m1657人居民点山歧村西南侧约1700m2402人居民点松坪村南侧约1200m2890人居民点谢排村西侧约1900m2735人居民点寨下村西侧约2300m1208人居民点洗心村北侧约4200m3580人居民点青龙村北侧约3400m3366人居民点凤岗村北侧约3700m3814人居民点长胜村东北侧约3900m1714人居民点合龙村东侧约3600m2246人居民点脚陂村东侧约2900m2354人居民点田背村东侧约3800m1051人居民点均田村东侧约3500m1145人居民点云集村南侧约2600m3269人居民点洋坊村南侧约4200m1446人居民点下罗村西南侧约3000m2712人居民点洋溪村西南侧约4500m2148人居民点朱坊村西南侧约4800m3085人居民点横岭村西北侧约3400m2742人居民点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范围影响因素水生生物厂区周边绵江水域内施工期施工废水事故排放陆生生物施工区域及周边土壤开挖、工程占地水土保持施工区域及周边土壤开挖、工程占地9 赣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图 例 取水口 大气评价范围(r=2.5km) 环境风险评价范围(r=5km)图2-1 环境保护目标示意及大气与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图32(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1)废水生产废水:本项目净水工程营运期生产废水主要是絮凝沉淀池的高浓度排泥水和来自滤池的反冲洗水,主要污染物为SS,产生量按水厂生产规模的5%计,约为 5000m3/d。拟将这两部分废水分别处理,滤池反冲洗废水接入回收水池,废水经调节后直接用水泵提升至絮凝池作原水使用,沉淀池排泥水接入污泥浓缩池,沉泥经泵提升后至干化场,干化后泥饼外运处置;沉泥池上清液和干化场滤液接入回收水池调节后作为原水回用。干化场进泥饼外运至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生活污水:本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约2.85m3/d(1040.1m3/a)。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生活污水经化粪池+SBR+砂滤处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本项目净水厂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3-1。表3-1 净水厂生活污水产排情况主要污染物CODcrBOD5SSNH3-N废水量1040.1m3/a产生浓度(mg/L)25012015025产生量(t/a)0.260.1250.1560.026处理工艺化粪池+SBR+砂滤处理去除效率68%85%80%40%出水浓度(mg/L)80183015执行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城市绿化用水/20/废水去向绿地浇灌(2)噪声本项目营运期主要噪声污染源包括取水泵、送水泵、反冲洗泵、鼓风机及空压机等,噪声源强一般在8095dB(A)。采用减震、消声等降噪措施后,其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要求。(3)固体废物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污泥,净水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3kg/d,4.75t/a,取水泵房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kg/d,0.73t/a,合计本工程共产生生活垃圾约5.48 t/a。净水厂反应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干物质量约3.3t/d(1204.5t/a),排泥水进入污泥浓缩池和干化场处理,污泥浓缩后含水率约为90%,经自然干化后,污泥含水率可低于60%,满足卫生填埋要求。经干化后泥饼含水率按60%计,则排泥水产生污泥量约为8.3t/d(3029.5t/a)。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泥将由环卫部门统一定期收集处理,进行卫生填埋处理。(4)净水厂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汇总本项目净水厂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3-2。表3-2 污染物产生及排放分析污染源项目产生情况排放情况废水生产废水废水量m3/d5000滤池反冲洗水和排泥水经调节沉淀后回用于净水生产工艺万m3/a182.5生活废水废水量t/d2.85化粪池+SBR+砂滤处理后用于绿地浇灌t/a1040.3COD产生(排放)浓度mg/l250产生(排放)量t/a0.26BOD5产生(排放)浓度mg/l120产生(排放)量t/a0.125NH3-N产生(排放)浓度mg/l25产生(排放)量t/a0.026固体废物生产固废3029.5t/a3029.5t/a生活垃圾5.48t/a5.48t/a2、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途径、方式1、水土流失本工程净水厂永久占地76.55亩,其中水田17.37亩,旱地22.21亩,菜地0.76亩,林地35.39亩,水塘0.27亩,宅基地0.55亩。浮坞式取水泵房不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仅在岸坡设置钢筋混凝土基础一座,占地类型为岸边滩地。输水管线临时占地42900平方米,以旱地和林地为主。工程施工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若不采取妥善处置措施,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下游河道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2、陆生生物及水生生物影响本工程占用的35.39亩林地主要为次生林和灌木林,树种以松、杉为优势的常见树种,没有珍稀树种。本项目取水工程不涉及水下施工,输水管线工程部分跨河管段施工过程中将采用分期分段围堰法对河水进行导流,使原河道水文情势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在短期内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境及栖息地。