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中国法制史》课程导学.doc_第1页
中央电大《中国法制史》课程导学.doc_第2页
中央电大《中国法制史》课程导学.doc_第3页
中央电大《中国法制史》课程导学.doc_第4页
中央电大《中国法制史》课程导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电大中国法制史课程导学第一讲绪 论一、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一)研究对象 P1以中国法律制度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探索中国法律制度的起源、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本质、内容、体系、原则、特点、作用、以及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性。(二)研究范围 P2研究范围广泛,本书主要是从纵横两方面进行。一是从纵向历史发展顺序,从夏朝的奴隶制法制讲到新中国建国前的法制;二是从横向说明各个时期的法律内容。包括立法概况、指导思想、法律形式、行政立法、经济立法、刑事立法、民事立法、婚姻家庭立法、继承立法、诉讼立法和司法制度等。二、学习目的和意义 P3察古知今,鉴往知来三、学习方法和要求方法P6中国法制史的学习方法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思路,抓住中国法制发展的脉络。首先,必须抓住中国法制发展的几个大的阶段。其次,了解每一阶段包括那几个主要朝代。最后,掌握每个朝代的法制的内容、特点。要求:1、认真自学教材,多做练习(熟悉考试题型)2、下载电大在线平台、图书馆的资料、分类整理资料3、到课程讨论区参与讨论、发帖第一章 夏朝的法律制度(公元前世纪公元前世纪)学习重点:1、法的起源2、我国古籍中对刑、法、律的释义3、夏朝的法律制度第一节 夏朝的建立和奴隶奴隶制国家与法的产生 (了解)一、夏朝建立以前的社会状况母系氏族 原始群氏族公社 国家父系氏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出现, 私有制的产生。二、夏朝的建立和国家的产生 P11启废除“禅让制”,确立了王位“世袭”制。“禅让制”的废除,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标志着氏族公社制度基本瓦解,国家已经产生。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随着国家的建立,法律也随之产生。第二节 法律的起源和夏朝的法律制度一、法律的起源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法的起源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夏朝法律的内容来源于以下行为规范:P14(一)原始社会的礼礼源于原始宗教礼仪(二)原始社会的战争命令刑始于兵(三)原始社会的苗族习惯法“苗民弗用灵,制以刑”二、我国古籍对刑、法、律的释义及其运用 P15(一)刑1、刑罚刑-用刀割脖子,即砍头,表示刑罚。2、惩罚犯罪之法是夏商周三代法律的总称,即奴隶时代法通称为刑,如禹刑、汤刑、九刑。(二)法1、法:行为规范,具有均平、公正、不偏不倚,限制、强制的意思。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基本法律的总称,如仆区法、茆区法、被庐之法等。(三)律1、 律:均布,古乐器中调音律的工具,引申为规范约束,与法通用。强调法律的统一适用。2、 战国时秦国的商鞅改“法”为“律”。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宋元除外),如:秦律、永徽律、大清律例。“法”与“律”连在一起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是在清末民初时开始的。三、夏朝的法律制度(一) 夏朝的法律制度1、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是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为追念其先祖而命名为“禹刑”。“夏正刑有五,科三千条”:意思是夏朝刑罚体系由墨、劓、剕(刖、膑)、宫、大辟五刑组成,共三千条。奴隶制五刑:即黥(墨)、劓、剕(膑、刖)、宫、大辟。2、“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军令甘誓中的一条罪名。甘誓:是夏后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发布的战争动员令。“威侮五行”-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星,泛指天象。引申为对上天不敬。“怠弃三正”-三正及三卿。引申为不走正道。3、“昏、墨、贼,杀。”夏书曰:“昏、墨、贼,杀。”昏:“己恶而掠美为昏”。自己有了罪恶而掠取别人的美名来掩饰。墨:“贪以败官为墨”。贪婪败坏官纪为墨(不洁)。贼:“杀人不忌为贼”。肆无忌惮的故意杀人为贼。“昏、墨、贼”是三种罪名,“杀”是刑名即死刑。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说明夏朝已经有了赎刑制度。赎刑:是一种可以用财物折抵刑罚的制度。在当时指的是用青铜来赎罪。吕刑: 西周时吕侯受周穆王之命而作的有关赎刑的刑书。(二) 夏朝法律制度的特点: P19四、监狱制度圜土:监牢的形象名称。在地下挖圆形的土牢或在地上围起圆形土墙,以监禁罪犯, 防止其逃跑。商汤的首领曾被囚于“夏台”这个地方,而“夏台”又叫“钧台”。所以,“圜土”、“夏台”、“钧台”都成为夏朝监狱的代称。第二章 商朝的法律制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学习重点:1、商朝刑事立法:(1)汤刑;(2)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3)刑名;(4)罪名。2、商朝的婚姻制度3、商朝的继承制度4、监狱第一节 商朝建立及立法概况一、 汤灭夏朝,商朝的建立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二、立法概况(一)汤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是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二)汤誓: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命令。(三)汤诰第二节 刑事立法 一、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神权法思想二、刑名荀子.正名说:“刑名从商”P27这是荀子对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结(也是商朝法律制度的特点)。意思是说,后世历朝历代的刑事法律制度在体上沿袭商朝的,说明商朝的刑罚种类多且残暴。(一)死刑(大辟)1、斩、戮2、炮烙:商朝的酷刑。“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即在铜柱上加上油脂,铜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铜柱既滑又热,可使有罪者从铜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烧死。3、醢:商纣王时的一种酷刑,即把人捣成肉酱。4、脯:商纣王时的一种酷刑,即把人杀死晾成肉干。5、劓殄: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后代都杀掉。(二)肉刑主要是指对犯罪者施以割裂肌肤、残害肢体而不取其性命的刑罚。1、墨刑 P282、劓刑3、刖刑(yue)4、宫刑奴隶制五刑:指的是奴隶社会墨、劓、刖、宫、大辟这五种刑罚。(3)徒刑将犯罪者拘系使其劳作的刑罚。4、罪名 P30(1)舍弃稼穑(2)不从誓言(3)不吉不迪(4)颠越不恭(5)暂遇奸宄第三节 商朝婚姻家庭与继承立法一、婚姻婚姻家庭立法群婚制|- 对偶婚制-一夫一妻(多妾)制二、继承立法(一)商朝王位继承制度的变化发展1、商朝初期: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辅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P32指兄长死后,其王位由弟弟继承,而子继辅之,无弟则传子。2、武乙之后,则完全实行父死子继制。3、商朝在实行父死子继制以后,又逐渐实行了嫡长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继承制P(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