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测试卷].doc_第1页
[高三语文测试卷].doc_第2页
[高三语文测试卷].doc_第3页
[高三语文测试卷].doc_第4页
[高三语文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湖州市第五中学高三暑期测试语文学科试题卷命题人高三语文组 审核人高三语文组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第卷(客观题)和第卷(主观题)两部分,试卷共7页4大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第卷做在答题卡上,第卷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不得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殷红/胭脂 缱绻/蜷伏 蹊跷/蹊径B脸颊/狡黠 莞尔/鲩鱼 迤逦/逶迤C萌芽/蒙昧 笑靥/梦魇 颤抖/颤栗D翩跹/悭吝 嬗变/擅长 稽首/稽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青睐邻界点名门望族罄竹难书B喋血撑门面趋之若骛殒身不恤C噩梦混凝土明枪暗箭不假思索D作楫出洋相毛骨悚然铤而走险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攀枝花市依托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B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佛山小悦悦事件中暴露出的部分国民道德素养缺失问题,是执政者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C针对每年节节攀高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束之高阁,等待高价出售。D失去双臂的残疾人刘伟通过长时间的艰苦训练,一举斩获“中国达人秀”大赛的冠军。他用双脚熟练地弹奏钢琴的绝技让我顿生高山仰止之情。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发改委昨天下发通知,决定自本月12日起,下调涉及抗生素、心脑血管等17大类药品,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20亿元。B曾在大都市奋斗打拼过的客栈老板们之所以留在丽江,是因为厌倦了上班的快节奏,喜欢这里舒适的空气和干净的气候,想要一份自由与洒脱。C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D今年年初,广西河池市龙江河发生镉污染事件,记者在污染源头看到,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设备却在此运行。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网络上,郭德纲的相声、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一直以极高的速度和数量被人们传阅、下载。B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是否能够逐步释放房地产泡沫的压力,抑或房地产泡沫将破灭并影响经济发展仍是未知数。C人口学分析表明,中国老龄化远比国民富裕进程快得多,在社会保障体系完备 之前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种状态充满了危机。D星巴克在向亚洲国家扩张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在一个习惯喝茶的国度里普及和推广喝咖啡,必然会遇到消费者情结上的抵触。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冷浪漫精选了“科学松鼠会”多位作者的作品,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述了与生命、生活密切相关,却 (很少被人知道)的科学知识。它以通俗化的语言,对那些“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进行生动活泼的 (qun)释,让深奥的理论一下子变得通俗易懂。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获得美的享受。 (1)请在处根据“很少被人知道”这一意思,填写一个四字成语。(1分)答: (2)请在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答: (3)处有语病,请改正。(1分) 答: 7将下面的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3分) 高速公路的边坡遇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极有可能塌方,威胁行车安全。怎样快速准确地掌握边坡的移动情况,以便及时预警,提醒过往车辆?这个一直困扰着人们的技术难题,现在被浙江攻克了。 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完成的科技项目“高速公路边坡稳定评价与安全监控技术及工程示范”已通过国家鉴定,这个项目开发出了岩土位移直读仪,可以精确、实时地监控高速公路边坡状况。 这个科技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正在申报专利。 8请根据下面李清照这首小令中的划线句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60字。(5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年展开的“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渐成风流。在此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国学热”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的主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进入21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与记者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对他的朋友“新儒家”陈明和蒋庆倡导的“政治儒学”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从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药方”。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球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刘军宁则对“五四”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可以离开传统,把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主张,中国传统虽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因此与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在,并且其观点的多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9下列不属于对“新兴思潮对传统文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亲和态度”进行阐述的一项是A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破坏传统可能最终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B提倡文化“复古”,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要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C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大有人在,其观点的多样化、繁复性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D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10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反传统”的认知与需要。