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盐城市一模试卷语文评分细则.doc_第1页
2015届盐城市一模试卷语文评分细则.doc_第2页
2015届盐城市一模试卷语文评分细则.doc_第3页
2015届盐城市一模试卷语文评分细则.doc_第4页
2015届盐城市一模试卷语文评分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盐城市、南京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知部分评分细则二、文言文阅读8.(1)“苟简”翻译为“苟且简单”,可以只译为“苟且”,但“苟且偷生”不得分。“取予、进退、去就”要拆开为双音节词,意思对即可。“度”可译为“衡量、考虑”。(2)“传疏”不译或译错不得分。“蔽”应译为“蒙蔽、遮蔽”,不可译为“隐蔽”。(3)“学行”中,“学”可译为“学问、学习”;“行” 可译为“品行、德行、修行”等。“岂有彼此之偏乎”可译为“哪里会有彼此的偏重呢”。反问的“岂”可译为“怎么、哪有、哪里有”等。“偏”可译为“偏重、偏好、偏向”等,不可译为“偏差、偏离、差别”。9.直接答出“先王之道”和“尊而守之者少”,得3分。用自己理解的话来阐述“先王之道”的大概内容,并且答出“尊而守之者少”,得2分。没答“尊而守”的内容,只答“尊而守之者少”,得1分。筠州学记曾巩【原文】周衰,先王之迹熄。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馀,士学于百家之后。言道德者,矜高远而遗世用;语政理者,务卑近而非师古。刑名兵家之术,则狃于暴诈。惟知经者为善矣,又争为章句训诂之学,以其私见,妄臆穿凿为说。故先王之道不明,而学者靡然溺于所习。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已。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然土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无苟简之心,其取与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及其已衰,而捂绅之徒,抗志于强暴之间,至于废锢杀戮,而其操愈厉者,相望于先后。故虽有不轨之臣,犹低徊没世,不敢遂其篡夺。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以迄于今,土乃有特起于干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政理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故乐易惇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其于贫富贵贱之地,则养廉远耻之意少,而偷合苟得之行多。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馀,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闾,故不能不笃于自修。至于渐磨之久,则果于义者,非强而能也。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夫大学之道,将欲诚意正心修身,以治其国家天下,而必本于先致其知。则知者固善之端,而人之所难至也。以今之士,于人所难至者既几矣。则上之施化,莫易于斯时,顾所以导之如何尔。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至治平三年,盖二十有三年矣,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蓓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斋祭之室,诵讲之堂,休息之庐,至于庖淄库厩,各以序为。经始于其春,而落成于八月之望。既而来学者常数十百人。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使筠之士相与升降乎其中,讲先王之遗文,以致其知,其贤者超然自信而独立,其中材勉焉以待上之教化,则是宫之作,非独使夫来者玩思于空言,以干世取禄而已。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注释】1筠州:旧治今江西高安县。2六艺:指儒家的六经。3刑名:这里指法家。4狃(ni6):习以为常。5章句:指分析古书的章节句读。训诂:指解释古书字义。6扬雄:见(新序)目录序注7)。7雄之书:指扬雄仿论语所作的法言和仿易经所作的太玄。8传疏:这里指解释儒家经籍的文字。传指相承的师说。疏指对旧注解释或发挥。9察举:指汉代采用的选拔士子制度。10“则上所好”二句:语见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11大学:礼记中的一篇,宋人抽出单行,成为四书中的一种。12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13诏天下立学:曾巩宜黄县县学记谓庆历三年,诏天下立学。按宋史的仁宗纪,选举志职官志等均谓庆历四年,诏州县立学。又下文有“至治平三年,盖二十有三年矣”之句,由治平三年上推二十三年,则所说:“庆历之初”,亦当为庆历四年(公元l叫年)。14董君仪:董仪,时为尚书都官郎中知筠州事。都官郎中:尚书省属官。15郑君蓓:郑倩,时为国子博士通判筠州。