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真题篇目总结.doc_第1页
背诵真题篇目总结.doc_第2页
背诵真题篇目总结.doc_第3页
背诵真题篇目总结.doc_第4页
背诵真题篇目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610年背诵真题同篇目真题集结一、离骚:1、 路漫温其修远兮,_。(屈原离骚)2、 既替余以蕙纕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3、伏清白以死直兮_。(屈原离骚)4、高余冠之岌岌兮,_。芳与泽其杂糅兮,_(屈原离骚)5、中国古典诗词长于抒发感情,如:“日月忽其不淹兮,_ _。”(屈原离骚)6、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年月日的两句是:_。2遍7、屈心而抑志兮, 。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8、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9、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屈原离骚10、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屈原离骚)11、亦余心之所善兮,_。(屈原离骚)12、长太息以掩涕兮,_。(屈原离骚)2遍13、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14、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 _”;15、离骚中提到屈原名字的两句是 , 。16、惟草木之零落兮,_。(屈原离骚)答案:1、吾将上下而求索 2、又申之以搅茝 亦余心所善 3、固前圣之所厚 4、长余佩之陆离 唯昭质其犹未亏 5、春与秋其代序 6、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7、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 8、扈江离与辟芷兮 9、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10、又重之以修能 11、虽九死其犹未悔 12、哀民生之多艰 13、名余曰正则兮 14、恐美人之迟暮 15、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16、恐美人之迟暮二、出师表:1、亲贤臣,远小人,_;亲小人,远贤臣,_。(诸葛亮出师表)2、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遍三、蜀道难1、但见悲鸟号古木,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3遍2、_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3、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李白在 诗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3遍4、古代作品中写山水之胜的,有赤壁赋中的“山川相?_”还有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5、锦城虽云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6、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蜀道难)7、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_。(李白蜀遭难) 2遍四、诗经(一)诗经.卫风.氓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_,女也不爽,_,士也罔极,_。(诗经。氓)2、不见复关,_。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2遍既见复关_。(诗经氓) 3、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4、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士贰其行。,二三其德。(诗经氓)5、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 氓)6、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卫风 氓)(二)诗经黍离1、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离)2、知我者,谓我心忧;,。(诗经黍离)(三)诗经邶风静女1、诗经邶风静女中“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2、爱而不见, 。自牧归羹, 。(诗经邶风静女)(四)诗经其他篇目1、桃之夭夭,_。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2、岂日无衣?_。王于兴师,_,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4、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 。”(五)论语1、子曰:“温故而知新,_。”(论语为政)2、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论语雍也)2遍3、仰之弥高,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4、子曰:“知者不惑, , 。”(论语子罕)5、君子坦荡荡。_。(论语.述而)6、子曰:“_,夕死可矣。”(论语里仁)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8、其为人也,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七则)9、学而不思则罔,。(论语)10、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11、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12、 ,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六)滕王阁序1、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云霄雨霁,彩彻区明。_ ,_ 。(王勃滕王阁序)4遍2、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 ,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3遍3、 ,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 (王勃滕王阁序)4、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_?(王勃腾王阁序)(七)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八)进学解2遍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韩愈进学解) ,荒于嬉;行成于思, 。(韩愈进学解)(九)师说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 。(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2遍2、爱其子,;于其身也,惑矣。(韩愈师说)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韩愈师说)4、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 , ,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韩愈师说)2遍5、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韩愈师说)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7、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8、8、则必有我师。_,_,_, 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9、人非生而知之者,_。(韩愈师说)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_! (韩愈师说)(十)游山西村1、莫笑农家腊酒浑, 。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2、箫鼓追随春社近,_。 (陆游游山西村)(十一)归园田居1、“_ _,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2、羁鸟恋旧林, 。 ,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2遍3、户庭无尘染 _ 。_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十二)兰亭集序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 ,_。(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_;或因寄所托,_。(王羲之兰亭集序) 2遍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王羲之兰亭集序)3、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4、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5、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王羲之兰亭集序)(十三)陋室铭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 。(刘禹锡陋室铭)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2遍2、无丝竹之乱耳,_。_,西蜀子云亭。(刘禹锡陋室铭)(十四)虞美人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_,_。 (李煜虞美人)2、雕栏玉砌应犹在,_。问君能有几多愁?_。(李煜虞美人)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 。(李煜虞美人) 2遍(十五)孟子1、谨痒序之数,_,_。(孟子) 2遍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2、甚于死者,_。(孟子告子上)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 ,_ 。(孟子告子上)4、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告子下)5、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乐岁终身饱, ; ,故民之从之也轻。造化钟神秀, 。(孟子梁惠王上) (十六)登高1、 ,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 (杜甫登高)2、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3、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杜甫登高)5、风急天高猿啸哀,_ _。(杜甫登高)(十七)陈情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李密陈情表) 2遍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2、乌鸟私情,_。(李密陈情表)3、祖母刘 ,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 。(李密陈情表)4、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十八)江城子密州出猎1、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老夫聊发少年狂, ,右擎苍。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十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遍2、舞榭歌台,_。(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千古江山,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十)琵琶行1、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2、同是天涯沦落人,_!(白居易琵琶行)3、别有幽愁暗恨生,_。(白居易琵琶行)4、弦弦掩抑声声思,_。_,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白居易琵琶行)2遍5、千呼万唤始出来,。(白居易琵琶行)6、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7、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8、间关莺语花底滑, 。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9、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 。 (白居易琵琶行)(二十一)战国策1、诗云:“_ ,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战国策.秦策)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受中赏;_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3、邹忌修 , 。 ,窥镜,谓其妻曰: “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二十二)锦瑟1、庄生晓梦迷蝴蝶,_。沧海月明珠有泪,_ 。(李商隐锦瑟)2、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3、_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4、此情可待成追忆? _。 (李商隐锦瑟) 5、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6、锦瑟无端五十弦,。,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7、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二十三)庄子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 ;置杯焉则胶,_ 。