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不完整,基本上都是课后的小结,还是要看书,仅供参考)第一章小结:(1)点、线、面(多边形)是最常用的空间要素,点状要素没有大小(虽然显示时符号有大小),线状要素没有宽度(虽然显示时线型有宽度),面状要素由线围合而成(虽然显示时用颜色填充)。 (2)图层是表达空间事物的基本形式。对图层的一般显示控制有:打开、关闭、放大、缩小、平移、相互调整先后显示次序。 (3)要素和属性的简单查询。单击要素查属性、选择记录查要素、选择要素查记录,利用键盘中的Shift 或Ctrl 键,选择多个要素或多条记录。(4)要素和记录之间逻辑上有对应关系,要素或记录一旦被选择,二者的显示颜色会同步变化。 (5)ArcMap 的操作主要靠菜单、按钮、工具三种方式,辅之键盘。 (6)主窗口称Map Document Window,显示地图的部分称Data View,左侧为目录表(TOC)。(7)一个地图文档往往用到多项数据源,某项数据源也往往出现在多个地图文档中 (8)进入、退出ArcMap 和Windows 的一般操作类似。第二章空间要素的三种基本查询途径: (1)单要素点击式查询(Identify) (2)点击、开窗选择要素查询(Select Features) (3)临时绘图查询(Select By Graphics) 属性记录的三种基本查询途径: (1)特定字符串查询(Find) (2)点击记录查询(Select Records) (3)条件组合查询(Select By Attributes)第三章不同注记方法的比较(1)图形注记(Graphics Text):存放在地图文档中,不用地理空间坐标,其他应用不能使用,输入、编辑比较简单、灵活,适用于少量、临时性的注记。除了文字还包括曾经练习过的用注记图形选择要素、查询。 (2)属性标注(Label):依附于图层要素属性表,一旦字段的属性值被修改,地图上的注记就跟着起变化,标注和属性值自动保持一致。 不能再地图上单独编辑,当注记的位置很密时,靠软件自动调整注记的位置,减轻编辑工作量,适合内容多、变化快、需要和属性更新保持同步的注记,以及要动态调整标注位置的应用(3)图层注记:注记内容是相对独立Feature Class,由地图编辑软件输入、维护,存放在数据库中,作为独立的图层,可用在不同的地图文档中。可精确控制他们的位置、大小、倾斜、间距等等,还可分类输入、分类显示,适合静态、精细、量较大、内容相对稳定的注记,如地名。Shapefile 没有注记要素类,要用Coverage 或Geodatabase。专题地图的符号控制地理要素用符号显示,对应的专题地图有五种基本类型:(1)点符号。用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符号表达点状要素。 (2)线符号。用不同颜色、宽度、线型表达线状要素,包括多边形的边界。 (3)面符号。用不同颜色、密度、图案填充多边形要素。 (4)注记符号。用不同颜色、大小、字体注记在地图上。 (5)统计地图。将常用的统计图分布到地图上。 符号(Symbol)由属性控制,即要素属性表中某字段的属性值控制地图的符号。ArcMap 靠属性控制符号有五种类型: (1)Features:单值图(Single Symbol),图层的所有要素均用一种符号,不再分类 (2)Categories:用指定的值控制分类 (3)Quantities:用属性值的大小控制符号 (4)Charts:统计指标图,如本章练习中的产业结构统计图,除圆饼图(Pie Charts)外,还有直方分布图(Bar / Column Charts)、累计直方图(Stacked)等。 (5)Multiple Attributes:多重属性图(Quantity by Categories)小结:地图文档(Map Document)是ArcMap 的基本应用单元,每个Map Document中可有若干数据框架(Data Frame),每个Data Frame 中可有若干专题图层(Layer)。 专题图层(Layer)的数据来自要素类(Feature Class),如何显示靠二个因素:(1)几何位置、形状,(2)符号,前者由要素(Feature)决定,后者由属性(Attribute)决定,要素(Feature)是要素类(Feature Class)的基本单位,属性(Attribute)存储在要素属性表(Feature Attribute Table)的字段(Field)中。