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总结]计算机网络两周实习报告.doc_第1页
[实习总结]计算机网络两周实习报告.doc_第2页
[实习总结]计算机网络两周实习报告.doc_第3页
[实习总结]计算机网络两周实习报告.doc_第4页
[实习总结]计算机网络两周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理工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标 题: 实习 报告 班 级: 电信10-3 姓 名: 李家权 学 号: 3100718326 时 间: 2012.12.8 指导老师: 王林 试验一 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一、实验目的:1. 了解传输介质的分类2. 了解与布线有关的标准与标准组织3. 掌握三类UTP线缆的用途与制作4. 了解UTP线缆测试的主要指标,并掌握简单网络线缆测试仪的使用 二、相关知识介绍:1UTP线缆的分类:UTP按照性能与质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一类线缆(CAT 1) 二类线缆(CAT 2)三类线缆(CAT 3) 四类线缆(CAT 4)五类线缆(CAT 5) 超五类线缆(CAT 5e)六类线缆(CAT 6)其中只有CAT 3、CAT 4、CAT 5、CAT 5E和CAT 6可以用于局域网。CAT 5的传输速率为10Mbps至100Mbps,阻抗为100Ohm,线缆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CAT 5e通过性能增强设计后可支持1000Mbps的传输速率。CAT 6是专用1000Mbps传输制定的布线标准 2UTP线缆的实施:直通电缆(straight-through cable ) 交叉电缆(crossover cable )全反电缆(rollover cable )双绞线压线钳RJ45水晶头(1)直通电缆(straight-through cable )直连线可用于将计算机连入到HUB或交换机的以太网口,或者用于连接交换机与交换机(必须是电缆两端连接的端口只有一个端口被标记上X时)。 EIA/TIA 568-B标准的直通线的线序排列图如下右图应用:PC-HUB普通口HUB-HUB普通口-级连口HUB(级连口)-SWITCHSWITCH-ROUTER(2)交叉电缆(crossover cable )交叉线用于将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相连、交换机与交换机直接相连(必须是电缆两端连接的端口同时被标记上X,或者都未标明X时),EIA/TIA568-B标准的交叉线线序排列如右下图所示应用:PC-PCHUB-HUB普通口HUB-HUB级连口-级连口HUB-SWITCHSWITCH-SWITCHROUTER-ROUTER(3)全反电缆(rollover cable ) 全反线又称为控制线(console cable),或称反接线。用于连接一台工作站到交换机或路由器的控制端口,以访问这台交换机或路由器,直通电缆两端的RJ45连接器的电缆都具有完全相反的次序,EIA/TIA568-B标准的反接线线序排列如右下图所示。三、试验内容1UTP直通线缆的制作步骤: 用剥线钳在线缆的一端剥出一定长度的线缆。 用手将4对绞在一起的线缆按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的顺序拆分开来并小心地拉直(注意:切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扯断线缆)。 按表端1的顺序调整线缆的颜色顺序(即交换蓝线与绿线的位置)。 将线缆整理平直并剪齐(确保平直线缆的最大度不超过1.2cm)。 将线缆放入RJ-45插头,在放置过程中注意RJ-45插头的把了朝下,并保持线缆的颜色顺序不变。 检查已入RJ-45插的头的线缆颜色顺序,并确保线缆的末端已位于RJ-45插头的顶端。 确认无误后,用压线工具用刀压制RJ-45插头,以使RJ-45插头内部的金属薄片能穿破线缆的绝缘层。 重复步骤制作线缆的另一端,直至完成直线的制作。 用网线测试仪检查已制作完成的网线。2UTP交叉线的制作步骤: 控制直连线中的步骤制作线缆的一端。 用剥线工具在线缆的另一端剥出一定长度的线缆。 用手将4对绞在一起的线缆按白绿、绿、白橙、橙、白蓝、蓝、白棕、棕的顺序拆分开来并小心的拉直(注意:切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扯断线缆)。 按表端2的顺序调整线缆的颜色顺序,即交换表端1线橙线与蓝线的位置。 将线缆整理平直并剪齐(确保平直线缆的最大长度不超过1.2mm)。 将线缆放入RJ-45插头,在放置过程中注意RJ-45插头的把子朝下,并保持线缆的颜色顺序不变。 检查已放入RJ-45插头的线缆颜色顺序,并确保线缆末端已位于RJ-45插头的顶端。 确认无误后,用压线工具压制RJ-45插头,以使RJ-45插头内部的金属薄片能穿破线缆的绝缘层,直至完成对接线的制作。 用网线测试仪检查已制作完成的网线。3UTP反接线的制作步骤: 按制作直连线中的步骤制作线缆的一端。 用剥线工具在线缆的另一端剥出一定长度的线缆。 用手将4对绞在一起的线缆按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的顺序拆分来并小心地拉直(注意:切实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扯断线缆)。 按表端2的顺序调整线缆的颜色顺序。 将线缆整理平直并剪齐(确保平直线缆的最大长度不超过1.2mm)。 将线缆入RJ-45插头,在放置过程中注意RJ-45插头的把子朝下,并保持线缆的颜色顺序不变。 检查已放入RJ-45插头的线缆颜色顺序,并确保线缆的末端已位于RJ-45插头的顶端。 确认无误后,用压线工具用力压制RJ-45插头,以使RJ-45插头内部的金属薄片能穿破线缆的绝缘层,直至完成反接线的内乱。 用测试仪检查已制作完成的网线。四实验小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应该怎么制作网线,网线可以分为两种,交叉和全反,要理清线的交叉,还有原理。 