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天医师网()免费提供随时实践技能考试的开始及慢慢接近尾声,考生也大多是在回顾考试的相关真题和相关的解析海天医考网学员整理2013年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解析汇总,方便考生能够及时查询到相关题目的解析和正确答案. 第一站考试 辨证论治 【第 1 号题】7 月 1 日:中医:胃痛(瘀血停胃证) 西医:胃溃疡 鉴别:胃癌中医治法: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方剂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常用药: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常用药:蒲黄、五灵脂、丹参、檀香、砂仁。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 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精神放松,定时定量进餐,忌辛辣食物,戒烟,避免服用对胃肠黏膜有损害药物。 2.根除幽门螺杆菌 多主张联合用药,目前推荐方案有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四联疗法为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合用,再加上任两种抗生素。 【第 3 号题】7 月 1 日:男,60 岁,双下肢水肿 1 月,气短 2 天。病例分析:中医诊断:水肿。气虚证。 鉴别诊断:,更多分享查看:论坛网友分享水肿阳水和阴水 水肿可分为阳水与阴水。阳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一般病程较短。阴水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发病缓慢,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 中医治法:健脾益气。 方剂:实脾饮加人参、黄芪以健脾益气。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干姜、附子、草果、桂枝、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木瓜、木香、厚朴、大腹皮、人参、黄芪(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第 13 号题】7 月 1 日:慢性心力衰竭 鉴别诊断: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中医诊断:心悸。 中医诊断:心悸。心血不足证。 鉴别诊断:心悸与怔忡 心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心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中医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剂:更多分享查看:归脾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一般治疗去除或缓解基本病因;去除诱发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干预心血管损害的危险因素;密切观察病情演变及定期随访。 (二)药物治疗1.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适应证:所有慢性收缩性心衰患者(LVEF40)。 禁忌证:对 ACEI 曾有致命性不良反应(绝对禁用)。 慎用:双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265.2umol/L、血钾5.5mmol/L、症状性低血压(SP90mmHg)、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 使用方法:极小剂量开始,个体化,达到最大耐受量可长期应用。 不良反应:低血压、肾功能恶化、钾潴留、咳嗽和血管性水肿。 【第 15 号题】7 月 1 日:脊柱弯曲度的检查 穿隔离衣 承山 攒竹 太溪定位1、脊柱弯曲度检查方法:患者取立位或坐位,先从侧面观察脊柱有无过度的前凸与后凸;然后从后面用手指沿脊椎棘突用力从上向下划压,划压后的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2、穿隔离衣:(1)先戴好口罩,取下手表,卷袖过肘(冬季卷过前臂中部即可)。 (2)手持衣领从衣钩上取下隔离衣,清洁面向自己,将衣领的两端向外,向领中央折齐,右手食、中和无名指分,更多分享查看:别插入领的各折叠处,拇、小指在外持住衣领对齐户缝,露出袖 笼。 (3)左手伸入袖内,右手持衣领向上拉,使左手露出来。 (4)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举手将袖抖上。 注意勿触及面部。 (5)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将领扣扣好;再扣好袖扣(此时手已被污 染)。 (6)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 5 厘米处)腋中线拉住,然后渐向前拉,直到看到边缘,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注意手勿触及衣的内面),双手在后面将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以一手按住,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将腰带地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结,注 意勿使折处松散。 (7)如隔离衣衣袖过长,可将肩部纽扣扣上,穿好隔离衣,即可进行工作。 3、承山 攒竹 太溪定位承山:足太阳膀胱经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三角形凹陷处。 攒竹:足太阳膀胱经穴。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太溪:足少阴肾经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足太阴肾经的输穴,原穴。 