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关七大原则.docx_第1页
政府公关七大原则.docx_第2页
政府公关七大原则.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府公关的七大原则: 1.第一时间原则即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抢占舆论先机,避免谣言,掌握舆论主动权。(1)什么是“第一时间”? 狭义上,是指事件刚一发生、没有被局外人知晓的时刻。此时,多事的知情者还来不及歪曲事实、策划谣言,公众由于从正当的渠道知道了事实真相,歪曲事件的任何企图已无机可乘。 广义上,是指人们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处于空白的时刻。政府在此时简要而确当地对事件作出解释,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便成为社会舆论的灯塔。 2.公开透明原则 公开透明的本质在于及时把握公众的信息需求,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达到解释疑惑、消除误解和矛盾的效果。 “现代组织处在其活动透明度日益增大的时代,若一个组织不能就其发生的危机与公众进行合适的沟通,不能告诉社会它面对灾难局面正在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不能很好地表现它对所发生事故的态度,那将会给组织的信誉带来致命的损害,甚至有可能导致组织的消亡。” 英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 公开透明原则的重要性 (1)危机发生后,是否做到公开透明,能否满足公众知情权,对化解危机非常关键。越公开透明,公众获得的信息越多,社会上的流言就越少。 (2)一旦舆论失控,出现谣言惑众的情况,只要改变封锁消息,保持沉默的鸵鸟做法,提高透明度,加大信息量,以清晰信息克制模糊信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谣言。 案例:从封锁到透明“非典”前后 “非典”初期,有关部门对疫情控制很严,甚至避而不谈,由于疫情不公开、不透明,导致谣言满天飞,引起人们极大恐慌。 最初是手机短信传出广东发生流感,导致多人死亡,接着传言板蓝根、食醋对“非典”有疗效,于是该产品一度脱销。后来又有很多“预防非典”的“偏方”:说精盐是加碘的,所以吃了加碘盐可以防治“非典”,所以广东和北京等地老百姓开始抢购碘盐。 同时,我国的对外表态也陷入被动,严重影响我国政府对外表态的公信度,对中国国际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后来,中央采取果断措施抗击非典,并在舆论上先发制人,以公开、透明方式每天主动发布疫情情况,提供全面、客观、翔实、迅捷的信息,使谣言再无藏身之地,最后终于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取得了舆论的主导地位。 3.第三方原则 危机发生后,公众追求的是真实、公正,与危机没有直接联系的“第三方”人士说的话更容易让人觉得真实、公正。因此,争取权威的第三方出来为你说话是危机公关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传播学开创者霍夫兰从大量实证调查中发现,第三方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就越大,反之则越低。 另外,第三方的声音规模越大,声势越大,影响就越大。 从危机公关的角度,不同的组织应借重不同的第三方力量。 对企业来说主要有两种:一是权威部门如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业结构、消费者协会等;而是权威人士,如公关专家、行业专家;另外,媒体,公众也是重要的第三方力量。 对政府来说,则主要是学者、媒体、行业专家、国际权威机构、外国政要等意见领袖。案例: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韩国金融体系曾经可能在三天内崩溃。当时的韩国政府号称拿出了国库中的最后一笔钱,雇佣了国际顶级的公关公司,寻找了一百多位说话很有分量的西方国家的金融界人士进行表态。他们虽然称对韩国经济不乐观,但是坚信韩国会像战后坚强重建一样恢复过来,结果全世界对韩国也都有了信心。 4.坦诚原则 包括诚意、诚恳、诚实 诚意:即及时向公众说明情意,必要时致以歉意,以赢得同情和理解。 诚恳:即不回避问题和错误,敢于负责任。 诚实:即不说谎。 坦诚原则的要求 (1)要正确对待和回应负面报道 对待负面报道要真诚和低调,应有必要的胸怀和雅量,表现出谦和与宽容的态度,不能动辄反唇相讥。 “向媒体宣战,虽然听上去很诱人,但实际上却是一场无法打赢的战争” 谢尔曼财富杂志主编 原因: 首先,吵架和辩驳并不能改变你的负面形象。当务之急是要争取广大公众,消除负面形象。而要说服人,就要心平气和,要有根有据,而不是比嗓门。 其次,公众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一般还是倾向于相信媒体胜于当事者本人。义正言辞的强硬态度,反而会带来公众的反感。 再次,批评媒体或与媒体对抗只会引起媒体的对抗。特别是不要对媒体采取过激行为,否则,后果会非常狼狈。(辽宁西丰县张志国) (2)不能说谎 虚假信息迟早会大白于天下,在危机出现后,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不能欺骗公众,否则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华南虎、克林顿、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5.情感原则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往往处于恐惧和慌乱中,感到无助和绝望,这个时候,民众最需要的是政府和领导及时的鼓励可以给他们以依靠和方向,坚定其信心。 6.口径一致原则 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面对媒体和公众时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各部门各说各话,互相矛盾。这样会造成公众和媒体的困惑、猜疑与恐慌,并引发新的危机。 要求: 一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由新闻发言人或指定的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态度,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确保形成有效的对外沟通渠道。 二是表态应该事先认真准备,力求科学、严谨,避免矛盾。 7.留有余地原则 主要有三点: 一是话不要说的太绝对 前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曾提及,有同志在国外回答某记者提问“在中国发现了非法贩卖囚犯器官的情况”时,采取直接予以否认的态度,并说这是造谣,无中生有。 沈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因为你在国外,并不是对国内的情况都掌握,怎么能一口否认呢?而且,一旦有人在丰厚利润驱使下铤而走险,我们就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 正确的说法: “这种做法是中国政府不允许的,它绝对不是中国政府的政策,我们一定会进行调查,希望你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 二是不要过度承诺 在有些情况下,官员为让公众对政府有信心,或有来自于上级部门或公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