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乐欣赏课件_第1页
儿童音乐欣赏课件_第2页
儿童音乐欣赏课件_第3页
儿童音乐欣赏课件_第4页
儿童音乐欣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音乐欣赏,长江师范学院 李宁 2012年10月,第一章 音乐与儿童音乐,第一节 音乐,音乐的起源,音乐的本质,音乐的特征,模仿说 劳动说 巫术说 游戏说 情感表现说,一、音乐的起源,“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运动,创造音乐形象,表现感情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 音乐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是一种社会生活审美生活的反映。,二、音乐的本质,三、音乐的特征,(一)音乐是音响的艺术 (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三)音乐是表现的艺术 (四)音乐是感情的艺术,第二节 学前儿童音乐,二、儿童心理和音乐能力的发展,(一)儿童心理的发展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个既连续又表现出阶段性的过程,儿童从出生到成熟,次努力发展具有不同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阶段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科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方能取得有效地结果。,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分期,以让皮 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 的分期最具代表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二)1-6、7岁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1-6、7岁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动作的渐趋完善和口头语言的出现,并且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交流机会的增加,智力有很大的发展。 1.动作 2.游戏 3.语言 4.心理,1.动作的发展。在大的动作方面,2岁左右可以自如的行走,3岁左右学会跑步、跳跃;在校的动作方面,1岁左右会做敲击的动作,如敲小鼓等。2岁左右出现嘴吹得动作,如吹哨子、吹玩具喇叭等。4岁左右手分工,动作灵活,掌握了人类操作物体的一些基本方式。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为时间饿空间知觉的发展以及进行游戏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2.游戏。在该时期,从能走会跳期,游戏活动便成为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活动既有鲁豫动作的协调和灵活,又有利于智力和音乐才能的发展。婴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增强了注意力和记忆力,发展力思维和想象力,提高了音乐兴趣。早音乐游戏活动中,听觉和节奏感会有何大提高。 3.语言。婴幼儿时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时期。婴儿1岁半前会说的词还很少,主要是听。幼儿到3岁以后,会说的词语大量增加。随着语言的出现,婴幼儿可以进行那个思维活动,所说的词汇大量增加,随着语言的出现,婴幼儿可以进行思维活动,能够反映事物的逻辑关系,调节行为成为有意识的行为。 4.心理的发展。该时期是感知觉全面发展的时期,听觉、动觉、空间和时间知觉迅速发展。从3岁做油漆,对有趣的事物有较长时间的注意和记忆。婴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只有初步发展,思维主要依靠具体的联想,想象也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婴幼儿的情感日益丰富,意志和个性开始发函,行动能够逐渐服从成人和集体的要求。但总的来说,该时期儿童各方面都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兴奋强于抑制,注意力不稳定,身心两方面都极易发生疲劳和受到损害。,三、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音乐能力指的是个体从事音乐时间活动本领。它包括从事演唱、演奏、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方面活动的本领。 音乐的感受力指的是对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情绪和思想感情的体验能力。 音乐的表现力是指在音乐感受能力的基础上,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自己的声音或者动作表达出来的能力。,1-6、7岁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1岁开始:对节奏产生反应,对音响产生兴趣;歌唱方面能自发的哼唱。 