3、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1)取水工程水环境影响 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拟新建的陈石水厂取水口位于绵江干流陈石水库坝上库区河段,距坝址约70m,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940,北纬260050。陈石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l0104m3/d,年取水量为2810104m3,设计取水流量为0.89m3/s。工程取水口断面(陈石水库坝址)集水面积为237km2,多年平均流量为6.554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0682104m3。工程取水流量占取水口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3.6%、占95%设计保证率年径流量26.1%。本工程取水流量占瑞金水位站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3.5%,占95%设计保证率年径流量7.04%,取水量所占比例较小。因此,就取水量分析,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影响较小。 对水环境的影响对水质的影响:本工程取水口位于陈石水库大坝左岸,采取自然升降浮坞式泵站取水,供水管线总长14.3km,供水规模为10万t/d,取水流量为0.891m3/s。陈石水库在供水工程取水前坝址断而90%保证率最枯月径流量为2.63m3/s,其中直接用于灌溉为0.121m3/s,发电尾水用于灌溉为0.242m3/s,剩余2.267m3/s(包含0.66m3/s的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发电尾水流入绵江;供水工程建成后,其中用于灌溉为0.363m3/s(包括直接灌溉0.121m3/s和用发电尾水灌溉的0.242m3/s),供水工程流量0.891m3/s,剩余1.376m3/s(包含0.66m3/s的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发电尾水流入绵江,根据以上分析,工程建成后,在水厂取水的情况下,排入绵水水量小于水厂取水前流量,河道水量减少了,但由于水库为混合型水库,其水温和溶解氧等指标基本接近天然状态下河流水质指标,加上下泄后河流水体的流动,增加了与大气的接触面积,可有效补充水体溶解氧,因此,水库下泄水对坝址下游河流水质影响较小。对纳污能力的影响:本取水工程位于赣江源(贡江)保护区内,水质管理目标为II类,禁止向水体排放污水,该区域纳污能力为零。本工程水厂取水主要对坝址下游绵江瑞金工业用水区河段纳污能力有明显影响,但供水用户将有一定的退水排入绵江工业用水区河段,因此实际纳污能力的减少会比预测值小。对水功能区的影响:拟新建的陈石水厂取水口所在河段处水功能一级区为“赣江源头水保护区,水质管理目标为II类,河段无特殊的珍稀水生动植物保护要求及其他要求。陈石水厂取水后,在保持下泄最小生态流量条件下,取水后对所在河段的水功能区保护要求以及纳污能力等影响较小,因此,取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较小。对其他用户的影响:a. 水厂取水对陈石电站发电影响本水厂工程实施后,水厂从库内取水,所取水量不经过电站,电站每年减少发电水量约2810104m3,年减少发电量约66104kWh,年损失发电效益约19.8万元。由于陈石电站为水库的原有收益户,新增水厂取水后,对其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建议对电站进行相应的补偿。b. 对下游用水户影响现状取水口至瑞金市县城河段两岸耕地大部分属于龙陈灌区(龙山水库灌区和陈石水库灌区)灌溉范围。陈石水库多年平均年可供水量为19072104m3,其中农田灌溉年供水量为1816104m3,灌溉年保证率为100%。因此,陈石水厂取水对下游两岸灌溉用水不会产生影响。陈石水厂实施后,取水口以下河段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均纳入水厂供水范围,对该部分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不仅不会产生影响,还将提高其用水水平和用水质量。综上所述,拟建陈石水厂取水工程对取水口下游用水户产生的影响较小。(2)净水工程水环境影响本工程净水工程会产生排泥水和反冲洗水,产生量约为5000m3/d,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类比同类自来水厂排泥水中污染源强,SS的浓度范围约200500mg/L,按平均浓度为350mg/L计,产生量为1750kg/d。如果这类废水直接排入净水厂东侧的绵江河,将影响赣江源(贡江)保护区绵江的水质,每年约有638.75t泥沙排入绵江,将造成绵江局部河床抬高,影响河水的流动。根据净水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可知,本工程滤池反冲洗废水接入回收水池,废水经调节后直接用水泵提升至絮凝池作原水使用,沉淀池排泥水接入污泥浓缩池,沉泥经泵提升后至干化场,经自然干化后,污泥含水率可低于60%,满足卫生填埋要求,外运至瑞金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因此净水厂可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确保排泥水和反冲洗水不排入绵江。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约2.85m3/d(1040.1m3/a)。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生活污水经化粪池+SBR+砂滤处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3)噪声从预测结果可见,本项目建成后,在对高噪声源治理后的正常工况下,净水厂噪声源对厂界(泵房构筑物边界)的贡献值分别为厂界东1525dBA,厂界南2035dBA,厂界西2025dBA,厂界北1525dBA,四面厂界均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的要求。