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融合各种算法整理汇总.docx_第1页
数据融合各种算法整理汇总.docx_第2页
数据融合各种算法整理汇总.docx_第3页
数据融合各种算法整理汇总.docx_第4页
数据融合各种算法整理汇总.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融合各种算法及数学知识汇总l 粗糙集理论理论简介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库,人们将如何从这些浩瀚的数据中找出有用的知识?我们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去粗取精?什么是对事物的粗线条描述什么是细线条描述?粗糙集合论回答了上面的这些问题。要想了解粗糙集合论的思想,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什么叫做知识?假设有8个积木构成了一个集合A,我们记:A=x1,x2,x3,x4,x5,x6,x7,x8,每个积木块都有颜色属性,按照颜色的不同,我们能够把这堆积木分成R1=红,黄,蓝三个大类,那么所有红颜色的积木构成集合X1=x1,x2,x6,黄颜色的积木构成集合X2=x3,x4,蓝颜色的积木是:X3=x5,x7,x8。按照颜色这个属性我们就把积木集合A进行了一个划分(所谓A的划分就是指对于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必然属于且仅属于一个分类),那么我们就说颜色属性就是一种知识。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到,一种对集合A的划分就对应着关于A中元素的一个知识,假如还有其他的属性,比如还有形状R2=三角,方块,圆形,大小R3=大,中,小,这样加上R1属性对A构成的划分分别为:A/R1=X1,X2,X3=x1,x2,x6,x3,x4,x5,x7,x8 (颜色分类)A/R2=Y1,Y2,Y3=x1,x2,x5,x8,x3,x4,x6,x7 (形状分类)A/R3=Z1,Z2,Z3=x1,x2,x5,x6,x8,x3,x4,x7 (大小分类)上面这些所有的分类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知识库。那么这个基本知识库能表示什么概念呢?除了红的x1,x2,x6、大的x1,x2,x5、三角形的x1,x2这样的概念以外还可以表达例如大的且是三角形的x1,x2,x5x1,x2=x1,x2,大三角x1,x2,x5x1,x2=x1,x2,蓝色的小的圆形(x5,x7,x8x3,x4,x7x3,x4,x6,x7=x7,蓝色的或者中的积木x5,x7,x8x6,x8=x5,x6,x7,x8。而类似这样的概念可以通过求交运算得到,比如X1与Y1的交就表示红色的三角。所有的这些能够用交、并表示的概念以及加上上面的三个基本知识(A/R1,A/R2.A/R3)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知识系统记为R=R1R2R3,它所决定的所有知识是A/R=x1,x2,x3,x4,x5,x6,x7,x8以及A/R中集合的并。下面考虑近似这个概念。假设给定了一个A上的子集合X=x2,x5,x7,那么用我们的知识库中的知识应该怎样描述它呢?红色的三角?*的大圆?都不是,无论是单属性知识还是由几个知识进行交、并运算合成的知识,都不能得到这个新的集合X,于是 我们只好用我们已有的知识去近似它。也就是在所有的现有知识里面找出跟他最像的两个一个作为下近似,一个作为上近似。于是我们选择了“蓝色的大方块或者蓝色的小圆形”这个概念:x5,x7作为X的下近似。选择“三角形或者蓝色的”x1,x2,x5,x7,x8作为它的上近似,值得注意的是,下近似集是在那些所有的包含于X的知识库中的集合中求交得到的,而上近似则是将那些包含X的知识库中的集合求并得到的。一般的,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上、下近似的概念。这其中曲线围的区域是X的区域,蓝色的内部方框是内部参考消息,是下近似 ,绿的是边界加上蓝色的部分就是上近似集。其中各个小方块可以被看成是论域上的知识系统所构成的所有划分。核心整个粗集理论的核心就是上面说的有关知识、集合的划分、近似集合等等概念。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关于粗糙集在数据库中数据挖掘的应用问题。考虑一个数据库中的二维表如下:元素 颜色 形状 大小 稳定性x1 红 三角 大 稳定x2 红 三角 大 稳定x3 黄 圆 小 不稳定x4 黄 圆 小 不稳定x5 蓝 方块 大 稳定x6 红 圆 中 不稳定x7 蓝 圆 小 不稳定x8 蓝 方块 中 不稳定可以看出,这个表就是上面的那个例子的二维表格体现,而最后一列是我们的决策属性,也就是说评价什么样的积木稳定。这个表中的每一行表示了类似这样的信息:红色的大三角积木稳定,*的小圆形不稳定等等。