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doc_第1页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doc_第2页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doc_第3页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doc_第4页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 社会公德及其特点社会公德的涵义 社会公德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人们总是要共同遵守一些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秩序即社会公德。伦理学界关于公德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广义,即公德就是利国利民、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维护群体的生存发展。如我国有人把“五爱”作为社会公德或国民公德。另一种是狭义上的理解,即把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称为社会公德,我们讲的是狭义的社会公德。例如公共场所的遵守公共秩序,不随地吐痰等。 社会公德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最一般的关系,而不是某一个特殊领域的关系,更不是某一个特定阶级的关系,它是所有阶级公认的必须共同遵守的。社会公德的特点:(1)社会公德的规范是十分具体明确的。如电影院中的禁止吃带皮的瓜果,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止在地上吐痰,扔纸屑等。(2)社会公德的规范是简单易行的。它要求社会的全体成员都能做到,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但是要通过教育,使这些规范逐渐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成为个体自觉、自动、自主的选择。(3)规范的相对稳定性。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的行为准则方面的共识,因而相对成熟,经得起时间得考验,能保持长期相对不变。(4)社会公德规范具有普遍适应性。社会公德的规范绝不是只能在某一地方,某一社会群体中实行的特殊的道德规范,而是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行为规范。它不仅超越地理界限,而且超越民族甚至国家的界限,成为国际的人类共同的公共生活的行为准则,如国际环境日,国际戒烟日等。 社会公德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在人与人之间;二是人与社会之间;三是人与自然之间。(1)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要做到讲文明礼貌,助人为乐。首先是举止文明,接人待物要礼貌大方、和气、亲切、热情,但要适中,要懂规矩。其次,要平等地对待交往中的人,尊重他人的尊严、个性。不论自己地位高低,要注意平等待人。第三,在社会交往中要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 (2)在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做到爱护公物,遵纪守法。没有秩序,社会就无法维持其正常的生活。遵守公共秩序意味着个体对纪律、规章、法律、法规等社会公约的遵守和敬畏,意味着个体对自己的严格的自我约束和一丝不苟的奉献精神,意味着个体与社会的合作态度,其标准是不妨碍社会大众的权益与利益。遵守公共秩序,一种是有文明规定的,如交通规则,图书馆阅览室不许大声喧哗,这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另一种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经验和行为习惯,如购物时排队,按秩序上车等。(3)人与自然层面上要保护环境。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是保护自然环境,包括人化的自然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没有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对自然处于野蛮索取的状态,如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烧一山,种一坡,收一箩,煮一锅”,导致了水土流失,近年来该地区水患频繁和此有着重要联系。又如人对自然的开发,导致动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以至于动物种群的灭绝等。公民与公民道德1公民与公民责任 何谓“公民”?广义上讲,所有国民自出生开始即是公民,享有基本人权。狭义上理解,则是达到法定年龄能行使投票权等政治权利者,为法律上所说的公民,即为“有法定权利”的公民。按照辞海的解释,“公民”乃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包括未成年人和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在内”。根据这一定义,“公民”的概念相当于“国民”,系指一国之民全体而言。当我们说“国民”时,意味着出生、成长并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人(National people);而当我们说“公民”时,是在法权意义上讲的,具有这个国籍的人就称为这个国家的公民(Citizen)。比如,辞海特别提到了我国宪法对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个规定进一步说明,“公民”不仅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而且还是宪法所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 “公民”这个概念表示的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以及自己意识到相对于社会或国家的责任及义务。公民的基本责任或义务,原则上应当是由宪法和相关法律界定的。权利同时意味着责任,尊重和保障他人的权利就是保障自己的权利。因此个人的自由平等不但是每个公民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更是公民为了自身安全和社会进步而必须实践的义务。联系到我国大陆公民在非典时期所暴露出来的,公民意识欠缺而公民却不自知的情形,着实令人担忧。公民意识欠缺导致公民责任淡漠:在日常生活中,公民的行为显现出随意性,如随地吐痰、横穿马路、乱闯红灯等等;在非常时期则显出扭曲性,要么惊惶失措,要么躁狂一通。很多人不能认识到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是统一的。因此,增强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责任感,我们任重道远。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3年3月,当非典在香港大规模爆发时,我们从电视、报纸上看到走在大街上的几乎所有的香港人都戴着大口罩。当时周围很多人因此认为香港人是紧张过度,但香港人说,第一,我戴不戴口罩,并没妨碍到任何人。第二,我戴上口罩,不光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香港同胞长期自觉形成的公民意识在这时得到了体现。2公民道德的时代内涵 有人认为,在传统时期,威权者是社会统治者,大众是统治者的奴隶和臣民。自由、平等只不过是大众向往而非社会的现实。因此传统时期即为臣民时代。现代时期所有的人拥有普遍的自由平等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共同体一位普通的公民。因此现代就是公民时代。我们现在所要实现的现代化从一种视觉看,就是要实现公民社会、公民国家。与此同时,我们的现代化自身又包含着全球化的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环境保护、物种延续、人权种族,还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等都已和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因此,公民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世界的意义。 在现时代,公民的利益和幸福有赖于公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社会的进步有赖于公民以民主和法治的方式来推动,这种双赢的规则往往以良性互动来表现。