【第 16 号题】安徽 7 月 1 日:室上速,与窦速鉴1、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1)窦性 P 波,即 P 波在、aVF、V3V6 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 (2)P-R 间期 0.120.20s.(3)心率 100160 次分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1)相当于一系列连续很快的房性或交界性早搏,频率 150250分,节律规则。 (2)QRS 波群形态基本正常,时间0.10s.(3)ST-T 无变化,或发作时 S-T 段下移和 T 波倒置。 【第 17 号题】7 月 1 日:中医:胸痹(心血瘀阻证)。西医诊断:心绞痛。鉴别诊断:肋间神经痛 .中医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 鉴别诊断:胸痹与悬饮 悬饮、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为当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咳痰等肺系证候。 中医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降香、郁金。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发作时的治疗1.休息 发作时立刻休息,一般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 2.药物治疗 较重的发作,可使用作用较快的硝酸酯制剂。 (1)硝酸甘油可用 0.30.6mg,置于舌下含化,迅速为唾液所溶解而吸收,12 分钟即开始起作用,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对 92的患者有效,其中 76在 3 分钟内见效。 (2)硝酸异山梨酯 可用 510mg,舌下含化,25 分钟见效,作用维持 23 小时。还有供喷雾吸入用的制剂。 (二)缓解期的治疗使用作用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以防心绞痛发作,可单独选用、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下列药物。 (1) 受体阻滞剂:目前常用对心脏有选择性的制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或选用兼有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 【第 18 号题】7 月 1 日:中医:胸痹(痰浊内阻)西医: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痰浊闭阻证) 鉴别诊断:胸痹与悬饮 悬饮、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为当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咳痰等肺系证候。 中医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方剂: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瓜蒌、薤白、半夏、胆南星、竹茹、人参、茯苓:甘草、石菖蒲、陈皮、枳实。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发作时的治疗1.休息 发作时立刻休息,一般患者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 2.药物治疗 较重的发作,可使用作用较快的硝酸酯制剂。 (1)硝酸甘油可用 0.30.6mg,置于舌下含化,迅速为唾液所溶解而吸收,12 分钟即开始起作用,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对 92的患者有效,其中 76在 3 分钟内见效。 (2)硝酸异山梨酯 可用 510mg,舌下含化,25 分钟见效,作用维持 23 小时。还有供喷雾吸入用的制剂。 (二)缓解期的治疗使用作用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以防心绞痛发作,可单独选用、交替应用或联合应用下列药物。 (1) 受体阻滞剂:目前常用对心脏有选择性的制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或选用兼有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 【第 28 号题】厦门 7 月 1 日: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鉴别消化性溃疡 一般表现为发作性上腹疼痛,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好发于秋冬和冬春之交。钡餐造影可发现龛影或间接征象。胃镜检查可见黏膜溃疡。 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第 33 号题】7 月 1 日:头痛-血虚头痛中医诊断:头痛-血虚头痛鉴别诊断:头痛与眩晕 头痛与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二者对比,头痛之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临床表现,头痛以疼痛为主,实证较多;而眩晕则以昏眩为主,虚证较多。 中医治法:养血滋阴,和络止痛方剂:加味四物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当归、生地、白芍、首乌、川芎、五味子、远志、枣仁。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第 36 号题】福建 7 月 1 日:泄泻,肾阳虚衰证。四神丸加减 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与直肠结肠癌鉴别中医诊断:泄泻,肾阳虚衰证。 鉴别诊断:泄泻与痢疾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方剂:四神丸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一般治疗1.休息 以减轻肠蠕动和症状,减少体力消耗。 2.