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浮出地表的矿冶文学陈新瑶湖北黄石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之滨建立起来的一个地级工业城市。黄石的大冶地区以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悠久的矿产开采、冶炼历史而著称于世。从西周至今,它已经拥有了三千多年的矿石开采与冶炼历史,悠久的矿冶文化滋养着当地一代又一代的子民。新世纪之初,在上级各部门的领导下,黄石市以黄石理工学院为中心,开始了对当地矿冶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关于矿冶文学的研究也随之浮出地表,并逐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矿冶文学是近两年由黄石理工学院矿冶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们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文学概念,同军旅文学一样,它只是对一种文学表现的领域及其相关活动的指涉;但对于文学研究而言,它又是一个全新研究领域。关于矿冶文学的涵义、特征、创作意义及其历史、现实发展状况,均是一个有待讨论与研究的领域。一 、矿冶文学的生成与发展矿冶文学是指以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冶炼、矿工的生产、生活活动为反映对象的文学作品或者文学活动。其实,矿冶文学早就存在于文学的百花园之中,只是在这一概念提出之前,它为其它各式各样的文学样式遮蔽与覆盖,或被人们所忽视。中国地域广博,矿产资源丰富,很早就有了关于矿产开发与冶炼的文字记载。古代神话“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可视为中国矿冶文学的滥觞;而那些散见于各处官方典籍与民间口头的相关记载与言说均可视为中国矿冶文学的历代蓝本。历代有关矿山与矿石开采、冶炼的史料故事、民间传说、民歌等大可归入到矿冶文学的范畴。近些年,由黄石市的一些研究者整理出版的大冶传说、兴国州民俗考略、阳新县民间故事、黄石传说等书籍记载了黄石地区大量的相关资料,如孙权铸造武昌剑、岳飞在铁山、彭德怀智惩窑老板等历史故事家喻户晓,至今仍在黄石地区流传。从这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中,后人可轻易读出矿冶活动对人类的存在与历史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读者现在所能见到的早期反映相关矿冶活动的文学作品极其有限,著名作家沙汀写于1943年的长篇小说淘金记是建国前出现的难得佳作。该作品围绕川西北北斗镇地主何寡妇母子与当地袍哥林幺长子、白酱丹、龙哥等人,就何家祖坟山上的金矿开采权而展开的一系列矛盾冲突,生动描绘了现实的黄金追逐对祖宗鬼魂崇拜的欺凌和侵蚀,揭露了当时国统区上流社会的凶残和卑劣。由于作品深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和独特的小镇背景,一直以来,它被文学界视为当时乡土文学的代表之作。由于矿业生产属于工业生产的一部分,人们将反映人类矿冶活动的作品归入到工业题材文学范畴。工业题材文学一般是指以工厂、工人的工业生产活动及生活为表达对象的文学。在宏观上,它将工业生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革及其与人类政治、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置于考察之中;在微观上,它着力反映局部工业发展及工人工业生产活动与生活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工业中采掘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工人群体中,矿工工作的独特性非常大。2006年3月24日作家刘庆邦在接受人民网文化论坛访谈时曾说:“矿工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群体。他(矿工)要和大自然进行顽强的抗争,每天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他要穿越很厚的地层,要穿越黑暗,甚至要穿越死亡才能采到煤。可以说煤是我们整个国民经济的血液,矿工就是为我们国民经济提供血液的人。”尽管这句话中的矿工专指煤炭工人,但它却适用于所有的矿工。关注矿冶文学,不仅要关注从事矿冶活动的矿工,而且还要关注在矿工背后的整个人类在对自然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中所潜伏的精神生长与裂变。矿产资源与土地、水、空气等一样,它们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生存物质。恩格斯有句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实际上,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同时呈现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只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后者的存在视而不见而已,“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就是其最大的一个恶果。矿产资源属于非再生资源,大多隐藏于地底下,并且又多与其他物质裹挟、混杂在一起。矿石是冰冷、无情的,矿井深幽而黑暗,对它们的勘探、开采、冶炼与利用是一个充满了艰辛与成就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无休止的占有与争夺过程。