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H老师 初三语文 新王牌 中考冲刺讲义最终章【文言文】(一)默写(15分)1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2 水何澹澹, 。(观沧海)3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4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5 ,已尽吾齿。(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甲】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乙】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情)【丙】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6. 甲句和丙句共同出自词人_(人名)的不同词作。甲句和乙句,作者虽不同,情感却相似,都抒发了词人_的情感。(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以上作品均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关。B以上三句均直抒胸臆,情感沉郁。C以上三句都隐含了对南宋朝廷的不满。D以上作品的两位词人都满怀爱国热情。(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按要求完成表格。(6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予”指_(人名)吾谁与归归: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句:_9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古仁人之心”是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 “二者”指的是“古仁人”和“迁客骚人”这两种不同的人。C.“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D. 作者借此文表达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遂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民皆奔走( ) (2)轼谒武卫营( )11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_12苏轼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采取了驱使复入、_(五个字) 、使官吏分堵等措施。(2分) 13文中“过家不入”体现苏轼的可贵品质是( )(3分) A.以身作则 B.临危不惧 C.公而忘私 D.亲民爱民【现代文】(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20分)中国的桃花文化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文化”的涵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被渗透、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如同中国的“梅文化”“菊文化”一样,“桃花”也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中国的“桃花文化”独具特色,它体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思考和认识。中国的“桃花文化”和女性有不解之缘。早在先秦的诗经周南中,就有一首关于桃花的诗。“_”,描写茂盛、火红的桃花,桃花来比喻年轻美貌的女子。春秋时代,息国的国君夫人息妫容貌美丽,被人称作“桃花夫人”。唐代的崔护在京都郊游,xi逅一少女,次年再访,人去桃花在,崔护感伤不已,题诗慨叹,“_”一句就成了千古名诗。还有清初孔尚任的著名悲剧桃花扇,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有为黛玉葬花写的葬花辞和桃花行,为黛玉描绘了一幅“_”的凄美画面。源远流长的桃花文化,从古代诗经一直唱到今天那桃花盛开的大江南北。在中国,“桃花文化”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民间吉祥喜庆活动特别是恋爱、婚姻这类人生喜庆之事里,桃花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桃花坞、桃花酒、桃花运,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我国由历史沿袭形成众多的桃花观赏景点。早春二月,人们踏青采物采撷归来,多是几枝早开的桃花。至于与桃树、桃花、桃实相关的文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传说桃都山有一巨大的桃树叫“桃都”,上有天鸡,天鸡一叫,天下的雄鸡也跟着叫。在中国神话中,仙桃又是长寿的象征,神话中的王母娘娘有“蟠桃宴”。桃树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人们又用“_”比喻老师的学生之多那么,中国桃花文化为何如此独特呢?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生、欣欣向荣的春天,中国文人对春天倾注了十分炽热的情感,“咏春”的诗文特别发达。而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自我们所能见到的诗经始,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激发了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的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达对永恒自然和永恒生命的向往。