这种良性互动是一种遵守程序、遵守规则的行为,因此有序推进、积极参与成为公民谋求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条件下,谋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方式就是支持和引导公民提高素质,尤其是提高公民道德水准则是我国谋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中之重。因此,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是顺应我国发展的明智之举。 公民道德是道德的一种特殊形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公民道德不同于一般道德形态的特质所在。公民道德应该围绕公民的权利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在现代中国社会中,公民道德是指反映并保障社会成员的利益,是对社会成员价值主体的精神反映和社会意识及行为规范,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精神标志。在现代公民应有的素养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就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3.公民道德现状评析(1)我国现阶段公民道德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坚持不懈地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公民的整体文明水平、道德水平大为提高。正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指出的那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 事实上,有人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了某些深层的道德进步因素,并把它们概括为:“人们的道德心理和行为正在由假向真,由虚向实,由懒向勤,由依赖顺从型向独立争取型,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变化等”。表现为:第一,在功利观上,主张“义利兼顾、义利并重”取代“重义轻利”。社会主义利益观认为,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追求经济效益又讲究社会效益,反对见利忘义、惟利是图以及各种形式的不道德和非法的谋利行为 。第二,在贫富观上,主张“勤劳致富”、“勤劳先富”取代“安贫乐道”、“甘守清贫”。第三,在交往、交换观上,主张“民主”、“平等”、“公正意识”取代“专制”、“等级”、“特权”观念。第四,在竞争观上,主张“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取代“因循守旧”、“与世无争”。第五,在人生价值观上,主张“尊重个性”、“崇尚自主”取代片面的“依附意识”。第六,在消费观上,主张“适度消费”、“求知求美”取代“禁欲主义”。第七,在亲情观上,“经济原则”冲淡了旧的人伦观念 但是,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经济,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或把市场经济原则扩大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会导致道德领域评价标准的迷失。比如,在市场经济中,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现象严重(如偷税漏税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蔓延,伦理道德沉沦(如贪污腐化、吃喝嫖赌等);一些人为了私利,不择手段,甚至损害他人和国家、集体利益,搞不正当竞争(如假冒伪劣产品、商品与广告中的伪科学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被曲解,斤斤计较,按酬付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等等,使一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如指路要价等)。一个时期以来,我们重视人的智力、文化、身体等方面素质的提高,重视人的外在约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却忽视了去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忽视了人的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2)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紧迫性 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必须大力提高人的素质。公民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素质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持的。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公民素质就是综合国力的根本要素。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性、紧迫性,在于公民素质已经日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想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 公民道德是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享有的同时对相应的公民义务的尽责以及人们在此期间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它本质上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我国目前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社会转轨变型期,思想观念的转换、新旧体制的交替、利益格局的重组导致了道德观念的多样化、社会意识和道德冲突的激烈化,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恶化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强化道德的批判功能,刹住社会上的歪风邪气。然而仅仅局限于此又是远远不够的,公民道德要重在建设,大力发挥道德的教育、矫正、重塑功能,不失时机地抓紧社会主义道德的宣传、弘扬和推广普及工作,尽快克服社会大转折时期某些领域道德薄弱、道德失范甚至道德败坏的状况,防止人们在这个价值多元的特殊的时期陷入误区、失去方向,引导人们从根本上抵御各种消极不良甚至腐朽没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风气的侵蚀和毒害。一个社会财富要增加,要使得有一个好的效率,就需要有道德的限制和支撑,每个人都要讲道德。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如何,影响自身形象,也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其实,较高的道德水准也是一种生产力,它可以大大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心态、优化包括投资环境在内的人文生态。因此,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20多年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表明,缺德失信现象无不与当事者社会责任感缺乏或淡薄有关。现代人的精神素质,有待从经济、政治、文化、道德、法律等多方面来努力,但核心都不应偏离增强人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必须把强化社会责任感作为提高公民素质的中心环节来抓。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倡导文明新风,对于培养公民的高尚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刻认识社会公德的社会价值 恩格斯说过,社会公德是人们用来调节人对人的关系的简单原则。列宁也认为,所谓社会公德,就是“公共生活规则”。在列宁看来,这种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要求。