实验二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 实验目的:熟悉Cisco IOS的基本配置方式;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2、 实验原理及内容:1交换机的模式:用户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switch#);VLAN配置模式(switch(vlan)#);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接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线路配置模式(switch(congig-line)#)。普通用户模式交换机初始化完成后,首先要进入一般用户模式,在一般用户模式下,用户只能运行少数的命令,而且不能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在没有进行任何配置的情况下,缺省的交换机提示符为:(2)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switch下输入enable命令可以进入特权配置模式,特权模式的缺省提示符为:Switch#在特权模式下可以查看当前设备的大多数配置信息及其状态。若要进行命令参数配置,还需接着进入其它工作模式下。(3)几种模式配置命令的练习,模式间的切换命令如下:在第一次使用交换机进行配置的时,需要了解几种配置模式的命令及其之间的转换。下面是实际的配置命令的使用,并附加有注释说明。Switch /执行用户模式提示符Switchenable /由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提示符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全局配置模式提示符Switch(config)#line console 0 /进入线路配置模式Switch(config-line)# /线路配置模式提示符Switchenable /由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Switch(config-line)#exit /返回到上一级模式Switch(config)# /全局配置模式提示符Switch(config)#interface f0/1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f0/1用于识别交换机的端口,/其表示形式为端口类型模块/端口Switch(config-if)# /接口配置模式提示符Switch(config-if)# ctrl+z /直接返回到特权模式Switch/特权模式提示符Switchvlan database / 进入VLAN配置模式 Switch(VLAN)#/VLAN配置模式提示符2 查看命令:通常是以show(sh)为开始的命令。show version查看IOS的版本、show flash查看flash内存使用状况、show mac-address-table查看MAC地址列表,Show ?帮助命令显示当前所有的查看命令3密码设置命令:Cisco交换机、路由器中有很多密码,设置好这些密码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安全性。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jkx设置进入特权模式的普通密码为jkxSwitch(config)#enable secret xgu设置进入特权模式的加密密码为xguSwitch (config)#line console 0 /进入line子模式Switch (config-line)#password jkx1 /设置console口登录密码为jkx1Switch (config-line)#login /密码使能命令Switch (config-line)#exit/回到上一级模式Switch (config)#line vty 0 15 /配置VTY0到VTY15的密码Switch (config-line)#password network /设置远程登录密码为networkSwitch (config-line)#login /密码使能命令Switch (config-line)#exit /回到上一级模式Switch (config)# /全局配置模式提示符 4 配置交换机名称、IP地址及默认网关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提示符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全局配置模式提示符Switch(config)#hostname jkx /配置交换机的名称为jkxjkx(config)#interface vlan 1 /进入交换机的管理VLAN,即VLAN1的接口模式jkx(config-if)#ip address /配置交换机的IP为/24jkx(config-if)#no shutdown/激活当前端口jkx(config-if)#exitjkx(config)#ip default-gateway 54 /配置默认网关 配置拓扑图中交换机1的名字为SW1:对交换机1配置口令:(1)分别设置进入特权模式的普通口令与加密口令:(2)分别设置进入控制台0的口令与远程登录的口令:对交换机1配置管理IP地址:54/24设四个PC机的E0口速率为全双工10Mbps,请设置交换机的相关端口速率与PC机一致:我的配置过程:SwitchenableSwitch#configure terminalSwitch(config)#hostname SW1Switch(congig)#exitSW1(config)#line console 0SW1(config-line)#password jk1SW1(config-line)#loginSW1(config-line)#exitSW1(config)#line vty 0 15SW1(config-line)#password jk2SW1(config-line)#loginSW1(config-line)#exitSW1(config)#interface vlan 1SW1(config-if)#ip address 54 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SW1(config-if)#speed 10SW1(config-if)#duplex fullSW1(config-if)#exitSW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SW1(config-if)#speed 10SW1(config-if)#duplex fullSW1(config-if)#exit在配置完交换机1后根据要求在交换机2上做同样配置即可。 