用要素的属性值控制符号,使空间事物的表达灵活、针对性强,不但是ArcMap 也是其他GIS 软件的基本功能,和GIS 的数据模型相辅相成。矢量型专题图按要素类(Feature Class)分为点、线、面、注记四种,对应的显示符号(Symbol)也是四类。 靠属性定义符号在ArcMap 中有5 种:(1)单值图(Single Symbol),(2)按指定值分类(Categories),(3)按属性值大小分类(Quantities),(4)统计指标图(Charts),(5)多重属性图(Multiple Attributes)。 地图的注记有临时注记、属性标注、注记图层三种,各有优势和局限。 对 Layer(图层)、Table(属性表)、Data Frame(数据框架)的定义保存在Map Document (地图文档)中,和数据源相互独立,可以反复使用,当数据源(空间数据、属性数据)被改变,Layer 所显示的具体内容也会自动跟着变化,不需专门干预。第四章Join(合并连接)和Relate(关联连接)的区别(1)连接关系不一样。Relate(关联)方式连接的二个表之间的记录可以是“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关系,Join(合并)方式连接的二个表之间的记录只能是“一对一”、“多对一”的关系,不能实现“一对多”的合并 (2)显示外观不一样。Relate 实现二表连接后,外观仍然是二个独立的表,一个表的记录进入选择集时,另一个表中的对应记录也同步进入选择集,分别显示在各自的窗口中。Join 实现二表连接后,被连接的表合并到结果表中,结果表的字段得到扩展,表的显示比较紧凑、简洁,查询操作也简单。 因此,Relate(关联)所适应的逻辑关系多,Join(合并)的查询界面简单。小结:(1)属性表新建,现有属性表加载,记录和字段的增加、删除,属性值的输入、修改(数据库最基本的功能)。 (2)调整字段的可见性、假名,适应各种应用的需要(和关系型数据库的投影功能相对应)。 (3)通过条件组合查询,过滤不需要的记录、要素,使属性表、专题图得到精简(利用了关系型数据库的选择功能)。 (4)二个或更多的属性表可以连接起来,实现对复杂事物的查询(实现关系型数据库的连接功能),Join 和Relate 所起的作用不同。 (5)超链接使属性成为查询其他媒体信息或实现其他处理功能的通道(扩展了关系型数据库的连接功能)。第五章1 相互位置查询的三种方式图层之间的相互选择查询可以在不同类型要素的图层间进行: 相邻(Are within distance of) 点和点,点和线,点和面,线和线,线和面,面和面 包含(Are completely Within) 点和面,线和面,面和面 相交(Intersect) 线和线,线和面,面和面 2 空间连接实现的功能空间连接在两个图层(A 和 B)的要素之间进行,其结果是将A 中的某些要素的属性字段连接到B 的要素属性表中。以上述练习为例,实现的功能为: (1)针对图层B 中的每一个要素,在图层A 中找出哪个要素离它最近。 (2)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将距离值放到图层 B 要素属性表的对应行中,字段名为Distance。 (3)图层A 中找到的那个要素的属性,也添加到图层B 的对应记录上空间连接使图层 B 的属性字段得到扩展,增加了图层 A 的要素属性字段,还增加了Distance 字段,取值为该要素和图层A 中最近要素之间的距离。 空间连接还可用在点与线、线与线、点与面的图层之间,实现的功能如下: 点 线 面 点 最近距离 最近距离 点在面内 线 最近距离 部分重合 线在面内 面 面在面内 小结:(1)两个图层之间可以相互选择查询:一个是选择图层,另一个为被选择图层。选择的条件、关系很多,可根据应用的需要选用。 (2)两个图层之间可作空间连接处理,按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实现属性字段的连接、数据添加、传递。第六章专题地图布局(Layout)主要涉及功能有: (1)地图布局和页面的设置。 (2)Data Frame 在页面中的位置、比例、范围设置。 (3)在地图中增加文字及其他元素,包括图例(Legend)、比例尺(Scale Bar)、指北针(North Arrow)、图片(Picture)、说明文字(Text)、图框线(Neatline)、其他对象等。(4)在 Data Frame 范围内,图例、比例尺、指北针方向和 Data Frame中相关特征(Properties)的设置可保持一致。 (5)将布局输出到打印机或中间文件。 (6)将布局保存为模版,供将来反复使用。第七章Spatial Analyst 扩展模块有哪些功能(1)空间插值(Spatial Interpolation),除距离倒数权重法,Spatial Analyst还有其他方法,除用于地形,还可用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领域。 (2)栅格高程栅格可产生矢量等值线图,转换成栅格坡度图。 (3)密度估计。 (4)邻近区分配。第八章直线距离与成本距离的比较(1)用栅格计算直线距离比较简单,和矢量模型中的邻近区(Buffer Zone)类似。 (2)成本距离计算稍复杂,需要“源”图层(本练习取名为origin)和“通行成本”图层 (3)在ArcGis中,计算成本距离的源图层可以是栅格数据也可以是矢量图层,通行成本图层必须是栅格数据 (4)成本距离是从“源”到每一单元的最小累计成本,也可以是逆向的。累计成本的计算和栅格单元之间的距离、通行成本有关,将上一级单元累计通行成本、本单元的通行成本、通行距离三者相加后得到。(5)成本距离计算时,选择生成方向图层,可以同时得到记录累计最小成本传递方向的栅格图层。利用成本图层和方向图层,可以生成“源”和指定终点之间,按成本最小的最佳路径,并用矢量线要素表示 (6)成本图层中单元的取值往往是相对值,实际应用时还要进一步考虑距离、通行成本在量纲上的差异。第十章小结邻近区可以针对点、线、面三类要素。可以是单距离的邻近区,也可以是多重距离的邻近区。邻近区的距离可以在操作过程中输入,也可以靠要素的属性控制,前者操作起来简便,后者可根据应用的要求灵活控制、调整。邻近区的结果是多边形,相互交叉、重叠部分可以保留,也可合并、消除。第十三章小结不规则三角形网络是描述三维表面的常用方法,高度信息一般是点状的高程点,也可以是等高线,甚至是多边形。按高程点计算,数据量小,效率高。在不规则三角网上还可以叠加其他要素,同时以三维方式显示。如:DWG格式的设计文件、遥感影像。在ArcScence中能按用户指定的方式产生三维场景动画,并可以输出成通用的视频文件,用其他软件播放。在 ArcScence 中还能将影像文件叠加到已有的三维表面上,达到更好的三维显示效果。除了地形,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第十四章填挖方小结一般情况下,不规则三角网(TIN)是从高程点产生的,如果靠传统地图建立 TIN,就要利用等高线,这时软件就在等高线上取出典型的、关键的样本点,将这些点连起来形成TIN,这比直接从高程点产生TIN 在计算方法上多了一个自动选取样本点的步骤。 一般情况下显示TIN 时表达高程,但是也可以直接表达坡度,还可以直接进行简单的填挖方计算。如果要进行细致的填挖方计算,就要将TIN 转换成栅格再计算。转换、计算过程产生的栅格一般是浮点型,没有属性表,如果需要,可以用Spatial Analyst 再转换。纵剖面图小结 3D Analyst 模块实现纵坡面图依据TIN 或Grid生成。 1先要有“线”,可以临时输入3D Graph,也可以将常规的二维线要素转换为3D Shapfile。 2纵剖面生成在专门的图形窗口中,根据需要,可以放入地图布局(Map Layout),可以用文件方式保存,再利用,还可以输出到其他应用软件中显示、打印。第十五章视线分析与视域分许的区别1 分析方法不同视线分析是判断三维表面上任意两个点之间是否通视。观察点和目标点可以在三维表面上,用户可以指定观察点和目标点相对于三维表面的高程,也可以通过借用生成纵剖面的方法,绘一条直线,产生沿着该直线的纵剖面图,再观察起点和终点间的视线遮挡状况。 视域分析有观察点和路径两种,所得到的结果是栅格图层,每一栅格单元的取值表示该点被观察到的次数。如果是观察点,计算结果栅格只有0 和1 两种取值。如果是路径,表示在观察路径上每前进一步(移动的距离相当于一个栅格单元),作一次观察点分析,走完全部路径,每个栅格单元的取值累计相加,结果还是一个栅格,观察到的次数累加,因此路径视域分析也是多个单点分析的叠合、累加,因此计算时间较长。2 操作不同(1)视线分析之前往往要输入视线,是图形(Graphic)。