2岁:对旋律能够再认识,并能做出走步等节奏反应;能唱几句歌。 3岁:能识别一定的音高、音量和音色,记忆简单的音乐旋律,并你呢个做出节奏性的律动;喜欢唱歌,但音高不准确。 4岁:喜欢边游戏边唱歌,音高较为确定。 5岁:可以随着音乐打拍子。 6岁:歌唱音域约达一个八度,能准确的唱出一些简单的歌曲。,第二节 音乐的构成,旋 律,节 奏,风 格,力 度,音 色,结 构,和 声,曲 式,音乐,旋 律,旋律的发展是声音向高、向低或水平方向的移动。声音的发展方向决定了旋律线。 闪烁的小星音高层次线和旋律线,旋律重复指的是将同一旋律得整体或者局部进行重复。 案例一:粉刷匠 案例二:打起手鼓唱起歌,案例一:粉刷匠,案例二:打起手鼓唱起歌,旋律模进指的是同一旋律在更高或更低的音区进行的重复。 案例一:酒干倘卖无 案例二:祝酒歌,节 奏,节奏构成的基本单位称作拍子。速度是指拍子的快慢。拍子有时快,有时慢,拍子加快成为渐快,拍子减慢成为渐慢。速度以一些非常重要的方式影响表现力。 案例一:再见吧,妈妈 案例二:用很快的速度试唱闪亮的小星,再用很慢的速度唱,然后用中等的速度唱,你会发现两个极端的速度改变的歌曲的意味。,通过某种规则的形式加强重音,拍子通常被分成很多组。这些有重音的一组组拍子我们成为节拍。他们可以是两拍一组、三拍一组、四拍一组、五拍一组、六拍等等。最常见的是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力 度,力度(dynamics)是音响强弱的程度。它和音区一样,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能简单地用物理学中的分贝单位标准来衡量。 力度存在于有强到弱的分布广泛的范围之中,有时音乐弱到你必须特别注意的去听,如没有回答的问题;有时亦可以听到很强的音乐,如贝多芬命运0110的敲击命运的声音。如果你想听力度变化的实力,可以欣赏拉威尔的波莱罗这首乐曲将渐强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下列表格中是最常用的力度记号: 类别 写法 原语 意义 固定的强弱记号 PP Pianissimo 很弱 P Piano 弱 mp mezzo-Piano 中弱 mf mezzo-forte 中强 f forte 强 ff fortssimo 很强 变化的强弱记号 cresc 或 decrecendo 渐弱 dim 或 diminuendo 渐弱 Smor Smorendo 渐慢渐消失 morendo morendo 渐消失 更换强弱 fp forte - piano 强后变弱 piu ff piu forte 较强 menof meno forte 强度较差 Sub . p Subito piano 突然较弱 rf rinforzando 强烈地渐强 特别加强 Sf 或 Sfz Sforzando 个别音加强 ac: A accento 重音,音 色,音的色彩,或成为音色,是构成音乐声音的基本要素。现在的音乐作品使用了广泛的音响。中国乐器包括笛子、埙、二胡、琵琶、古琴、古筝、板胡、鼓、锣、唢呐、笙等。外国乐器包括长笛、大、中、小提琴、吉他、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小号等。音乐也使用所有的人声,即童声、成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音乐还使用了电子音响,非传统的乐器、录音以及自然界的音响等等。,结 构,音乐的结构可以从各个方面考虑,主要的方面是结构的密度。一些音乐的结构一目了然,非常清晰;一些则相反,难以理解。 结构可以被看做是音乐中各种声音的联系体。有时我们仅仅听到一种声音,即单声部结构(一个声音)。有时则听到若干声音,他们同等重要,如我们在圆舞曲或赋格中听到的复调音乐结构(许多声音)。在多数音乐中,一个声音占支配的地位,其他声音则是伴奏或对比,这就是主调音乐结构。 案例一:单声部音乐结构 案例二:复调音乐结构牧童短笛,和 声,高度发达的和声音乐起源于西方文化。在音乐进行时,和声可能被称为声音的总想组合。 案例: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曲 式,在音乐作品中,曲式可能被称作是旋律、节奏、音色、结构、和声等各种音响复合物的组织者。曲式的基本原理是统一、变化和平衡。统一就是原封不动的重复某些乐思,对乐曲进行相似处理或变奏;变化就是对乐曲做完全改变或对比,变奏等。所有结构完整的乐曲都是在统一和变化中取得平衡。 常见的曲式有:赋格、舞蹈组曲、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协奏曲等等,风 格,通常来说,风格就是指在一段乐曲中,一段文化里,一个作曲家的作品中,以及某一个历史时期中,使用节奏、旋律、和声这些表现性要素的各种方式。此外在歌曲的歌词中也体现出各种风格,其中包括时代风格、语言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个性风格等。,格什温: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蓝色狂想曲”则完全不同于纯粹的古典音乐,它用到的是有点爵士味道的近代乐风,背景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大都会,本段落大胆的用色及线条呈现出大都会生活的光怪陆离,尤其那位曼哈顿乐师穿着冰刀的狂舞节奏,实在令人印象深刻。1621,经典赏析,第三节 儿童音乐欣赏,一、游戏题材,玩耍是儿童的本性。在儿童的观念中,音乐是“有趣”和“游戏”的一部分。“游戏”一词最初就含有声音、运动和舞蹈的涵义。