通判初与知州不相属,含有监督之意。后渐为知州的副贰官。【译文】周代衰落以后,先王遗留下来的功业和言论止息了。到了汉代,六经出自秦始皇焚书以后的残存,读书人从诸子百家的后人学习。说道德的人,夸耀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而忘了为世所用;说政治的人,力求卑下浅近而不去学习古人。法家、兵家的治国办法,习惯于暴力和欺诈。只有知道学习儒家经典的人为最好,但他们又争着作分章析句和字词的解释工作,用他们个人的私见,靠瞎猜和穿凿附会来立说。所以先王的思想政治主张就模糊了,而学者们却一边倒地沉溺于他们所学的各家。当那个时候,能宣扬先王的思想政治主张的,只有扬雄罢了。而扬雄的著作,世人也不知爱好。然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读书人,都勇于自立,没有苟且应付的心,他们对事物的取与、进退、去就,一定要用礼义来衡量。等到汉代已经衰败,而那些官宦人物,在强暴之中显示出了他们高尚的志节,直到被革职永不叙用,被杀头,而他们的节操更加磨砺的人,前后相望。所以虽然有图谋篡位的人,还徘徊观望一直到死,不敢贸然听顺着他篡夺的野心。从汉起直到魏晋以来,风俗的败坏,人才的缺乏已经很久了。直到今天,读书人中竟有崛起在千载以后,深明先王的思想政治主张,且用来唤醒后代学习的人。世人虽然不能都明白他的意思,然而往往喜欢他。所以学习他的学说的人,论述道德的要旨,知道应该力求实行的不是近代人的主张;议论政治的体制,知道效法古人的做法并非迂腐。他们能够不为诸子百家所扰乱,不被后代的传疏所蒙蔽,他所知道的就是这样,这是汉代的读书人所赶不上的。然而能尊重而奉行的,就未必有那么多人了。所以和乐、简易、惇厚、俭朴的习俗衰微,而诡诈、欺瞒、凉薄、丑恶的习俗胜利。他不论处在贫富、贵贱的不同地位,培养廉洁、远离耻辱的心意就少,而苟且相合求得的行为就增多。这个习俗教化的美德,所以赶不上汉代。汉代的读书人,所听到的道理或者并不深刻,他的道义却很高尚;和今天的读书人所知道的很多,却很少去奉行,它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由于汉代的读书人由乡里举荐,所以不能不在自我修养上下工夫,到磨练的日子长了,就见义敢为,这不是勉强能够做到的。今天的读书人靠文章来选用,所以不得不在学习上用工夫。至于沿着习惯深入地走下去,就使心有所得,自己也不知已经到达顶点了。由这样看来,在上位的人有所喜好,在下位的人就更厉害了,难道不是这样吗?假使汉代和今天都有教化开导的办法,都有学校培养成才的方法,那么读书人的学问品德,难道有彼此之间的偏差,先后的失误吗?大学中的道理,将想用诚意、正心、修身,来达到治理他的国家天下,而必定要先求得知识。那么所谓知识,本来就是为善的开端,而人们所难于达到的。今天的读书人,对于人所难于达到的知识已经相差不远了。那么,在上位的人施行教化,没有比这时更容易的,看你所用来引导的办法怎样了。筠作为州,在长江的西边,它的地理位置偏僻隔绝。当庆历初年,诏天下州县建立学校,而只有筠州不能应诏,州里的读书人以此为恨。到了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大概过了二十三年了,才告知知州、尚书都官郎中董先生仪,可以建立学校了。董先生才和通判州事、国予博士郑先生蓓,察看州的东南,选得了一块高爽的地方,在上面修建起学舍来。包括了斋戒祭祀的房间,诵经讲学的堂屋,休息的房舍,直到厨房、浴室、库房、马棚,都各按顺序盖了起来。开始经营在治平三年的春天,而落成在八月十五日。不久来学习的人常有数十到数百人。董、郑两先生才写信派人送到京城,请我写一篇记。我说两位先生对于政治,可说是知道该做什么了。使筠州的读书人相互出入在学宫中,讲述先王的遗文,以求得知识。他们中间有贤德的人能够超然自信而独立于世,中等资质的人得以自勉以等待在上的教育,那么这个学宫的兴造,不独使来学习的人品味思索一些空洞不实的言词,以求取禄位罢了。所以就为他写了这篇我所听到的古代情况作为记,让他拿回去刻在石碑上。三、古诗词鉴赏10.(1)笼统地说“雪不似梅花,梅花不似雪”而没有具体指出区别的,不得分。“颜色”属于这首词中梅与雪的相似点,不可以作为“不似”。算作“不似”的:气味(如“香”);形状、形态、姿态(可以具体表述为“轻盈、飞舞”等)以及“凉”、“多”等特征。(2)扣住下阕的“老来旧事无人说”和“到今犹恨轻离别”来解说。“心中苦闷无人倾吐的孤寂”这一点:只要答出“心中苦闷无人倾吐”即得2分。如只答“孤寂”而没答出孤寂的具体内容只得1分,“孤寂”可以表述孤独、寂寞、孤单等。“离别经年不得相见的怅恨”这一点:“怅恨”1分,可以表述为痛苦、悲伤、惆怅、伤感等(只答“思念”不可以,因为是“恨”);“怅恨”的具体内容答出“离别”、“分别”,1分。(3)上阕手法:实写,对比、比喻,衬托、以景衬情、寓情于景皆可得1分。作用必须答到情感(扣住“恼”:忧伤等),1分。下阕手法:虚写(回忆、联想),对比、对照、以事衬情皆可得1分。作用必须答到情感(扣住“恨”:感伤等),1分。五、现代文阅读(一)12.叙写“阴城”历史(由来)和现状;(1分),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场景(自然环境);(1分)渲染荒凉冷落的氛围;(1分)暗示人物处境的艰难(社会环境);(1分)与下文放焰火相照应(“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1分)(一点一分,任答四点)13.灵活运用淳朴自然的口语(语言质朴);(1分)长短句结合(整散结合);(1分)选取“红”“白”等表色彩的词语,(1分)运用比喻或者借代的手法(1分)写出了“遍地桃花”鞭的不同凡响(与众不同)。