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doc_第1页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doc_第2页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doc_第3页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指导.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经典选读课程期末复习指导一、考核说明1、本课程考核的对象是选读本课程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商务英语、工商管理等本科专业的全部学生。2、考核要求依据国学经典选读主教材、教学大纲以及形成性考核实施细则制定。3、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作业占期末考核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期末考核成绩的80%。4、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主教材所选读的道、儒、墨、法四家经典作品的了解、掌握与基本分析能力。所谓“了解”,即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有一般的、系统的识记;所谓“掌握”,即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并具有归纳总结的能力;所谓“分析”,即要求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对所给定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并具有结合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课外阅读感受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5、考核难度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分的20%、50%、30%。6、本课程的期末考试采取“开卷”方式,可带教材、作业与参考书。卷面分数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二、试题类型、分值、答题要求及规范答题举例1、常识问答,20分。要求对本课程的一些常识性问题作简要回答,题量不定,每题分数不定,答题不能有错别字,2分的题目,有错别字全扣,2分以上题目,有1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大部分题目均可在教材内找到答案,难度为“容易”,少量题目教材中没有答案,难度为“适中”。全部题目均为客观题。举例:诸子百家有哪些主要学派?答: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说明:省略“家”字亦可。2、判断题,10分。要求对所给的论述作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并标示在题后括号中,不必说明理由。共5题,每题2分。大部分题目难度为“适中”,少量为“容易”。全部题目均为客观题。举例:两汉之际玄学鼎盛。()说明:此题涉及的主要概念“玄学”,教材中出现过两次,都在第一讲“概论”中,玄学鼎盛一次在魏晋时期,故本题为错。3、阅读分析,30分。要求对指定的作品段落进行分析,每题有3-4个小问题,每小题分数不等;其中有2-3小题为客观题,但要求对作品进行归纳、概括,难度适中;有1小题为主观题,要求有个人见解,并作适当的展开与发挥,有一定难度。错别字最多扣2分。举例:阅读孟子告子上节选,回答下列问题:本文例举了哪几种对于人性的观点?(4分)答:孟子认为性善;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还有人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另有人认为人性可以善也可以恶。说明:每一种观点1分。孟子说的“四心”是什么?它们分别对应哪四个善端?(2分)答: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对应仁、义、礼、智四端。你认为“四心”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习得的?请举例说明为什么?(9分)答:本题无标准答案,可以赞同孟子观点,也可以反对,但要举例加以说明。比如孟子举例“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说明人天生就有恻隐之心。答题时可以同一事实为例,说明恻隐之心是后天习得。4、评论综述,40分。要求围绕规定的作品与评论主题,展开评论与综述。综述部分涉及客观内容,与作品相关;评论部分没有标准答案,可自由发挥,但应围绕主题展开。两者应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文章,字数600字以上。要求根据自己的评论观点自拟标题,对作品的理解正确,观点清晰,推论合理,举例恰当,错别字最多扣4分。本题部分难度“适中”,部分难度“较难”。举例:论语“为政第二”记载了孔子关于“孝”的论述,“阳货第十七”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宰我对“三年之丧”的不同看法。请围绕以下问题,写600字以上的评论综述。、孔子所说的孝,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宰我反对“三年之丧”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孔子为何说宰我“不仁”?你认为孔子是否有理?为什么?、请结合有关孝的历史故事或现实事例,阐述你对传统孝道的看法。撰文要点:必须围绕上面四个问题,作简要概括,同时对孔子主张的“孝”与“三年之丧”作出评价,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举例说明理由。评分标准:理解正确,观点清晰,推论合理,举例恰当,错别字少于3个,36-40;理解基本正确,有自己观点,推论基本合理,能够举例说明,错别字在5个以内,30-35;理解大致正确,有部分自己观点,推论部分合理,举例不够恰当,错别字在5-10个之间,24-29;理解不准确,没有自己观点,推论不合逻辑,举例不当或没有举例,错别字在10个以上,0-23。三、复习要点第一讲 概论1、常识: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六经;各家主要代表人物、集大成者、主要主张;先秦显学;2、狭义国学的定义。3、吕思勉对中国学术的分段、评价。4、孔子、孟子、荀子在主张上各自侧重什么?第二讲 道家经典选读老子1、老子的主要思想。2、道家“道”、“德”与儒家“道德”的不同含义。3、在老子中“道”还有哪些别名?4、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的含义。5、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请问是哪“四大”?它们之间是怎样的相互关系?6、阅读老子七十七章,理解其主旨,并能举例加以说明。庄子1、了解庄子概况及内七篇每篇主旨。2、了解庄子超前的齐物思想。3、阅读逍遥游,理解其“无用为大用”的主旨,并与惠子的观点作比较,作出你自己的评价。4、理解齐物论对“正处”、“正味”、“正色”的阐述,并与孟子告子上中关于“美味”、“美音”、“美色”的观点作比较,作出你的评判,并说明理由。5、理解“坐忘”。第三讲 儒家经典选读论语1、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了解其他各家对儒家思想的批评。2、阅读为政第二,理解孔子对不同学生的提问作出不同回答的教学方法。理解并评价孔子关于“孝”的观点、孝与礼的关系。思考当今社会应有怎样的“孝”。3、孔子重“义”而轻“利”,你怎么看待义与利?4、理解孔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理解孔子的“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阅读阳货第十七,理解孔子与宰我各自主张与反对“三年之丧”的理由,并作出你的评价。孟子1、了解孟子概况。2、了解孔孟关系及孟子主要主张。3、了解孟子对杨(道)、墨的批评。4、理解孟子主张“性善”论及其论证,并予评论综述。5、理解孟子的“四心”。6、理解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含义。荀子1、了解荀子主要主张,与孔子、孟子的异同。2、理解“化性起伪”的含义。3、理解荀子“性恶”论及其论证。4、比较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说明两者的目的,并作出你的评价。5、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孟子说“其势则然也”,荀子说“靡使然也”,都强调环境对人性的巨大影响,但也有例外,比如瞽瞍的儿子舜,纣的叔父微子启与比干,你认为对人性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理由。6、儒家强调规矩的作用,道家则反对被规矩束缚,你怎么看?第四讲 墨家经典选读1、了解墨子概况及主要主张。2、墨家哪些主张与儒家针锋相对?3、理解墨子的“尚贤”主张。4、“尚贤”是否合理?你认为“贤”的标准是什么?5、阅读兼爱上,分析其提出“兼爱”主张的目的、原因,比较“兼爱”与孔子“泛爱”的异同,并对“兼爱”主张作出你的评价。6、你认为墨子最可贵的是什么?第五讲 法家经典选读1、了解韩非“法治”主张及其与道、儒、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