视域分析如果是基于观察点,要有点状矢量要素,有高程属性,如果是基于观察路径,要有三维线状要素(3D Shapefile),高程可以沿路径变化(2)视线分析的观察点和目标点的高程通过对话框输入;视域分析前,应该在观察点的要素属性表中添加相关的字段,输入高程值,否则软件默认观察点的高程值比所在位置的三维地表高一个地图单位(3)视线分析的结果是图形(Graphic),视域分析的结果是栅格第十六章小结一般的线状空间数据必须经处理产生网络数据集(Network Dataset)才能用于网络分析,网络数据集中必须有运行成本属性,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线要素的几何长度。 路径(Route)是网络分析的基础,路径必须经过有关站点(Stop),必须避开障碍(Barrier),以交通成本最低产生分析结果。站点、障碍可以手工输入,也可来自已有的要素类(Feature Class)。路径所经过站点的先后顺序会影响计算结果,可以靠软件自动调整站点顺序、优化路径,也可以手工人为调整站点顺序,按指定的顺序优化路径。 最近设施(Closest Facility)的原理和路径相似,设施(Facility)和事件(Incident)之间的关系相当于2 个站点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每个事件查找单个最近设施,也可以同时查找多个设施,得到同一事件和不同设施之间的最佳路径。 服务区(Service Area)是对路径分析的扩展,给定交通成本,产生离开服务点的所有方向的最远路径,将路径最远点连接起来,形成最大范围,就是服务区。在同样的距离条件下,基于网络的服务区范围比同心圆式的邻近区要小。 网络分析产生一个临时的特殊图层,可以按需要调整显示符号,方法和普通图层一样第十七章小结按交通距离产生最佳路径,一般依据网络线段要素的长度。 按交通时间产生最佳路径,则依据沿线段(即路段)行车的时间消耗,为此在网络线段要素的属性表中增加一个字段,该字段的属性值可用要素的长度和路段(线段)车速相除而得到,用于网络路径成本的计算。 定义道路单向行驶,在网络线段要素属性表中增加一个字段,属性赋值时必须考虑线状要素的数字化方向,取值为 FT 时,表示交通行驶方向和要素数字化方向一致,取值为 TF 时,表示交通行驶方向和要素数字化方向相反,取值为 N时,表示该线段(即路段)禁止通行。 为了显示线状要素的数字化方向,道路线段的显示可选用带箭头的线型符号。第十八章小结最佳路径、最近设施、服务区的产生均要产生网络的走向、路径,称为Route,产生 Route 以成本最低为计算的目标,往往将距离、时间作为计算单位,产生成本最低的路径。 在网络线段要素属性表中增加FT_Minutes,TF_Minutes 二个字段,用于定义道路上下行车速不同的情况,属性的取值代表线段(即路段)的时间消耗,FT_Minutes 代表交通行驶方向和要素数字化方向一致的时间消耗,TF_Minutes代表交通行驶方向和要素数字化方向相反的时间消耗。软件会自动按上下行不同车速产生最佳路径,并计算交通成本。 Network Analyst 对网络数据有一系列的定义: 网络由线段(Edge)和端点(End)组成。每条线段必定有起点(From End)、终点(To End),方向由要素数字化的先后顺序决定。线段和线段的交点必定是端点。一个端点可以是某条线段的起点或终点,也可以是多条线段共用的端点,可称交汇结点(Junction)。 网络计算均以上述数据结构为基础。 道路交叉口是否相通,由二个条件决定:一是空间上存在交汇结点,二是线段的结点属性值必须相同,不符合其中之一就不互通。结点属性的字段名为F_Elev,T_Elev,和线段数字化的方向对应,属性值不能搞错。 第二十二章按拓扑规则,结点可以分为三大类:悬结点(Dangle Node,简称Dangle):仅和一个线要素相连,孤立的结点伪结点(Pseudo Node,简称Pseudo):两个线要素相连,共享一个结点普通结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线要素交汇、共享一个结点Geodatabase的拓扑规则分点拓扑规则、线拓扑规则、多边形拓扑规则三大类,拓扑关系在ArcCatalog中建立,靠规则来控制,可以控制同一要素类(Feature Class)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控制同一个数据集(Feature Dataset)中不同要素类(Feature Class)之间的关系第二十三章CAD在其他行业应用广泛,将CAD数据转换进入Geodatabase,是一种常用的数据获取、交换途径。