声环境敏感点处噪声叠加背景值后,昼夜间预测结果仍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要求。因此,本项目贡献的噪声可被周围环境接受的,对周边环境影响轻微。(4)固体废物项目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排泥水和反冲洗水底泥由吸污泥专用车收集后外运到瑞金市垃圾填埋场填埋,上清液回用于生产自来水。本项目固体废物经过上述处理措施处理后,全厂固体废物将得到合理处置,项目固体废对环境影响较小。4、对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取水工程和净水厂厂址位于赣江源(贡江)保护区所涉及乡镇及行政村范围内,同时根据罗汉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本项目浮坞式取水泵房位于罗汉岩风景名胜区陈石水库内边缘,主要占用水面资源,属于核心景区中的风景游览区内,该规划区内可以进行适度的资源利用行为;K0+000K1+600段原水输水管线位于非核心景区的发展控制区内,允许安排有序的与环境相协调的建设活动。本工程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1)对赣江源(贡江)水保护区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施工期将产生砂石料加工、混凝土养护和机械冲洗等生产废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附近的水体,会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严重影响绵江及下游河段的非耐污水的水生生物的栖息生存。本评价施工废水经多级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不外排,对周边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此外,沿河段输水管道在施工期因挖方和填方亦会有一定量的泥沙流入沿线水体,致使水体浑浊,使水中的pH值发生变化,影响河水水质。而在部分穿河段管道施工时,将采用分期分段围堰法对河水进行导流在采用钢板桩围堰工艺时,会对打入钢板处河底产生扰动,使局部水域的混浊度提高。但围堰工序完成后,这种影响亦不复存在。因此,围堰作业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是暂时的。在进行穿河管道施工时应尽量选择枯水期,避免汛期、丰水期施工,其他临近水体管道施工时,沿河一侧应设置临时挡墙,防止泥土和石块阻塞河流,尽可能减轻对绵江水体水质及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2)对赣江源(贡江)水保护区水生生态的影响本项目取水泵房不涉及复杂水下施工,仅在浮坞下水时会造成局部水体扰动,影响范围小,持续时间短。本项目施工期对水生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输水管线工程部分穿绵江河管段施工过程中,施工中在采取围堰法对河水进行导流时,会使水质混浊,影响水质,不利于清水性鱼类的生存。根据现场实地考察和咨询当地渔政部门,绵江河和陈石水库中主要鱼类为草鱼、青鱼、鲢鱼、鳙鱼等经济鱼种,附近无鱼类产卵场和大型渔场。在施工期水下作业时,搅动水体和河床底泥,局部范围内破坏了鱼类的栖息地,对鱼类有驱赶作用。但由于施工期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主要影响为在局部小范围的区域对其产生干扰,且影响是暂时的,在施工结束后,鱼类仍可回到原来地方,不会改变原有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衍,施工结束后,上述影响也随之消失。(3)对罗汉岩风景名胜区植被的影响本项目浮坞式取水泵房位于罗汉岩风景名胜区的陈石水库内边缘,主要占用水面资源,属于核心景区中的风景游览区内,该规划区内可以进行适度的资源利用行为;K0+000K1+600段原水输水管线位于非核心景区的发展控制区内,允许安排有序的与环境相协调的建设活动。由于罗汉岩风景名胜区中的天然灌木树种主要分布在核心景区的山窝中,而本工程管线沿线林木主要为人工种植的马尾松、湿地松、杉木针叶林等,自然草被则主要为禾本科草和蕨类植被,没有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古树名木分布。施工区域内植物分布均为广布性物种,施工期植被损失是可以承受的。另外,由于本项目管道管径相对较小、所需施工作业带宽度小(约23m)、土石方量较小,沿线的地貌、植被、土壤等环境变化不大,且为分段施工,只要在施工结束后及时做好植被恢复工作,不会对罗汉岩风景名胜区内植被产生明显影响。(4)对罗汉岩风景名胜区动物的影响项目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其栖息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所在区没有国家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存在。野生动物种类多是江西境内丘陵岗地山林与谷地农田旱地常见的广布种,主要包括常见蛙类(主要分布于农田中)、常见蛇类、常见鸟类(家燕、普通翠鸟、麻雀等)、小型哺乳类(鼠类等),这些小动物具有良好的迁移能力,工程建设将导致部分野生动物生产、栖息地变化和迁移,但是不会导致项目区内野生动物物种的灭绝或种群数量的明显减小。因此,本项目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5、污染防治措施(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营运期生产废水主要为净水厂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为避免排泥水及反冲洗水对环境的污染,将这两部分的废水分别进行处理,反冲洗水通过设置回收池,将滤池反冲洗废水加以收集,提升至原水絮凝前加以回收。对排泥水设置污泥浓缩池,经过浓缩后上清液提升至原水絮凝前加以回收,底部污泥进入干化场干化处理,干化泥饼经收集后外运至瑞金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SBR砂滤处理工艺处理可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绿地灌溉水质(GB/T 254992010)标准要求。