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人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国文人两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文化心理。一方面,他们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由于现实不断击碎他们的理想之梦,于是造成了他们的失落心理,他们只好“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上的休憩和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他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桃花源作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他们并不是不知道桃花源之不可寻,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原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生哲学的思维模式。14. 请写出下列汉字。(2分)( ) xi逅15.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处依次填写的句子是_、_、_、_(4分)A.桃李满天下B.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C.逃之夭夭,灼灼其华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16.说说中国桃花文化如此独特的原因。(2分)(1)_ (2)_17.阅读第段,说一说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于是,自我们所能见到的诗经始,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_18.阅读全文,说说段和段能不能调换位置?为什么?(5分)_1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4分)A“桃花文化”贯穿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全过程,尤其在表现女性方面。B“桃花文化”源远流长,代代沿袭,从先秦到今天,以至将来绵绵不绝。C中国文人虽有“经世治国”的人生理想,但是现实往往击碎他们的理想之梦,所以他们对桃花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情结。D独特的中国“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国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思考和认识。E“桃都”、“蟠桃宴”、“桃李满天下”等美好传说都与民间“尚红”的礼俗有关。F“儒与庄禅互补”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中国文人“入世”追求和自我解脱的矛盾统一。和平的游戏棋手们给围棋一个很美的称呼,叫做乌鹭黑子像乌鸦,白子像鸥鹭,下棋就像鸟儿纷纷落在江畔。这个称呼告诉人们,小小的棋局,是个 的天地,而不是血腥的战场。围棋被用于竞赛,竞赛就会有输赢,为了争得胜利,就会有争斗,和其他竞赛项目一样,围棋也要通过扩大自己的地盘,来有效地克制对方。围棋界有所谓“三尺之局作战场”的说法,虽然下围棋不是模仿战争,但兵法中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等与棋法很相似,所以中国古代常将棋谱收入兵书中。围棋对中国人的竞争哲学有出神入化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对中国竞争胜败思想的概括:第一,围棋中的胜利者,不一定是消灭对方,不一定是剥夺对方的生存权,而是平等竞赛,多得为胜;第二,围棋的胜利是在竞争中,营造共同生存的格局。实际上,一盘围棋结束,双方还是共存于棋盘上,双方一般都有大片的活棋(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只是双方所占的地盘或活棋的子数有差异罢了,有时输赢只有极微小的差距,这差距可以精确到四分之一子,即半目。赢了半目,也是赢。但这与其他争斗中剿灭对手的赢,却是完全不同的。围棋的重要特点之一,一般不是通过吃子来争取胜利,这与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有很大的不同,后二者的主要是通过消灭护卫,最终置对方主帅于死地,赢得“彻底”,寻求斩尽杀绝。中国象棋也是中国人喜欢的游戏,但它在深层文化方面的影响力不及围棋。围棋有独特的胜利观。下围棋,不仅为了取胜,还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中国哲学本来就对胜败有独特的理解,如老子说:“大成若缺。”胜利和失败仅一点之差,而且互相包含。中国哲学强调,胜败无定,亏成相转。哲学家庄子批评逻辑学家惠子只会辩论,他说:“辩无胜。”真正的智慧不是辩出来的,好辩好争,必无真胜。围棋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争棋无名局”。它表现的也是中国哲学的一种核心思想。北宋王安石有诗说:“莫将世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分黑白,一枰(【注】棋盘)何处有亏成!”围棋的胜败是短暂的,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围棋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围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不是对手,不是敌人,两人共成一盘棋。争奇好胜,最终并不一定会获得胜利。下棋的人,要有一颗平常心。在围棋中,真正的竞赛是对输赢的超越。北宋天才诗人苏轼也是一位围棋高手,他谈下围棋的感受时说:“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围棋是个大天地,有无穷的奥秘。你有多大的才能,都能在其中用上。它不是狭隘者的世界。围棋几乎是宽容的同义语,围棋是放旷自由、天马行空的艺术。正像著名棋手吴清源所说的,围棋应该是“六合之棋”,即追求上下四方的和谐。