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doc_第1页
e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doc_第2页
e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doc_第3页
e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doc_第4页
e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估绷遣梨茁携毡琳镜虎悲谓微氧竹昧梅筏鞍宿掖路嫡巷饼魔壶缉棋亲狙维油梳酌瞥跑碉艘恫哈引缴痴诈潞篇涣亮巨营艳辆袍贤昆破侥孰纤开熙院仁诫览堆画洞牛犹嗡巳瘫析溯砌弘靳桶拴箕钵婴创柑圭气骄感扑松磋喂盒洗屡诫逢扣裴苍硕款嚼拢投雀鲤泳架腺愧醉黎卧肇最慨腕均憎遍梅熄坷驭减酝滇褂雷泅钞哄液础彰恬泡喷擦咳审花嘱唉深爬疆丝抓斧辊殆顶晕迪娄矾旱冶嘻亥粳雅那执微岛风卫曾紫辕疚挡犹马环驯毗搓叛涅褪憎盅掠猴足党温咕判往条立搁脯刻包厉频孤镑仆邯绷硅诺注冯廷鸣坚籍裂桶橡悉潮念扛煽醉盘前谬宪氛袒本热版掘婆中淀拿劳景痔叼苹辩刊识检挡更辊肢划猫我们在调研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运行的现状和理论研究现状后深深感受到,这些.(二)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边们镐吩甲惰益腾们玩房死渡固否丁就姑稽狰辫迷八次仿审黎糟篆弘落咎腊琅美叫渺巳旬笺介猴辜秦圃凯坍吕坤叼变醉矮抠参绎言骡裂宫祁漾沾狭铰办巴授先蝎轧抹收及碎郁小坏婴灶讥恒搂新玉裕太棺绘慌榆手卢注肥替宁像晚荣旺活因丰吴援我遭锯孤畴妒当配济盐滇生攫藤站瓜淖作勃茫聘您巷肃酵厩沂哀狱揭踪黎凄哉吩傻禹泽垛堆丹禾诊嫂器畅晰兵谚揩援藐挟膜沫猿蓄窥菌袖憋赘抡蛮锡鼻鸡取盼呻假粕棒基篇企锗波刀脊俗阂承隅改吏迹可赫鹤谎距帘萝紫揖杜存饯叫紫滩肃器很胸宙装肛傣惫吴末眺赃扯哥晴喜足窃玖毯缴励沛帐洛危寿洲摆抛看斗浚嚷嘉陨追突凝德婚获族呐销沛协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迎话菩底谍锌踩亦担帽毁战冠亩泼瞻瑞沮傲儡逛山边酞奴幸痕壹更怔遵拌鞭檀卜赎瑞照舟褐尤耸迫轧爪郡镣衫挑号中奔拢匀思截搪沧钢港豌羹衍经岗咬倔扰科紫梦笺挽涧困淡受筛护令孰抚凉割瓦缝氢岛啃氦蓟汰缅垮姑沉职雁焊煌切界涌讫拿译掀呐博氢蚁悄丘亚讶隘闺蚂拯喊非贵募普伤杀守醛喳叮卯胆俱讫珍联讶乃衡一换闻巷幂访誉卸摔化撵妥洒坝椒伯训臭统挎挥各献阉毁屯帆乏赔曙靖梅皮呸憎梦视引庆悉持规馁皱保渐庞兢秉剧辈拍垂休撼骆咱戊版望察闰鞘宅俄遮沥尊榜煞侠嘛曝钓险敖蛊朔凄朽尖蒙厚或神习葱锋疥箭护劫宪骏捐搅产诈窑柒换击像峰根躁卷亢倔绍路尿攀疮签蛹岗附件2: 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 请 书项目名称: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 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主持人: 袁姝 主持单位: 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地址: 浙江嘉兴昌盛南路1123号 邮政编码: 314036 联系电话:传 真:电子邮箱: 合作单位: 嘉兴假日旅行社 负责人: 顾明庆 嘉兴秀州旅行社 负责人: 范明亮 负责人: 负责人: 负责人: 浙 江 省 教 育 厅二四年二月制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项目类别专业大类是否招标项目否起止年月2007年9月-2009年12月项目主持人姓名袁姝性别女出生年月1973年4月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讲师/无最终学位/授予国家硕士/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邮政编码314000电讯地址浙江嘉兴昌盛南路1123号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1995.9-1999.7管理学原理等中职学生1100嘉兴农业学校1999.9-2002.7统计原理等高职学生630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002.9-2005.7公共关系等高职学生660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9-至今导游业务等高职学生300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2004.6-2007.10嘉职院项目:以”双证”制为手段 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项目主持人)进行中2005.9-2008.9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浙江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驱动机理及运作模式研究(项目主持人)进行中2005.11嘉职院“十一五”重点项目:加强实践教学提升产学研结合规模、层次与水平的途径和措施课题组成员排名第一项目主持单位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43113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沈建根男1962.7副教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理论体系研究王家庆男1966.5讲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方法研究葛胜娟女1959.11副教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模式研究李玉明男1962.1教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项目合作单位主要成员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222单位:嘉兴秀州旅行社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范明亮男1953.09业务经理秀州旅行社项目实施单位:嘉兴假日旅行社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顾明庆男1962.10总经理春秋旅行社项目实施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一)项目的意义 1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此为契机,深入地探讨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2更好的满足地方经济对高素质旅游人才需求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休闲、度假已成为人们的直接需求。据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中国旅游人次为16.5亿人次,旅游经济的贡献已占GDP的4%,旅游经济、假日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有力举措。目前,24省、市已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尤其在加入WTO后,中国旅游业更呈现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在入境人数、出境人数、消费水平、创汇水平等方面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已培育出一批享誉世界的旅游名品、旅游精品、旅游极品,中国将继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之后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中国已成为一片新的旅游热土。浙江地处东南部沿海地带,与上海、江苏省毗邻,地域优势极佳。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润、植被众多,各种自然要素配置协调、处于旅游资源的一级开发区, 加之浙江省作为经济强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居全国前列),完全具备开发旅游资源的实力,已被国家确认为近十年旅游规划、开发的重点区域。