(庄子)2、吾生也有涯,_ 。(庄子养生主)3、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庄子逍遥游)4、北冥有鱼,。,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庄子逍遥游)5、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杯焉则胶, 。(庄子逍遥游)(二十四)蝶恋花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2、_ 。独上高楼,_ 。(晏殊蝶恋花)(二十五)山园小梅1、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_ ,_。(林逋山园小梅)2、疏影横斜水清浅,_。(林逋山园小梅)(二十六)赤壁赋1、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 盈虚者如彼, 。(苏轼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2遍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_。(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_。 (苏轼(赤壁赋)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 _”。苏轼在赤壁赋中用“哀吾生之须臾, ”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 4遍3、挟飞仙以邀游,_。(苏轼赤壁赋)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3遍4、苏轼赤壁赋)“_,_”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愁情。5、纵一苇之所如,_。(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2遍6、月出于东山之上,_。(苏轼赤壁赋)7、西望夏口,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横槊赋诗,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8、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遍9、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2遍10、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荆旗蔽空, , , , ?(苏轼赤壁赋)(二十七)劝学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遍故木受绳则直,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 。 (荀子.劝学)2、积善成德,_,圣心备焉。(苟子劝学)3、吾尝终日而思矣_。(荀子劝学) 2遍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4、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功在不舍。(荀况劝学)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6、荀子劝学说:“_;_。”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7、故不积跬步,_。(荀子劝学)8、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9、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10、故木受绳则直,_。(荀子劝学) 2遍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11、登高而招,_,而见者远;顺风而呼,_,而闻者彰。假舆马者,_,而致千里;假舟楫者,而绝江河。,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12、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1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1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15、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二十八)古诗十九首1、_,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2、涉江采芙蓉,_。采之欲遗谁? _。(涉江采芙蓉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4、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_;_”,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二十九)声声慢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李清照声声慢)2、“_ 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3、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4、三杯两盏淡酒,_!(李清照声声慢)(三十)爱莲说1、噫!菊之爱,_。莲之爱,_?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2、予谓菊, ;牡丹, ;莲, 。(周敦颐爱莲说)(三十一)书愤1、“_”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2、陆游书愤“_ ,_ 。”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3、 , 。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4、,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5、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 ”,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三十二)阿房宫赋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4遍 长桥卧波,?复道行空,?,不知西东。 (杜牧阿房宫赋) 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杜牧阿房宫赋)3、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_”,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_”。4、蜂房水涡,_。(杜牧阿房宫赋)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6、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家。 , ?杜牧阿房宫赋) 3遍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 。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7、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三十三)扬州慢1、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2、二十四桥仍在,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3、过春风十里, 。(姜夔扬州慢) 2遍过春风十里, 。(姜夔扬州慢)(三十四)短歌行1、明明如月,_?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_。 (曹操短歌行)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遍(三十五)梦游天姥吟留别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_ ”作过渡由现实进入梦境。 ,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遍2、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三十六)登岳阳楼1、亲朋无一字, 。(杜甫登岳阳楼)2、杜甫在登岳阳楼诗中,集中抒发自己老病孤独,身世之悲的两句是 , 。3、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 _ _”4、戎马关山北,。(杜甫登岳阳楼)(三十七)小石潭记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柳宗元小石潭记)2、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小石潭记)(三十八)念奴娇赤壁怀古1、羽扇纶巾,谈笑间, 。 , ,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大江东去,浪淘尽,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空,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 ”,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三十九)归去来兮辞1、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舟遥遥以轻飏,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景翳翳以将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6、木欣欣以向荣,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四十)雨霖铃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2遍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2、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3、念去去、千里烟波,_。(柳永雨霖铃)4、柳永在 词中写道:“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5、,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6、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四十一)屈原列传1、_,蝉蜕于浊秽。(司马迁屈原列传)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 , 。(司马迁屈原列传(节选)3、其志洁,;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屈原列传)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四十二)秋兴八首1、香稻啄馀鹦鹉粒,_ 。(杜甫秋兴)2、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3、江间波浪兼天涌,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四十三)定风波1、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2遍_,归去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苏轼定风波)(四十四)过秦论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贾谊过秦论)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百有余年矣。(贾谊过秦论) 2遍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然秦以区区之地, , ,百有余年矣。”3、贾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 ”,极言秦始皇的功业;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四十五)游褒禅山记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余于仆碑, , ,何可胜道也哉!”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四十六)将进酒1、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将进酒)2、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 , 。3、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_,_。_,_。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5、李白将进酒说:“_;_”。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的短暂,真是妙笔生花。6、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_ _”。(四十七)鹊桥仙1、两情若是久长时, ! (秦观鹊桥仙)2、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3、秦观在 词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四十八)六国论1、思厥先祖父, ,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2遍思厥先祖父, , ,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苏洵六国论)3、子孙是指不甚惜,举以予人, 。(苏洵六国论)(四十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俄顷风定云墨色, 。 ,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五十)一剪梅1、云中谁寄锦书来?_,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2、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五十一)邹忌讽齐王纳谏1、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