人类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丰富了物质与生活,开发了聪明与智慧,锻炼了胆识与能力,延展了自身的理性与耐性,同时也扩充了自身的霸气与欲望,冷却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热度。正如都市文学对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的消费性、娱乐性以及人际关系的虚伪性与利益化进行生动的反映一样,矿冶题材文学作品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与反映了矿工和以矿工为代表的整个人类艰难的生存状态与成长历程,并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控制与反控制、发展与反发展的微妙的互动关系。正因如此,矿冶文学具有了独特的生成意义,矿冶文学从工业题材文学范畴中分裂开来,实属正常。中国的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由于当时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学等发展均受到当时苏联发展模式的影响,因而对工业题材文学的命名与创作模式均具有极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特色。“在众多的题材分类中,工业题材又具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在于,它是先有明确的题材意识而后才有题材创作的。”按照一些研究学者的观点,20世纪中国工业题材文学的出现与发展是和中国共产党对工人阶级的领导密切相关的,它与从“乡土文学”发展而来的农村题材文学有着截然的不同,它是中国领导阶级一度对工业化社会主义国家展望的产物。据史料记载,在上世纪50年代,特别是在1958年左右,在中国各地均出现了名目繁多的以反映工业生产与工人生活实际的文学刊物。培养工人文艺创作者,筹办工人文艺创作组,成为了一时的热潮,工业题材文学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发展。一大批以反映矿山建设活动以及矿山英雄业绩的文学作品不断问世。李季的诗集玉门诗抄、阮章竞的新塞外行、杨朔的石油城、李若冰的在柴达木盆地,这些作品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下了中国矿业工人在建国初期英勇无畏、豪气冲天的劳动场景与正直无私、一心为公的伟大胸襟。黄石地区的大冶铁矿、大冶钢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三大工业生产基地也先后在1958年拥有了自己的文艺刊物或文艺展板,出现了一大批反映矿业工人生产与生活的文学作品,开展了相关的演出活动。如果按照前文对“矿冶文学”概念的界定,将这类作品归入矿冶文学的范畴,并不为过。但在当时工业生产的集体性狂欢中,人们很难将矿工矿冶活动的独特性及其背后所承载的独特意义做出一个深刻的辨析,该部分文学作品一直被隐含在工业题材文学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中国经济从国有经济一体化向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合资经济、个体经济多元化经济的转变,矿业生产已不再呈现出原有的一体化、集体化与国有化的状态,而是变得多种多样,矿冶文学也逐步从工业题材文学的阴影中显露出来。在生产过程中,矿工身上过去被夸大的激情与斗志却被实实在在的恐惧、担忧、无奈与痛苦甚至是膨胀的欲望所代替,矿业工人的生产与情感活动也趋向于多样与真实。人们发现,以著名作家刘庆邦为代表的一些作家所创作的反映现代矿工生活的系列作品,已很难再将它归入到传统的工业题材或农村题材文学之中。刘庆邦写于1985年的短篇小说走窑汉,从人性的层面深刻剖析了长期在井下作业的煤炭工人马海洲在极度自尊的痛苦中所泛滥出的自私、凶残的兽性;而黄石作家李志红的小说煤炭大王与胡燕怀的小说洞火(芳草1986年第6期、1988年第2期),紧密结合现实,生动再现了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发展的初期,黄石矿区劳动人民在欲望的支配下人性的弱点不断泛化而最终走向自我灭亡的悲剧。作品所涉及到的体制问题与文化问题,让读者不得不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评价其创作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学日益市场化与边缘化,工业题材文学的发展也进入低迷期。而以刘庆邦为代表的一些作家对矿工及矿冶活动的描绘和关注,让人看到了矿冶题材文学顽强的生命力。刘庆邦的报告文学生命悲悯、短篇小说家属房、白煤,塞壬的散文转身等作品先后在广大读者群落与评论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矿工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世纪以来,在“底层叙事”、“平民叙事”热潮的影响下,以矿工为表达对象的矿冶文学也得到了逐步的发展。2003年,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改编成电影盲井被搬上了银屏,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对矿工的关注已逐步形成一股热潮。2007年报告文学集感动中国的矿工(全三册)由大众文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下半年,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反映矿嫂的电视剧黑金地的女人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这些信息均在宣告着矿冶文学在新世纪的复兴与发展。在矿冶活动中,人类所面对的是大自然,是掩盖在自然物质财富背后的人类自身的勇气、胆识和欲望。