恩格斯和列宁的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公德的社会价值指明了方向。 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力,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实践证明,抓好社会公德建设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净化不良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的凝聚力。 弘扬社会公德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务必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道德规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大力弘扬社会公德有助于移风易俗、改造社会,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大力弘扬社会公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为此,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促进公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把握社会公德的基本内涵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这是关于社会公德基本内涵的准确概括。 文明礼貌。行为文明是社会公德的基础性内容,它集中反映着公民的文明教养程度,礼貌则是行为文明在人际交往中的外在表现形式。文明礼貌关系到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社交活动,饮食方式,接待客人,访问亲友,席间谈话,礼让妇女等等。概括地说,文明礼貌就是注重个人形象,讲求必要礼节。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在人际交往中,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守时守约;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相互礼让;遵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不影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等等。 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指公民在关心、爱护人的方面所应当表现出的文明水平,集中体现为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通俗地说,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维护。第二,公民之间要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第三,对那些遭到不幸和困难的人,要在道义上和物质上给予同情、支持和帮助;对一切病人都要一视同仁,实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对遭受灾难的别国、别地区的人民,给予道义支持与可能的物质支援等等。 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公民必须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爱护公物就是要以主人的态度对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重社会的共同劳动成果;就是要正确使用城乡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环卫、消防等公用设施,保护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就是要反对损坏公物、化公为私。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爱护公物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教育每个公民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保护环境。具体地讲,就是要强化生态观念,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存环境;就是要爱护花草树木、野生动物、人文景观;就是要节煤、节电、节水;就是要防治废渣、废水、废气和噪音污染;就是要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以环境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以生态平衡推进社会和谐,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增强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遵纪守法。公民自觉遵守纪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基础性道德要求。遵纪守法,具体来讲,就是要增强法制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学法、知法、用法,执行法规、法令和各项行政规章;就是要遵守市民守则、乡规民约、厂规校纪和有关制度;就是要见义勇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里还要强调,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与道德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必然促进遵守社会公德。从根本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中就包括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道德氛围,使“守法”成为实践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社会公德重在养成,重在把遵守社会公德的道德要求逐步转化为广大公民的道德习惯。列宁认为,当人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简单的基本规则从必须遵守变成习惯于遵守的时候,从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过渡到它的高级阶段的大门就会敞开。这就告诉我们,弘扬社会公德,必须十分重视社会公德养成机制的建设。 努力完善社会公德的教育机制。道德教育是社会公德养成的基础。古语说:“德教为先。”德教即是道德教育或道德教化。进行道德教育,一是要普及公共文明礼仪知识。新闻媒体要开辟专版、专栏和专题节目,集中宣传公共生活领域文明礼仪知识。二是要突出公共文明礼仪教育重点。比如,在公共卫生方面,着力培养市民的责任意识,主动营造和爱护身边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在公共秩序方面,着力培养市民自觉遵守法规的意识,解决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在公共交往方面,着力培养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宽容他人的意识,等等。三是构建公共文明礼仪教育体系。完善以市民学校为载体的全民教育网络体系,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公共文明行为大家谈、大家唱、大家写、大家画、大家做等活动。发挥农村文明大院的作用,加大对农民进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 努力完善社会公德的修养机制。道德修养是社会公德养成的内部机制的核心,即古人所强调的“修身为本”。道德修养是培养社会公德并逐步完善人格的最基本的途径。它有利于公民在履行社会公德过程中提升道德境界。所谓道德境界指公民接受道德教育、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道德觉悟程度,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状况和道德情操水平。道德境界犹如阶梯,从初始境界到完善境界,其间是漫长的中间境界。较高的道德境界是公民通过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形成的,是在实践活动中养成的。离开在实践中的反省、自查来谈修养,不过是一句空话。 努力完善社会公德的创建机制。以“讲文明树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