饮食和营养 给予流质或半流饮食,待病情好转后改为富营养少渣饮食;病情严重应禁食,并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避免食用可疑不耐受食物(如鱼、虾、牛奶、花生等);忌食辣椒、冰冻或生冷食品;戒除烟酒嗜好。 3.心理治疗 对长期反复发作或持续不稳定的病人应给予心理治疗,使其保持心情舒畅安静,以减轻患者情绪变动对病情的影响。 (二)药物治疗1.活动期处理(1)轻型 UC 可选用柳氮磺胺吡啶制剂(简称 SASP),或用相当剂量的 5-氨基水杨酸制剂。 (2)中型 UC 可用上述剂量水杨酸类制剂治疗,反应不佳者适当加量或改服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 (3)重型 UC 激素。 【第 42 号题】7 月 1 日:中医:泄泻(肝郁脾虚)西医: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克罗恩中医诊断:泄泻,肝郁脾虚证。 鉴别诊断:泄泻与痢疾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法:抑肝扶脾方剂:痛泻要方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白芍、白术、陈皮、防风。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一般治疗1.休息 以减轻肠蠕动和症状,减少体力消耗。 2.饮食和营养 给予流质或半流饮食,待病情好转后改为富营养少渣饮食;病情严重应禁食,并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避免食用可疑不耐受食物(如鱼、虾、牛奶、花生等);忌食辣椒、冰冻或生冷食品;戒除烟酒嗜好。 3.心理治疗 对长期反复发作或持续不稳定的病人应给予心理治疗,使其保持心情舒畅安静,以减轻患者情绪变动对病情的影响。 (二)药物治疗1.活动期处理(1)轻型 UC 可选用柳氮磺胺吡啶制剂(简称 SASP),或用相当剂量的 5-氨基水杨酸制剂。 (2)中型 UC 可用上述剂量水杨酸类制剂治疗,反应不佳者适当加量或改服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 (3)重型 UC 激素。 【第 46 号题】第一站 7 月 1 日: 糖尿病 胃火炽盛中医诊断:消渴,胃热炽盛证。 鉴别诊断:消渴与口渴症 两者都可出现口干多饮症状。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多食、多尿、尿甜、瘦削等消渴的特点。 西医诊断:糖尿病。 中医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方剂:玉女煎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玄参、生地黄、麦冬、川牛膝。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口服药治疗1.磺脲类2.双胍类3. -糖苷酶抑制剂4.噻唑烷二酮5.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6.胰岛素治疗 【第 49 号题】浙江 7 月 1 日:中医:胃痛。西医:消化性溃疡。 中医诊断:胃痛。寒邪客胃证。 鉴别诊断:胃痛与真心痛 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绞痛、闷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而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伴有暖气、泛酸、嘈杂等脾胃证候。 西医诊断:消化性溃疡。 中医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方剂:良附丸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高良姜、香附、吴茱萸、乌药、陈皮、木香。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 生活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精神放松,定时定量进餐,忌辛辣食物,戒烟,避免服用对胃肠黏膜有损害药物。 2.根除幽门螺杆菌 多主张联合用药,目前推荐方案有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四联疗法为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合用,再加上任两种抗生素。 【第 49 号题】温州 7 月 1 日:阑尾炎,与消化性溃疡穿孔鉴别;中医诊断:腹痛,瘀滞证。 鉴别诊断:与消化性溃疡鉴别。 西医诊断:阑尾炎。 中医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泄热。 方剂: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大黄 牡丹皮 桃仁 冬瓜仁 芒硝 青皮 枳实 丹参 厚朴 赤芍(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手术治疗。 【第 50 号题】广东 7 月 1 日:痫病痰火扰神证,与痉证鉴别? 中医诊断:痫病。 痫病与痉证 两者都具有四肢抽搐等症状,但痫病仅见于发作之时,兼有口吐涎沫,病作怪叫,醒后如常人。而痉证多见持续发作,伴有角弓反张,身体强直,经治疗恢复后,或仍有原发疾病的存在。 中医治法: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方剂: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龙胆草、青黛、芦荟、大黄、黄芩、栀子、姜半夏、胆南星、木香、枳实、茯苓、橘红、人参、石菖蒲、麝香。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第 54 号题】7 月 1 日:胃癌,胃阴虚中医诊断:胃痛,胃阴虚。 鉴别诊断:胃痛与真心痛 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绞痛、闷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而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伴有暖气、泛酸、嘈杂等脾胃证候。 西医诊断:胃癌。 