在自然界面前,人类所呈现出的是一种生命的原色。因而,在那些记载人类矿冶活动的文学作品之中,读者不仅能从中见证到时代变迁给矿业生产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更主要的是读者能从中体悟到人类在征服、占有、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历程中所呈现出的理性光芒和人性的卑劣,以及自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与城市文学、军事文学等其他文学样式一样,矿冶文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所在,它应该在文坛获取它本该得到的瞩目。二、新世纪黄石矿冶文学的研究与发展2007年6月,中国矿冶文化研究基地暨湖北省社科院黄石分院地方文化研究所在黄石理工学院揭牌成立。该基地的成立旨在挖掘黄石丰厚的矿冶文化内涵,张扬与传播黄石地方文化独有的魅力和文化个性。在这一背景下,以黄石理工学院部分研究者和黄石文史资料研究者为代表的黄石人民开始了对矿冶文化深入的挖掘与探寻。在对黄石地区与矿冶生产、生活相关联的文学作品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中,他们发现这部分作品与传统工业题材文学相比有着更为独特的意义。它们不仅生动记载了黄石人民艰难的矿业生产历史及其与黄石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而且还从另一层面塑造了黄石人独有的文化品格。特别是在黄石原地居民的坚韧和顽强、激进而又偏狭的人文品格及其不断流变的人文环境背后,隐含着整个人类在与自然的搏斗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互制约的微妙关系。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矿冶文学”的概念被提出,在在历史的足迹中追寻黄石发展的文化底蕴论研究黄石矿冶文学的意义、论黄石矿冶文学的特征二文以及2009年3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石矿冶文学研究一书中,该院的李社教、周进珍等研究者对矿冶文学的概念、研究意义及特性做出了详细的界定与深入的探讨。作为一个矿冶之城,至今在黄石地区活跃着很多从事矿冶题材文学创作的作家与艺术工作者。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黄石矿冶题材文学创作一片繁荣。黄石境内的大冶钢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大冶铁矿、袁仓煤矿、武钢金山店铁矿等矿业公司先后涌现出一大批职业作家,作家队伍庞大,文学作品丰富多样。他们之中既有从大型矿业公司走出的作家,又有从其他行业走出的作家,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地几个大型国家矿业集团的内部文艺刊物也相继停刊,一些作家的文学创作也先后转型,相关的文学创作成果锐减。新世纪以来,黄石矿冶题材文学的发展势头缓慢,但其顽强的生命力并未消亡。中国拥有几千年的矿冶文化,我们的先辈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矿产资源日益紧张的时代,对矿冶文学的关注与研究,将有利于人们对矿冶生产背后隐含的人与自然间对立关系的深刻反思,并警示与激发人类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单位:黄石理工学院)参考文献周进珍.黄石矿冶文学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56. 李社教,周进珍. 在历史的足迹中追寻黄石发展的文化底蕴论研究黄石矿冶文学的意义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贺绍俊.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试卷提供答案解析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新质生产力与农业企业
- 2025年安岳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全优】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试卷(真题汇编)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练习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试题一及答案详解【全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练习试题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十四年抗战史
- 餐饮业管理规范标准
- 2024年成都隆科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解读培训课件
- (正式版)YST 1682-2024 镁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 DL-T 5148-202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条件-PDF解密
- 电工技能训练(第6版)中职技工电工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泛光夜景照明亮化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输血科三基培训课件
- 塑料成型工艺课件
- 《西餐烹调基础》 课件 第六章 基础汤、基础少司和配菜制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