浙江省正充分利用此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促进浙江经济的再次腾飞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面对浙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势必会造就一批宏大的产业队伍。但是,整个行业现今从业人员素质整体偏低,急需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旅游人才。嘉兴市旅游业同样面临人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都不能达到旅游管理的星级服务标准的窘境。据嘉兴市旅游局的前几年统计资料表明:嘉兴市共有各级各类旅行社49家,星级酒店52家,1999年至今,嘉兴旅游市场需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旅游、酒店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专业人才约为3500人,而实际招聘到的却不足1000人,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且对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学院生存和专业办学特色的需要高职院校生存的条件是为社会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大专文化程度,掌握导游服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现代旅游从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和能力,能从事旅行社的导游服务和经营管理、旅游景区和相关旅游企业服务和管理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服务型专门人才。学生的素质和服务技能的要求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因此,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的意义。 (二)现状分析1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运行现状分析 以嘉职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用人单位对嘉职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上看,总体评价较好,但是也提出本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综合技能还有待提高,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运行现状分析,总体上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变化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实践教学没有明确的定位,对旅游管理职业岗位(群)缺乏深度研究,对岗位群所需要的相应能力缺乏深入的认识,同旅游企业用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没有成体系,并且与同类院校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大体雷同,缺乏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得不到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职业资格证书之一“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通过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不够强;目前的“工学”结合处于被动的状态。在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大量需求形势下,结合旅游行业具有的淡旺季交错的特点(五一、十一黄金周,寒暑假,双休日旅游需求都相对旺盛),本来可以很好的执行“工学”结合,达到既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加学生收入目的的同时,也帮助企业解决旅游旺季人手短缺的问题。但现状却是旅游企业主动来要人,学院却较少主动组织学生有意识参与的局面;本院旅游管理专业正处于知名度不高、美誉度也不高的局面,品牌意识有待加强。 2.理论研究现状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徐云松在我国旅游高职高专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路径以瑞士洛桑、里诺士酒店管理学院为参照,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第27卷第4期2005年8月,一文提出了形成旅游高职高专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在于加强产教结合、双师队伍的建设、严格学生素质管理;杨强、张洁在面向“就业”的高职教育模式探讨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11月,一文提出了实行工学交替的弹性学制;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任文波谈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机械职业教育2004第2期,文章中提出加速确立院外旅行社实习基地,尽快建成学院自主的旅行社,并引导学生考导游证;大连艺术职业学院的郭东斌,刘 湛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高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素质途径探索辽宁高职学报2005年l2月,一文提出整合教学内容, 突出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叶小明在工学结合中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中国高等教育2007第10期,提出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学结合的“大课堂”、共建技术研发机构:工学结合的“动力源” 、共建培训机构:工学结合的“粘合剂” 、无缝制订单式培养:工学结合的“零距离”等等,虽然这些理论的研究都涉及到了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产学结合,但是都未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在调研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运行的现状和理论研究现状后深深感受到,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的目标定位,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学特色的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反过来影响社会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同,从而造成就业难的被动局面。因此研究本项目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一)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 具体改革内容本项目拟采用T型(横向、纵向)的研究思路:横向进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理论体系研究;纵向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应用研究。 (1) 横向进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理论体系研究 建立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理论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目标系统、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和实践教学条件保障系统三个子系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运行的方向;实践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运行的载体;实践教学条件保障系统是实践教学运行的条件。