儿童把音乐与游戏连接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通过一体化的感受,将声音作为既听又看,又引起身体反应(跳舞),同时又理解、服从的东西,并用这种方式来体验世界。游戏题材的儿童音乐作品数量繁多,也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音乐题材。,代表性的作品,中国作品: 藏猫猫、幸福拍手歌、早操歌、划小船、找朋友、搭积木、稍息立正站好、看驯兽、谜语歌、巧巧手、跳绳谣、小手拍拍、老鹰捉小鸡、拍手歌、数蛤蟆、剪纸歌、五个好娃娃、手指游戏、搭积木、骑马唱歌、蹬轮子、指鼻子、小手不见了、蚂蚁爬山、荡秋千、丢手绢、吹泡泡等。,外国作品: 比才的管弦乐组曲儿童游戏,音乐紧凑简洁,想象力丰富。乐曲描述的是作曲家用心观察到的东西:秋千、陀螺、布娃娃、木马、羽毛球、喇叭、小鼓、肥皂泡、跳房子、过家家等地道的儿童游戏。它真实地再现了儿童游戏的乐趣,用音乐的方式揭示玩耍的真谛; 穆索尔斯基的儿童游戏以及声乐套曲儿童之家作品描绘了儿时玩捉迷藏等游戏的情形,是对儿童的游戏,梦幻和纯真情感的惟妙惟肖的写照; 巴托克献给孩子们第一卷中玩耍的儿童、玩耍、游戏歌曲、儿童游戏,第二卷中的捉迷藏等,以诙谐性的旋律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儿童游戏时的场景。,经典赏析,比才: 儿童游戏,二、生活题材,儿童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许多儿童音乐以儿童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为题材,捕捉儿童的生活场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代表性的作品,中国作品: 讲卫生、快乐的小木匠、刨洋芋、小小音乐家、快乐歌、你好,小企鹅、淘米歌、苗家儿童庆丰收、爸爸妈妈吵架了、外婆的澎湖湾、真善美的小世界、小拜年、粉刷匠、买菜、日历歌、上学歌、劳动最光荣、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拾麦穗的小姑娘、卖报歌、数鸭子、鲁冰花、好孩子要诚实、逛公园、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娃哈哈、拔萝卜、喂鸡、小篱笆、洗手帕、我是解放军、我有一只小羊羔等等,外国作品: 舒曼的少年曲集,其中许多曲目都是与舒曼家庭生活中的情景休戚相关的。舒曼用音乐记录了他的孩子们童年时期的一些生活琐事。 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儿童园地也是为其5岁的小女儿写的。其中大象催眠曲表现了手抱大象玩具的孩子入眠的过程;洋娃娃小夜曲为孩子对着洋娃娃的天真歌唱;白雪飘飘以最初的4个单音描写雪花飘飘,描绘了孩子们寂寞的心态;小小牧羊人是玩具人吹奏只有笔尖那么小的角笛;黑娃娃步态舞则模仿美国黑人的舞蹈。每一个场景都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经典赏析,德彪西黑娃娃步态舞,三、童话题材,在儿童音乐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是童话寓言题材,因为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幻想。幻想是儿童音乐的审美特征,也是童话的灵魂。寓言和童话都源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有较强的幻想虚构性,象征性明显,也蕴涵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对儿童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儿童音乐中含有大量的童话寓言题材的作品。,代表性的作品,中国作品: 三个和尚、黄鼠狼给鸡拜年、狐狸摘葡萄、小猫钓鱼、阿童木之歌、小小葫芦娃、白龙马、三个和尚、雪娃娃、小兔子乖乖、小猪盖新房、两只老虎、乌鸦喝水、蜗牛与黄鹂鸟、小乌鸦爱妈妈、迷路的小花鸭、两只燕子在吵架、乡下老鼠、小斑鸠对我说、蓝精灵等等,外国作品: 普罗柯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外,同样著名的还有法国近代作曲家杜卡斯的小巫师,该剧取材于约瑟夫雅各布斯的童话故事魔法师的徒弟。另外,还有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乐曲主要取材于法国作家贝洛的民间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虚构出一个童话世界,表现了儿童天真无邪和幻想情趣。如第三段丑姑娘和瓷娃娃女皇,充满了西方儿童对古老中国的神往和遐想,音乐富有东方的异国情调。童话中矮小的瓷娃娃,在儿童的幻想中一个个活动起来了,组成一个中国的丝竹乐队,增添了东方古国的神秘气氛。,经典赏析,艾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Pomp &Circumstance) “威风凛凛进行曲”则是圣经里“诺亚方舟”的故事,这回迪斯尼让唐老鸭来扮演诺亚,当暴风雨来临前夕赶着一大堆动物登上方舟,后来更与汹涌的大洪水搏斗,最后风平浪静,所有动物都登上方舟甲板,共同迎向光明的未来。0115,四、大自然题材,自古以来,丰富多姿的自然美景赋予音乐家无尽的创作灵感。