中医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方剂: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1、手术治疗。 2、化疗药物治疗。:氟尿嘧啶、喃氟啶等。 【第 56 号题】重庆万州 7 月 1 日:颈椎病 气滞血瘀型中医诊断:颈椎病。气滞血瘀型。 鉴别诊断:脊髓肿瘤。脊髓肿瘤多逐渐加重。而颈椎病多有间歇性。 西医诊断:颈椎病。 中医治法:行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剂:活血舒筋汤。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当归尾 15g、赤芍 15g、片姜黄 12g、伸筋草 15g、松节 6g、海桐皮 15g、落得打 10g、路路通10g、羌活 12g、独活 12g、防风 9g、续断 12g、甘草 6g.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1、非甾体抗炎药。或封闭治疗。 【第 58 号题】7 月 1 日:中医:水肿(湿毒浸淫)西医:肾病综合征鉴别:中医诊断:水肿,湿毒浸淫证。 鉴别诊断:水肿与鼓胀 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严重时出现腹水,腹部膨隆,面色(白光)白,但无腹壁青筋暴露。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 中医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麻黄、杏仁、桑白皮、赤小豆、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一般治疗1.休息2.饮食治疗 应给予正常量 0.81.0g/(kg.d)的优质蛋白饮食;脂肪的摄入,宜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的饮食,多食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及富含可溶性纤维(如燕麦、米糠及豆类)的饮食,减轻高脂血症;水肿时应低盐(3g/d)饮食。 对症治疗1.利尿消肿 对 NS 患者利尿治疗的原则是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黏倾向,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常用药物有:(1)噻嗪类利尿剂 常用氢氯噻嗪。长期服用应防止低钾、低钠血症。 (2)潴钾利尿剂 可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常用氨苯蝶啶或醛固酮拮抗剂螺内脂。长期服用需防止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襻利尿剂 常用呋塞米(速尿),或布美他尼(丁尿胺),口服或静脉注射。在渗透性利尿剂治疗之后应用效果更好,谨防低钠血症及低钾、低氯血症性碱中毒的发生。 (4)渗透性利尿剂 常应用不含钠的右旋糖酐 40(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淀粉代血浆(706代血浆)。对少尿患者(尿量400ml/d)慎用,可引起管型形成阻塞肾小管,并可诱发“渗透性肾病”导致急性肾衰。 (5)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采用血浆或血浆白蛋白等静脉输注,如接着用呋塞米加于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效果更佳。对严重低蛋白血症、高度浮肿而又少尿的患者和伴有心脏病的患者慎用。 2.减少尿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如氨氯地平)等。 【第 58 号题】深圳 7 月 1 日:肾病综合征,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相鉴别,中医:水肿,湿毒浸淫?(眼睑先肿,后遍及全身,恶风发热,小便不利,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中医诊断:水肿,湿毒浸淫证。 鉴别诊断:水肿与鼓胀 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严重时出现腹水,腹部膨隆,面色(白光)白,但无腹壁青筋暴露。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 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好发于青、中年女性,伴有发热、皮疹及关节痛,尤其是面部蝶形红斑最具诊断价值。免疫学检查可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 中医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方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麻黄、杏仁、桑白皮、赤小豆、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一般治疗1.休息2.饮食治疗 应给予正常量 0.81.0g/(kg.d)的优质蛋白饮食;脂肪的摄入,宜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的饮食,多食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及富含可溶性纤维(如燕麦、米糠及豆类)的饮食,减轻高脂血症;水肿时应低盐(3g/d)饮食。 1.利尿消肿 对 NS 患者利尿治疗的原则是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黏倾向,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常用药物有:(1)噻嗪类利尿剂 常用氢氯噻嗪。长期服用应防止低钾、低钠血症。 (2)潴钾利尿剂 可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常用氨苯蝶啶或醛固酮拮抗剂螺内脂。长期服用需防止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襻利尿剂 常用呋塞米(速尿),或布美他尼(丁尿胺),口服或静脉注射。在渗透性利尿剂治疗之后应用效果更好,谨防低钠血症及低钾、低氯血症性碱中毒的发生。 (4)渗透性利尿剂 常应用不含钠的右旋糖酐 40(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淀粉代血浆(706代血浆)。