在特权模式下使用show ip interface brief可发现:交换机1与2上f0/1-2,f0/11-12端口状态都是UP,其它端口DOWN,这是因为这四个端口均连接有对端设备,且对端设备正常工作,而其它端口未连接对端设备。 小结: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主要明白交换机的模式和通信原理,在于熟练。实验四 VLAN配置一、实验目的1、 熟悉cisco交换机的VLAN配置过程二、相关知识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以局域网交换机为基础,通过交换机软件实现根据功能、部门、应用等因素将设备或用户组成虚拟工作组或逻辑网段的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在组成逻辑网时无须考虑用户或设备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VLAN可以把同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段,因此,Vlan可以抑制网络风暴、增强网络的安全性。三、试验内容PC1-PC4的IP地址:-/24 1.完成各PC机的IP地址配置。2.在交换机1上创建VLAN2及VLAN3。并设置其VTP模式为server,域名为jkx。3.设置交换机2,使其VLAN的管理由交换机1完成。4.交换机2获得了VLAN配置信息没有?怎样才能使其获得VLAN的配置信息?5.将两台交换机的fa0/1划分到VLAN2中、fa0/2划分到VLAN3中。6.测试在PC1上能否ping通PC2、PC3、PC4?为什么?实验参考步骤如下:1. 。(依据具体实验环境而定)2.进入交换机1的配置环境:Switch#vlan databaseSwitch(vlan)#vlan 2Switch(vlan)#vlan 3Switch(vlan)#vtp domain jkxSwitch(vlan)#vtp serverSwitch(vlan)#exit3.进入交换机2的配置环境:Switch#vlan databaseSwitch(vlan)#vtp domain jkxSwitch(vlan)#vtp clientSwitch(vlan)#exit4.进入交换机2的配置环境:Switch#show vlan-switch brief (此命令用于路由器的交换模块上查看VLAN信息)Switch#show vlan brief (此命令用于二层交换机上查看VLAN信息)通过查看并没有发现交换机1上创建的VLAN2与3.要使交换机2得到VLAN的配置信息,必须进行TRUNK的配置.在两个交换机的fa0/11-12端口上分别进行以下配置: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5.进入交换机1的配置环境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erface fa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erface fa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Switch(config-if)#end在交换机2上也要进行类似的配置,完成将相应端口划分到指定VLAN中.6(根据实验具体情况如实描写)实验六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一、实验目的1、 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2、 熟悉静态路由的配置二、相关知识1路由器的组成n 硬件:主要由处理器、内存、接口、控制端口等物理硬件和电路组成。其实就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机,与一台普通计算机的主机的硬件结构大致相同。三、实验内容其中:Router1的f0/1:/24Router1的f0/0:/24Router2的f0/1:/24Router2的f0/0:/24PC1/PC2的IP:/PC3/PC4的IP:/ 1、设置ROUTER1设置console口密码为jkx,VTY密码为xgu,enable password密码为jkx1,enable secret密码为jkx2。这些密码各自的作用是什么?Router#conf tRouter(config)#line console 0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jkxRouter(config-line)#loginRouter(config-line)#exitRouter(config)#line vty 0 5Router(config-line)#password xguRouter(config-line)#loginRouter(config-line)#exitRouter(config)#enable password jkx1Router(config)#enable secret jkx2密码作用请自行查看课件。2、在Router1路由器上配置f0/0与f0/1口的IP地址。在Router1路由器上配置f0/0与f0/1口的IP地址。Router#conf tRouter(config)#interface f0/1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nterface f0/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3、在Router2路由器上配置f0/0与f0/1口的IP地址在Router2路由器上配置f0/0与f0/1口的IP地址。