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道路探索(19271936)_第1页
中国革命道路探索(19271936)_第2页
中国革命道路探索(19271936)_第3页
中国革命道路探索(19271936)_第4页
中国革命道路探索(1927193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革命 道路探索,第11小组,组长:王 淼 组员:林之怡 占涵冰 吴道义 汪博欣 余钱斌 王家鹏,目录,CONTENTS,壹,八七会议,贰,南昌、广州、秋收三大起义,叁,“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肆,土地革命与反围剿,伍,遵义会议,陆,长征,壹,八七会议,八七会议,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壹,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革命处在一个十分紧急的关头,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壹,会议的发言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关于统一战线中的机会主义路线问题;关于农民和土地问题;关于军事工作和武装斗争问题。会议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并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内容,共产国际代表作报告; 中央常委代表瞿秋白作报告; 改选临时中央政治局。,八七会议,中国革命道路探索,贰,三 大 起 义,南昌、秋收、广州三大起义,贰,南昌起义(1927/8/1)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也使得国共合作失败。,秋收起义(1927/9/9)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在共产党力量较强、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去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广州起义(1927/12/11) 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时许,广州起义爆发,这是共产党领导的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武装力量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一部和广州工人赤卫队的7个联队、2个敢死队,共约6000余人。,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南昌、秋收、广州三大起义,贰,南昌 起义,秋收 起义,广州 起义,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是中国革命武装的最重要的骨干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秋收起义的爆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创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军队,设计制作并率先起了我党的第一面旗帜,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诗词中所说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标志着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最后,毛泽东同志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从此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广州起义,是中共广东省委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在中共中央直接指导下领导广州地区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暴力革命,是继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和工农群众的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壮丽的一页。,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叁,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叁,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并且“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的组织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壮大”,影响也越来越广。这就首先在实践上解决了在大革命失败后,如何继续革命、如何开展武装斗争的问题。但是,必须看到,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是没有经验可循的开创性事业,认识不尽一致。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胜利,也有挫折。在困难和危急的时候,有些同志往往怀疑这样的红色政权能否存在下去,提出红旗打得多久的问题,因而发生悲观的情绪。所有这些表明,现实斗争的发展要求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理论上回答红色政权的存在问题,统一认识,坚定斗争方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形成背景,主要内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叁,存,在,因,原,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也必然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条件。,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是造成工农武割据的必要条件。,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国民革命运动在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也得以扩大。,中国革命道路探索,肆,土地革命 &反围剿,土地革命与反围剿,肆,土地革命,土地革命(1927-1937),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地主、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为了保证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县、区、乡各级都建立了土地委员会。分田的大体步骤是: (一)调查土地和人口,划分阶级; (二)发动群众清理地主财产,焚毁田契、债约和帐簿,把牲畜、房屋分给贫雇家,现金和金银器交公。 (三)丈量土地,进行分配,公开宣布分配方案,插标定界,标签上写明田主、丘名、地名和面积。,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土地革命与反围剿,肆,反 围 剿,1930年冬,中国共产党六届三中全会后,皖西地区党组织积极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而蒋、阎、冯军阀混战蒋介石获胜,使蒋介石有了“围剿“红军的力量和时机。于是,蒋即着手部署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从1934年8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行程25000里,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从此,开始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此战,持续1年之久,是我军战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军事失败,其根本原因是战略指导上的失误,中央苏区军民全力以赴,为保卫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代价,给予国民党军大量杀伤。但由于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以致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中央苏区大部丧失的情况下,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不过李德回忆说在国民党采取逐步结营稳扎稳打的前提下,如何进行游击战,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回答。,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伍,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伍,会 议 背 景,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中,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得到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在这种错误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 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会议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作出的四条决定: (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 (3)常委中再进行分工; (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中国革命道路探索,陆,长征,陆,长征1934.101935.10,中国革命道路探索,陆,长征1934.101935.10,中国革命道路探索,1933年10月 第五次围剿战争 1934年10月 红军撤退开始 10月21日 突破第一道封锁线 11月5日-8日 突破第二道封锁线 11月13日-15日 突破第三道封锁线 11月27日-12月1日 突破第四道封锁线 1934年12月 红军占领黎平 1935年1月1日-3日 强渡乌江 1935年1月7日 中共召开遵义会议 1935年1月-3月 四渡赤水,3月29日-31日 南渡乌江 5月9日 渡金沙江 5月25日 渡大渡河 5月29日 飞夺泸定桥 6月12日-7月7日 红一红四会师 8月29日-31日 全歼胡宗南第四十九师 10月7日 翻越六盘山 10月19日 红一抵达吴起镇 1936年10月 红二、红四与红一会师 长征结束,陆,长征1934.101935.10,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历史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等都经历了长征,十大元帅中有九位(除陈毅)经历了长征。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