对少尿患者(尿量400ml/d)慎用,可引起管型形成阻塞肾小管,并可诱发“渗透性肾病”导致急性肾衰。 (5)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采用血浆或血浆白蛋白等静脉输注,如接着用呋塞米加于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效果更佳。对严重低蛋白血症、高度浮肿而又少尿的患者和伴有心脏病的患者慎用。 2.减少尿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如氨氯地平)等。 【第?号题】7 月 1 日:肺俞,大椎,下关定位,关元一指禅推法,心脏瓣膜听诊,屈曲肢体止血法1、肺俞:【定位】在脊柱区,第 3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5 寸。 大椎:【定位】在脊柱区,第 7 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下关:【定位】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关元一指禅推法:用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关元穴位上,沉肩垂肘,以腕关节悬屈,运用腕间的摆动带动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使之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穴位上。 动作要领:上肢肌肉放松,不可有蛮劲,手掌虚握拳。主要要领为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蓄力于掌,处力于指,着力于螺纹面。 3、心脏瓣膜听诊区通常有 5 个:二尖瓣区(M):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肺动脉瓣区(P):在胸骨左缘第 2 肋间;主动脉瓣区(A):位于胸骨右缘第 2 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E):在胸骨左缘第 3 肋间;三尖瓣区(T):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 4、5 肋间。 听诊顺序:通常的听诊顺序可以从心尖区开始,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先听心尖区再听肺动脉瓣区,然后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最后是三尖瓣区。一些临床医师也有从心底部开始依次进行各个瓣膜区的听诊。 4、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 窝内放置绵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时不能使用,因此法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第?号题】深圳:7 月 1 日:地仓,血海主治,转移性右下腹痛问诊,结核用药规则,大便血阳性,膝反射,手套,体格检查:扁桃体肿大视诊,心脏瓣膜听诊,移动性浊音叩诊,操作1、地仓:【主治】口、流涎、面痛等局部病证。 血海:【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外科病;膝股内侧痛。 2、问诊时,除倾听病人主诉外,可询问下列项目: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民族、籍贯、住址、就诊日期)、疾病发生发展情况、当前症状、个人病史、家族病史等,对妇女还须问月经史、生育史。其中现在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和辨证的重要依据,现在症状的问诊主要有问寒热、问汗、问头身、问胸胁、问胃脘、问腰腹、问饮食、问睡眠、问情志、问二便。 3、结核用药原则:早期、规律、全程、联用、适量,又称为“十字方针”。 4、膝反射:反射中枢在腰髓第 24 节。检查方法:被检查者仰卧位,检查者左手托起双下肢,使膝关节屈曲呈 120左右;或被检查者坐位,一侧下肢膝关节呈 90屈曲,另一侧下肢架于其上,小腿自然悬垂。检查者用右手持叩诊锤,轻叩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腱。正常反应为股四头肌收缩,小腿伸展。 5、 戴无菌手套法(1)方法戴无菌手套法洗净擦干双手核对手套袋(包)外注明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打开手套袋擦滑石粉一手掀起手套袋外层,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同法掀起另一袋口,已袋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的翻边内(手套外面)取出手套戴上双手调整手套的位置将手套翻转处套在工作服衣袖外脱手套法用戴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已脱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内将其翻转脱下浸泡手套洗手。 (2)注意事项严格区分无菌面和非无菌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内面或未戴手套的手发现手套破裂应立即更换脱手套时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6、扁桃体检查:(1)体位,操作方法正确被检查者取坐位,头略后仰,口张大并发“啊”音,此时医师用压舌板在舌的前 2/3 与后 l/3交界处迅速下压,此时软腭上抬,在照明的配合下即可见软腭、腭垂、软腭弓、扁桃体、咽后壁等。 (2)指出主要检查项目检查时注意咽部黏膜有无充血、红肿、分泌物,反射。有无腺样体增生等,软腭运动情况、悬壅垂是否居中。吞咽有无呛咳。大小及有无充血和分泌物、假膜。 7、心脏瓣膜听诊区通常有 5 个:二尖瓣区(M):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肺动脉瓣区(P):在胸骨左缘第 2 肋间;主动脉瓣区(A):位于胸骨右缘第 2 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E):在胸骨左缘第 3 肋间;三尖瓣区(T):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 4、5 肋间。 