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孰山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有的人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1页
云南孰山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有的人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2页
云南孰山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有的人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3页
云南孰山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有的人教案新版苏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的人课 题有的人 (臧克家)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诗歌。2、能找出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并理解其好处。3、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提到的两类人,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诗句。教学方法阅读法、合作法、讲解法教 学 过 程教 学 内 容学生活动一、 导入新课,了解相关内容:1、1936年10月22日,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数万人自发去悼念他,并尊其为“民族魂”。他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他死后多年,人民依然“热烈纪念他”,著名诗人臧克家有感于此,在鲁迅逝世十三周年之际,写下了有的人诗,抒发了自己纪念鲁迅的感受。2、臧克家是继郭沫若之后,我国诗坛上最杰出的大诗人之一。他早在30年代初相继出版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以鲜活的生活感受和崭新的艺术风貌,引起诗坛的瞩目。他曾以不可遏制的激情,投身于抗日战争,他的作品像火焰一样点燃了人们的爱国热情;解放战争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政治讽刺诗,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新中国诞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有的人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二、检查课前学习情况1、多音字的读法2、朗读节奏的把握情况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注意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爱憎情感。2、这首诗的小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请大家快速默读全诗,看一看诗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联系鲁迅的创作说明根据。“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小结:朱自清对臧克家有过这样的评价:“他知道节省文字,运用比喻,以暗示代替说明。”在有的人中这一特色有相当的显示。3、作者在诗中以鲜明的态度写出了哪两种人?诗人对这两种人各作了怎样的描述?请找出相应的诗句。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四、再读诗歌,分析构思:1、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作的,为什么以“有的人”为题?明确:因为诗人是“借着纪念鲁迅这样一个机会,用诗作为出口,抒发心中的积愤”(臧克家语)。诗中不仅歌颂了伟大的战士鲁迅,而且热情地赞颂了以鲁迅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向着恶势力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的崇高精神。同时,也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诗中写的两种人,代表了两个阶级的斗争,从而深切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无比憎恨,对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的崇敬和热爱。以有的人为题更含蓄,更为重要的是以有的人为题,大大扩大的诗歌的思想内涵,使诗歌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2、朗诵全诗,思考:这首诗分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部分(第1节):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生的感受入手,提出了生与死的辩证观点。第二部分(第24节):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第三部分(第5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3、这三个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明确: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二、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开掘,形成了以赞颂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抒情主线。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第二、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两种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五、六、七诗节分别与上面三个诗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两种不同结局。五、朗诵诗歌,推敲写法朗读,思考: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这首诗的每一节一反一正对比,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生死价值的对比。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人民群众对两种人态度的对比。诗的后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鲁迅这样人的称颂:通过以上3种对比,反映了两个对立阶级不同的人生观,显示了人民群众强烈的爱与憎,从而很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认真听讲尽快进入新课,了解背景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补充笔记自由朗读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交流小组阅读、讨论交流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交流小组阅读、讨论交流听讲、补充笔记课堂练习1、 背诵诗歌。2、 学习了这首诗,我们懂得了哪些道理和知识?课堂小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完全取决于对人民的态度,造福人民的人永生,压迫人民的人不朽。这种人生观念在诗人心底是深刻的,早在1936年鲁迅逝世时,他就写过这样的诗句:“死的是肉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