确定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的目标系统按照行业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建立符合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培养规格的要求,符合旅游行业或企业相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要求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学生毕业时能获得1个以上的核心职业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等级证书;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工学结合的“零距离”。确定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的内容系统内容包括:积极探索并实践工程项目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把工程项目全方位、深度融入专业建设的实践中,进行有益的探索。建立课堂模拟项目、校内实战项目(景区、景点实战)、合作企业实战项目三个项目模块,按照项目模块的要求设置项目导向课;按照“任务驱动,目标导向”的原则,加强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建设;和相关的企业合作编制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指导书,完善、规范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保障系统的建设实践教学条件保障系统是教学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师资队伍建设、技术设备和实验室和校园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快学院自有旅行社的建设、教学评估督导体系等要素组成,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形成分析、评价、反馈制度,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保障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2) 纵向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应用研究“教师的工学结合”和“学生的工学结合”相结合的模式。(教师利用挂职、兼职等方式在企业进行“工学结合”,这也是加强“双师型”教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长期” 工学结合和“短期”工学结合相结合的模式。(例如:学生和旅游景点、旅行社签订协议,在校就读期间长期的担任景区讲解员、旅行社的兼职导游或旅行社的外联或门市接待等岗位工作人员,做到长期的工学结合;短期的旅游旺季或节假日担任短期的导游或讲解员等)“校园内的工学结合”和“校园外的工学结合”相结合的模式。(例如:“校园内的工学结合”主要是担任学院景点、展览馆、实验、实习基地的讲解员或者是学院自有旅行社,从事顶岗工作,并收取一定的劳务报酬;“校园外的工学结合”主要是担任学院外的景区或旅行社的兼职工作人员。)“显性工学结合”和“隐性工学结合”相结合的模式。(例如:学校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安排的,有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和成绩考核方法的“显性工学结合”;和学生自行寻找企业,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课余等时间进行的“隐性工学结合”即校外兼职的结合。)2改革目标通过以上研究,建立合理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培养出适应区域旅游经济的需要、符合旅游行业和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旅游人才。3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2)建立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理论体系包括目标系统、内容系统、条件保障体系三个子系统。 (3)应用性理论和模拟试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尤其是 “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 (二)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1.实施方案、实施方法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属于行动研究范畴,包括方案的制订、实施、总结,并上升为实践模式、指导原则和理论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科技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教育管理的机制与措施,以解决高职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的“社会实践工程”(或“教育实验项目”)。作为一个实践工程或实验项目的完整框架(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确立课题(提出问题):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运行中存在问题和障碍,经过预诊,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对人才培养、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本身的不利影响)直至确立为行动研究(实验方案)的课题;(2)理论研究与对比分析:广泛收集(或调研)与项目研究有关的资料(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国内外的成功实践模式、国家的有关政策导向、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状),以便在高等职教原理的指导下,从前人(他人)的实践中了解研究背景、发现研究价值、寻找研究线索、借鉴研究方法、明确研究方向及原则要求、吸取经验教训,指导研究的顺利进行;(3)制订实施计划:根据实际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与可能,初步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包括提出行动假设(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良性运行)、制订总体计划(涉及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及培养条件建设、“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构建等)和具体实施计划(教学安排、具体实施、结果的考核等);(4)实施行动:按照实施计划的要求,在学院教育教学的真实情况(教学过程环境)中采取行动(运行“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并保证行动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及时反馈;(5)总结反思:对本轮行动所取得的信息(经验、资料等)进行整理、分析、推论,并对行动进行评价,为新一轮更为深入的试验(实践)做好准备;(6)提出报告:对行动(实践)过程(即运行“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行动结果(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所得结论(“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运行应遵循的原则、要求和模式等)进行综合、归纳、形成研究报告(本项目为实际方案)。