听诊顺序:通常的听诊顺序可以从心尖区开始,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先听心尖区再听肺动脉瓣区,然后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最后是三尖瓣区。一些临床医师也有从心底部开始依次进行各个瓣膜区的听诊。 8、移动性浊音,为确诊腹腔有无积液的重要检查方法。叩诊机制为当腹腔积液病人取仰卧位时,液体因重力作用积聚于腹腔低处,含气的肠管漂浮其上,故叩诊腹中部呈鼓音,腹部两侧呈浊音。病人取侧卧位时,液体积聚于下部,肠管上浮,下侧腹部转为浊音。 由脐部开始向左叩诊直到出现浊音,叩诊板指不动嘱咐被检查者右侧卧位,向右叩诊直至再次出现浊音,然后嘱患者左侧卧位,叩诊板指不动,再向左叩诊,(腹腔游离液体大于 1000ml 有意义) 9、穿手术衣1 、自器械台上拿取折叠好的无菌手术衣,选择较宽敞的空间,手提衣领,抖开,使衣的另一端下垂。注意勿使手术衣触碰到其他物品或地面。 2 、两手提住衣领两角,衣袖向前位将衣展开,使衣的内侧面面对自已。 3 、将衣向上轻轻抛起,双手顺势插入袖中,两臂前伸,不可高举过肩,也不可向左右撒开,以免碰触污染。 4 、巡回护士在穿衣者背后抓住衣领内面,协助拉出袖口,并系住衣领后带。 5、穿衣者双手交叉,身体略向前倾,用手指夹起腰带递向后方,由背后的巡回护士接住系好。 穿好手术衣后,双手应举在胸前。 6 、无菌区域为:颈以下、腰以上的胸前,双手、前臂、腋中线的侧胸。 【第?号题】7 月 1 日:肾病综合征,风水相博,第 2 站毫针的提插,凯尼尔征演示,测量血压,第 3 站晕厥的主穴,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1、中医诊断:水肿,风水相搏证。 鉴别诊断:水肿与鼓胀 二病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的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严重时出现腹水,腹部膨隆,面色(白光)白,但无腹壁青筋暴露。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水肿乃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而导致水液泛滥肌肤。 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 中医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方剂:越婢加术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麻黄、杏仁、防风、浮萍、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石膏、桑白皮、黄芩。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一般治疗1.休息2.饮食治疗 应给予正常量 0.81.0g/(kg.d)的优质蛋白饮食;脂肪的摄入,宜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的饮食,多食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鱼油)及富含可溶性纤维(如燕麦、米糠及豆类)的饮食,减轻高脂血症;水肿时应低盐(3g/d)饮食。 对症治疗1.利尿消肿 对 NS 患者利尿治疗的原则是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加重血液高黏倾向,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常用药物有:(1)噻嗪类利尿剂 常用氢氯噻嗪。长期服用应防止低钾、低钠血症。 (2)潴钾利尿剂 可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常用氨苯蝶啶或醛固酮拮抗剂螺内脂。长期服用需防止高钾血症,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襻利尿剂 常用呋塞米(速尿),或布美他尼(丁尿胺),口服或静脉注射。在渗透性利尿剂治疗之后应用效果更好,谨防低钠血症及低钾、低氯血症性碱中毒的发生。 (4)渗透性利尿剂 常应用不含钠的右旋糖酐 40(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淀粉代血浆(706代血浆)。对少尿患者(尿量400ml/d)慎用,可引起管型形成阻塞肾小管,并可诱发“渗透性肾病”导致急性肾衰。 (5)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采用血浆或血浆白蛋白等静脉输注,如接着用呋塞米加于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效果更佳。对严重低蛋白血症、高度浮肿而又少尿的患者和伴有心脏病的患者慎用。 2.减少尿蛋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如氨氯地平)等。 2、毫针行针手法,提插法:提插法: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谓之提;如此反复地上下呈纵向运动的行针手法,即为提插法。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 操作时,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 35 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 60 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一般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3、测血压测量方法是:先让被测者安静休息 15 分钟以上,取坐位或平卧位,使手臂与心脏位置保持在同一水平,掌心朝上,将气袖展平,气袖中部对着肱动脉(上臂的中上 1/3 内侧)缚于上臂,气袖下缘距离肘窝 23 厘米,松紧度以能放下被测者 12 根手指为宜;将听诊器胸件放在肘部肱动脉上(注意不能接触气袖,更不能塞于气袖下),然后给气袖充气,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将汞柱升高 2030 毫米(或将汞柱升高到 180 毫米高度后试测,再酌情调整);慢慢放出气袖中的空气,使汞柱以大约 2 毫米/秒的速度缓慢下降,当听到第一个动脉搏动声时所示的压力值即是收缩压;继续缓慢放气,至动脉搏动声刚刚消失时的压力值即是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4、眩晕针灸治疗主穴:实证,主穴:百会、风池、太冲、内关。 