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师培训资料--分类设计要求-7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防护原则.doc_第1页
弱电工程师培训资料--分类设计要求-7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防护原则.doc_第2页
弱电工程师培训资料--分类设计要求-7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防护原则.doc_第3页
弱电工程师培训资料--分类设计要求-7机房-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防护原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防护原则1.用来安放计算机主机,程控用户交换机,接入网设备及必要的转换设备的设备间,通信间应提供不间断供电的交流220V电源.2.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大于3V/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建议采用钢管或者金属线槽方式或采用屏蔽线缆或者光纤. 在EN50082-X通用抗干扰标准中,规定居民区/商业区的干扰辐射场强为3V/M,按IEC801-3抗辐射干扰标准的等级划分,属于中等EM环境.在邮电部电信总局编制的通信机房环境安全管理通则中,规定通信机房的电磁场强度在频率范围为0.15500MHZ时,不应大于130dBuv/m,相当于3.16V/M。3综合布线系统如采用屏蔽系统组成接地系网时,屏蔽系统必须是连贯性的,任意两点的接地电压不应超过1Vr.ms,否则应采用光纤敷设。4配线间,设备间,交接间都应提供接地端。机架应采用直径4mm的铜线连接接地端。5干线电缆位置应接近垂直的地导体,并应尽可能位于建筑物的中心部分。6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过流,过压保护。过压保护宜采用放电保护器;过流保护宜采用能自动复位的保护器。7配线间,设备间的接地点在任何层次上都不得与避雷系统相连,与强电接地系统的连接只能接在两个接地系统得最底层。 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4欧姆;采用联合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8 综合布线系统与干扰源的间隔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类别布线状况最小净距离(mm)380V电力电缆2kvA与线缆平行敷设130有任何一方在接地金属管槽中70双方都在接地金属管槽中10380V电力电缆5kvA与线缆平行敷设600有任何一方在接地金属管槽中300双方都在接地金属管槽中100 表9-19墙上敷设的线缆,管线与其它管线的间隔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其它管线最小平行净距(mm)最小交叉净距(mm)电缆,光缆或管线电缆,光缆或管线避雷引下线1000300保护地线5020给水管线15020压缩空气管线15020热力管线(无包封)500500热力管线(有包封)300300煤气管30020表9292 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设计原则 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系统包括接地线,接地母线(层接地端子),接地干线,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接地引入线,接地体六个部分。1 接地线 所用接地线均为铜质绝缘导体,其截面应不小于4平方毫米。是设备与接地母线之间的连接。 2接地母线(层接地端子) 接地母线是水平布线与系统接地的公用中心连接点。楼层配线柜应与本层的接地母线焊接在一起,同一楼层配线间的金属架和干线均应与该层的接地母线相焊接。接地母线必须为6mm厚50mm宽的铜条。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接地干线 接地干线是由总接地母线引出,连接所用接地母线的接地导线。接地干线应为绝缘铜质导线,最小截面应不小于16平方毫米。 4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 主接地母线应采用铜质导线,最小截面尺寸为6mm50mm宽。长度根据实际需要来定。 5接地引入线 接地引入线指主接地母线与接地体之间的接地连接线,宜采用40mmmm或50minmm的镀锌扁钢。接地引入线应作绝缘防腐处理,在其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措施,且不宜与暖气管道同沟布放。 6接地体 接地体分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种。当综合布线采用单独接地系统时,接地体一般采用人工接地体,并应满足以下条件: (1)距离工频低压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地体不宜小于10m。 (2)距离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接地体不应小于2m。 (3)接地电阻不应小于4欧姆。当综合布线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时,接地体一般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接地导体选择表名称楼层配线设备至大楼总接地体的距离30m100m信息点的数量(个)7575450工作区的面积(m2)7507504500选用绝缘铜导线的截面积(mm2)6161650表93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联合接地系统,这是因为与前者相比,联合接地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1) 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时,楼层内各点电位分布比较均匀,工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能得到较好的保障。同时,大楼的框架结构对中波电磁场能提供1040db的屏蔽效果。(2) 容易获得较小的接地电阻。(3) 可以节约金属材料,占地少。93综合布线系统的防火措施现在许多新建和改建的大楼基本上都是利用隐藏空间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空间。这些隐藏安装中有可燃性的综合布线产品就不可避免的成为火灾和有毒烟雾隐患。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易然的区域和大楼竖井布放铜缆或者光缆,应采用阻燃的电缆和光缆;在大型公共场所宜采用阻燃,低然,低毒的线缆或者光缆;相邻的配线间或者设备间应采用阻燃型配线设备。1阻燃电缆的选用线缆保护层材料一般有聚乙烯PE,聚氯乙稀PVC,低烟无卤LSZH(Low Smoke Zero Halogen)及氟树脂TelonFEP(特氟龙 聚全氟乙丙树脂)几种。根据目前国外对高阻然等级电缆多年的使用经验,以及国际标准与北美标准在电缆火灾实验室中的进一步结合,对阻燃电缆的使用提出以下的建议:11 建议在建筑无内隐藏空间(吊顶,高架地板下),及人群密布的区域布放CMP高阻然等级(满足NFPA262标准)电缆或者光缆或者易燃烧FHC25/50电缆(满足NFPA90A,255,259要求),如机场,高档酒店,公寓,办公楼,医院,商场等,并可以不敷设金属线管保护。12 在大楼的竖井内布放主干电缆或光缆,应至少采用CMR竖井级(满足UL1666标准)阻燃电缆;相邻的设备间应采用阻燃型配线设备。 13对于非易燃区域人群稀少的区域,穿金属线槽的电缆或电缆可采用普通阻燃CM等级(满足UL1581标准)的电缆或采用低烟无卤电缆。2电缆的阻燃等级美国国家电气规程(NEC)是国际上最为广泛采用的电气安全要求。在规程中对铜缆和光缆都有防火要求。21CMP(Use in plenums)用于建筑物内隐藏空间(如吊顶,地板夹层)的阻燃电缆,可以不加金属线管保护22 CMR(Use in Risers)用于竖井内垂直主干阻燃电缆23 CM(General Purpose use,except plenums and Risers)普通使用通信电缆,除阻燃和垂直主干外24 CMX(Limited use)民用住宅楼层配线间的主要功能是供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在其间互相连接。设备间的主要功能是为安装的设备提供一种管理环境。大楼接入间的主要功能是安装线缆、连接硬件、保护装置和建筑设施与外部设施连接的必要设备。设备室子系统设计原则EIA/TIA569标准规定了设备间的设备布线。它是布线系统最主要的管理区域,所有楼层的资料都由电缆或光纤电缆传送至此。通常,此系统安装在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和程控机系统的主机房内。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设备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设备间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配线间,设备间的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设备电源管线方案设备间的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