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记录看成是论域A=x1,x2,x3,x4,x5,x6,x7,x8,任意一个列表示一个属性构成了对论域的元素上的一个划分,在划分的每一个类中都具有相同的属性。而属性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条件属性:颜色、形状、大小都是,另一类叫做决策属性:最后一列的是否稳定?下面我们考虑,对于决策属性来说是否所有的条件属性都是有用的呢?考虑所有决策属性是“稳定”的集合x1,x2,x5,它在知识系统A/R中的上下近似都是x1,x2,x5本身,“不稳定”的集合x3,x4,x6,x7,x8,在知识系统A/R中的上下近似也都是x3,x4,x6,x7,x8它本身。说明该知识库能够对这个概念进行很好的描述。下面考虑是否所有的基本知识:颜色、形状、大小都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把这个集合在知识系统中去掉颜色这个基本知识,那么知识系统变成A/(R-R1)=x1,x2,x3,x4,x7,以及这些子集的并集。如果用这个新的知识系统表达“稳定”概念得到上下近似仍旧都是:x1,x2,x5,“不稳定”概念的上下近似也还是x3,x4,x6,x7,x8,由此看出去掉颜色属性我们表达稳定性的知识不会有变化,所以说颜色属性是多余的可以删除。如果再考虑是否能去掉大小属性呢?这个时候知识系统就变为:A/(R-R1-R3)=A/R2=x1,x2,x5,x8,x3,x4,x6,x7。同样考虑“稳定”在知识系统A/R2中的上下近似分别为:x1,x2,x5,x8和x1,x2,已经和原来知识系统中的上下近似不一样了,同样考虑“不稳定”的近似表示也变化了,所以删除属性“大小”是对知识表示有影响的故而不能去掉。同样的讨论对于“形状”属性,“形状”属性是可以去掉的。A/(R-R2)=x1,x2,x6,x3,x4,x5,x7,x8,通过求并可以得知“稳定”的下近似和上近似都是x1,x2,x5,“不稳定”的上下近似都是x3,x4,x6,x7,x8。最后我们得到化简后的知识库R2,R3,从而能得到下面的决策规则:大三角->稳定,大方块->稳定,小圆->不稳定,中圆->不稳定,中方块->不稳定,利用粗集的理论还可以对这些规则进一步化简得到:大->稳定,圆->不稳定,中方块->不稳定。这就是上面这个数据表所包含的真正有用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从数据库有粗糙集方法自动学习得到的。因此,粗糙集是数据库中数据挖掘的有效方法。从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实际上我们只要把这个数据库输入进粗糙集运算系统,而不用提供任何先验的知识,粗糙集算法就能自动学习出知识来,这正是它能够广泛应用的根源所在。而在模糊集、可拓集等集合论中我们还要事先给定隶属函数。进入网络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个行业领域的信息急剧增加,如何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有价值的、简洁的知识呢?数据挖掘(Data Mining)和知识发现(KDD)技术应运而生。编辑本段主要优势粗糙集理论作为一种处理不精确(imprecise)、不一致(inconsistent)、不完整(incomplete)等各种不完备的信息有效的工具,一方面得益于他的数学基础成熟、不需要先验知识;另一方面在于它的易用性。由于粗糙集理论创建的目的和研究的出发点就是直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从中发现隐含的知识,揭示潜在的规律,因此是一种天然的数据挖掘或者知识发现方法,它与基于概率论的数据挖掘方法、基于模糊理论的数据挖掘方法和基于证据理论的数据挖掘方法等其他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理论的方法相比较,最显著的区别是它不需要提供问题所需处理的数据集合之外的任何先验知识,而且与处理其他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论有很强的互补性(特别是模糊理论)。编辑本段研究方向理论利用抽象代数来研究粗糙集代数空间这种特殊的代数结构。利用拓扑学描述粗糙空间。还有就是研究粗糙集理论和其他软计算方法或者人工智能的方法相接合,例如和模糊理论、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等。针对经典粗糙集理论框架的局限性,拓宽粗糙集理论的框架,将建立在等价关系的经典粗糙集理论拓展到相似关系甚至一般关系上的粗糙集理论。应用领域粗糙集理论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临床医疗诊断;电力系统和其他工业过程故障诊断;预测与控制;模式识别与分类;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 图像处理;其他。