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课件_第1页
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课件_第2页
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课件_第3页
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课件_第4页
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说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2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中的一节内容。,知识角度,安排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等物质性质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之后,与它们同为海水中获得的重要元素的金属钠的有关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便于学生用已学知识对钠的性质进一步认识,技能角度,方法角度,探究实验 应用 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引导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指导以后其他元素化合物的学习,钠的原子结构 钠的离子结构 钠的性质的探究 联系实际介绍钠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制备 介绍钠的用途,(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钠这一节的教学目标贯穿两条主线,其一为知识、能力主线,其二为为情感、态度主线。根据课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三)教学重难点,二、学情分析,学生起点能力,学生认知方式,解决问题角度,教法,学法,1.实验探究法 2.讨论归纳法 3.讲授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三、教法与学法分析,本节的学习关键在于能否将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效突破,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探究法和讨论归纳法,让知识经过学生系统地探究、组织,从而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1)科学探究 本节课主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科学家探究历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艰辛。 (2)主要体现 创设生活情景,知道学生阅读材料,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理论推理得出结论(假设); 知道学生实验探究(验证),学会科学地“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实验事实为依据,引导学生科学地总结归纳。,1.实验法 2.演绎讨论法,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 2.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归纳总结,3.探究实验&演示实验, 双管齐下,合作交流,4.实验总结,现象解释,5.课堂小结,知识系统化,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闻报道: 2001年7月7日,广州市珠江河上出现神秘“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其中3个发生剧烈爆炸。 记者赶到黄埔大道东东圃石溪路段时,在广东正大饲料公司旁边的石溪涌内看到了一个漂浮的白色金属桶。交警已经将现场封锁,6辆消防车则一字排开。一旁戒备的消防队员说,早上已经有一个同样的金属桶爆炸了,爆炸的威力很大。 据现场一位围观的群众讲,早上一个已漏气的铁桶漂在水面上,并不停地冒着气泡。10时多突然从铁桶内窜出亮黄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一位妇女惊讶地说。随后,直到中午,这个铁桶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蘑菇云有近十几米高。 据悉,早在前日,珠江水面上就发现了两个铁桶,其中一个在江面上爆炸了,另外一个则在石溪水面被路过的船只发现。据说,晚上18时45分左右,该船曾经将铁桶打捞上船,本打算清洗过后使用。但是当船员把盖子一打开,桶内马上冒起白色烟雾,而且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刻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桶推到江里。一遇到水,这个桶就爆炸了。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2.演示实验,归纳总结,探究:Na和空气中的什么物质反应了?,教师演示实验,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3.探究实验,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事先说明由于空气中的CO2、H2O以及其他物质的含量极少,所以,它们对于Na在空气中反应的影响可以忽略。学生就会设计出在常温下Na与O2反应,Na与N2反应的实验,从而得出Na与O2反应生成Na2O,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由“教”变“导”,体验课程的先进理念,Na与O2反应在常温下的情况下生成Na2O 2Na+O2=2Na2O,【探究】Na与空气中的什么物质反应,使Na表面的金属光泽消失?,3.探究实验,合作交流,【继续探究】 既然Na能够在常温下与O2反应,那能不能在其他条件下的情况下继续反应?请同学们自己作出猜想,并用实验证明。,【实验探究1】学生做实验3-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实验现象。,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认识Na与O2的反应 ,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 的逻辑推理性,Na与O2反应在加热的情况下生成Na2O2 2Na+O2 Na2O2,点燃,3.探究实验,合作交流,Na与氧化物H2O的反应: 在实验前,说明Na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用量和注意安全。各组依据学案上提供的方案和药品自行设计实验并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特殊现象。 实验完毕,在教师的引导下 ,请各个小组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Na与H2O的反应,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重点的把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过程中,生生参与合作,师生参与互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4.实验总结,现象解释,联系Na的物理性质,对Na与H2O反应的实验现象解释,引导学生自己解释实验现象,培养了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复习了氧化还原等概念,而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也提高了自信心。,Na+H2O=NaOH+?,H和O的原子配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Na+H2O=NaOH+H2,5.课堂小结,知识系统化,让学生自我总结,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化学探究的奥秘,对化学实验探究具备一定的信心,培养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以后的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形成了科学探究的理念。,演示实验,导入新课,实验探究、现象解释,课堂小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锻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本节的内容有充分的认识和记忆,能够有效地掌握新知识,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教学过程流程图,新闻报道,取Na演示实验,探究Na与非金属单质,Na与氧化物的反应,通过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