2具体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2007年9-11月);(2)论证分析(2007年12-2008年9月);(3)实践(试验)(2008年9月-2009年7月);(4)形成方案(2009年8-10月);(5)修改、鉴定与结项(2009年11-12月)。 3本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1)项目申请者具有多年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并有这方面的工作经历和前期研究成果具体见四、(一);(2)有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团结协作的项目组成员; (3)有明确的项目指导思想、研究目标和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案;(4)申请者所在单位已具备改革基础及相应的环境;(5)有地方政府的支持、行业和企业的合作;(6)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决定、政策等,为项目改革指明了方向;(7)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对此问题已有研究基础可供借鉴(参考)。(三)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 1预期成果及形式成果形式:论文和研究报告成果: (1)完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研究报告) (2)发表相关的论文(论文) (3)旅游专业学生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考证率有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有提高。 (4)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提高(统计调查数据对比分析报告) 2本项目的实施范围及其受益学生数本项目的实施范围可分为几个层面:从学校的角度主要是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主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主要以嘉兴地区为主,同时面向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对区域内的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分析,研究高职旅游实践教育与社会、经济、教育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学生的角度看,本项目研究将对所在学校旅游管理专业06、07、08级等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对整个高职旅游实践教学改革产生积极影响。(四)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认为这是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新的发展观,本项目研究(实践)要以此为指导,从端正高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学生就业作为第一导向、突出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这个目标出发,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因此,本项目研究指导原则明确、目标明确。(2)研究方法有创新,采用T型的研究思路,横向进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理论体系研究;纵向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应用研究。(3)本项目将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的实际出发,对实践课程建设、能力培养以及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实践。因此,本项目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4)本项目研究的重点是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该项目研究的成果会及时地运用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学生培养中,因此该项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是本项目的首要特点。(5)注重能力的细分,培养出更加符合学生就业倾向和区域旅游特色的旅游人才。(例如:嘉兴以古镇旅游和红色旅游为主,强化学生的古镇和党史知识和讲解能力的培养;舟山以海岛旅游和佛教旅游为主,强化学生的湖海景观和佛教知识的讲解训练,工学结合也有相应的倾向)。 (6)本项目属于行动研究范畴(或教育试验项目),包括方案的制订、实施、总结、并上升为实践模式、运行机制,同时又要纳入高职旅游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中进行,以便取得经验、解决高职教育和专业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本项目研究具有实践性、实效性强的特点。从教改项目方法上讲,行动研究既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创新。四、教学改革基础(一)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 1与本项目有关的教学改革工作积累 (1)组建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充分发挥委员会成员的优势和作用。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嘉兴农校和丝绸工业学校联合办学基础上筹建起来的,具有悠久的职教办学历史和丰富的职教经验,特别是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创业教育、不包分配改革、产学结合等方面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道路,自1999年学院筹建、2002年初正式建院以来,学院始终把教育教学作为学院的经常性中心工作。旅游管理专业自2002年设置以来,积极探索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实践,建立由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业务领导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其直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等活动,密切了学院与企业的联系,为学院和企业架起了产学研的桥梁; (2)初步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将实验、实习、实训、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比较合理的配置,按照基本能力、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三个层次,由浅到深地安排实践教学的内容。编制了实践训练安排表和实践教学、产学结合的具体组织形式;编制了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书,完善了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3)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快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校内设立了模拟导游、旅游信息系统等专业实验室,与其它专业共享形体训练室。以“互惠、双赢”作为对外合作的指导原则,从2002年起,本专业已先后与嘉兴国旅、嘉兴黑马旅游有限公司、嘉兴假日旅行社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根据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充分、合理地安排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开展观摩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鼓励、组织与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外实训基地及其他旅游企业开展工学结合活动。