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科技进步对大众文化影响的研究1 吕乃基 21世纪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月2 徐祥运 从科学技术对文化的作用看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2月3 杨明 科技发展与文化示范的耦合性思考,理论探讨2006年第3期4 徐祥运 科技进步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全面提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9月5 方岩 科技文化与科技教育、科技发展的互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6 颜晓峰 科技与文化的历史演进,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7 尹萌芽,刘郎 科学技术对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8 刘建国,马龙闪 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精神文化变革的影响,科技发展与历史观念的变革2005年第4期9 杨怀中 科学技术进步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月10 王兵 论科技革命影响文化转型的途径与方式,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4年第11期11 徐祥运 论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文化进步兼论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月12 毛训玉 论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内江科技2003年第3期13 倪祥保 试论科学技术与文化糟粕,吴中学刊1998年第3期14 许斗斗,黄伟程 先进文化与科学技术,东南学术2004年增刊15 秦志敏,郭兴梅 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文化的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12月16 马来平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三题,济南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17 王丽 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对抗与张力,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8期18 俞致平,沈悦林,邵柏荣 重视科技对文化的影响,提高文化中的科技含量,杭州科技,1995年第6期19 叶秀山 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哲学研究,1994第4期20 王兵 论科技革命对文化转型的作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年2月关于科技进步对大众文化影响研究的观点摘录一、 科技进步对文化的影响机制大致可以把21世纪科技对文化的影响归结为“块”的消融,个体的显现,以及整体的形成。“块”的消融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地理上民族、区域文化的消融,另一方面是在内容上各门类间如科技、政治、经济、艺术等彼此间边界模糊,相互渗透、消融。 21世纪科技为每一个体在认识和实践上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和参与的条件。随着个体显现,在原先统一一致的“块”中便出现越来越多的个性和差异,以致看不出有什么全民族相同的文化,同时也难以为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文化的各部分划界。 个性的显现在促使“块”的消融的同时,也在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参与形成新的整体。虽然新的整体尚未成形,但可以推知它的一些特征:(1)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2)整体与个体的统一;(3)整体中的每一个体都是平等的,都有发展的机会;(4)整体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每一个个体都在从事创造,每一个个体都可能成为整体中的亮点,然而亮点又在不断转移,没有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这就是混沌。人类走出远古的混沌走向有序,那就是理性、必然和规律,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不断分化,是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一元、中心、精英、深度,随着21世纪科技和其他方面的发展,随着“块”的消融和个体的显现,人类正在更高的水平(平台)上迈向新的混沌。 -吕乃基 21世纪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月 科学技术对文化的作用,依次是首先对文化的物质层次发生作用,然后对文化的制度层次发生作用,最后对文化的观念层次发生作用,从而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 为了深入分析科学技术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过程,我们可以把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看作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复杂系统,然后根据现代文化学理论,把文化结构简化为三个层次:最外层的物质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最内层的观念文化。 首先,科学技术对文化结构的物质层次发生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高级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用品,这些科技产品在社会文化系统中就表现为物质层次,它是文化结构的最外围,当科学技术作用于文化系统的时候,最先作出反应的就是文化结构的物质层次。 其次,科学技术对文化结构的制度层次发生作用。科学技术一般通过两种形式对文化系统中的制度层次发生作用和影响。一种形式是科学技术作为文化系统内部的因素作用于文化的制度层次;另一种形式是科学技术作为文化系统外部的因素作用于文化的制度层次。 最后,科学技术对文化结构的观念层次发生作用。观念层次是文化结构中核心的部分,是文化结构的最里层,主要是指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宗教情绪和民族性格等等。其中价值观念又决定了这个层次中的其它部分,观念文化是一种文化的灵魂,在某个社会制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在某个社会发明出来的科技产品上,总是凝结着这个社会的深层文化,隐藏着民族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 科学技术对价值观念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对价值要素和价值关系的影响,其次表现为它对人们关于价值要素和价值关系的认识的影响。 当科学技术的影响渗透到文化结构的价值观念层次,引起文化系统的价值观念变化的时候,科学技术的影响同时也就开始作用于人们的行为规范了。 -徐祥运 从科学技术对文化的作用看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大连大学学报2007年2月 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正经历从经典科技向伦理科技的转向。与科技发展相适应,文化示范也从价值性示范向协同性示范转化。科技发展与文化示范的互动过程,就是文化示范价值性与协同性的耦合过程。 经典科技向伦理科技的转向,是科技发展进步的结果,伦理科技下的文化示范必然是从价值性向协同性的转化,而其内在本质要求就在于文化示范协同性是对科技发展的人本性、协调性、和谐性的反映,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终极和谐的内在耦合。 