虚证,主穴:百会、风池、肝俞、肾俞、足三里。5、微球蛋白意义: 2微球蛋白水平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灵敏指标; 2微球蛋白水平是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灵敏指标。 【第?号题】7 月 1 日:高血压病(3 级,极高危),肝阳上亢证。 中医治法:平肝潜阳。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上药常用剂量写 510g 常用量即可) 3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治疗原则:(1)迅速降低血压降压药应用:(1)硝普钠(2)硝酸甘油(3)尼卡地平等。 第二站考试:基本操作 【第 1 号题】7 月 1 日:1、布氏征 2、肺下界移动度 3、心肺复苏1、布氏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托起患者的后脑稍,另一手按在患者的胸前,当头向上弯曲氏,双大腿和膝关节同时屈曲则为阳性。2、肺下界移动度相当于深呼吸时横膈移动范围。首先叩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然后嘱受检者作深吸气并且屏住气,同时向下叩诊,由清音转为浊音处作一标记。待受检者恢复平静呼吸后再嘱其作深呼气,并且屏住,再由上而下,叩肺下界。深吸气和深呼气两个肺下界之间的距离即肺下界移动度。检查肺下界移动度一般叩肩胛线处,也可叩锁骨中线或腋中线处。正常人肺下界移动度 68cm.肺下界移动度减少见于肺气肿、肺不张、肺纤维化、肺水肿和肺部炎症等。 气胸、胸水、胸膜肥厚或膈肌麻痹时肺下界移动度也减少。 3、心肺复苏:胸外按压(circulation, C):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图 4)。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 100 次/min,下压深度至少为 125px,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 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对于儿童患者,用单手或双手于乳头连线水平按压胸骨,对于婴儿,用两手指于紧贴乳头连线下放水平按压胸骨。为了尽量减少因通气而中断胸外按压,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2010 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 30:2.对于婴儿和儿童,双人 CPR 时可采用 15:2的比率。如双人或多人施救,应每 2 分钟或 5 个周期 CPR(每个周期包括 30 次按压和 2 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并在 5 秒钟内完成转换,因为研究表明,在按压开始 12 分钟后,操作者按压的质量就开始下降(表现为频率和幅度以及胸壁复位情况均不理想)。 胸外按压法于 1960 年提出后曾一直认为胸部按压使位于胸骨和脊柱之间的心脏受到挤压,引起心室内压力的增加和房室瓣的关闭,从而促使血液流向肺动脉和主动脉,按压放松时,心脏则“舒张”而再度充盈,此即为“心泵机制”。但这一概念在 1980 年以后受到“胸泵机制”的严重挑战,后者认为按压胸部时胸内压增高并平均地传递至胸腔内所有腔室和大血管,由于动脉不萎陷,血液由胸腔内流向周围,而静脉由于萎陷及单向静脉瓣的阻挡,压力不能传向胸腔外静脉,即静脉内并无血液返流;按压放松时,胸内压减少,当胸内压低于静脉压时,静脉血回流至心脏,使心室充盈,如此反复。不论“心泵机制”或“胸泵机制”,均可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更强调持续有效胸外按压,快速有力,尽量不间断,因为过多中断按压,会使冠脉和脑血流中断,复苏成功率明显降低。 开放气道(airway, A):在 2010 年美国心脏协会 CPR 及 ECC 指南中有一个重要改变是在通气前就要开始胸外按压。胸外按压能产生血流,在整个复苏过程中,都应该尽量减少延迟和中断胸外按压。而调整头部位置,实现密封以进行口对口呼吸,拿取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等都要花费时间。采用 30:2 的按压通气比开始 CPR 能使首次按压延迟的时间缩短。有两种方法可以开放气道提供人工呼吸:仰头抬颏法(图 5)和推举下颌法。后者仅在怀疑头部或颈部损伤时使用,因为此法可以减少颈部和脊椎的移动。遵循以下步骤实施仰头抬颏:将一只手置于患儿的前额,然后用手掌推动,使其头部后仰;将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颏骨附近的下颌下方;提起下颌,使颏骨上抬。注意在开放气道同时应该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者应取出假牙。人工呼吸(breathing, B):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该持续吹气 1 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如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可再次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给予第二次通气;过度通气(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可能有害,应避免。 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借助急救者吹气的力量,使气体被动吹入肺泡,通过肺的间歇性膨胀,以达到维持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从而减轻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方法为:将受害者仰卧置于稳定的硬板上,托住颈部并使头后仰,用手指清洁其口腔,以解除气道异物,急救者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孔,用自己的双唇把病人的口完全包绕,然后吹气 1 秒以上,使胸廓扩张;吹气毕,施救者松开捏鼻孔的手,让病人的胸廓及肺依靠其弹性自主回缩呼气,同时均匀吸气,以上步骤再重复一次。