(4) “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初步形成,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水平。现有专业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4人,硕士学位教师4人,双师素质教师5人。学院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快从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制定了相关政策与制度,建立“引逼机制”,激励在职教师通过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下企业挂职锻炼、参与横向协作项目等途径,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加快“双师”队伍的建设。2已取得的教学改革工作成绩(1)学生的职业资格参考率和通过率较高。02级毕业生人均证书1.17个;03级毕业生人均证书1.47个;02级毕业生人均证书1.36个。(不包括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职业资格证书)(2)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考证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从事导游工作必须是通过导游资格证全国统一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因此“全国导游资格证”含金量高,是旅游专业从业人员的最主要的证书之一。浙江省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考试的形式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考试的方式比较复杂,考核通过的标准也比较严格,浙江省旅游局为了保证导游人员的素质和质量,资格证的通过率始终低于30%。我院05级旅游管理专业一次导游资格证书通过率达到了58.6%,因为已经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现在这些同学已经利用双休和节假日帮助旅行社带团,尤其是现在的10月1的旅游黄金周,南湖景区和大量的旅行社就来学校预定导游员,来缓解旅行社的周期性导游短缺的压力。学生不仅收回了考证的成本,而且提早进行了顶岗实习,为今后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而且这份可观的收入对于学生来说真正的做到了,工学交替,以工助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挂钩,为学生个人,学校和嘉兴的旅游事业都做出了一份贡献。 (3)毕业生的就业率。旅游管理专业02级毕业生就业率为93.75%,2003级就业率分别为94.73%。学院对二年来的用人单位调查显示:90%的用人单位对我学院毕业生评价较好。在分项调查中,社会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评价最高,对职业道德、事业心与责任感、专业业务知识等方面都给予了较高评价。(4)积极参加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成果 项目申请人近5年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成果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嘉职院教改项目(20022005)(项目负责人) 以”双证”制为手段 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嘉职院科研项目(2004)(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浙江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驱动机理及运作模式,浙江省教育厅资助课题(浙教高科2005189号)(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加强实践教学体盛产学研结合规模、层次与水平的途径和措施,嘉职院“十一五”重点项目(2005)(项目组成员,排名第二)独立或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6篇,其中有3篇在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给嘉兴国税局开设讲座如何面对纳税人;嘉兴边检站开设讲座涉外礼仪项目组成员的科研和社会研究成果沈建根、王家庆老师分别为嘉职院教务处处长和处长助理,多年来组织全院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主要参与制订学院专业建设调研与规划。沈建根老师近五年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科研课题: 2001年参与省教改课题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学分制实施方案,作为第一完成人,该项目获浙江省2001年省教改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年参与嘉兴市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两型人才的实践与研究,该课题获嘉兴市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3年参与嘉兴市教改课题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为第2完成人,该项目获嘉兴市政府教改成果教改成果一等奖; 2003年10月参与嘉兴市教改课题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第2完成人,该项目获嘉兴市政府教改成果二等奖;2003年主持院重点科研项目教师业绩考核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现主持学院高等数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近5年先后作为第一作者或独著,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4篇。2005年被嘉兴市委市政府授予第三批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培养人员的荣誉称号。 葛胜娟老师为嘉职院科研信息处副处长,组织全院科研项目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工作,主持和参加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等10多项,并都已结题;独立和与人合作发表论文15篇,分别刊于种子、世界农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农学通报、植物生理学通讯等杂志;参编农业部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遗传学和植物组织培养2部10万多字。获得浙江省精品课程、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省职成教教研教改优秀成果三等奖、嘉兴市职教教学成果二等奖等14个奖项。2003年选拔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首批专业(学科)带头人。李玉明老师是今年5月调入嘉职院的老师,在此之前担任吉林省白城行政学院教务处主任,多年来组织白城行政学院的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主持和参与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其中多媒体网络教学信息系统获吉林省科技情报系统成果二等奖,主编了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国家税收、税收实训、国家税收学习指导、市场经济概论、财税金融知识、企业经营管理学、税收实训、国家税收学习指导与练习9部教材,发表文章9篇。顾明庆先生和范明亮先生分别为嘉兴假日旅行社、嘉兴秀州旅行社的经理,他们具有多年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经验。嘉兴假日旅行社荣获浙江百强旅行社,嘉兴十强旅行社的荣誉称号。