ArcGIS可转换AutoCAD的DWG和DXF文件,Intergraph / MicroStation的DGN文件AutoCAD Entity和ArcGIS Feature Class之间的关系 AutoCAD Entity(实体类型) Geodatabase Feature Class(要素类) Line, Arc, Circle, Polyline, Solid, Trace, 3DFace Line,线要素类 Point, Shape, Block的插入点 Point,点要素类 闭合的Polyline,Circle, Solid, 3Dface, Polygon,多边形要素类 Text Point,点要素类 ArcGIS转换CAD 文件,并不是根据图层读取,而是按实体类型(点、线多边形、字注记)读取,每一种CAD的实体可以被转换为一个要素类。转换时,可以选择是否将CAD原有的图层、颜色、高程等特征也转换到要素属性表中。例如:如果CAD中某图层上图形对Geodatabase是多余的,就可以图层名作为属性转换进来,再用属性查询、选择的办法,将符合原来图层名的要素选出来,成批删除。 DWG图形数据转换进入Geodatabase,一般直接使用原来的坐标,但是空间参照的有关参数应由用户指定。 在 AutoCAD 中,闭合的 Polyline 可以直接转换为多边形要素类。但是,在AutoCAD 中生成闭合Polyline 并不方便,尤其是当边界较为复杂、带有弧段,难以产生闭合 Polyline。为此,本练习没有直接在 AutoCAD 中生成闭合 Polyline,再转换为Geodatabase 多边形要素类的方法,而是先将CAD 的多边形边界转换为线要素,利用拓扑关系查错、改错,再由线要素产生多边形,这一方法容易保证数据的质量。 在AutoCAD 中,往往将多边形的编号直接用Text 实体标注,将Text 实体转换为点要素后再进入多边形的属性表也是一种实用的途径。为此,要求在AutoCAD 中输入Text 实体时,必须将Text 的标注点(Start Point)落在对应多边形的内部,在 ArcGIS 中,参与多边形要素类的建立时,就可直接得到一对一的逻辑关系,不必在 ArcMap 中逐个手工输入多边形的编号,这种方法可提高大批量数据输入的效率。DWG文件中的线实体转换为Geodatabase的线要素类型,再建立网络。一半来讲,在建立网络之前必须去除线要素的悬结点,伪结点,不能有重叠线,相交的线必须先打断,再连接,道路尽端应标记为例外第二十四章1地图投影(Map Projection) 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为了表达、量算的方便,需要将地球表面的事物转换成平面。这种转换对大范围、小比例的地图至关重要。 2 坐标转换(Transform) 坐标转换是用于不同坐标系的转换,包括坐标系的平移、旋转、缩放、倾斜等等。在 ArcGIS 中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 Affine(仿射变换)。仿射变换可以实现四种坐标变换(非等比例缩放、倾斜、旋转、平移)。在使用仿射变换时,至少需要设 3 个移位连接线。 Similarity(相似变换)。相似变换可以实现三种坐标变换(缩放、旋转和平移),使用相似变换,至少需要两个移位连接线Projective(投影变换)。投影变换用的是更加复杂的数学公式,使用投影变换至少需要设四个位移连接线3 坐标拉伸(Rubber Sheeting) 坐标拉伸(俗称橡皮拉伸),使用于校正数字化时产生的朝各个方向不均匀的伸缩、变形4 接边(Edge Match) 接边是处理相邻地图之间的拼接误差。地图往往是分图幅输入,在图幅相邻之处,双方的坐标即使符合精度要求,也会出现少量错误。转换(Transform)、拉伸(Rubber Sheeting)、接边(Edge Match)的处理结果都改变矢量要素的坐标。5 影像配准Transform,Rubber Sheeting,Edge Match 主要针对矢量型空间数据,影像配准的操作过程和这些处理很相似,但是使用的计算方法是专门针对栅格型空间数据的,适合航空摄影、卫星遥感影像图,配准的结果不但会使栅格单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且会在有些地方插入新单元,有些地方会合并相邻单元,影像配准对栅格坐标的影像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第二十五章1 基本数据模型本教材涉及的 ArcGIS 可直接处理的空间数据模型分矢量、栅格、不规则三角网三大类,属性数据都是关系型: (1)矢量模型。