Router#conf tRouter(config)#interface f0/1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nterface f0/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4、配置PC1至PC4的IP地址。(请根据模拟软件自己描述PC机的IP配置过程)5、在PC1上使用ping命令测试它可以和哪些路由器端口连通?(请自行使用ping命令检测具体实验结果)6、在Router1与Router2上配置静态路由,使PC1能与PC3/PC4连通。Router1(config)#ip route Router2(config)#ip route 7、为了确保路由器重启后,以上配置参数有效,应如何操作?Router1#copy run startRouter2#copy run start实验七 动态路由配置一、实验目的1. 掌握RIP协议的相关配置2. 掌握OSPF协议的相关配置二、相关知识1RIP协议相关知识RIP属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路径选择的参数,并规定以目标网络的最大跳数为15,如果超过此跳数,则直接丢弃数据包;RIP路由协议每30秒更新一次,并在相邻路由器上进行路由信息广播。RIP为路由消息协议,存在两个版本V1、V2。RIP V2是V1的改进版本,RIP v2支持VLSM,并提供认证、使用组播地址传递路由信息三、实验内容实验拓扑图如下所示,其中:Router1的f0/1:/24Router1的f0/0:/24Router2的f0/1:/24Router2的f0/0:/24PC1/PC2的IP:/PC3/PC4的IP:/ 各个路由器上已经完成了基本配置 ,现要求:1、在各路由器上完成RIP的基本配置,并写出相应的配置命令行。RA#conf terRA(config)#router ripRA(config-route)#version 2RA(config-route)#network RA(config-route)#network RA(config-route)#exit (路由器B与此类似。)2、查看并简要写出各个路由器上查看到的路由选择。(到每个路由器上使用show ip route命令可以查看到相应的路由表,请将主要的路由信息写下来。 )RA#show ip routeR /8 120/1 via , 00:00:24, FastEthernet0/1C /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C /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RB# show ip routeR /8 120/1 via , 00:00:04, FastEthernet0/1C /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C /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13、清除各路由器上的RIP配置RA(config)# no router ripRB(config)# no router rip4、在各路由器上完成OSPF的配置,并写出相应的配置命令行。路由器A的OSPF配置: RA(config)#router ospf 111 RA(config-route)#network 55 area 0 RA(config-route)#network 55 area 0(路由器B与此类似。)实验八 访问控制列表一、试验目的1. 熟悉路由器的标准访问控制列表配置方法2. 了解路由器的扩展访问控制列表配置方法二、相关知识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 ,简称ACL)既是控制网络通信流量的手段,也是网络安全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个ACL列表可以由一条或若干条指令组成,对于任一个被检查的数据包,依次用每一指令进行匹配,一旦获得匹配,则后续的指令将被忽略。路由器为不同的网络协议定义不同的ACL列表。为了标识与不同的网络协议对应的ACL,可以采用数字标识的方式。在使用ACL数字标识时,必须为每一协议的访问控制列表分配唯一的数字,并保证该数字值在所规定的范围内。标准IP协议的ACL取值范围:1-99;扩展IP协议的ACL取值范围:100-199。 三、实验内容1设网络拓扑图如上,已经按下列要求配置完IP地址Router_A: f0/0为/24 f0/1为/24Router_B: f0/0为/24 f0/1为/24PC1的IP为/24;PC3的IP为/24;请配置两个路由器的路由,使PC1与PC3互联互通。RA(config)#ip route f0/0RB(config)# ip route f0/02请在路由器A上配置标准ACL:拒绝PC3来的数据包到达左边的网络,而其它PC可以达到。在路由器A上配置ACL:RA(config)#access-list 10 deny host RA(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anyRA(config)#interface f0/0RA(config-if)#ip access-group 10 in 3请在路由器A上配置标准ACL:拒绝PC1与外网的通信,而PC2可以。在路由器A上配置ACL:RA(config)#access-list 20 deny host RA(config)#access-list 20 permit anyRA(config)#interface f0/1RA(config-if)#ip access-group 20 in4请在路由器B上配置标准ACL:拒绝与QQ服务器71的任何通信,而其它通信允许。 在路由器B上配置ACL:RB(config)#access-list 30 deny host 71RB(config)#access-list 30 permit anyRB(config)#interface f0/0RB(config-if)#ip access-group 30 in5在进行网络控制时,标准ACL的局限是什么?标准ACL的局限是只能根据数据包的源IP地址进行访问控制,而不能进行其它更灵活的控制。实验九 网络地址翻译一、实验目的1. 了解掌握网络地址翻译的相关概念2. 