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厦大到CMU信息管理系统,我的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docx_第1页
从厦大到CMU信息管理系统,我的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docx_第2页
从厦大到CMU信息管理系统,我的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docx_第3页
从厦大到CMU信息管理系统,我的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厦大到CMU信息管理系统,我的申请总结个人背景:本科院校:厦门大学系别专业:管理科学系电子商务专业GPA排名:4/32IELTS:7.0GRE:155+170+4.5经历:国内专业相关实习其他:无发表无牛推申请情况:申请专业:master项目,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辅以个别商业分析或工程管理专业录取情况:CMU (MISM), Umich (MSI), UT Austin (Information Studies), Syracuse U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W Seattl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GWU (Information Systems), Florida (Information Systems & Operations Management).申请过程:我的申请开始的较晚,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把申请的很大希望寄托在世毕盟(GGU)上。当时我还在专心准备GMAT考试,由GGU派给我的第一任流程负责人朔姐和第一任mentor负责开展初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简历制作、选校等。由于我身在厦门,和GGU的联系只能通过微信,邮件,meeting通过Skype语音会话进行,但是沟通十分顺畅,申请进度没有因为“异地”受阻。GMAT考试失利后,我听从GGU建议立刻转战GRE。这期间由于一些原因,负责我申请工作的流程负责人换为Amy姐,mentor换为Hybur,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申请工作的进度,我的选校基本定下,CV也基本定稿了。在一口气顺利拿下IELTS和GRE后,我正式投入申请工作,主要是撰写文书。因为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项目文书要求天差地别,所以我撰写文书的过程尤其漫长,一直到学期末才算基本结束。这段难熬的日子多亏了Amy姐和Hybur,他们在我身上的投入早已是自发的,我们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申请提交后,Amy姐和揣铎姐每天跟踪查看我的申请状态,直到录取结果出来。个别学校需要进行面试的,GGU也有专人负责模拟面试。目前为止,我手头有比较满意的学校了,还在等待剩下一些学校的录取结果。以下针对申请季个人比较有感触的环节展开说明关于时间:申请期间时间似乎永远是不够用的,很多问题最终都是时间不够的问题。我在2015年8月份准备GMAT首战期间和GGU签下合同,申请工作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而正式投入申请是10月底搞定语言考试后。我认为那已经是最后关头了。且不说正式的申请工作,光是语言考试就够很多人喝一壶的,考一次就得一个月砸进去,谁也不知道哪一次是最后一次。我属于运气还可以的,没被反反复复的语言考试耽误进度。语言考试后,还有许多申请材料要准备,无论留学机构能帮到多少,自己都要保持高的参与度,毕竟是自己的申请,所以时间紧张的话,材料必然准备不充分,又要虐心了。然而虐心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时间紧迫,很多机会无法把握。如果趁早拿下语言考试,就有时间多选课刷GPA,找实习,帮教授搞科研,或者申请GGU的暑期科研项目,这些都能实实在在提升申请者的竞争力,不要到用时方恨少。另外,我在GGU的说服下才从GMAT转战GRE,并且一举拿下,如果我早些联系GGU,早点认清GRE才是我的最好选择,时间至少能多出一个月。因此,申请开始的时间永远不嫌早;如果考虑通过留学机构申请,务必尽早联系,可以少走弯路。关于语言考试:上部分说了,语言考试是个时间黑洞,谁也不知道哪一次是最后一次。班上两位同学,分别是大三下学期和大三暑假开始准备,都签了彻底包办一条龙的中介。他们中一位八月初高分拿下GMAT,然后一直考TOEFL,到十一月中旬才上100;另一个到几乎所有申请截止TOEFL也没到100。语言考试除了时间问题,还需要注意的是量体裁衣,谨慎选择。我因为大二为了出国交流考过IELTS,对TOEFL完全陌生,所以最终保守选择用IELTS申请美国高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的申请。此外,由于学长姐们都是考GMAT,所以我也毫不犹豫决定考GMAT但以失败告终。GGU鼓励我参加GRE考试,不仅考核内容对我来说更简单,而且MIS专业用GRE可以申请的项目更多。于是我大胆转战GRE并且一举拿下理想成绩。但无论是对IELTS的保守选择,还是对GRE的大胆争取,皆因悔不当初,形势所迫。因此,语言考试的选择很重要,一定要提前了解项目官网上罗列的语言考试要求,是否接受IELTS/TOEFL?是否有单项分要求?是否接受GMAT/GRE?关于个人背景:个人背景我自己总结就是申请者的“三围”硬背景和九维软背景等。三围即GPA、IELTS/TOEFL和GMAT/GRE,这些就是硬条件必须有,该刷的平时都要好好刷。九维背景即(顺序和重要性无关):发表、科研、实习、项目、课程大作业、比赛、交流、学生工作、证书。九维背景不必样样都有,而是尽可能在申请前填满,最好是不同的维度体现不同的能力品质,必将会成为申请利器。等到申请时候,三围基本定下,重点在于九维软背景的利用,最重要的一点是:匹配,即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能够让自己和申请项目match的背景。于我而言,到大四申请的时候,个人背景基本无法得到实质提升,GPA、语言成绩和各种经历都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但是在制作CV和撰写PS的时候,在世毕盟mentor的指点下,只要搜肠刮肚一般都能从九维软背景中找到不少亮点,最终形成了CV和十来篇“花样百出”的PS。关于MIS专业MIS可谓是个杂家,其master项目既出现在商学院,也出现在信息学院,即使同一所大学里B School和I School都设置了此类专业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不同的MIS项目自然代表了不同流派,大体分为两大类:技术流派和商业管理(非技术)流派,但是申请时,我发现各个MIS项目如八仙过海,什么样的要求都有,必须针对每一个项目做具体准备。虽然不同流派会注重申请者不同的背景,但是一般需要这三类背景:technology,即有基本的计算机方面的背景,比如数据库课,java软件编程项目等;economic management,即经济管理商业方面的背景,比如创业比赛,企业相关实习经历等;analysis,即对数据信息的处理分析能力,比如使用spss分析问卷等。MIS专业申请者首先应当增加和梳理自己在这三方面的亮点,作为申请的基石,再考虑每一个项目的具体要求做个性化准备。关于选专业与选校:专业的选择就是“从心”,通过了解学长姐们的出路、官网或论坛的资料,自己做出选择,一定要自己了解,方向错了,来了录取都不会去的。因此,要对专业方向心里有数,不过只要知道大致方向,不需要确定太细的方向。此外,不太建议同时申请两三个不太相关的专业方向。在专业方向选择之后,就是选项目选校。这一步要考虑的东西就非常多,比如项目课程设置、时长、工作年限要求、就业方向和情况、是否STEM,比如学校地理位置、生后成本、周边企业等。我在申请之前对美国高校不甚了解,选校时也在忙英语考试,所以将选校完全交给了GGU。GGU先是列出了许多学校项目以及概况给我,之后正式开出选校名单,我再给出一些意见,由GGU帮忙调整并敲定最终名单。从目前的录取情况来看,当初的选校策略对头。虽然选校成功,但是选校列表中的一些学校,我在后来仔细了解后并不感兴趣,但是都已经申请完了。这不是说GGU给的选校出了问题,而是我自身对学校和项目的不了解导致了现在的一点后悔,毕竟是自己没有把一些意愿告诉GGU。比如申请者希望毕业后在美国工作还是立即回国,这就影响到项目选择,希望留下工作的应当申请属于STEM专业的项目,毕业后可以留在美国的时间比非STEM专业毕业后要长非常多。我觉得最理想的情况是,申请人自己要主动了解自己专业的项目和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