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园区坚持环保优先坚守发展红线.doc_第1页
##化学工业园区坚持环保优先坚守发展红线.doc_第2页
##化学工业园区坚持环保优先坚守发展红线.doc_第3页
##化学工业园区坚持环保优先坚守发展红线.doc_第4页
##化学工业园区坚持环保优先坚守发展红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工业园区坚持环保优先 坚守发展红线#化工园区位于江苏省#市西南部沿江地带,2003年规划建设,2006年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省级#化工园区。目前,区内集聚了美国普莱克斯、英国博纳、日本住友精化、大阳日酸、韩国锦湖韩亚、SK化学、台湾远东新世纪、东联化学、长春化学、长春树脂、大连化工、香港建滔集团以及中石化仪征化纤、中石油昆仑天然气、中化国际、江苏扬农集团、辽宁奥克化学等一批境内外知名的石化大企业,一座以烯烃、芳烃、盐化工为龙头,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大型石化产业基地正在迅速崛起。化工新材料发展迅速,江苏省商务厅批准在园区设立“江苏#新材料产业园”。石化物流业同步发展,区内投产、在建储罐250万立方米,获批保税储罐50.3万立方米,总罐容位居江苏省沿江各港口第一。#长江石化物流中心分别被命名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江苏省重点物流基地”,构建了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石化物流四大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开发建设以来,#化工园区在强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刻把握石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环保优先方针,不断提高环保工作水平,全力推动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环保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环保优先理念不断深化。开发建设之初,#化工园区即将环境保护视为发展红线、园区及企业发展的第一生命线,确立了环保优先、链式招商、循环经济、绿色发展“四大理念”。2005年,委托南京环科院在江苏省率先编制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006年获得省环保厅批准。2009年,出台了关于建设绿色化工园区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绿色化工园区的目标。2011年,结合产业规划修编,认真编制了产业规划环评,同时,以高于国家要求的标准,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从规划执行、队伍建设、制度管理等八个方面,以更加严肃的监管态度、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和更加严厉的监管手段,全面提出了加强环保工作的具体措施。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区内企业十分重视环保工作,涌现了一批负责任、重环保、肯投入的典型。大连化工(江苏)有限公司是落户园区的第一家外资企业,其“企业标准应高于国家标准”的环保做法不仅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2011年投产的亚东石化(#)有限公司,以其高标准、现代化的环保建设水平,成为全区环保工作标杆型企业。环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化工园区每年都将环保投入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保障,逐年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青山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各2万吨工程分别于2008年3月、2011年10月投运,三期工程正规划建设。累计投资3400多万元建成污水收集管网40多公里,覆盖全区范围,不仅现有企业污水100%接管集中处理,而且近期待开发区域的污水管道亦已完成预埋。东晟固废焚烧处理中心年处理危险化工废物6000吨,目前正引进技术含量高的先进设施,高标准实施二期扩建工程。总库容40万立方的青山固废处置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一期工程即将投入运行。空气自动监测站于2009年投入使用,实时监测大气环境质量和特征污染物浓度。区内各化工企业也逐步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工艺、装备水平和 “三废”治理能力。所有投资主体在建设项目时,都依法进行项目环评,严格遵照环评要求,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累计投入环保资金2.3亿元,占总投资的17.6%,高于国内同行常规投资比例。大连化工、瑞祥化工等企业环保投入都在亿元以上。生态建设成效明显,2006年,园区委托南京农业大学编制了绿地建设规划,近两年累计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一批绿化防护林带、道路绿化带,新增绿化面积120万平方米。环保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化工园区重点建立健全了项目准入、专家预审、公众参与、预警应急等“四大机制”。一是项目准入制。开发建设之初,园区就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园区产业规划,严把项目准入门槛,从项目建设源头上把好环境保护关。2011年出台入园项目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了高于省级开发区的项目投资体量、投资强度和投资密度要求,坚决杜绝“小化工”项目进入园区。二是专家预审制,建立了涵盖产业政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生产工艺和科技水平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库,所有拟入园项目必须组织专家评审,未经专家预审或环境污染较大、存在环境安全隐患、“三废”难以治理的项目一律不得引进。2011年召开了4次专家预评审会,共对39个项目进行评审,否决28个,项目通过率仅为25.6%。三是公众参与制,积极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不断扩大公众参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所有入园建设项目均需公示,严格落实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社会公信度;建立环保公众监督员制度,每年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环保公众监督员走进园区、走进企业、走进生产线进行环保监督。四是预警应急制,不断完善以环保事故应急预案、应急专家库、应急队伍和应急装备物资为主要内容的应急体系建设,修编了园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工作手册,区内企业也都编制了有关应急预案,并通过专家评审。每年都多次开展园区、企业两个层面的事故应急演练,有效增强了风险防范和环境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结合安全环保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园区加快了重大环保危险源应急平台建设,并与企业相关平台紧密衔接,积极打造“感知环保”应用工程。环保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化工园区环保监管机构和队伍日益健全,2009年设立环境保护局,2011年组建环保监察大队,加强了专家队伍、执法队伍和企业队伍三支环保队伍建设。环保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建立起化工园区、地方环保部门联席会办制,实施环保部门负责人挂钩企业负责制、分片包干制和驻厂环保特派员制。提高监管频次,重点化工企业每月检查不低于2次、其他企业每月检查不低于1次。严格环保监管标准,企业污染物排放执行国家最严格标准。强化执法监管,通过环境监察大队定期检查、环保专家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对发现的问题,采取责任到人、驻厂督查方式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如有环境违法行为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多措并举,有力保持了园区环境质量的平稳态势。园区坐落地所在的仪征市2011年环境状况监测情况表明,2011年,仪征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351天;市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城区饮用水源水质状况良好,各项监测指标年均值均符合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进入“十二五”,#化工园区确立了打造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绿色石化基地的发展目标。为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