在儿童音乐作品中,高山、流水、花、草、树木、走兽、飞鸟,以及春、夏、秋、冬等大自然题材历来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代表性的作品,中国作品: 春天来了、小燕子、小螺号、两只小象、九九歌、雪花、小松树、月亮弯弯晚上天、啄木鸟、春天在哪里、叫声歌、牵牛花、小白船、布谷鸟之歌、金孔雀、蝴蝶花、太阳光金亮亮、夏天到、可爱的小白杨、两颗小星星、大雁飞、可爱的小公鸡、小雨小雨沙沙沙、鸭子和鹅、快活的小雨天、大熊猫、小毛驴、小小蜘蛛网、小鸟小鸟、萤火虫等等,外国作品: 最为人所熟知的与动物有关的音乐无疑要数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动物狂欢节了。 适合儿童欣赏的大自然题材的音乐作品曲目繁多,如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的最后一组花之舞曲,是脍炙人口的描绘花的作品。它以圆舞曲的轻快节奏和优美动人的旋律,使人仿佛回旋于万紫千红的花丛之中。此外,还有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德彪西儿童园地中的雪花飞舞,舒曼的儿童钢琴曲集中的可爱的五月、春之歌,巴托克小宇宙中的乡村小调、田园曲、乡村集市,柴可夫斯基儿童曲集中的冬晨等等。,经典赏析,圣桑:动物狂欢节 1818,柴可夫斯基花之舞 1410,儿童音乐欣赏之二,一、儿童歌曲,歌唱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音乐能力,也是儿童最常见的音乐活动方式。孩子在牙牙学语时就已经在享受歌唱的快乐了。学前儿童歌唱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诸如培养乐感,建立表演自信心,辅助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等方面。,儿童歌曲的特点,此外,在旋律进行上具有轻快、跳跃感,音程以级进与小跳相结合的进行为主。节奏简洁,节拍安排上也以24,44拍为主,34、68拍相对少些。速度处理适中,因儿童的气息有限,过慢的句子不适合调整呼吸,过快则易造成吐字不清。在乐句的安排上,一般速度以二小b节为一句,速度较快时可以四小节为一句。音域选择一般限制在十度以内。,二、儿童器乐曲,儿童器乐曲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指适合儿童演奏的器乐作品,是作曲家专门为提高儿童演奏技术而创作的,如JS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布格缪勒的儿童简易练习曲25首、汤普森的幼儿钢琴教程、舒曼的儿童钢琴曲集、门德尔松的儿童小曲、肖斯塔科维奇的儿童钢琴小曲、柴可夫斯基的少年钢琴曲集、巴托克的献给孩子们、维尔的世界儿童钢琴名曲集、我国作曲家丁善德的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以及为儿童创作的其他乐器的练习曲等等。这些乐曲形象生动,旋律优美动听,适合儿童趣味,并且有一定的技术目的性,一般以适合儿童的演奏技术和审美心理为目的。,另一类是适合儿童欣赏的器乐曲。如舒曼的钢琴套曲森林景象及他为中提琴和钢琴而作的童话场景,穆索尔斯基的童年回忆,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野蜂飞舞,安德森的跳圆舞曲的小猫、滑雪橇、打字机,贝多芬的孩子的梦、土耳其进行曲、献给爱丽斯,克来斯勒的玩具进行曲,约翰施特劳斯的游览列车波尔卡,哈哈图良的玫瑰少女舞曲,普洛柯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晚会、摇篮曲等等。其中有一些是带有标题的儿童组曲。一般而言,组曲中都是不太长的小曲子,富有变化,比较适合儿童欣赏。如德彪西的儿童乐园、拉威尔管弦乐组曲鹅妈妈组曲、比才的儿童游戏、弗雷的洋娃娃组曲、普罗科菲耶夫的儿童交响组曲冬天的篝火等,都是很有感染力的器乐作品。,三、儿童歌舞剧,儿童歌舞剧既包括儿童歌剧、儿童舞剧,也包括综合了儿童诗歌、音乐和舞蹈的儿童歌舞剧。儿童歌舞剧是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儿童剧,主要以演员的唱词和舞蹈动作、音乐曲调的设计来表现剧情、反映生活。 儿童歌剧是随着学校音乐教育的逐渐成熟而产生并发展起来。儿童天性好动活泼,喜欢富有动感的场景,因而儿童歌剧的结构简单,情节生动,故事性强,尤其是动作性突出,富有儿童情趣。 儿童舞剧一般以一个适宜儿童的故事为背景,根据故事配合音乐,安排不同的角色,通过舞蹈表演的方式来展现剧情。,儿童歌舞剧的特点: 一般来说,儿童歌舞剧比较突出音乐性、动作性和统一性。在表演中,或以歌唱为主,或以歌舞并重,或配以诗歌朗诵和旁白等。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大多采用童话的方式。其中的歌曲大多亲切、好唱、好记,再加以优美的舞蹈动作和真实的表演,对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代表性的作品: 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现代儿童歌舞剧作家黎锦晖先生就创作了13部儿童歌舞剧,其中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月明之夜,以及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比较著名。剧目语言生动、明快,词曲通俗易懂,采用民歌音调,深受少年儿童喜欢,许多年来影响教育了几代人。近些年也出现也一些作品爱我你就抱抱我、茧子姑娘、小兔子乖乖、拯救、恐龙、童心、我要飞、音乐伙伴。 外国作品如巴托克的木刻王子、普罗柯菲耶夫的灰姑娘、拉威尔的鹅妈妈、根据安徒生童话改编的拇指姑娘,以及我国的夜郎新传、根据恩斯特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改编的舞剧胡桃夹子等。