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电路的电磁兼容性研究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电路的电磁兼容性研究设计.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襄樊学院毕业论文(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电路的电磁兼容性研究 院 (系): 物理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 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 级: 电子0311 学生姓名: 学 号: 03111124 指导教师: 2007年 4 月 2 日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及电子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空间电磁环境也变得日益复杂。一方面在这种日益复杂的空间电磁环境中,如何减少相互间的电磁干扰,使各种设备正常运转,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恶劣的电磁环境还会对人类和生态产生不良影响。随着电磁干扰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危害,1970年以来,电磁兼容(emc)逐渐成为非常活跃的学科领域之一。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对电磁兼容做了如下定义:一个装置能在其所处的电磁环境中满意的工作,同时又不向该环境及同一环境中的其他装置排放超过允许范围的电磁扰动。近年来电磁兼容在很多行业中已经成为一个强制标准,而且对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在设计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最初人们解决电磁兼容问题是在系统完成以后,通过加滤波器、合理布线等措施,以使系统达到电磁兼容的要求。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很难完全解决问题,因此,从设计初期就应该考虑电磁兼容性问题,并且贯穿于系统设计、制造和安装的整个过程。电磁兼容技术涉及的频率范围宽大0-400ghz,研究对象除传统设施外,涉及从芯片级,到各型舰船、航天飞机、洲际导弹,甚至整个地球的电磁环境。我国已加入wto,如果电磁兼容指标达不到国际标准的要求,生产的产品就没有竞争力,不能打入国际市场,在国内也没有销路。因此,在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解决好电气、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问题,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使其成为“绿色产品”,已刻不容缓。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60 年代以来, 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向高频、高速、高灵敏度、高安装密度、高集成度、高可靠性方面发展, 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因而发达国家在emc 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近年来信息高速公路和高速计算机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导技术, 同时也由于电力、通讯行业、航空、航天、造船工业和其它国防军事工业的需要, 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提高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的生存能力, 以保证达到电子系统初始的设计目的。1996 年4 月29 日 5 月1 日在美国gaithersbu rgh 举行的电磁兼容顾问委员会(acec) 会议上, acec 就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将其作为iec61000 系列的第7 部分提交执委会讨论。执委会认为: 制定电能质量标准的工作是可行的, 首先应准备测量文件; 第2 步工作应包括电能质量的提高和电平数据。同时也应包括低压和中压系统, 测量方法文件应归入iec61000 系列标准, 并指定该工作由tc77 负责, tc8 协助。iec61000 系列标准是基本emc 标准, 它不但对装置、实施和系统的电磁辐射提出要求, 而且规定了考核其抗扰性的基本测量和试验方法。1997 年2 月14 日iec 正式成立了合格评定局(cab)。cab 限定成员国12 个, 中国csbts 派代表参加工作, iec 副主席作为cab 主席。在这次会议上讨论了“是否在iec 内设立emc 认证制度”的问题, 经讨论iec 决定同意由iecee 先提出具体的emc 认证方案。 我国对emc 的研究, 与其它科学技术相比, 滞后国外发达国家的程度更为严重。1978 年全国科技大会后, 国家科技部、原电力部、邮电部、电子部都先后投入较大力量加大了emc 的研究步伐, 成立了一系列与emc 有关的学术组织, 制定出等同或等效采用了iec、c ispr 等国际组织的emc 标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许多设备, 同时也有许多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国, 因此在emc 标准的实施上就需要有一个共同的规范,世贸组织协定与标准化中规定“在需要有技术条例和标准的地方, 如已有有关国际标准或正在规定的国际标准,签字国均应以这些国际标准或其中有关的部分作为制定技术条例和标准的依据, 但涉及国家安全需要,对欺骗性作法的防止、对人类健康、安全和动植物生命健康以及环境等保证应除外”, 因此国家技术监督局作出如下决定: 凡在市场流通领域检查出不符合emc 国家标准的电器产品, 有关部门可依据产品质量法依法进行判处。我国是iect c77 的p 成员国。1994 年为全面规划和推进emc 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 促进国家电磁兼容技术进步和保护电磁环境, 在全国无线电干扰委员会和国内tc77 归口工作基础上, 及时成立了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联合工作组, 全面规划以我国对emc 的研究, 与其它科学技术相比, 滞后国外发达国家的程度更为严重。1978 年全国科技大会后, 国家科技部、原电力部、邮电部、电子部都先后投入较大力量加大了emc 的研究步伐, 成立了一系列与emc 有关的学术组织, 制定出等同或等效采用了iec、c ispr 等国际组织的emc 标准。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了解电磁兼容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一些常见的电磁干扰现象和电路中的干扰来源及其危害。了解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及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基本方法。从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详细地讨论抗干扰的方法,以使电路达到电磁兼容的目的,说明电磁兼容在电气、电子系统中的重要性;另外从工程实用出发模拟电路给出抑制噪声、干扰和减小漂移的方法;数字电路主要探讨线边配置、电容去耦、信号干扰抑制和时钟干扰抑制的方法等问题。4、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及完成时间1、3.20-4.6查阅文献资料,写好开题报告书; 2、4.6-5.15作毕业论文的设计任务,撰写论文初稿。提交初稿论文,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3、 5.16-5.25在完善设计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完成毕业论文定稿,并打印。 4、 5.26准备论文答辩相关材料:上交毕业论文的相关材料,制作答辩幻灯片等;答辩,根据答辩委员的意见提出修改,并上交最终毕业论文。 5、已查阅参考文献及文献综述 1 clayton r paul. 电磁兼容导论m . 闻应红,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2 山崎弘郎. 电子电路的抗干扰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3 吴湘淇、肖熙、郝晓莉.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的软硬件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4 任丽香、马淑芬、李方慧. tms320c6000系列dsps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5 大卫韦斯顿. 电磁兼容原理与应用m . 杨自佑,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6 白同云、吕晓德. 电磁兼容设计m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3)7 傅建平,周向农. 弱电系统中的接地技术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16):54-59 8 张松等.电子控制设备抗干扰技术及其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9 王定华等.电磁兼容原理及设计m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10 由欣, 唐诚, 刘建飞, 刘万顺.实用微机保护装置可靠性分析与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2(3):5-711 李翠花. 基于电磁兼容技术的多层pcb布线设计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7):19:21 12 俞斌,曹才开. 基于dsp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抗干扰措施j.安全与电磁兼容, 2007(02):12-13 13 mark i. montrose著,刘元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