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doc_第1页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doc_第2页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邓素恒摘 要: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关键词:王维 山水田园诗 美学价值 王维(701-761)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摩诘,太原祁人。他出生在儒学世家,绘画音律无不精通,被人誉为“文章冠世,画绝千古”。作为盛唐山水田园的代表作家,他的山水诗,在当时和后代都取得了很高的声誉。 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王维诗代表了全盛的开元天宝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气象。从唐人选唐诗中,我们还深刻感到,对王维诗歌的审美接受是全社会的一种阅读时尚。当时最有代表性的诗歌选本河岳英灵集和中兴间气集都把王维最为盛唐之第一诗人,这些都是由王维诗歌的成就所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盛唐的审美情趣,反映了审美的价值取向。一、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美 王维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诗中那些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王维山水诗中的“动”,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田林山水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山水诗中主旨所归。 (一)以动衬静 王维的田园诗和山水诗都表现了静的意境美,但静的特点在此二类诗中还是有差异的。其田园诗在优雅闲逸的情致和明朗淡泊的气氛中描写的多是闲静的意境;而他的山水诗,在幽深冷寂的氛围和浓厚艳丽的色彩中,表现的多是幽静的意境。 我们先看他的田园乐(其六)满枝盛开的桃花,带着晶莹闪亮的点点水珠,在春光明媚的早晨,更显得鲜红娇艳。这是近景的特写镜头。远处,嫩叶青青的柳丛,在轻纱般薄薄的晨雾之中,恰似又多了几分浓绿。一宿山雨吹落的满庭花瓣,还未见家童来打扫,黄莺那清甜的报春之声远远传来,不时打破这春山的宁静,而“山客”在融融的春光里,依旧梦意酣然。诗中“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却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而这种“静”是闲适而恬静之境。而诗人之“乐”也就在这里。但是,仅有静景则显死寂,仅有动景则显不安。完美的画面往往是动与静的巧妙结合。王维青溪一诗中,“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几句,是在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溪流声忽然变成一片喧哗。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意境美,再看,当青溪溪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现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里的芦花,苇叶亭亭静立,例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澄澄”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 (二)静中有动 王维在山水诗创作中,是同时以诗人的灵心、画家的慧眼和音乐家的锐耳来捕捉、表现自然美的。他把音响的描写当作为自然山水传神写照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声音成为构成形神逼肖、气韵生动、具有立体感的自然景物形象的要素,他对自然音响的素材能严格地选择、提炼,能融情入声,并运用多样化的手法使音响和景色和谐交流,使他的“有声画”显出鲜明特色。请看他的山水小诗鸟鸣涧 寂静无人的春夜山林里,四季桂无声无息地飘落。忽然明月东升,空山洒满光辉,山鸟被惊醒,在山涧里发出鸣叫,显得格外清脆,更衬托出月夜春山的幽静美好。“人闲”有的版本作“人间”,其意亦可通,“桂花”就可释为月华。诗人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把读者带入更优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诗人是抓住“月出惊山鸟”这一最富表现力、最引人遐想的动人一刻写的。这是一幅富有音乐感的月夜小景。与辛夷坞的空寂入禅相比,此诗热烈活泼,富有人间气息。二、空灵剔透,虚幻静谧,富于变化的意境美王维调动了他作为画家、音乐家、诗人的一切艺术手段,善于发现并把握那些特定的客观景物,艺术再现并创造独特的意境。司空图的诗品中就曾用“白云”比喻“超诣”的神韵,说“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王维将心性具象为白云,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也恰恰是这种效果。王维笔下的意境不是平面的、单一的、一成不变的。他在创造客观山水的意境时,通过自己全身心的浸染、感受,使客观景物带有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借用王国维的话说,就是使“无我之境”变成了“有我之境”,从而构成一种艺术意象:为表其惆怅之情,空间物体失却了它们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披上诗人强烈的主观情绪,比如华子岗;为表其空虚静寂之感,时间似乎亦可停止流逝,比如鹿柴;随其意兴所至,空翠之色似乎可以润湿人衣,如山中;甚至于月光可以惊起小鸟,如鸟鸣涧;莓苔青色可以浸染人衣,如书事。在诗人主观意兴之映照下,客观存在的山水景物变为心理意象,为表达诗人的情思服务。 三、原生态的感悟和气质美王维的诗给自然景色注入了人的气质、人的性格、人的精神,从而使他的诗形神俱佳、气韵生动。读王维的诗,我们不仅能从这些诗中发现其自然之美,而且还能看到作者的思想之美。 如山居秋暝此诗描写的是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村风光。积雨空林烟火迟,整藜炊黍饷东花,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形象玲珑难以言传,可以意会。翻开豁然的唐代美学诗潮,我们还看到这样的评述:这类山水田园诗,避开战争的烽火,解脱朝堂的倾轧,远离尘世的喧嚣,没有市井的噪杂,令人仿佛能看到长松疏枝间浮动的明月,深塘内摇曳的荷花,听到也来几度风雨,破晓处处莺啼,以及竹林从中迸发出来的浣纱女的欢声笑语,感受到处在这优美宜人的环境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愉快心情和个人心灵的净化意识到时光正在不知不觉中向前推移,这是唐人在现实生活中随欣赏和享受到的另一种美,它象娴静淑美的少女,以其内在的气质和美学魅力令人心醉神迷,使你情不自禁的为之倾倒。王维诗那清幽静谧的自然,逍遥自在的飘逸,也正是适得其所地定出了许多人的美学追求和理想所在。 四、空灵清妙的禅意美 唐代经过佛教僧侣与那些宠信佛教的统治者不懈的努力,佛教教义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唐代社会审美心理结构的一块主要基石。王维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早年学佛,终身信奉,乐此不彼。而王维既然连名字也是从佛教经典维摩诘经中而来,又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采,被后人推尊为诗佛,其契机当在于此:“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不着墨山水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许多诗也的确含有“禅”,非但具有禅意,而且还具有浓厚的隐逸气息。他的绝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都同隐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王维的山水诗已超越了以诗来解说禅理、禅义的“象征”阶段。所表现的是一种真正的无目的的审美观照,而这种无目的性也就是禅宗所要求的自由体验。总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能在总体上概括雄伟壮阔的山水景色,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各种自然事物,笔下的自然意象,有雄壮之美,也有精微之趣,欣赏王维的山水佳作,能够增强我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王维的山水诗蕴含着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我们由此又可以获得探索的快乐,享受祖国优秀文化的滋润,从而摒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虚无主义态度。参考文献:1徐清泉:试论盛唐山水田园诗风格特质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江苏:文学评论,2000,(4): 21.2林承雄: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与禅意,苏州大学学报,2003,(2):14. 3刘晓林:王维“以佛入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