围棋的最高境界不是冲突,而是和谐。围棋是在反复竞争中,达到最后的圆满。15联系前后文,第段横线上应填入 更恰当。(3分)A诗意 B自然 C干净 D平静16第段中提到中国古代常将围棋棋谱收入兵书的原因是 (3分)17从文章35段看,围棋与象棋有较大差异:象棋中 “赢” 的标志是 ;围棋中 “赢”的标志是 ,一局终结后,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异是 。(6分)18第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其作用是 (5分)19第段借用苏东坡的话来论证 。你如何理解苏轼“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这种说法 (5分)格依玛村人印度北部有个村庄,叫格依玛村。这里土地贫瘠,人们连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村民们也想改变现状,苦于找不到生财之道。 离格依玛村不远有一条公路,路况不好,经过那里的车辆经常发生事故。有一次,一辆装载着食用罐头的货车在那里翻进了沟里,一车罐头滚落一地。司机受了伤,拦了一辆顺道车去了医院,那些货物无人看管。格依玛村的村民见了,就将那些罐头偷偷地运回家。一连几天,家家户户都有罐头吃。但车祸的事毕竟不会经常发生,眼瞧着一些运载食物的车来了又去,他们一无所获,这让他们很不甘心。所以,他们想到了一个主意,晚上,乘公路上没人时,他们就拿上工具,将路面挖得坑坑洼洼。这样一来,车子在那里经常出事故的情况多起来。即使不出事故,但路况太差,所有经过那里的车子行进速度也非常慢,这给了格依玛村民以可乘之机,他们会跟在车后,乘司机不注意,偷偷地从车斗里拿走一些他们需要的东西。 这件事情在渐渐演变,起初,他们只是偷拿一些食物,后来,也拿其他货物,好送到市场上去卖一些钱,最后,他们就不是偷偷地拿,而是明目张胆地抢了。一时间,格依玛村旁边的那条简易公路成了最不安全的路段,警察局每个月都会接到好几起关于车上货物被抢的报案。警察局出动了警力但这样做并没有威慑住村民,反而让村民们学会了作案时更加隐蔽更加机警,他们的作案开始有组织并有序起来 那年冬天,司机们因为从格依玛村经过经常丢失货物,便多选择了绕道行驶的方式。这样一来,格依玛村民好几天没有收获。这一天,终于有一辆货车从那里经过,车上装的,是一袋袋磷酸脂淀粉,一种工业用淀粉。格依玛村人都没有什么文化,在他们看来,淀粉就是粮食,可以做成各种各样好吃的食物。当下,大家就一拥而上,抢走了二十多袋磷酸脂淀粉。 司机是个小伙子,见有人抢了他的货,便停下车,跟在抢货人的身后往格依玛村追。这样一来,反而给了其他格依玛村人机会,他们不慌不忙地将无人看管的车上的淀粉搬了个空。小伙子追进村子,就请求村民将他的货还给他,格依玛村人哪会将到手的“粮食”轻易地交出来,他们都不承认拿了他的东西,并采取了应对措施。 小伙子百般恳求都没有作用,他只得告诉村民们,那些磷酸脂淀粉不是普通的食用淀粉,而是工业淀粉,有毒,吃了会死人,他们拿去了也没有用。 小伙子说的是实话。 但格依玛村人都不相信,因为这种磷酸脂淀粉无论是从色泽还是手感上,都与他们平时吃的食用淀粉毫无区别。 小伙子见村民们不信,吓得不知所措。他本来想去警局报案,但是,他又担心,他一离开,真有人将那些淀粉做成食品吃了,那时候会闹出人命。虽说闹出人命他也没有责任,但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去送死呀!他只得一家家地登门去说明情况,甚至向村民们下跪,请求他们:“那些淀粉你们不交给我无所谓,大不了我受一点损失,但我求求你们,千万别吃那些淀粉,会死人的。” 小伙子的执著,让村民们对他的话由不相信到将信将疑,有人就将那种淀粉拿来喂鸡,以检验小伙子所说的话是真是假,结果,吃了这种淀粉的鸡不一会儿就死掉了。 这一下,村民们先是惊骇,继而是感动。他们抢了小伙子的货,小伙子理应怨恨,即使他们吃了那种淀粉被毒死,也是罪有应得。而小伙子不惜以下跪的方式来请求他们别吃这些工业淀粉,拯救了他们的生命。这样的爱心,这样的善良,这样的胸襟,让他们羞愧难当,感动不已。 村民们自发地将那些工业淀粉都交了出来,重新送到了小伙子的车上。自此之后,格依玛村人再没有哄抢过货物,即使有人想打过往车辆的主意,立即就有人站出来说话了:“想想那个好心人吧,我们伤害了他,他却救了我们全村人的命。想想他,我们还有脸继续干这种伤害别人的勾当吗?难道我们真的是魔鬼?” 格依玛村附近的公路太平了21、作者在两段交待了无力改变穷困现状的格依玛村人因为一次偶发事件才开始偷拿东西,其主要目的是表明 。(3分)22、第段加点词“粮食”,为什么要加引号? (2分) 23、(1)第段画线句从句式的角度看,属于( )(2分)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七下数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法学概论拓展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试题及答案
- 软件项目的功能需求与性能需求分析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察试题及答案
- 班级工作计划细致分工
- 仓库工作总结提高计划
-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联盟2025届七下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外科护理团队建设经验分享计划
- 理财目标规划计划
- 班级环境布置与主题创意计划
- 广告策划方案-今麦郎方便面广告策划书
- 2024年高考真题-物理(贵州卷) 含解析
- 防返贫业务培训
- TSXCAS 015-2023 全固废低碳胶凝材料应用技术标准
- 金融领域大语言模型应用安全探析
- 父母房子以买卖方式过户给子女买卖合同模板
- 外墙砖维修整改方案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社会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 【“李子柒”短视频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探究19000字(论文)】
-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读写结合型作文审题立意
- 你好疯子剧本-你好疯子话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