掌握NAT的基本配置过程二、相关知识网络地址翻译(NAT)可以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翻译为Internet合法IP,从而可以方便解决LAN内大量IP地址的申请问题。NAT是一种用来让使用私有地址的主机访问Internet的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是将私有地址转换为可以在公网上被路由的公有IP地址;PAT又称多端口地址转换(port address translation),是对NAT功能的一种改进。PAT能使多个内部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全球地址,故又被称为“多对一”NAT三、实验内容DNS服务器:0/24; sohu的Web服务器:36/24Router1的f0/1:/24 f0/0:36/24Router2的f0/1:54/24 f0/0:54/24PC1:1/24 ;PC2:2/241、拓扑图中设备各端口IP已经配置成功,DNS服务器与Web服务器也配置完成。PC1、PC2的默认网关与DNS服务器参数应如何配置?Router1与Router2上的路由应如何配置?请完成这些操作,使左右网络相连通。 PC1与PC2的默认网关参数为为,DNS服务器参数为0 Router1(config)#ip route f0/0 Router2(config)#ip route f0/0 此时在PC1或PC2上可以ping通,证明左右网络已经相连通.2、在PC1的WEB浏览器上打开,同时到WEB服务器上查询TCP的连接,其结果如何?此时访问WEB服务器在外部IP是什么?SERVERnetstatActive Connections Proto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36:80 1:1027 SYN_RECEIVED由此可以发现此时访问WEB服务器的外部IP是13、在Router1上配置静态NAT,使内部IP地址1与外部IP地址38建立映射关系.重新操作第2步,结果如何?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 38Router(config)#int f0/0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nt f0/1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重新操作第2步的结果为:SERVERnetstat Active Connections Proto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36:80 38:1030 SYN_RECEIVED由此可以发现此时访问WEB服务器的外部IP是38,而不是PC1的IP!4、在Router1上配置动态NAT:全局地址池为30-137,左边LAN内在PC都可使用这些全局IP.到PC2上重新操作第2步,结果如何?Router(config)#ip nat pool xgu 30 37 netmask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0 permit 55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xgu重新操作第2步的结果为:SERVERnetstat Active Connections Proto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36:80 30:1031 CLOSED由此可以发现此时访问WEB服务器在外部IP是305、在Router1上配置PAT:使LAN内所有PC机都复用全局地址40. 到PC2上重新操作第2步,结果如何?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55Router(config)#ip nat pool jk 40 40 netmask Router(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jk overload重新操作第2步的结果为: SERVERnetstatActive Connections Proto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36:80 40:1027 CLOSED由此可以发现此时访问WEB服务器在外部IP是40实验十一 服务器常规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WWW、FTP的配置2了解DNS的基本配置过程二、相关知识1 WWW相关知识(1)简介World Wide Web(也称Web、WWW或万维网)是Internet上集文本、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身的信息服务系统,整个系统由Web服务器、浏览器(Browser)及通信协议等3部分组成。WWW采用的通信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它可以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是Internet发布多媒体信息的主要协议。 WWW中的信息资源主要由一篇篇的网页为基本元素构成,所有网页采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来编写,HTML对Web页的内容、格式及Web页中的超链进行描述。Web页间采用超级文本(HyperText)的格式互相链接。当鼠标的光标移到这些链接上时,光标形状变成一手掌状,点击即可从这一网页跳转到另一网页上,这也就是所谓的超链。 Internet中的网站成千上万。为了准确查找。人们采用了统一资源定位器(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来在全世界唯一标识某个网络资源。其描述格式为:协议:/主机名称/路径名/文件名:端口号例如:,客户程序首先看到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知道处理的是HTML连接,接下来的是站点地址(对应一特定的IP地址),http协议默认使用的TCP协议端口为80,可省略不写。 