(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做好设备选型工作,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从源头降低噪声;将水泵设置于密闭的房间内并以多孔介质做减振垫,连接时采用柔性方式等方式来对机械噪声进行隔声、减振等措施治理,绿化带布置重点放在取水泵房、给水泵房等四周,以利于吸声。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场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1类标准要求,措施可行。(3)固体废物治理措施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实行分类收集,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置。污泥采用卫生填埋的处置方法,经妥善处置后,项目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4)水源保护措施水源一旦出现水量衰减和水质恶化现象后,就难在短时期内恢复。因此,必须采取保护水源、防止水源枯竭和被污染的措施。工程措施可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通过加强流域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来防止水源枯竭;提高水厂资源利用率,有效节约水资源;及时及时清除库区垃圾或枝叶,在核心区和一级保护区设立界碑、安全警示和标识来保护库区水质;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农业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从而减轻对河道和库区的污染,改善水质。非工程措施可采取的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控制水源开发;控制污染源,对水源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建立水质预紧机制;制定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一旦发生水污染事故,针对事故原因采取关闭取水口、修建围隔、对污染物进行吸附、燃烧等处理措施;加强水质监测,及时掌握库区水质状况和变化规律;强化节水意识,推广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污水资源化;建立取水计量在线监测系统,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净水厂自来水生产安全防护措施本工程为城乡供水工程,除了从源头保障供水水质安全外,在净水厂生产过程中同样应加强水质安全保障。净水厂中大部分净水设施池体为开放性构筑物,在水厂运行过程中应确保周边自然环境质量良好,避免外环境污染对水厂生产过程中的水质造成影响。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并加强绿化从而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环境质量。6、环境风险分析风险识别结果表明,本项目的风险物质为液氯,最大可信事故为液氯储罐发生泄漏事故。(1)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由柏努利方程计算计算得,孔径为10mm的液氯储罐泄露速率为2.29kg/s,本评价采用采用瞬时烟团扩散模式预测项目液氯泄露事故排放的扩散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在静小风速(1m/s)条件下,下风向落地浓度超过质量标准范围最大为2433m,在平均风速(2.09m/s)条件下,下风向落地浓度超过质量标准范围最大为4114.8m;液氯发生泄漏后,平均风速、F度条件下危害最为严重,出现的半致死浓度的最大范围将达到669.7m,已经覆盖整个厂区。因此项目在出现液氯泄漏时,其释放的氯气对环境影响较显著,必须按照风险管理应急预案,进行人员疏散和风险管理,严防安全风险的发生。另外,当发生严重泄露事故,泄漏液氯已扩散形成毒气云团时,为确保紧急疏散人员的时间,需要采取喷淋措施来控制有毒气体扩散,但产生的二次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周边水体,将会造成二次污染。本项目事故状态下的泄漏物料和消防污水均收集进入事故应急池,产生的事故废水由专用车外运至有相关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禁止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绵江。同时,罐区设置围堰,仓库分类分区,设防火墙,地面及侧墙均做防腐、防渗处理,事故发生时,泄漏液体不会直接进入水体,对土壤、地下水影响较小。(2)环境风险防范1、液氯运输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液氯的运输应采用安全性能优良的化学品专用运输车,同时车上要配备必要的防毒器具和消防器材,预防事故发生;对于陆地运输,应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尽量避开人口稠密区及居民生活区;同时对运输的驾驶员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资格认证。2、氯气瓶贮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加氯车间应配制漏氯报警装置、抢修用品箱及防毒面具(包括23套自带氧的防毒面具)等,配备机械强制通风设备和氯气吸收处理装置,以保证事故发生后及时报警、抢修、通风及氯气的处理。除配备相应的报警系统和氯气吸收处理系统等应急预防设施,并在厂区四周种植一些常绿高大抗性树种,形成绿色屏障。3、对仓库分类分区,对氯气瓶贮区设置围堰,并设置防火墙,地面及侧墙均做防腐、防渗处理。由于本工程净水厂选址靠近绵江水体,位于赣江源(贡江)保护区范围内,为保护绵江水质,本项目事故状态下的泄漏物料和消防污水均收集进入事故应急池,产生的事故废水由专用车外运至有相关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禁止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绵江。