算法一方面研究了粗糙集理论属性约简算法和规则提取启发式算法,例如基于属性重要性、基于信息度量的启发式算法,另一方面研究和其他智能算法的结合,比如:和神经网络的结合,利用粗糙集理论进行数据预处理,以提高神经网络收敛速度;和支持向量机SVM结合;和遗传算法结合;特别是和模糊理论结合,取得许多丰硕的成果,粗糙理论理论和模糊理论虽然两者都是描述集合的不确定性的理论,但是模糊理论侧重的是描述集合内部元素的不确定性,而粗糙集理论侧重描述的是集合之间的不确定性,两者互不矛盾,互补性很强,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之一。l Dempster证据理论证据理论是由Dempster于1967年首先提出,由他的学生shafer于1976年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不精确推理理论,也称为Dempster/Shafer 证据理论(D-S证据理论),属于人工智能范畴,最早应用于专家系统中,具有处理不确定信息的能力。作为一种不确定推理方法,证据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满足比贝叶斯概率论更弱的条件;具有直接表达“不确定”和“不知道”的能力.。在此之后,很多技术将 DS 理论进行完善和发展,其中之一就是证据合成 (Evidential reasoning, ER) 算法。 ER 算法是在置信评价框架和DS 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ER 算法被成功应用于:机动车评价分析、货船设计、海军系统安全分析与综合、软件系统安全性能分析、改造轮渡设计、行政车辆评估集组织评价。在医学诊断、目标识别、军事指挥等许多应用领域,需要综合考虑来自多源的不确定信息,如多个传感器的信息、多位专家的意见等等,以完成问题的求解,而证据理论的联合规则在这方面的求解发挥了重要作用。在DS证据理论中,由互不相容的基本命题(假定)组成的完备集合称为识别框架,表示对某一问题的所有可能答案,但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该框架的子集称为命题。分配给各命题的信任程度称为基本概率分配(BPA,也称m函数),m(A)为基本可信数,反映着对A的信度大小。信任函数Belgium(A)表示对命题A的信任程度,似然函数Pl(A)表示对命题A非假的信任程度,也即对A似乎可能成立的不确定性度量,实际上,Bel(A),Pl(A)表示A的不确定区间,0,Bel(A)表示命题A支持证据区间,0,Pl(A)表示命题A的拟信区间, Pl(A),1表示命题A的拒绝证据区间。设m1和m2是由两个独立的证据源(传感器)导出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则Dempster联合规则可以计算这两个证据共同作用产生的反映融合信息的新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DST还给出了多源信息的组合规则,即Dempster 组合规则它综合了来自多传感器的基本信度分配,得到一个新的信度分配作为输出Dempster 组合规则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证据冲突较小的情形如果证据间存在高冲突,使用时会表现出以下缺陷:将100%的信任分配给小可能的命题,产生与直觉相悖的结果;缺乏鲁棒性,证据对命题具有一票否决权;对基本信度分配很敏感在实际的数据处理中,证据冲突的情况经常遇到,所以要设法避免冲突证据组合产生的错误,否则会产生错误结论证据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应用的方向有:基于规则的证据推理模型及其规则库的离线和在线更新决策模型,证据理论与支持向量机的结合,证据理论与粗糙集理论的结合,证据理论与模糊集理论的结合,证据理论与神经网络的结合,基于数据的 Markovian 与 Dirichlet 混合方法实现对证据理论质函数的赋值l 模糊理论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 把人类专家对特定的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控制策略总结成一系列以IF(条件)THEN(作用)形式表示的控制规则,通过模糊推理得到控制作用集,作用于被控对象或过程.控制作用集为一组条件语句,状态语句和控制作用均为一组被量化了的模糊语言集,如正大,负大,正小,负小,零等。 模糊控制的几个研究方向: 模糊控制的稳定性研究 模糊模型及辩识 模糊最优控制 模糊自组织控制 模糊自适应控制 多模态模糊控制 模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