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题总结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2、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形式问题)。3、变质的商品没有没有价值?(没有价值,因为商品卖不出去,意味着生产商品的劳动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4、复杂劳动被当做简单劳动的倍加,是因为(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5、市场固有的弱点和缺陷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6、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枢纽是 (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7、市场经济最本质和最基础的规律是( A价值规律 8、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A价格标准 )9、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包含的诸方面经济关系中,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 )。10、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是( 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11、马克思认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表明( )。A.商品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商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化了C.商品的“天然的社会属性”就在于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12、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是(竞争)13、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是(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14、(经济生活国际化)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15、供求机制的核心是(供求决定价格)16、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般形式)17、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前提和基础是(公有制)。18、工作日绝对延长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19、(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价值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个别劳动低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19、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通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20、(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21、当代危机中,生产过剩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旺盛),有效需求过度则表现为(透支消费,寅吃卯粮)2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是通过(不同生产部门的商品生产者竞争实现)。23、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23、垄断利润 1、垄断组织中的雇佣工人做创造的剩余价值 2、垄断组织的“局外企业”中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22、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23、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4、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状况对立统一关系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3、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24、 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 1、产品的分配形式以及由此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2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共同起作用。26、 任何情况下,商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都是不同的,如果相同也是偶然。27、 分配客体是收入分配体系的核心,分配主体在分配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28、 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自给经济和计划经济而言的),是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29、 现代企业制度(现代法人制度、现代组织制度、现代管理制度)30、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企业管理形式、企业治理结构、企业产权制)31、 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历史性贡献是(突破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突破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观念;提出了计划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提出了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不具有制度属性的论断)32、 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偿劳动产生。这说明(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33、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起不同的作用)34、 资本家竞相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因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35、 一切商品对他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他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36、 使用价值、价值、交换价值的关系1、使用价值是物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3、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价值是抽象劳动创造的。4、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不会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 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会随着商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5、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6、 使用价值是不同质,价值是同质的7、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37、 恩格斯说“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菜能成为现实。”这就是说,(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才能实现,商品材能实现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才能表现出来) 这道题主要说了价值规律的内容: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价值。38、 商品和产品的区别1、体现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为价值, 物化在产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不形成价值。2、 商品不仅具有产品的自然属性,即使用价值,还具有产品不具有的独特的社会属性,即价值。3、 产品存在一切社会的永恒范畴,而商品时一个历史范畴。4、39、 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相比较,其区别有 1、买卖的顺序不同 2、流通的起点和作用不同 3、流通的媒介不同。39、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软件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40、 社会运行的决定条件是(经济条件)41、 促进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结构优化)42、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资源与劳动的结合是通过(企业)实现的。43、 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是(企业对利润的追求)44、 经济政策运行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宏观调控)45、 公民道德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46、 每一种商品有不同的出口销售战略。(V)47、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因为 1、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了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3、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最终原因。4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因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X) 纠错:生产力包括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48、 非公有制经济对公有制经济起到补充作用(X)49、 生产力范畴反应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50、 生产关系体现的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51、 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52、 产业资本的三种形式 1、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2、生产资本生产剩余价值 3、商品资本实现剩余价值53、 阶级 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 2、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3、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4、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是阶级最终消灭的物质条件。5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2、商品经济不发达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49、 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55、 资本主义经济管理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都具有二重性(V)56、 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57、 个体经济本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因为(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58、 企业家作为掌握“软技术的”综合型人才,日益成为经济竞争的核心(V)。59、 规范市场秩序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要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60、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打破原有的计划,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V)61、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依次出现了私有制、阶级、国家。(X) 私有制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62、 我国要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63、 十七大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65、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66、 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67、 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调节的价格支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而价格能否有效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经济理论是否能对实践变化作出正确的预测和客观分析)68、 一般认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包括 1、独立的企业制度 2、有效的市场竞争 3、良好的社会信用 4、规范的政府职能 5、健全的法治基础69、 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无根本的区别,两者又很多的共性。(V)。70、 现阶段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71、 行政手段是一种对国民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手段(X) 纠错,行政手段直接作用于国民经济,属于直接调控。72、 行政手段 1、具有直接性、权威性、强制性、无偿性、速效性等特点, 2、在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临困难的情况下,行政手段能现实它重要作用。 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不断完善,行政手段的运用范围逐步缩小。64、 计划手段 1、既是一种行政手段、又是一种经济手段,还是一种法律手段 2、要体现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具有客观性、战略性、政策性等特点 4、由国家权力机关批准通过,指令性计划具有约束力。73、 中美、中欧纺织品争端表明,美国和中国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根源于(美国本身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力)。74、 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市场活动自身的独立性。(V)75、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原则是(有进有退,有所谓有所不为)76、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其市场竞争力体现出来)77、 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的要求,企业应拥有(法人财产权)78、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涵是(产权清晰)79、 生产要素中的土地泛指土地上的一切社会资源。(V)8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81、 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中,社会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经济的自由、资源供应的充足、科技的不断进步)82、 东盟自由贸易区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2、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3、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71、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X) 是重要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