本项目应急喷淋用水量取室外消防用水量15L/s,一般来说,在发生钢瓶泄漏事故后,通过报警、喷淋等措施,10min后即可控制泄漏,液氯泄露喷淋时间保守按30min计算,则消防用水量为45m3,因此事故应急池容积按50m3设计,建议企业在厂区加药间南侧设置事故水池,设计水面面积25m2,水深2m。4、严格执行氯气安全操作规程,及时排除泄漏和设备隐患,保证系统处于正常压状态。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加氯系统的设备定期检查,检查输氯管道、阀门和垫片等,定期进行检漏试验,防止设备的破损老化引起的泄漏。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安装液氯钢瓶时,瓶上两个阀门的联线应垂直于地面,上为氯气阀,下为液氯阀,向蒸发器输出液氯的管道与下面的阀门联接。在多个氯瓶集中供氯时,要保持每个氯瓶温度相同,避免高温容器的气体进入低温容器而导致局增压,蒸发器的电气元件和管路附件质量要求高,因此应定期检修和提高管理水平。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应定时开启室内排风扇,保持室内空气清新。5、在加氯车间加氯间内应设漏氯报警器和漏氯处理间,当空气中氯的含量达到2-3ppm时报警,启动紧急系统,控制阀门,停止氯气泄漏,开启漏氯处理系统。6、氯气泄漏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抢修,撤离无关人员,抢救中毒者。抢修救护人员必须佩带有效防护面具。抢修中应利用现场机械通风设施和尾气处理装置等,降低氯气污染程度。7、液氯钢瓶泄漏时的应急措施为:转动钢瓶,使泄漏部位位于氯的气态空间,易熔塞处泄漏时,应用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瓶阀泄漏时,拧紧六角螺母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箍紧;凡泄漏钢瓶应尽快使用完毕,返回生产厂;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8、万一液氯钢瓶发生泄露或火灾爆炸事故,应组织污染区居民向上风向地区转移,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至了安全地带要好好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氯气对人群的伤害。(3)应急预案根据国家有关环境风险和风险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建设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如下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指导思想。为保证企业、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污染事故,并能在风险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 “风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应急计划区。本项目的应急计划区为液氯钢瓶贮库及周边环境保护目标。3)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包括工厂、地区应急组织机构、人员;4)预案分级响应条件。规定预案的级别及分级响应程序;5)急救援保障。预备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等;6)警、通讯联络方式。规定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7)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8)应急检测、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事故现场、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9)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事故现场、工厂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10)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11)应急培训计划。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12)公众教育和信息。对工厂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瑞金市陈石湖10万吨/日供水工程总投资32800.78万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3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5%。环保治理设施及投资估算见表3-3。表3-3 环保设施投资估算序号项目内容投资金额(万元)1施工期环保设施1.1废水拌和生产污水、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处理281.2废气场地洒水161.3噪声高噪声作业人员保护141.4人群健康施工人员检疫、疫苗接种、生活区灭蚊、鼠等161.5环境监测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噪声监测161.6水土保持临时挡墙、临时占地土地平整、生态恢复、工程监理费用115小 计2052营运期环保设施2.1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化粪池+SBR+砂滤152.2废气氯气应急措施:漏氯检测仪+漏氯吸收装置132.3噪声机械噪声防治措施102.4固废生活垃圾收集装置22.5污泥浓缩池252.6污泥干化场302.7环境风险事故池52.8其他绿化工程40小 计85合 计345本项目系城乡供水工程,属公用事业和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项目营运期无显著污染物排放,在采取了各项环保措施后,其对环境影响轻微,项目的建设能够提供满足城市、乡镇和农村需要的水量和饮用水水质,不仅能够保护和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