B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塑儒学的思想和主张。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11根据文意,概括中国思想界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态度。(不超过30个字)(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说 荷 赵文英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往日蓄得一池清冽冽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在风雨冰雪的洗礼中,在百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而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做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灵魂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亭亭玉立在诗人华美、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12文章第段描写荷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3文章第-段描绘了荷跟风雨冰雪的顽强抗争。联系上下文看,写这些有什么作用?(6分) 14根据第段的内容概括古代精神的种荷者“种荷”的主要方式。(4分) 15第段最后说,在古代文人的诗章中,荷尽展君子的襟怀,至今还在“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3分) 16第段说,楚楚动人的荷,能使人“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这“生命的真谛”是什么?(3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5分)陈轸去楚之秦。张仪谓秦王曰:“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仪不能与从事,愿王逐之。即复之楚,愿王杀之。”王曰:“轸安敢之楚也!”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约车。”对曰:“臣愿之楚。”王曰:“仪以子为之楚,吾又自知子之楚。子非楚,且安之也?”轸曰:“臣出,必故之楚,以顺王与仪之策,而明臣之楚与不也。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居无几何,有两妻者死。客谓誂者曰:汝取长者乎。少者乎?取长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和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许我也;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今楚王明主也,而昭阳贤相也。轸为人臣,而常以国输楚王,王必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以此明臣之楚与不。”轸出张仪入,问王曰:“陈轸果安之?”王曰:“夫轸天下之辩士也,孰视寡人曰:轸必之楚。寡人遂无奈何也。寡人因问曰:子必之楚也,则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之言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昔者,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己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忠尚见弃,轸不之楚,而何之乎?”王以为然,遂善待之。 (选自战国策)【注】誂:逗引,诱惑。昭阳:人名,楚怀王时相国。孝己:商朝高京武丁之子,是有史的孝子。出妇:被丈夫遗弃的妇女。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陈轸去楚之秦 之:到去 B.长者詈汝 詈:骂C.以此明臣之楚与不 与:赞同、赞许 D.陈轸果安之 果:究竟、到底18.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可以作为陈轸在秦王前为自己辩解的依据的一组是( )(3分)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 誂其少者,少者许之今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卖仆妾不出里巷而取者,良仆妾也 出妇嫁于乡里者,善妇也 臣不忠于王,楚何以轸为臣乎A. B. C. D. 1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轸认为,他离开秦国以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目的是可以表明自己与楚国的真正关系。 B.陈轸认为如果他经常把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不收留自己。而昭阳也不愿意跟他共事。C.秦惠王最终善待陈轸,只是因为他的口才好,连张仪也说不如他。D.张仪在秦王面前诽谤陈轸,陈轸以生动、形象、风趣的故事说明了自己去楚国恰恰证明了自己的清白。2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即复之楚,愿王杀之。(3分)译:_ _(2)忠尚见弃,轸不之楚,而何之乎?(3分)译:_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122题。(6分)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那刎颈交,却有几个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朴一生悠游不仕。21.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_ 22.本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渔夫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_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23(1)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1分) (2)从孔子对子路两次评价的共同特点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特色,并加以评析。(3分) (四)古诗文默写。(10分)2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10分)(1)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2)遥襟俯畅, 。爽籁发而清风生, 。(王勃滕王阁序)(3)四围山色中, 。