,四、交响童话,交响童话在体裁上属于“交响诗”,只是在内容上是专为儿童创作的,以儿童童话为主。“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产生于19实际的交响音乐会序曲。该题材由李斯特所创。他将标题交响乐和诗联系起来称为交响诗。如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李斯特的塔索、吕其明的白求恩、施康永的黄鹤的故事。此外交响音画鲍罗丁的在中亚西亚的草原上,交响素描德彪西的大海、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交响童话如普罗柯菲耶夫的彼得与狼、史真荣的龟兔赛跑都属于交响诗的范畴。,经典赏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情节简介: 少先队员彼得与他的小朋友鸟儿一起玩耍,家中的小鸭在池塘嬉游,与小鸟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爷爷后来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不久,狼真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躲在树后要捉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爷爷和猎人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故事寓意深刻,表现了儿童彼得以勇敢和机智战胜了凶恶的狼。,第四节 幼儿音乐教育,一、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 二、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 三、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 四、国外音乐教学流派简介,一、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一)幼儿教育的总目标 教育目标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规定性的指导作用,它是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教育组织形式、设计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同样,学前儿童音乐教台目标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上作的重要指南,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各项教育要求选择或确定的依据。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前阶段这一目的表现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具身心和谐发展。”,(二)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幼儿音乐教育需要让幼儿认识表现音乐的各种符号手段,掌握必要的演唱、演奏技巧,同时学会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和音乐才能,他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这个意义而言,音乐教育承担着音乐本身的教育目的。,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不仅是逐步学会认识音乐、把握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的过程,更是幼儿在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活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促进儿童全面、和谐、整体的发展是幼儿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从这个意义而言,音乐教育梗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手段。,二、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三、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是实现幼儿音乐教育的媒介,是目标转化为幼儿发展的中间环节,也是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对于完成教育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他是指幼儿从音乐教育活动中获得主要经验的总和。一般包括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和音乐欣赏这四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领域。,(一)歌唱,歌唱是人类表达、交流思想感情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也是幼儿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法。