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基础》实验指导书2014版.docx_第1页
《计算机操作基础》实验指导书2014版.docx_第2页
《计算机操作基础》实验指导书2014版.docx_第3页
《计算机操作基础》实验指导书2014版.docx_第4页
《计算机操作基础》实验指导书2014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操作基础实验指导书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计算机操作基础实验指导书薛礼撰写 陈利审核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2013年12月前 言计算机操作基础是我院本、专科学生入校后选修的应用性很强公共基础课程。课程的任务是全面地讲述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套件的使用,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以及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及实际工作的打下良好电脑基础。本实验指导书是在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自编的配套资料,为学生完成本课程8学时的上机提供参考,实验内容力求高效、全面覆盖理论知识的重难点,使学生通过每次试验能够熟练掌握Windows和Office软件的基本操作,同时在完成实验思考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于操作中的重难点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需求。欢迎老师和同学对本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及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使该指导书更适合教学。实验要求:1每次实验之前要求提前预习,实验报告务必使用本实验指导书,其他纸张书写一律不批改并计作0分,。2.“实验思考题”回答实验指导书中的所列出的题目。“实验总结”为本次实验的重难点分析和相关实验步骤,实验得失和心得体会,自行撰写,注意该部分占整个实验报告成绩的比重较大,是评分实验报告的主要因素,请同学们加以注意。3. 每次实验后请及时撰写实验报告,并按实验老师规定时间上交,逾期不交者按0分处理。实验总成绩分为考勤、实验效果、实验报告效果三部分,实验总成绩占最后总评成绩的20%。目 录实验一 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实验1实验二 Word文字处理软件实验9实验三 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实验18实验四 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实验26实验一 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实验【实验内容及指导】(建议讲授1H+练习1H)1. 认识Windows 7(1)桌面简单熟悉桌面及其上放置的系统对象、其它对象(如文件或文件夹)和快捷方式。(2)快捷方式熟悉什么是快捷方式及作用,能利用桌面上的某个快捷方式启动程序。(3)“开始”按钮通过“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运行系统自带的“计算器”程序。【提示】“计算器”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在“开始”菜单|“所有程序”|“附件”中。(4)任务栏能够将常用的应用程序快捷方式锁定到任务栏上以及从任务栏解锁;利用任务栏上的“应用程序”按钮在不同的应用程序窗口之间进行切换;利用输入法指示器或组合键切换输入法。【提示】鼠标单击输入法指示器并选择相应输入法来切换;组合键是Ctrl+Shift 或 Ctrl+Space(注意各自的作用)。(4)“显示桌面”按钮单击任务栏最右端的“显示桌面”按钮了解其效果;如果启用了“使用Aero Peek预览桌面”的话,将鼠标指向该按钮看看有什么效果。2程序管理(1)启动程序熟悉常用的启动程序的方式:“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桌面上的快捷方式以及直接打开与某个程序关联的文件。(2)退出程序熟悉常用的退出程序的方式:关闭按钮、“文件”选项卡中的“退出”命令以及按Ctrl+Alt+Delete组合键打开的“Windows任务管理器”程序。