对婴儿及年幼儿童复苏,可将婴儿的头部稍后仰,把口唇封住患儿的嘴和鼻子,轻微吹气入患儿肺部。如患者面部受伤则可妨碍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进行口对鼻通气。深呼吸一次并将嘴封住患者的鼻子,抬高患者的下巴并封住口唇,对患者的鼻子深吹一口气,移开救护者的嘴并用手将受伤者的嘴敞开,这样气体可以出来。在建立了高级气道后,每 6-8 秒进行一次通气,而不必在两次按压间才同步进行(即呼吸频率 8-10 次/min)。 在通气时不需要停止胸外按压。 【第 7 号题】四川 7 月 1 日:天枢 百会 地机定位。肝脏叩诊。布鲁经津斯基征。无创伤开放气道1、天枢:【定位】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 2 寸。 百会:【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 5 寸。 地机:【定位】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 3 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2、肝脏叩诊:自上至下沿右锁骨中线叩诊,叩诊呈浊音的肋间为肝上界。肝下界:自下至上沿右锁骨中线及正中线叩诊至出现浊音或肋下缘。正常上界为肝肺相对浊音界,下界不如触诊准确。肝浊音界扩大的意义同触诊。肝界明显缩小或消失见于胃肠穿孔(膈下积气)、人工气腹、全内脏转位。 同时检查肝区叩痛,叩痛阳性提示炎症或者肝脏急剧增大。 3、布鲁津斯基征布氏颈征:病人仰卧,检查者使其头向胸部屈曲,若同时出现双膝和髋关节屈曲,即为布氏颈征阳性。 氏腿征:病人仰卧,嘱其一侧下肢屈曲,另一侧下肢伸直。检查者牵拉其屈曲侧下肢,使其伸直,若此时见原来伸直侧下肢出现屈曲,即为布氏腿征阳性。 在克尼格征伸膝过程中,若病人不自觉地出现抬头动作,也为布氏腿征阳性。 4、无创伤开放气道急救开放气道的操作方法:1.仰头举颏法 抢救者将一手掌小鱼际(小拇指侧)置于患者前额,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头部后仰,气道开放。 必要时拇指可轻牵下唇,使口微微张开。 a、食指和中指尖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b、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 c、头部后仰的程度是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 d、口腔内有异物或呕吐物,应立即将其清除,但不可占用过多时间。 e、开放气道要在 3-5 秒钟内完成,而且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通畅。 2.仰头抬颈法 病人仰卧,抢救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侧下压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气道开放。 3.双手抬颌法 病人平卧,抢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病人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打开气道。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以下颌上提为主,不能将病人头部后仰及左右转动。注意,颈部有外伤者只能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不宜采用仰头举颏法和仰头抬颈法,以避免进一步脊髓损伤。 食指和中指尖不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不能过度上举下颏,以免口腔闭合。 头部后仰的程度是以下颌角与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麻醉科医疗纠纷案例分析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口腔科常见器械使用与消毒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外科手术规范操作流程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全科医学家庭医生服务水平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术前术中术后管理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救学常见急症处理技能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整形美容外科美容整形手术术前术后护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南院(第三批)招聘合同制人员46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老年医学多病共存处理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口腔医学器械使用技能考察答案及解析
- 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护理
- 2025年江苏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文化圈重构-洞察阐释
- 爱心义卖班会课课件
- 化验员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202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阴挺的中医护理
- 中药熏洗法试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标准化图册
- 2023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生物学假阳性处理专家共识
- 医院装修项目中的安全措施与难点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