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中西医治疗课件_第1页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中西医治疗课件_第2页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中西医治疗课件_第3页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中西医治疗课件_第4页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中西医治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 中西医治疗 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 徐辉甫 前 言 急性腹泻病的诊断 急性腹泻病的中西医治疗 1 2 3 小 结4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部分 前 言 我国全人口5岁以下儿童 发病率 0.170.702.503.38 (次/人年 ) 全球每年约15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病,主要见于 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 2002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 WHO/UNICEF.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diarrhea,2004 25% 18% 10% 5% 4% 15% 23% 急性呼吸道感染 腹泻 疟疾 麻疹 艾滋病 其他 围产期疾患 Sources: The worldhealth report2003, WHO,Geneva. 急性腹泻病危害大 病病 毒毒 细细 菌菌 轮状病毒、诺如病 毒常见 大肠埃希菌属、弯曲 菌属、沙门菌属、志 贺菌属常见 常见病原学 发病季节 我国小儿腹泻病每年有2个发病季节 6-8月,主要病原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 菌 10-12月,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 治疗原则 补液补锌治疗 药物治疗 饮食治疗 治疗原则 益生菌 蒙脱石 消旋卡多曲 抗生素 抗病毒药物 中医中药 急性腹泻病的诊断 2 第二部分 急性腹泻病的诊断 n 根据大便性状和次数判断 大便性状改便(稀水便、糊状便、粘液脓血便) 大便次数增多 伴/不伴有腹痛、呕吐、腹胀 n 病程在2周以内 脱水程度判断 腹泻病患儿进行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评估 对中、重度脱水尽可能行血钾、钠、氯检测和血气分析 急性腹泻病的中西医治疗 3 第三部分 补液治疗饮食治疗补锌治疗药物治疗 口服补液 静脉补液 鼻饲管补液 饮食调整剂量 疗程 益生菌 蒙脱石 消旋卡多曲 抗生素 抗病毒 中医中药 急性腹泻病的中西医治疗 补液疗法 推荐低渗ORS 轻、中度脱水 口服 补液 静脉 补液 重度脱水 含碱的糖盐混合液 中重度脱水 无静脉通道 鼻饲管 补液 饮食治疗 尽早恢复饮食 年幼儿继续母乳喂养 配方奶喂养选择低乳糖或者无乳糖配方奶 年长儿不限制饮食 忌高浓度单糖食物,如碳酸饮料、果冻、灌装果汁、甜点 心或其他含糖饮料 忌高脂肪食物 补锌治疗 急性腹泻病患儿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 6月龄,每天元素锌20mg 10-14天 药物治疗 一、益生菌早用 病毒导致的水样腹泻 侵袭性细菌导致的炎性腹泻 二、蒙脱石 急性水样腹泻 三、消旋卡多曲 明显缩短2月龄以上儿童急性腹泻病程及频率 最初24小时能明显控制腹泻症状 3-10个月 剂量1.5mg/kg , 3次/天, 疗程5天 药物治疗 四、抗生素 急性感染性腹泻通常不使用(多数为自限性) 病毒性腹泻不使用 痢疾、霍乱合并严重脱水、免疫缺陷病、早产儿及慢性潜在疾病中使用 五、抗病毒药物:不建议使用 采用辨证方药、推拿、针灸等方法。