【提示】最后一种方式常用于强制结束没有响应的程序。3文件和文件夹管理(1)基本概念熟悉windows 7中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组织方式(树型结构);熟悉文件名的作用及组成(特别是扩展名);熟悉文件夹名的作用及组成。(2)“Windows 资源管理器”程序熟悉“Windows 资源管理器”的作用,掌握“资源管理器”的启动方式。【提示】常用的启动方式:双击桌面上的“计算机”对象;右击“开始”按钮,在快捷菜单中执行“打开Windows 资源管理器”命令;单击任务栏上的“资源管理器”快捷方式(默认锁定在任务栏中)(3)“资源管理器”的基本操作熟悉资源管理器程序窗口的基本组成(左窗格和右窗格),会将“菜单栏”设置显示出来(默认未显示);掌握如何定位及显示某个文件夹中的内容。【提示】执行“组织”|“布局”|“菜单栏”命令可以显示或隐藏资源管理器程序中的“菜单栏”;资源管理器左窗格中的“”和“”用来展开和折叠某个文件夹;单击某个文件夹即可定位,右窗格可以显示该文件夹中的对象(文件和文件夹)。(4)新建文件或文件夹在桌面上建立名为“实验一”的文件夹,然后在“实验一”下建立如图1所示的文件夹结构。图1 文件夹结构通过“记事本”程序新建一个文本文件并以t1.txt名称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利用右键快捷菜单新建一名称为t2.txt的文本文件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5)选定文件或文件夹掌握在“资源管理器”中选定单个文件/文件夹、多个连续文件/文件夹和多个不连续文件/文件夹的方式。【提示】选择多个文件或文件夹可以在“资源管理器”的右窗格中利用Shift或Ctrl键配合鼠标单击的方式来完成。(6)复制文件或文件夹将“实验一”文件夹中的t1.txt通过右键快捷菜单的“复制”和“粘贴”命令复制到test1中;将“实验一”文件夹中的t1.txt用Ctrl+C和Ctrl+V组合键复制到test1sub1中。(7)移动文件或文件夹利用右键快捷菜单或组合键将“实验一”文件夹中的t2.txt移动到test2ABC中,将test1sub2文件夹移动到test2XYZ中。(8)删除/恢复文件或文件夹删除“实验一”文件夹中的t1.txt,然后通过“回收站”恢复t1.txt;删除“实验一”文件夹中的t1.txt,然后通过右键快捷菜单恢复t1.txt;用Shift+Delete命令删除test1sub1文件夹,检查是否被送到回收站。【提示】删除t1.txt后,在“实验一”文件夹(被删除的t1.txt所在的)的空白区域右击,执行快捷菜单中的“撤销删除”命令即可快速恢复。(9)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将test2ABC中的t2.txt更名为t3.txt;将test2中的文件夹ABC更名为DEF。【提示】修改文件名时一般只修改主文件名,扩展名保留不变。(10)建立快捷方式为“控制面板”中的“系统”项目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为“Windows资源管理器”程序在“实验一”文件夹中建立一个名为“我的资源管理器”的快捷方式;为C盘中的Windows文件夹在桌面上创建快捷方式。【提示】直接找到“资源管理器”程序不容易,可以先找到“开始”菜单|“所有程序”|附件”中的“windows资源管理器”快捷方式,将其复制到“实验一”文件夹或者先执行“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然后再移动到“实验一”文件夹中即可。(11)搜索文件或文件夹查找C盘上名称中包含abc的文件和文件夹;查找C盘上扩展名为bmp的文件。 【提示】在“资源管理器”的搜索栏中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4系统设置(1)设置任务栏为自动隐藏【提示】右击任务栏的空白区,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或者单击控制面板中的“任务栏和开始菜单”项目,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勾选“自动隐藏任务栏”即可。(2)更改桌面图标【提示】右击桌面空白区域,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个性化”命令或单击控制面板中的“个性化”项目,然后在弹出的“个性化”窗口左侧单击“更改桌面图标”,可以设置在桌面上是否显示系统对象(默认情况下,Windows 7桌面上只显示“回收站”对象)。