可再分为一般矢量和网络,前者有点(Point)、线(Line)、面(Polygon)、注记(Annotation)四种,注记不参与空间查询、分析。后者比较特殊,本教材涉及边(Edge),端点(End),交汇点(Junction)三种。 (2)栅格模型。可分为格网(Grid)和影像(Image)。 (3)不规则三角网模型(Triangle Irregular Network,TIN)。 (4)基于关系模型的属性表。可分为一般属性表(Table,Attribute Table)和要素属性表(Feature Attribute Table)。 2 空间、属性数据主要存储格式 (1)矢量型Shapefile 和对应的要素属性表。Shapefile 没有Annotation。 (2)矢量为主的空间数据库 Geodatabase,利用关系型数据库实现。虽然 Geodatabase中的空间数据是借助关系型数据库实现的,但用户通过软件对表间接操作,不能直接操作。 (3)ArcInfo 的传统矢量型 Coverage 和栅格型 Grid(格网),都有各自对应的要素属性表。(4)基于关系模型的属性表。包括dBASE 的DBF 表、INFO 数据库的Table表、Access 数据库的表。要素属性表的格式和空间数据的格式相一致,如 DBF 对应 Shapefile,Access 对应 PersonalGeodatabase,INFO 对应Coverage 和Grid。 (5)不规则三角网(TIN)。TIN 的要素属性表对用户是隐含的,不能直接操作。 (6)一般网络(Network)。本教材涉及Shapefile 和Geodatabase 二种格式,主要针对一般交通领域的网络分析,未涉及市政设施领域的几何网络(Geometric Network)、公路管理领域的线性参照(Linear Reference)。 (7)通用影像、图像格式数据(Image)。(8)矢量型的CAD 图形文件。如DWG格式的文件3针对应用的辅助性数据 图形(Graphic),由元素(Element)组成,常用在地图布局、地图注记、统计图、剖面图中,只用于表达,不能对自身作查询、分析。 应用中的定义性、描述性数据。主要有地图文档(Map Document),地图布局模板(Map Layout),以及本教材未涉及的图层定义文件(Layer File)。元数据是对数据源的说明、描述和解释。小结:ArcGIS 数据源有一般矢量、格网、影像、不规则三角网、一般网络、一般属性表、要素属性表7 类,前5 类是空间数据,他们的存储格式有Coverage,Shapefile,Geodatabase,Image,CAD File 等,属性表的存储格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贫血症状识别与营养护理指导
- 幼儿园科普教育
-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案例
-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管理
- 线上考级方法分享
- 小儿消化不良护理科普
- 声音管理员工自我介绍
- 钉钉功能介绍及使用方法
- 长期打针血管护理方法
- 脑瘤常见症状解析及护理要点
- 《你的分都去哪了考后分析会》2025年月考考后分析总结班会课件
- 2025年高端定制行业个性化定制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上海市春考语文真题试卷(详析版)
- 老年人防诈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新课标Ⅱ卷)及答案解析
- 【新教材】统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基层党务工作培训知识竞赛试题(附参考答案)
- 火星科普课件
- 机关安全生产培训内容课件
- 2024新版2025秋人教版二年级艺术造型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大单元教学设计)
- 2025年全国中学生地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