疗效有待 于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产生本土化证据。 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对泄泻的定义: 小儿泄泻是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 常,引起大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特证 的病症。 病因机制 病因:外感六淫、饮食内伤、脾胃虚弱 病机: 脾胃运化失常。分清别浊功能受损,清浊相干 ,并走于大肠 病位:脾胃 辨轻重辨寒热辨虚实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从疾病的缓急 病程长短 伴随症状等 大便次数和量 精神状况 病程等 从粪便的颜色 性状,气味, 舌苔、脉等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定气津耗伤而判转归:以皮肤、眼眶、口唇、舌、汗、 泪、饮水 情况、小便量、色、次数以辨伤阴损阳程度, 辨转归变化。 常证辨寒热虚实; 变证辨阴阳。 虚证实证虚实夹杂 虚 则 补 之 健 脾 益 气 温 补 脾 肾 实 则 泻 之 消 食 导 滞 清 肠 化 湿 祛 风 散 寒 扶 正 祛 邪 消 补 兼 施 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湿热泻” 清热解毒 + 化湿止泻 泄泻主症 + 湿热表现 + 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 葛根黄芩黄 连汤加减 症状治法方药 辨证论治“伤食泻” 消食导滞 + 和中止泻 泄泻主症 + 伤食症状 + 舌红,苔黄 腻,脉滑实 保和丸加减 症状治法方药 辨证论治“风寒泻” 疏风散寒 + 理气化湿 泄泻主症 + 风寒表现 + 苔薄白,脉 浮紧 藿香正气散 加减 症状治法方药 辨证论治“脾虚泻” 健脾益气 + 升提助运 泄泻主症 + 脾虚症状 + 舌淡,苔白 ,脉弱无力 参苓白术散 加减 症状治法方药 辨证论治“脾肾阳虚泻” 补脾温肾 + 固涩止泻 泄泻主症+ 脾肾阳虚+ 舌淡,苔白 ,脉微弱 附子理中汤 合四神丸加 减 症状治法方药 辨证论治“气阴两虚” 健脾益气 + 酸甘敛阴 泄泻主症 + 伤气伤阴症+ 舌红少津, 苔少,脉细 数 人参乌梅汤 加减 症状治法方药 辨证论治“阴竭阳脱” 挽阴回阳 + 救逆固脱 泄泻主症 + 阴伤阳脱症+ 舌淡无津, 脉沉细欲绝 生麦散合参 附龙牡救逆 汤加减 症状治法方药 其他疗法 推拿 饮食 外治 中药保 留灌肠 A B CD E 针灸 其他疗法 推拿:脾土、大肠、板门、内八卦、足三里、中脘、七节骨;捏脊。 敷脐:炒鸡内金、吴茱萸共研成细末,以鸡蛋清调匀敷贴于脐上并以纱布封固定, 每 日1次,3天一疗程。 饮食: 1)苹果洗净,置瓷缸中,隔水煮至熟烂,或置笼中蒸熟, 食其果肉, 量 不拘。 每日 早晚各1次, 每次服用1个。 2)扁豆粥: 来 源 : 食鉴本草 原 料 : 白扁豆15克,人参5-10克,粳米50克。 制 作 : 先煮扁豆,将熟,入米煮粥;同时单煎人参取汁,粥熟时,将参汁加入调匀即 可。 用 法 : 每日2次,空腹服食。 名医经验 何炎燊 治泻不离湿,虚实因体质而异;湿从寒化,病在太阴,湿从热化 ,病在阳明。 注重4个环节: 运脾燥湿:砂仁、陈皮、藿香 甘温补中:党参、白术、山药、白扁豆 升发清阳:葛根 酸敛生液:乌梅、木瓜。 利与消导之宜忌。津伤舌燥忌分利; 中气大伤,腹满如鼓之太 阴寒证忌克伐太过。 名医经验 江育仁 常证重视分辨湿与热。利湿首选苍术,清热重在黄芩。 变证分清阴阳损伤。 暴泻多属热, 伤津劫液同时,热邪作祟 ; 伤阳则是泻利已久, 损伤脾肾之阳; 阴阳两伤则养阴增液 温扶阳气, 同时辟秽开窍,通阳泄浊。 名医经验 刘弼臣 重视大便性状。 “暴迫注下”、 “溏黏垢秽”、“如筒吊水, 泻过即 止”或“夹泡沫”属热; 泻物“形如败卵”、“腹痛思泻,泻则痛止” 属实;粪便“清稀如水”、“澄澈清冷”、“肠鸣泄泻”、“水谷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