(3)设置桌面主题在上一步打开的“个性化”窗口中设置主题,并修改桌面背景,选用计算中的一幅图片,并把它拉伸充满整个桌面,查看其效果。(4)查看并设置屏幕分辨率。查看计算机当前分辨率,在有效范围内调整分辨率观察桌面显示效果。【提示】右击桌面空白区域,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桌面分辨率”命令或单击控制面板中的“显示”项目,然后在弹出的“显示”窗口左侧单击“调整分辨率”。4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实验报告班 号 学 号 姓 名 课程名称 计算机操作基础 第 1 号实验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实验一 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2掌握Windows的程序管理;3掌握“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使用;4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5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常用操作;二、实验内容(略,见实验指导书)三、实验思考题1. 什么是 “Windows 资源管理器”,它有什么作用?2. 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将C盘中的文件夹myfolder1复制和移动到D盘中的操作方法?3. 为D盘中的文件夹myfolder2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的操作过程是?4. 选定多个连续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过程是?选定多个不连续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过程是?5. 回收站的功能是什么?彻底删除D盘中的文件夹myfolder3的操作过程是?如何查找C盘中文件名以AUTO开始的所有文件?四、实验总结(自己总结本次实验的重难点及心得、体会、收获,字数不得少于100字)得 分_评阅日期_教师签名_实验二 Word文字处理软件实验【实验内容及指导】(建议讲授2.5H+练习2.5H)【要求】 请在桌面上建立名为“实验二”的文件夹,到实验室网站上下载素材文件“w1.docx”、“w2.docx”“w4.docx”和“汽院校徽.jpg”到其中。1Word 2010的基本操作(1)启动Word 2010软件,认识Word 2010的工作界面,包括快速访问工具栏、功能区、编辑区、状态栏、视图栏等;学会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上显示/隐藏某些工具按钮;学会功能区的基本操作。【提示】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右侧的扩展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相应的命令来设置。功能区某些选项卡中的组的右下角有扩展按钮“”,单击可以弹出对话框或任务窗格实现更多的功能。(2)掌握在Word 2010中新建、保存、另存为、打开文档的操作方法。(3)掌握录入文字的基本方式,特别是一些特殊符号的录入。【提示】使用输入法的“软键盘”或“插入”选项卡中的“符号”命令按钮。2文档的编辑和排版打开“实验二”文件夹下的“w1.docx”,完成以下操作。(1) 将正文分为三段,使“最早较有影响杰出代表”、“1982年轻轻一点”成为两段。在正文的前面插入一标题段落“5.2.1 文字处理软件概述”,在标题和正文之间加小标题段落“1.文字处理软件的发展”。(2) 将正文中的所有“微软”文字替换成“MICROSOFT”,然后将所有英文字母更改为红色并加着重号。【提示】英文字母改红色加着重号使用的是“格式替换”功能,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单击“更多”按钮展开高级选项。首先将光标定位在“查找内容”文本框中,然后单击“特殊格式”按钮,选择“任意字母”。然后将光标定位在“替换为”文本框中(非常重要,一定要保证光标在其中才能进行后续的设置),单击“格式”按钮,执行“字体”命令进行设置。(3)将第1段标题设为“标题3”样式、居中对齐、华文行楷、加2.25磅的蓝色阴影段落边框;将第2段标题设置为“标题7”样式。正文段落的中文字体楷体、英文字体Arial、都是小四号。将正文第1段第3行的“文字处理软件”设置为字体幼圆、红色、加粗,加1磅的文字边框、25%的灰色底纹、字符放大到200%。