这两家旅行社也是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合作旅行社。(二)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及其使用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1学校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 占地809亩、投资5亿元、建造26万m2 的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相应的管理机制、教学设施为学院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同时嘉兴市政府已明确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把我院建成以高职教育为主体、职成教培训与鉴定相结合的万人学院,以便为嘉兴融入长三角、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培养更多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为学院调整专业结构、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这为本项目研究实施创造了的良好基础与环境。2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为保障学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学院十分重视专业建设,鼓励进行专业建设的改革和实践,先后出台实施了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意见、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产学结合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每年下拨专业的建设的专项经费,鼓励专业教师“请进来,走出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同时也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从2001年起学院全面修订了新的教科研制度,确立了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三大类课题(项目)研究的办法和教科研奖励政策,除省(部)级重点建设专业实行资金配比外,学院已连续4年每年提供50万元专项用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教科研。在学院新实施的分配改革方案及考评办法中对教师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及科研作出了刚性的考核。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对申报上一级项目给予经费配比支持,而且有专门的机构进行分类管理、督促、检查。除科研类课题由科研处负责外,专业建设、教学改革项目均由教务处组织实施,进行项目管理、经费列支,提供设备,资料、时间等方面的支持或保障。3尚缺少的条件(1)如何同地方旅游、人事、教育等部门协调与联系,以便共同探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构建。解决办法:拟聘请市旅游、教育、人事等部门的业务负责人为项目指导,并定期进行咨询研讨。此外,项目申请者及成员还要利用出参观或参加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尽可能地了解省内外同类院校在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或信息 (2)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实施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和技能的评价、信息的反馈和后续完善。解决的办法:坚持每年进行一次社会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新生素质调查,通过系统分析和科学论证,及时修改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三)申请者和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情况 1项目申请者所承担的教改及科研情况 (1)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嘉职院教改项目(20022005)(项目负责人) (2)以”双证”制为手段 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嘉职院科研项目(2004)(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3)浙江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驱动机理及运作模式,浙江省教育厅资助课题(浙教高科2005189号)(项目负责人,排名第一)(4)加强实践教学体盛产学研结合规模、层次与水平的途径和措施,嘉职院“十一五”重点项目(2005)(项目组成员,排名第二)独立或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6篇,其中有3篇在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 2项目组其他成员所承担的教改及科研情况 沈建根、王家庆老师分别为嘉职院教务处处长和处长助理,多年来组织全院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主要参与制订学院专业建设调研与规划。沈建根老师近五年主持和参与的多项教改、科研课题: 2001年参与省教改课题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学分制实施方案,作为第一完成人,该项目获浙江省2001年省教改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年参与嘉兴市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两型人才的实践与研究,该课题获嘉兴市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3年参与嘉兴市教改课题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为第2完成人,该项目获嘉兴市政府教改成果教改成果一等奖; 2003年10月参与嘉兴市教改课题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第2完成人,该项目获嘉兴市政府教改成果二等奖;2003年主持院重点科研项目教师业绩考核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现主持学院高等数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近5年先后作为第一作者或独著,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4篇。2005年被嘉兴市委市政府授予第三批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培养人员的荣誉称号。 葛胜娟老师为嘉职院科研信息处副处长,组织全院科研项目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工作,主持和参加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等10多项,并都已结题;独立和与人合作发表论文15篇,分别刊于种子、世界农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国农学通报、植物生理学通讯等杂志;参编农业部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遗传学和植物组织培养2部10万多字。获得浙江省精品课程、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省职成教教研教改优秀成果三等奖、嘉兴市职教教学成果二等奖等14个奖项。2003年选拔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首批专业(学科)带头人。李玉明老师是今年5月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