经典科技下的文化示范是对科技发展的文化异化,对“物”的极终追求,使科技发展的文化示范价值性,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诱导因素。文化示范的功利性、控制性、掠夺性成为难以跨越的价值性羁绊。因此,揭示经典科技与文化示范的价值耦合性,成为经典科技向伦理科技转向的前提。 经典科技向伦理科技转向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张扬文化示范协同性的伦理科技把人类从物欲科技推到人性科技面前,文化示范的人本性、协调性、和谐性的要求在这里得到根本性体现。这是科技发展与文化示范耦合性的逻辑归宿。 -杨明 科技发展与文化示范的耦合性思考,理论探讨2006年第3期 科技发展一方面受到科技文化的影响,但同时科技发展也影响着科技文化的变革,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科技文化的影响,首先是通过科学技术的物化,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器物,增加及改变科技文化的内涵。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在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也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如保障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科研成果管理制度、工厂企业的技术革新制度等等。此外,科学技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巨大成功,激励着人类将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移植到社会领域,用于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至于科学性、合理性已成为现代制度文化的重要特征。 而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探索自然真理的认识活动,则是培育新观念、新精神的催化剂。科学知识一旦进入人们的认识结构,必定会同原有认识结构发生作用从而丰富、深化或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近代科学一兴起就表现出不同凡响的文化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方法、开拓新的领域、提出新的概念,并使人们达到以前无法达到的目标,使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发生巨大改变,从而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方岩 科技文化与科技教育、科技发展的互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科学技术隶属于文化范畴,并构成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意味着文化的发展,而且还会作用于文化的其它要素,引起整个文化的变迁。文化在其器物、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层次上,都受到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科学技术对于价值观念的影响首先在于科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一个时代基础理论的发展。它不仅会引起整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变化,而且会转化为新的技术体系,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科学理论是如何影响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呢?1.科学理论创造具有认识论的价值与功能。2.科学理论创造作为新的价值体系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3.科学理论创造给人类提供加值判断的方法论。4.还建构人们的价值理想、目标与信念。科学理论虽然可以直接诉诸于人的价值思维方式,影响其价值观念,但它更多地可以说主要地是通过技术体系和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变革这些中问环节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尹萌芽,刘郎 科学技术对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科学体系的转换,不仅会引起科学世界图景的深刻变化,而且也会导致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直接地影响着哲学理论的发展,并将对意识层面的其他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从而成为意识层面更新的一个推动因素。技术体系的转换是在技术革命的过程中实现的。在技术革命的过程中,发明了新的技术手段,产生出新的技术和技术群,形成了新的技术体系,从而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着价值观念的更新。首先,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的发明创造都是一种新的文化价值,因为它不仅以独特的形式出现,而且还包含着独特的价值内容。向人们提供了新的知识,新的价值,并在实践中建构人们新的价值观念。其次,任何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许多技术文化物质构成的技术群。 技术体系的转换之所以能够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不仅在于它能够造成新的生产方式,而且还在于它能够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每当一种新技术出现时,它总要求人们适应其新的价值、新的规范而生活。 需要指出的是,技术价值转换并不意味着以前时代的技术价值已完全消失,不复存在了,恰恰相反,每个时代都保留着前一时代以至于前几个时代的某些技术成就,这些成就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发挥作用。即使是那些作为残存物被保存下来,而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失去其实用价值的技术成就,同样还具有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 -王兵 论科技革命对文化转型的作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年2月科技革命对文化转型的影响,是通过三种途径实现的,即通过生产方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来影响文化的各个层面,导致文化的各个层面发生剧烈变从而实现文化的转型。1.科技革命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一种质变现象,对于社会传统生产方式产生直接而又猛烈的冲击。生产方式的转变,首先影响到文化的器物层面。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影响到文化的体制层面。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于文化的意识层面也有重大影响。2.科技革命也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一定的生活方式总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大量新的科技产品进人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地造成人们的生活习惯、交往方式以及情感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变化。3.科技革命也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方式所反映的知识背景的变化;二是思维方式自身的变化。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变化,都会对社会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科技革命影响文化转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渐变式和突变式。