【提示】标题段落边框设置时注意选择应用范围为段落才能达到效果,“标题3”样式设置可以通过“开始”选项卡中的“快速样式”列表框,“标题7”另需单击“样式组”的扩展按钮,在弹出的窗格中单击“选项”,然后弹出的窗格中设置显示所有样式后找到“标题7”单击应用即可。(4) 将正文所有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间距为段前段后均0.5行,行间距为“1.5倍行距”。将第1段首字下沉2行。将第2段分两栏,栏宽相等,加分隔线。最后一段分3栏,第1栏宽8个字符、第2栏宽10个字符,栏间距为3个字符。【提示】首字下沉功能在“插入”选项卡中有相关的命令按钮来实现。分栏功能在“页面布局”选项卡中完成,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分栏时注意要将段落选中(包括段落结束标记“”),另外对文档的最后一段分栏,较简单的做法是在最后一段末尾按一下Enter键,即增加一个空的段落,然后选中倒数第二段进行分栏即可(最后的空段落不要选中)。(5)插入页脚,内容为你自己的姓名和页码,并设置居中;将文档的纸型设置为A4(宽度:21厘米,高度:29.7厘米),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3厘米。【提示】页眉页脚的设置可以单击“插入”选项卡中的“页眉”或“页脚”命令按钮,在弹出的下拉面板中执行“编辑页眉”或“编辑页脚”命令进入;插入页码可以使用新增的“页眉和页脚工具”中的“设计”选项卡中的“页码”命令按钮来完成,此按钮在“插入”选项卡中也有。页面设置在“页面布局”选项卡中实现。w1.docx文档最终效果图1所示。图1 w1.docx样张打开“实验二”文件夹下的“w2.docx”,完成以下操作。(6)自动生成长文档目录(此功能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并熟练应用,因为四年后你们在写毕业论文时会用到)。在正文的前面插入自动生成的目录,并添加黑体四号的“目录”文字。首先对该文档的各级标题设置样式,主要使用“标题1”、“标题2”和“标题3”样式,其中标题1级别的标题设置居中对齐,标题3级别的标题在系统样式“标题3”的基础上将字号改为四号,然后使用“引用”选项卡中的“目录”组中的功能插入目录,如有需要可以将目录中的文字行间距调整为“1.5倍行距”,文字格式做一定的修改,最后利用“页面布局”选项卡中的功能插入“下一页类型的分节符”使目录和后面的正文分隔开(注意:素材文档后续各章之间的分隔也是使用此功能,切记不要使用回车键添加多个空段落的方式实现分页)w2.docx文档最终效果(前两页)如图2所示。图2 w2.docx样张3表格的编辑和排版建立如下所示的表格,以“w3.docx”文件名保存在“实验二”文件夹下。掌握插入一个基本二维表格的操作,在此基础上利用“表格工具”新增的“设计”和“布局”选项卡中的相关功能进行后续的调整,主要涉及插入和删除行或列,合并和拆分单元格,调整行高和列宽、修改边框、单元格对齐方式、绘制斜线表头等,同时配合基本的文字排版对表格进行格式化。w3.docx文档最终效果图3所示。图3 w3.docx样张4图文混排打开“实验二”文件夹下的“w4.docx”,完成以下操作。(1)插入艺术字,样式为艺术字样式列表框第3行第4个,字体为隶书36号,容器文本框的高和宽分别为1.9厘米和8.2厘米,并利用新增的“格式”选项卡设置阴影效果(如有需要可以自行设置更多的效果),放在如样张所示的位置。【提示】默认艺术字容器(文本框)为浮于文字上方,要达到样张的艺术字摆放效果,必须将艺术字容器与文字的环绕效果设置成“四周环绕型”,可以选中文本框后,利用“格式”选项卡中的“位置”下拉按钮进行设置并调整即可。(2)插入图片,在第一段正文前插入如样张所示的剪贴画,大小设置为高度2.5 厘米,宽度保持原来的比例,并浮于文字上方。【提示】样张中的剪贴画,可以使用关键字“计算”来搜索。或者执行“开始”菜单|“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2010工具”|“Microsoft剪辑管理器”程序,在剪贴画库中“科技-计算”类别中选取。(3)插入如样张所示的SmartArt图形。【提示】SmartArt是Word 2010新增的图形对象,插入时注意选择正确的类型,样张中的为“棱锥图”。(4)在正文后利用自绘形状绘制如样张所示的流程图,并将所有形状组合在一起。【提示】默认不采用在“绘图画布”容器中绘制形状的方式,那么绘完所有形状后,需要按住Shift键配合鼠标单击来完成多个形状的同时选中;如果采用“绘图画布”的方式,那么最后可以通过鼠标拖动出一个框将所有的形状全部选中,再通过“格式”选项卡中的“组合”下拉按钮来将它们组合。w4.docx文档最终效果如图4所示。