(1分)(一点一分,任答四点)14.本题的答题方向为三个角度:一是烘托人物形象;二是推动情节发展;三是突出主题。(每点两分,言之有理即可)。15.通过侉子抱住陶虎臣的情节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温情。(也可得2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7.第一处举例说明城市被当作可以随时撕毁的白纸(也可得1分)第二处阐述历史建筑承载的重要价值(得2分)18.强调重建历史意义的重要性(也可得2分)附加题三、材料概括分析题22.第二点答到“古乐师能通天下之志”也可。24(1)人物答错,人物性格的分析不得分。25.答案其实分为三个方面:内容、方式、篇幅。如果没有概括,完全照抄原文(“一种以笔记体为代表一则传闻”)得2分。第一点分为两点:历史人物1分,神怪传说1分;第二点“记录梗概”或“不作点染”答出任意一点即得2分;第三点“篇幅短小”或“不求情节的曲折完整” 答出任意一点即得2分。26.只答“相关联”不作具体阐述不得分。第一点2分;第二点“鲁迅审慎”1分,“后人放大”1分。27.第一、二点可用原文。“将故事及其长度、曲折视为判定文体高下的准则”、“人们习惯于用西方的短篇、中篇、长篇来为古代小说分类”。第三点可表述为“对如何对待故事研究不深”等,照抄原文不得分。作文评分细则作文题目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一、审题立意对材料中“细节”这一核心词的内涵的准确理解和牢牢把握,是立意和行文的关键。提及“细节”,大家自然会联想到“细节决定成败”、“大行不顾细谨”“小处不可随便”等,但材料中的 “细节”显然与此不同。它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细致的生活方式、细心的处世态度、细腻的感情交流、细小的审美情趣、细密的文化内涵等等。这些“细节”,应具有小、慢、真、美、精、趣、厚等精神特质。材料针砭时弊的情感导向十分明显,矛头指向“商业化和娱乐化”所带来的功利性、浅表化、空心化、模式化、快节奏、粗糙感和倦怠感等弊端。考生应对处于“没有细节”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特征进行观照和反思,从而表达积极思想和美好愿景。除现实性,这则作文材料还具有开放性和思辨性。应该说,诗人北岛的话体现了他对时代的独立思考,有其独特性和深刻性。但能否作为对这个时代全面而精准的概括呢?对此,应允许学生作辩证思考。比如,有考生谈及时代在飞速发展变化,人们要关注宏观走势,抓住荦荦大端,才不至于落伍和迷失。诸如此类,言之成理亦可。二、判分说明1判分原则从每一篇作文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每一位考生负责,公正公平;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2判分等级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3特别说明由于“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先入为主根深蒂固,可能造成少数考生不能冲破定势思维的束缚,对“细节”理解出现偏差。阅卷时务必看清考生所写“细节”的内涵,合不合乎材料旨趣即偏不偏题,是新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诗人的痛心之语,命题者拿来用为写作材料,意在引导考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思考,从而实现从习焉不察走向反思矫正、从批判走向建设的目的。因此,作文现实性的有无和强弱很重要,对那些生活气息浓、现实针对性强、建言献策识见高的作文要积极鼓励。议论文看“是否讲理”、“会不会讲理”。要审视文与题、材料和观点是否统一浑成,看论证和分析是否严谨深刻,是否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一类卷应该是见解独到和深刻;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有充分分析,议论有层次,说理有智慧,写作功底较好,可判为二类卷;如果见解平庸浅表,论证分析简单幼稚,尽管形式上中规中矩,应判为三类卷或四类卷;对似连实断、似是而非、貌合神离、半途改道的作文,原则上判为 “五类卷”(不及格)。切合题意的作文的立意大都相似,跑题作文的立意篇篇不同。同时,不同之中又有相同,那就是:无视材料,自说自话,一厢情愿,不顾其它。记叙文与议论文应一视同仁。记叙文评判更难更复杂。既要防止贴标签的作文侥幸获得高分,又要避免“暗合”材料旨趣的作文遭到偏题跑题的误判。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要看其思想内涵与材料是否存在联系,本质上是否相同或相似。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判卷时要着眼于全篇,作整体评价;既看些什么,也看怎么写。每阅一篇文章力求以质赋分,不屈其文,分所应当,分文相称。4个案处理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专家组处理。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调笑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