在Windows 2000中推出了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5.0(简称IIS5.0)提供了方便的安装和管理,增强的应用环境,基于标准的发布协议,在性能和扩展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为客户提供更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IIS是基于TCP/IP的Web应用系统,使用IIS可使运行Windows 2000的计算机成为大容量、功能强大的Web服务器。IIS不但可以通过使用HTTP协议传输信息,还可以提供FTP和Gopher服务,这样,IIS可以轻松地将信息发送给整个Internet上的用户。 (2)HTML语言的导读HTML是WWW上专用的操作语言,在Web服务器中的信息组织和操作都要依靠HTML来完成。HTML的特点是标记代码简单明了、功能强大、可以定义显示格式、标题、字型、表格、窗口等;可以和WWW上任一信息资源建立超文本链接;可以辅助应用程序连入图像、视频、声频等多介质信息。HTML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只能选用Web资源的字体,排版功能较弱;忽略空格及自然格式,段落必须声明;在不同硬件环境下显示效果不同等。HTML的代码文件是一个纯文本文件(即ASCII码文件),通常以.html或.htm为文件后缀。(3)配置管理WWW服务器选择“开始”/“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服务管理器”,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 管理窗口,如图所示,窗口显示此计算机上已经安装好的Internet服务,而且都已经自动启动运行,其中Web站点有两个,分别是默认Web站点及管理Web站点。 1)使用IIS的默认站点步骤一,将制作好的主页文件(html文件)复制到Inetpubwwwroot目录,该目录是安装程序为默认Web站点预设的发布目录。步骤二,将主页文件的名称改为Default.htm。IIS默认要打开的主页文件是Default.htm或Default.asp,而不是一般常用的Index.htm。完成这两个步骤后,打开本机或客户机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此计算机 IP地址或主机的JKX名字(前提是DNS服务器中有该主机的A记录)来浏览站点,测试Web服务器是否安装成功,WWW服务是否运行正常。站点开始运行后,如果要维护系统或更新网站数据,可以暂停或停止站点的运行,完成上述工作后,再重新启动站点。 步骤一,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窗口”,鼠标右键单击要创建新站点的计算机,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新建”/“Web站点”,出现“Web站点创建向导”,单击“下一步”继续。步骤二,在“Web站点说明”文本框中输入说明文字,单击“下一步”继续,出现如图所示窗口,输入新建Web站点的IP地址和TCP端口地址。如果通过主机头文件将其它站点添加到单一IP地址,必须指定主机头文件名称。 步骤三,单击“下一步”,输入站点的主目录路径,然后单击“下一步”,选择Web站点的访问权限,单击“下一步”完成设置。 Web站点建立好之后,可以通过“Microsoft 管理控制台”进一步来管理及设置Web站点,站点管理工作既可以在本地进行,也可以远程管理。 1)本地管理通过“开始”/“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服务管理器”,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窗口”,在所管理的站点上,单击鼠标右键执行“属性”命令,进入该站点的“属性”对话框,如图所示。 “Web站点”属性页如图所示,在Web站点的属性页上主要设置标识参数、连接、启用日志记录,主要有以下内容:l 说明:在“说明”文本框中输入对该站点的说明文字,用它表示站点名称。这个名称会出现在IIS的树状目录中,通过它来识别站点。l IP地址:设置此站点使用的IP地址,如果构架此站点的计算机中设置了多个IP地址,可以选择对应的IP地址。若站点要使用多个IP地址或与其他站点共用一个IP地址,则可以通过高级按钮设置。l TCP端口:确定正在运行的服务的端口。默认情况下公认的WWW连接端口为80。如果设置了其他端口,例如:8080,则用户在浏览该站点时,必须输入这个端口号,如::8080l 连接:“无限”表示允许同时发生的连接数不受限制;“限制到”表示限制同时连接到该站点的连接数,在对话框中键入允许的最大连接数;“连接超时”设置服务器断开未活动用户的时间;l “启用保持HTTP激活”允许客户保持与服务器的开放连接,而不是使用新请求逐个重新打开客户连接,禁用则会降低服务器性能,默认为激活状态。这一选择页的设置关系到对网络及服务器优化管理,例如,若发现本服务器负载过大,应限制连接数量。 l 启用日志:表示要记录用户活动的细节,在“活动日志格式”下拉列表框中可选择日志文件使用的格式。单击“属性”按钮可进一步设置记录用户信息所包含的内容,如用户IP、访问时间、服务器名称等。默认的日志文件保存在winntsystem32logfiles子目录下。良好的管理习惯应注重日志功能的使用,通过日志可以监视访问本服务器的用户、内容等,对不正常的连接和访问加以监控和限制。 “主目录”属性页如图所示,可以设置Web站点所提供的内容来自何处,内容的访问权限以及应用程序在此站点的执行许可。Web站点的内容包含各种给用户浏览的文件,例如HTML文件、ASP程序文件等,这些数据必须指定一个目录来存放,而主目录所在的位置有3中选择:此计算机上的目录:表示站点内容来自本地计算机。另一计算机上的共享位置:站点的数据也可以不在本地计算机上,而在局域网上其他计算机中的共享位置,注意要在网络目录文本框中输入其路径。并按“连接为”按钮设置有权访问此资源的域用户帐号和密码。重定向到URL(U):表示将连接请求重新定向到别的网络资源,如某个文件、目录、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