图4 w4.docx样张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实验报告班 号 学 号 姓 名 课程名称 计算机操作基础 第 2号实验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实验二 Word文字处理软件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Word文档的建立、保存与打开;2掌握文挡的基本编辑,包括增删改、复制和移动等操作;4掌握字符和段落的格式化;5掌握样式的使用;6掌握表格的编辑和排版;7掌握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内容(略,见实验指导书)三、实验思考题1如何创建新的文档?如何打开已有的文档?2如果对文档的最后一段进行分栏,通常应该如何进行操作?3段落缩进的方式有哪些?如何进行设置?4如何设置表格中各行等高和各列等宽?如何修改表格边框的线型?5怎样在自绘形状中插入文本? 6什么是样式?样式在高效排版中有何作用?四、实验总结得 分_评阅日期_教师签名_实验三 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实验【实验内容及指导】(建议讲授2.5H+练习2.5H)【要求】 请在桌面上建立名为“实验三”的文件夹,到实验室网站上下载素材文件“e1.xlsx”、“e2.xlsx”和“e3.xlsx”到其中。1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1)启动Excel 2010软件,认识Excel 2010的工作界面,熟悉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名称框、编辑栏等。(2)掌握在Excel 2010中新建、保存、另存为、打开文档的操作。(3)掌握工作表中录入数据的基本方式。新建一工作簿文档,在其中的工作表中尝试录入一些文本、数值、日期类型的数据,观察不同类型数据的不同显示方式。掌握“自动填充”功能,能熟练利用“填充句柄”进行单元格内容的复制及序列填充。【提示】“填充句柄”为活动单元格右下角黑色小方框,鼠标移至其上后指针变成黑色实心十字,了解左键拖动和右键拖动的不同效果,其中需要进行序列填充可以使用右键拖动,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序列”命令。2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工作表的编辑和格式化打开“实验三”文件夹下的“e1.xlsx”,完成以下操作。(1)利用“自动求和”功能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各科及总分最高分和平均分;利用STDEV()函数求出各科的方差;利用IF函数按总分进行总评,评出优秀学生(条件是总分高出平均总分)。【提示】总分、最高分、平均分的计算可以利用“开始”或“公式”选项卡中的“自动求和”功能完成(对应的函数分别为SUM()、MAX()和AVERAGE()),注意函数的参数即数据区域一定要选择正确,例如在计算平均分时,需要修改系统默认选中的数据区域,不要将最高分的单元格包括进去了。方差函数和IF函数在“常用”函数类别中。进行总评时,注意IF函数“logical_test”参数框内表达式的平均总分单元格引用应该使用绝对引用(在该单元格引用上按F4键,行号和列号前出现$即可),是否高出平均总分使用关系运算符来判断;“value_if_true”参数框内输入“优秀”(不用带双引号,系统会自动添加),表示满足优秀条件的学生总评栏显示优秀两字;“value_if_false”参数框内应该输入一对英文双引号(注意一定是英文双引号),表示不满足优秀条件的学生总评栏显示空白,否则将会显示FALSE。(2)将Sheet1工作表改名为“成绩表”,再将其复制到Sheet2工作表前,然后将复制的“成绩表(2)”移动到最后一张工作表的后面。(3)将“成绩表”工作表中的表格标题设置成华文彩云、24磅、跨列居中对齐。将表格各列列宽设置为10,标题行行高设置为30,其余行高设置为“自动调整行高”。标题行单元格文字粗体、水平和垂直居中、50灰色底纹。将表格中学生信息的单元格内容水平居中,平均分和方差保留1位小数。加样张所示的格边框线(内部细实线,外部细双线)。【提示】跨列居中时先选中A1到F1区域,然后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对齐方式”组的扩展按钮,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的“对齐”选项卡下的“水平对齐”下拉列表框中进行设置。行高和列宽可以通过“开始”选项卡中的“格式”下拉按钮来完成。