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4)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5)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 。”(论语)(6)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四、作文(60分)25世界上最著名的杂志之一生活的办刊核心是“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见证伟大的事件;去端详穷人的面孔和伟人的手势;去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人群、丛林和月亮的影子;去看人的杰作他的画作、高楼和发现;看墙后的,看屋内的;看危险的;看关心着自己的亲人;去看并享受着快乐;去看并震撼;去看并领悟。”生活中有太多的美丽、精彩、奇异和感动,你所看到的生活恰恰也在丰富充实着你的生活。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久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请以“去看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在横线内填入一事物,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你的感悟。立意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答案: B( 解析: A. yn/ynqin/qun q/x B.ji/xi wn/hun y/y C.mng/mng y/yn chn/zhn D.xin/qin shn/shn q/j)2C (A,临界点;B,趋之若鹜;D,作揖)3A(A依托:依靠,凭借。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C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D高山仰止:对崇高品德的敬仰,不用于对才能的赞美)4C(A成分残缺,“药品”后加“的价格”;B搭配不当,应为“干净的空气和舒适的气候”;D语意矛盾,可删去“淘汰”)5B( A“以极高的速度和数量被人们传阅、下载”搭配不当;B. “远比国民富裕进程快得多”句式杂糅;D.“普及和推广”语序不当。)6. (1)答案示例:鲜为人知(1分)(2)诠(1分)(3)答案示例:这些文章,既给人以科学的教益,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人获得美的享受)。(1分)7(3分)示例: 浙江攻克高速公路边坡塌方预警技术难题。“浙江攻克难题”“高速公路边坡塌方预警技术”各1分,语言表达流畅给1分。8(6分)参考答案:船中人急切地挥动船桨,想要绕出重重的藕花。就在这时,藕花丛中突然窜起了一群受惊的鸥鹭,急急地拍动翅膀飞远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9C(罗列现象,并不表明亲和态度)10D(只是倡导,尚未成为“政治儒学”)11反(批判)传统,(1分)继承并延续传统,(1分)要与外来文化接轨、融合。(1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12(4分)主要运用了反衬(或对比)的手法,描写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荷的倔强,荷的勃勃生机。这样写突出了荷在恶劣环境中不言屈服的抗争精神。(“手法”和“好处”各2分)13(6分)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使荷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形象更为丰满。表明荷的美好品行是千锤百炼的结果。(句号前后内容各3分)14(4分)写诗作文,(2分)赞颂荷处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15古诗文中所赞美的荷的高尚人格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中的人,还在纯洁着为名利得失纷争的心灵。(答出“红尘人”的含义;2分;其余给2分)16不论在何种恶劣的环境和情形下,遭受怎样的痛苦和创伤,都应该坚持高风亮节、保持生命的伟力。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5分)17.C (与:结交、亲附)18.D (是楚人两个妻子的表现,没有点名结果;不能作为辩解的依据。陈轸强调自己没有不忠,不是依据。)19.C (秦惠王善待陈轸是因为他认为陈轸说得很对,是张仪在诽谤。)20. (1)如果他要重回楚国,希望大王杀掉他。(“即”,应解释为“如果”,“复之”可译为“重回楚国”。)(2)忠心的人还将被人撵走,我不到楚国,还能到哪里去呢?(反问句及宾语前置句,“见”表被动,应翻译出来。)【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轸离开楚国来到秦国。张仪就对秦惠王说:“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竟然经常把秦国的国情泄露给楚国。我不愿跟这样的人同朝共事,希望大王您能把他赶出朝廷。如果他想重回楚国,希望大王杀掉他。”秦惠王说:“陈轸怎么还敢去楚国呢?”秦惠王召见陈轸并询问他说:“寡人愿意尊重贤卿的意见,只要贤卿说出要到哪里,寡人就为你准备车马。”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去楚国!”惠王说:“张仪认为你必然去楚国,而寡人也知道你将去楚国,何况如果你不去楚国,又将在哪里安身呢?”陈轸说:“如此我离开秦国以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以顺从大王和张仪的策略和判断,而且可以表明我与楚国的真正关系。楚国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去勾引他年老的妻子,年老的就骂起来明确拒绝;勾引年轻的妻子时,她就欣然顺从了。没有多久,这个拥有两个妻子的男人死了,有个客人问勾引者说:在这两个寡妇当中,你是娶那个年老的还是年轻的?勾引者回答说:我娶年老的!客人问:年老的曾经骂过你,而年轻的却服从了你,你为什么反倒喜欢年老的呢?勾引者说:当他们做别人妻子时,我希望她们接受我的勾引;反之,如果做了我的妻子以后,我就喜欢当初不接受我勾引的那个。现在楚王是位贤明君主,而宰相昭阳也是一位贤明的大臣。我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如果经常把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因为上述的道理不收留我,而昭阳也不愿意跟臣同朝共事。我如果离秦去楚完全可以表明我到楚国去不是要帮助他们。” 陈轸走出以后,张仪进来问秦惠王说:“陈轸到底要往哪里去?”惠王说:“那个陈轸真是天下的辩士呢,他仔细地看着我说:我陈轸一定要到楚国去。我实在对他无可奈何。便问他;你一定要到楚国去,那么张仪的话果然是真的了!陈轸说:不但张仪这么说,就是路人也都知道。从前伍子胥尽忠于吴王,天下的国君都想要他做臣子;孝己敬顺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都想他做儿子。所以,卖给别人做仆妾的人,不出里巷就有人要的,一定是好仆妾;被人遗弃的妇人,仍旧嫁在她的乡里的,也一定是好女人。我陈轸如果不忠于大王您,楚国还要我做什么呢?忠心的人还将被人撵走,我不到楚国,还能到哪里去呢?”秦惠王认为陈轸说得很对,便好好地对待他了。(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122题。(6分)21答案:用“黄芦”“白蘋”“绿杨”“红蓼”等自然景物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絢丽多姿画面,提供了渔夫远离尘嚣的生活环境,从而表现了渔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情致;同时点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的“秋江”做了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