所谓渐变式影响方式即科技革命导致文化系统的各个层面及各种要素逐渐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使文化系统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实现文化转型。突变式影响方式即科技革命对文化系统的核心产生巨大冲击,在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与现有文化的意识层面出现尖锐的对立和激烈的冲突,动摇、瓦解和摧毁现有文化的意识层面,使文化系统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实现文化的转型。 -王兵 论科技革命影响文化转型的途径与方式,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4年第11期首先,科学技术对文化的物质层次发生作用。科学技术介入人类的实际生活,总要有相应的物化形式。其次,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制度层次发生作用。科学技术一般通过两种形式对文化系统中的制度层次发生作用。一种是科学技术作为文化系统内部的因素作用于文化的制度层次,另一种是科学技术作为文化系统外部的因素作用于文化的制度层次。最后,科学技术对文化结构的观念层次发生作用。观念层次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最稳定的部分,观念文化是一种文化的灵魂。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除了取决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外,还受制约于它被公众的理解程度。 -徐祥运 论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文化进步兼论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月 二、科技进步对文化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科技进步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对此我们已经有目共睹。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科学技术进步在改变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冲击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它影响着人类的各种文化活动,改变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结构,改善了人类的文化生活环境,创造了新形式灼大众文化生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一、科技进步促进了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二、科技进步开拓了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领域;三、科技进步提高了精神文化产品制作的储存效率;四、科技进步改进了人类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方式;五、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普及和发展。 总之,科学技术进步为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提供了强大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导致高品位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带来全面的提高。 -徐祥运 科技进步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全面提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9月科学技术进步不断充实先进文化的内涵,为先进文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提供技术手段,是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也为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科学技术进步通过塑造文化主体,提高主体的素质,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首先,科学技术进步提升人的精神。其次,科学技术进步开启人的智能。第三,科学技术进步变革人的思维方式。第四,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杨怀中 科学技术进步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月科学技术与文化不仅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而且是彼此交融、双向互动的。科学技术为创造和发展文化提供物质基础,文化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毛训玉 论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内江科技2003年第3期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现代文化的最主要因素,其表现为:现代科学确立的新的世界观影响着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双重的社会意识及文化效应;科学技术在文化中的含量日益增大,已成为人的教育和发展中的首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的新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与文化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式样;科技与文化的联姻,大大增强了文化的影响力;现代科技成为促使文化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秦志敏,郭兴梅 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文化的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4年12月科学技术不是一种普通的文化,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从物质层看,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物质源泉;从理论制度层看,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最高级最典型的一种认识成果;从心理层看,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等是人类心理中一种很有影响富有生命力的力量。在一定意义上,它们代表着人类文明社会心理素质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不是孤立的封闭的。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和文化的其它部分乃至文化整体存在和发生着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科学技术对于文化有重大作用和影响,这属于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而文化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影响,则属于文化的功能。 -马来平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三题,济南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高技术深入生活,一方面助长了“人”控制“自然”的潜妄自大,从而使哲学家又一次敲起“人”不可能“全知全能”的警钟,以将会付出“毁灭性代价”的告诫来遏制此种潜妄;另一方面此种高技术智能性产品的确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大简易起来,人在被“闲暇化”了之后,又如何充实自己,则日益成为大问题。我们发现,被胡塞尔现象学“括出去”的东西越多,那个“剩余者”的地盘却越大,而不是像想象中的那样会缩小到一个“点”上。我们会发现,要充塞那个空白,也会像充塞“知识”(科学)的空白那样,“欲壑难填”。 -叶秀山 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哲学研究,1994第4期 工业化造成了城市化,孕育出都市文化,都市文化成为现代文化的发源地与文明社会的主流文化。近代工业与科技通过大规模活动的对象化,建立了日益膨胀的人化自然即工业社会。工业社会逐步疏远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与感情,淡化了人们对于自然、土地、家乡的依赖与寄托,隔断了传统文化的自然基础。科技的力量造就了现代化文化的人工基础,科技崇拜代替了自然崇拜。 科技进步并不是无条件的“善”,它也导致了文化的冲突与困境。 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人的一切发现和进步,其结果似乎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颜晓峰 科技与文化的历史演进,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一般说来,科学技术在某种条件下可能会构成某些文化糟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科学技术成果自身的局限所导致;(二)由对科学技术成果不正确的认识与取舍所引起;(三)由对科学技术不正确的利用所带来;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文化起什么样的作用,主要不决定于科学技术本身怎么样,而主要决定于人类利用技术成果来干什么;(四)因科学技术优势而滋生的不文化现象。 -倪祥保 试论科学技术与文化糟粕,吴中学刊1998年第3期 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力。但它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严重影响社会正常发展的反面效应,存在“人性的陷阱”。 -王丽 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对抗与张力,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8期一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本身是人类先进文化的精华或结晶,是先进文化的具体表现;但另一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又不是先进文化的全部,而且科学技术还需要先进文化的其它方面(如先进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的指导和规范。因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等于合理的先进社会,先进的社会还需要先进文化的建构。揭示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并不是要否定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人类未来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我们应该将先进文化与科学技术统一起来。特别是先进的价值观念、先进文化可以消除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许斗斗,黄伟程 先进文化与科学技术,东南学术2004年增刊 科技进步正在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各行各业吸收和应用新的科技和知识,更新和替代传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因此,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公众的科技意识和文化素养必将随着科技进步的推进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毋庸讳言,科技进步也给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如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社会导致人与现实交流的机会减少,削弱文化中精神、情感的一些内质,扩大了物质化和机械的作用。“金钱万能”的观念,享受型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文化精神风貌的发扬光大一些不良的社会文化现象,如黄色文化、赌博机之类的东西在我市时有所见,甚至将高科技用于犯罪等。这一切,都应杜微防渐,引起足够的重视。 -俞致平,沈悦林,邵柏荣 重视科技对文化的影响,提高文化中的科技含量,杭州科技,1995年第6期三、不同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科学技术在各个不同时代对思想文化、社会意识发生的影响,实际上是很不相同的。这种影响程度的差别,大体呈现出自古到今逐渐加强的趋势。在古代,这种影响并不明显。越到近现代,随着科技日渐发达,它们对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历史上科学技术对思想文化影响的力度看,大体可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科学同哲学共生的时代,这大体发生在从古代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后期这个漫长的时期。由于古代中世纪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直到文艺复兴前期,科技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还是很微弱的。那时科学与哲学尚未分家,哲学家往往同时也是科学家,科学家也兼哲学家。但实际上,科学技术落后本身对思想文化也是一种影响;相应于这种科技的落后,就是神学迷信和各种鬼怪魔法的盛行。到第二个时期,随着近代科学革命的发生,科学技术对思想文化的影响在逐渐增大。这特别表现为笛卡尔对哥白尼天文学革命的阐释和牛顿力学的影响。第三个时期,自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它对思想文化的影响更加显著。启蒙运动以后,作为统一整体的人类文化逐渐分化成了“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大类。就思想底蕴和精神实质而言,前者表现为人文主义,后者体现为科学主义。第四个时期,是从20世纪爱因斯坦相对论开启的科技革命和60-70年代开始的高科技时代,它们对思想文化的影响更是震撼性的。新科技革命及其产生的高科技影响思想文化之巨,是难以估量的。 -刘建国,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贷还息转账代办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事业单位科研助理聘用合同修订版
- 2025年农业农业资源管理技术员聘用协议
- 金融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数字化升级对市场营销的影响报告
- 2025年智能电动伸缩门设计与安装一体化合同
- 2025版健身教练专业运动营养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宠物领养与宠物医疗救治合作协议书
- 2025版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承包合同样书
- 2025年仓储物流设备维修保养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并购交易中涉及劳动合同法及社会保障法律风险评估合同
- GB/T 1508-2002锰矿石全铁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和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 GA 1800.6-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6部分:核能发电企业
- 办公室主任竞聘报告课件
- 行为金融学案例
- 万科集团财务管理制度手册207
-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论治厥阴病”-课件
-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报告
-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版本
-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 皮肤知识与问题性皮肤分析(入行必看)
- 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