保留1位小数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格式”下拉按钮,执行“设置单元格格式”命令,在对话框中的“数字”选项卡中的“分类”列表框中选择“数值”,将右边的“小数位数”设置成1。边框的设置可以选中单元格后,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格式”下拉按钮,执行“设置单元格格式”命令,在对话框中的“边框”选项卡中来完成。(4)对学生的各科成绩大于或等于80分的以粗体、蓝色、25%灰色底纹显示。【提示】这是使用“条件格式”的功能完成。选中所有学生存放各科成绩的区域,通过“开始”选项卡中的“条件格式”下拉按钮进行设置。(5) 将“成绩表”工作表中学生的各科成绩及总分、总评情况(A3:F11这个区域)转置复制到H17起始的区域,形成第二个表格,第二个表格仅保留优秀学生的情况对,然后自动套用一种表格格式(任意选取)。【提示】转置是先复制,然后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粘贴”下拉按钮,执行“选择性粘贴”命令,勾选对话框中的“转置”复选框,最后删除总评不是优秀的学生单元格。e1.xlsx中工作表最终效果如图1所示。图1 e1.xlsx样张2图表的建立和格式化打开“实验三”文件夹下的“e2.xlsx”,完成以下操作。(1)选中表格中的全部数据,在当前工作表Sheet1中创建嵌入的“三维簇状柱形图”图表,将该图表移动到A14开始的区域,并适当调整图表区大小,如样张所示。将图表中“数学”数据系列删除,然后再将“计算机”与“外语”数据系列次序对调。为图表中“计算机”的数据系列增加以值显示的数据标签。为图表添加标题“学生成绩表”、x轴标题“姓名”、y轴标题“成绩”。【提示】在图表区选中“数学”数据系列后直接按Delete键即可完成删除。选中“计算机”或“外语”任何一个系列,然后单击新增的“设计”选项卡中的“选择数据”命令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调整系列的次序。数据标签和标题的添加是利用新增的“布局”选项卡来完成。(3)将图表区的字体大小设置为宋体12磅,边框为3磅、圆角。对图表标题“学生成绩表”设置为方正舒体、18磅。将图例边框改为带阴影边框,并将图例移到图表区的左下角,并适当调整绘图区的位置,如样张所示。 【提示】图表对象的格式化首先要选择相应的对象,然后通过新增的“格式”选项卡中的相关功能来实现,用的比较多的是单击“设置所选内容格式”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设置。e2.xlsx中工作表最终效果如图2所示。图2 e2.xlsx样张3数据管理打开“实验三”文件夹下的“e3.xlsx”,完成以下操作。(1)对Sheet1中的数据按性别排序,男同学在前,女同学在后,性别相同时按总分降序排列。(2)对Sheet2中的数据筛选出总分小于200或大于270的女生记录。【提示】对总分进行自动筛选时选择“数字筛选”|“自定义筛选”,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设置的两个条件用“或”逻辑运算连接。(3)对Sheet3中的数据按性别分别汇总出男生和女生的各科平均成绩(不包括总分),保留1位小数。在原有分类汇总的基础上,再汇总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按样张所示,分级显示及对汇总内容做适当调整。【提示】分类汇总,首先要对分类的字段进行排序(此例中是“性别”字段),然后设置汇总方式(此例中是“平均值”),最后设置汇总的字段(此例中是“数学”、“外语”、“计算机”三门课成绩)。在原有分类汇总的基础上再汇总,需要将“替换当前分类汇总”复选框不勾选。根据样张的显示,将“男平均值”、“女平均值”等内容进行移动并删除“总平均值”、“总计数”内容,同时女生的详细内容不显示(通过分级显示列表中相应的“+”、“-”完成显示与隐藏)。e3.xlsx中工作表最终效果如图3所示。图3 e3.xlsx样张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实验报告班 号 学 号 姓 名 课程名称 计算机操作基础 第 3号实验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实验三 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Excel工作簿的建立、保存与打开。数据的输入、编辑和修改;2掌握工作表的插入、复制、移动、删除和重命名;3掌握公式和函数使用;4掌握工作表数据的自定义格式化和自动格式化;5掌握图表的创建;6掌握图表的编辑和格式化;7掌握数据列表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二、实验内容(略,见实验指导书)三、实验思考题1如何选取多个连续的单元格?