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静脉窦血栓的病例汇报及总结 ppt课件_第1页
放射科静脉窦血栓的病例汇报及总结 ppt课件_第2页
放射科静脉窦血栓的病例汇报及总结 ppt课件_第3页
放射科静脉窦血栓的病例汇报及总结 ppt课件_第4页
放射科静脉窦血栓的病例汇报及总结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例讨论,患者,男,49岁。 主因“头痛伴间断性抽搐1周余,突发左侧肢体瘫痪,意识模糊1天”入院。 无外伤史。既往患有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中药,具体不详。 入院查体:神志嗜睡,眼睑眼结膜水肿(两眼泪汪汪),颈软,四肢肌张力增高,左侧肢体瘫痪,右侧肌力正常,双侧病理反射阳性。 当地县医院CT示:右顶叶脑出血,给予止血,脱水等治疗。,入院CT,我院继续给予脱水治疗,实验室检查: D二聚体:0.5(0.5Ug/ml) 凝血酶原时间:16.7(11.015.0S) 凝血酶原活动度:65%(70%120%),考虑到存在静脉窦血栓的可能,停用止血药物,为改善脑疝挽救生命,行去颅板减压术。 取右侧额颞部标准大骨瓣手术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及帽状腱膜,颞肌,颅骨骨膜连同皮瓣一起翻起并牵开,彻底止血,颅骨钻5孔后线锯贯通,掀起并去除骨瓣,见:右侧额颞顶部硬膜及脑组织张力较高,放射状剪开硬脑膜,见脑表面向矢状窦方向的引流静脉大部分闭塞,血管淤血青紫。,术后CT,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由多种病因所导致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脑静脉系统组成,脑静脉窦 (Cerebral Venous Sinuses) 又称硬脑膜窦(dural sinuses) 组成: 上矢状窦、下矢状窦、岩上窦、岩下窦、海绵窦、直窦、侧窦(横窦、乙状窦)、窦 汇。,A.上矢状窦 B. Galen 静脉 C. 眼静脉 D. 面静脉 E. 海绵窦 F. 岩下窦 G. 颈静脉 H. 乙状窦 I. 岩上窦 J. 橫窦 K. 直窦 L. 下矢状窦,脑静脉窦内血流方向,脑静脉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颈内静脉 眼静脉 海绵窦 岩上窦 岩下窦 脑静脉 浅静脉组(大脑上静脉、大脑中浅静脉、大脑下静脉) 深静脉组(大脑中深静脉、基底静脉、大脑内静脉、 大脑大静脉 (Galen vein)。,脑静脉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1)静脉无瓣膜,血流方向可逆流。 (2)颅内与颅外静脉之间有多处吻合及沟通,因此颅外感染可引起颅内静脉窦炎性血栓 (3)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当不完全梗阻时可不引起临床症状;当完全阻塞时出现脑淤血脑水肿;脑脊液吸收障碍易引起颅内压升高。血栓远端区内静脉压过高、小血管壁因缺血缺氧而渗透性增高均可造成微血管破裂或血液成分渗出,易出现出血性梗死。,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病机制,感染性(静脉窦炎) 头面部、其他部位感染 无静脉瓣膜 丰富吻合支 颅内感染性血栓形成,非感染性 1、遗传异常 2、血液动力学异常 血流淤滞 高凝状态 血粘度 V血栓形成 管壁异常 3、蛋白C和蛋白S缺乏 先天原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后天因素:肝硬化 白血病 DIC 应用抗癌药 Vitk拮抗剂,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后发生的病理生理,脑静脉血回流受阻 血液淤积于静脉系统和毛细血管内 局部脑组织肿胀 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静脉性脑梗死 出血 颅内压增高 脑脊液吸收障碍 阻断蛛网膜颗粒吸收 脑脊液吸收障碍 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和体征,单纯脑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数由静脉窦血栓扩展而来。 颅内压 :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NS局灶损害:癫痫 感染或败血症的症状,(一)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多见于产褥期(常发生在产后1-3周)、婴幼儿、老年。,上矢状窦血栓,此窦是脑皮层静脉循环和脑脊液回流的必经之路。 解剖特点决定了血栓易在此部位形成。,上矢状窦血栓,上矢状窦血栓,上矢状窦血栓,(二)乙状窦血栓形成: 主要由乳突炎中耳炎并发。,横窦和乙状窦血栓,海绵窦血栓,临床表现 主要是III、IV、V1、V2、VI颅神经受损征象以及眼眶内外静脉回流障碍所造成的眼睑、结膜水肿及眼球突出。,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并发症:脑膜炎、脑脓肿、脑外脓肿、颈内动脉病变、脑垂体病变,诊断,影像: (一)直接征象 1、CT (1)空“”征 出现率35-75% (2)条索征 出现率20%,2、MRI 急性期(1-3天):正常血管流空现象消失 T1等信号 (脱氧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分解) T2低信号 (正铁血红蛋白) 亚急性期(4天-1月):T1 、T2均为高信号(正铁血红蛋白) 随血管再生:出现正常流空信号 3.MRV: 狭窄或充缺,急性期,亚急性期,(二)间接症象: 1、颅内压 : 脑室变小 MRI:脑实质高信号水肿区 2、脑实质出血性、缺血性病灶 皮层下的出血性脑梗死最多见,梗死部位无动脉分布区特点,DSA:金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