对于幼儿来说,歌唱是他们同年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歌唱既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同事,它还具有重要教育价值,他能在潜移默化的审美熏陶中陶冶幼儿的情操,启迪幼儿的心智,完善幼儿的品格。因此,歌唱时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案例:可爱的小动物(小班),(二)韵律活动,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开始于动作。却是,在幼儿的音乐活动中,身体动作和音乐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动作是幼儿表达和在再现音乐的一种最直接而自然的手段。对幼儿来说,韵律活动既能满足幼儿对于音乐的参与、探究的需要,活的表现和交流的快乐体验,更能促进幼儿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以及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案例:小跑步(中班),(三)打击乐演奏活动,打击乐演奏也是幼儿音乐活动的一个忠告组成部分,在乐器演奏活动中既可以培养和增强幼儿的节奏感以及对各种不同乐器音色和表现力的敏感性,而且能够在操弄、熟悉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扩展幼儿的音乐与会,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的感受和理解力,他别是对多声部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从中享受和体验到集体打击乐演奏活动的快乐。 案例:小象(中班),适合儿童的打击乐器,(四)音乐欣赏活动,幼儿的音乐欣赏,是让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 、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他与其他活动之间有着更为紧密的练习。由于音乐经验的缺乏和抑制能力发展的不完善,幼儿不能长时间想成人那样专注的倾听和观看别人的音乐表演,而需要通过他们自身的参与,达到熟悉、理解和享受音乐作品的目的。 幼儿欣赏的作品可以是各种风格的歌曲和器乐曲,但是歌曲和乐曲的形象应是比较具体的,内容应较为明确、单纯,结构不宜过长、过大,过于复杂;有时可以是某些大型作品的片段和主题。 案例:龟兔赛跑(大班),四、国外音乐教学的流派简介,(一)雅克-达尔克罗兹及其律动教学法 (二)柯达伊教学法 (三)奥尔夫教学法 (四)铃木教学法 (五)曼哈顿音乐课程计划 (六)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一)雅克-达尔克罗兹及其律动教学法,瑞士音乐家、教育家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在他任日内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期间(大约在1900年)提出的一个音乐教学学说。又称“体态律动学教学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理念及特色,达尔克罗兹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音乐性的,也就是不符合音乐的本性。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针对这一点,达尔克罗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的教学法。 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因此,要进行音乐训练,只训练耳朵、嗓音、手指等是不够的,必须练好人的体态,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以达到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加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学习之能力。,教学要点,1.人体的基本节奏; 2.身体各部分的配合; 3.头脑和身体间的协调与动作的控制 和反应; 4.时间和空间; 5.紧张和放松。 案例: X X X X 4 X X X 3 X X X X 1 X X 2 X X X 4,(二)柯达伊教学法,柯达伊(zoltan kodaly 1882-1967)是一位著名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匈牙利的音乐教育。1905年,柯达伊和巴尔托克(Bela Bartok)于1905年开始赴匈牙利各地收集民谣,由此,让他渐渐地警觉到需要去改善歌唱的品质、训练优秀的音乐教师和小孩以提升匈牙利人民的音乐水准。1920年,他运用民谣素材创作儿童合唱曲;柯达伊于1929年,决定使音乐成为每个小孩教育的一部分。,理念及特色,柯达伊体系以集体歌唱为主要教学形式,教材大多取材于匈牙利民歌或以本民族风格创作的多声部合唱,以五声音阶为市场教学的支柱,采用首调唱名法以及柯尔文手势等教法,有着高度严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