如何选取多个不连续单元格?2请说出至少三种对一行(列)中数据求和的不同方法。3Excel在对单元格的引用时默认采用的是相对引用还是绝对引用?两者有何差别?4设计如下所示的“九九乘法表”,简述操作步骤(提示:使用混合引用,参考教材上的例子)。5在进行分类汇总前对于分类的字段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四、实验总结得 分_评阅日期_教师签名_实验四 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实验【实验内容及指导】(建议讲授2H+练习2H)【要求】请在桌面上建立名为“实验四”的文件夹,到实验室网站上下载素材文件“汽院校徽ppt用.jpg”到其中。1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1)启动PowerPoint 2010软件,认识工作界面,熟悉演示文稿几种不同的视图;(2)掌握新建(新建空演示文稿、根据模版创建和根据设计主题创建3种常用方式)、保存、另存为、打开演示文稿的操作。(3)利用“新建空演示文稿”的方式建立一个具有4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第1张幻灯片采用“标题与内容”版式,标题处填入“简历”;文本处填写你从小学开始的简历。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新建幻灯片”下拉按钮插入第2张幻灯片,该幻灯片采用“标题与内容”版式,标题处填入你所在的省市和高考时的中学学校名;内容部分单击“插入表格”插入一2行5列的表格,内容为你高考的4门课程名、总分及对应的分数;插入第3张幻灯片,采用“两栏内容”版式,标题处填入“个人爱好和特长”;左边内容部分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你的爱好和特长;右边内容部分插入一幅自己所喜欢的剪贴画或外部图片。插入第4张幻灯片,采用“标题与内容”版式,标题处填入“XX学校在全国所处地理位置结构图”,XX用你的学校名代替。内容部分插入SmartArt图形中的组织结构图,利用新增的“SmartArt工具”中的“设计”选项卡中的功能来增加结构成员并输入相关内容 (见样张) 。最后以p1.pptx文件名保存在“实验四”文件夹中。2演示文稿的编辑和格式化对刚建立的p1.pptx作如下的编辑和格式化操作(1)在页脚区插入日期、页脚和幻灯片编号等内容,设置日期和时间随当前计算机时间的变化而改变,页脚内容为你的姓名和班级。【提示】幻灯片的页眉和页脚是利用“插入”选项卡中的“页眉和页脚”命令按钮来实现,在“页眉和页脚”对话框中勾选相应的复选按钮和填入内容表示在每张幻灯片的页脚(默认)均会出现这些内容。(2)利用母版统一设置幻灯片的格式。标题设置“方正舒体、54磅、粗体”;在右上方插入如样张所示的汽院校徽;幻灯片编号大小为24磅。【提示】单击“视图”选项卡中的“幻灯片母版”命令按钮进入母版视图,母版(带编号的数字)中包含五种占位符,下面还有与该母版相关联的其它各种幻灯片版式,用来控制该种版式的幻灯片的统一外观。注意在此视图中对母版或其它版式所做的修改会影响演示文稿中所有的幻灯片或该种类型版式的幻灯片;字体的设置需要分别选中“标题”占位符和“编号”占位符后设置,完成后关闭母版视图,这时所有的幻灯片的样式便得到了统一。(3)逐一设置幻灯片的特别格式。对第1张幻灯片的文本设置“楷体、粗体、32磅”,段前15磅,设置项目符号的为;对第2张幻灯片的表格外框为4.5磅实线,内框为1.5磅实线,表格内容水平、垂直居中。【提示】项目符号设置,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项目符号”下拉按钮,然后执行“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在对话框中单击“自定义”按钮,在后续对话框中的“字体”下拉列表选择“Wingdings”,通过滚动条往下拖动不远即可找到。(4)设置背景。单击“设计”选项卡中的“背景格式”下拉按钮,执行“设置背景格式”命令,在“填充”项目中选择“渐变填充”中的“预设颜色”下拉列表框中的“雨后初晴”应用到所有幻灯片,效果见样张。(5)插入其他对象。在第2张幻灯片中插入图表,数据源为表中的各项数据;对第3张幻灯片,将标题域删除,然后插入“艺术字”,文字为“个人爱好与特长”,艺术字样式任选,可根据需要进行格式美化。【提示】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表后,系统显示默认的图表数据,然后通过Excel程序对默认数据进行适当修改即可。(6)设置超链接。在p1.ppt中第一张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