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方法归纳,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分论点是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怎样慨括中心论点? (1)从标题中寻找中心论点; (2)统帅全文的中心句子(中心论点) 各段的中心句(分论点),浏览、跳读、局部精度 从讲道理后归结出论点 从一个故事或某种现象,某种事例引出论点,怎样去找论点?,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 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 道理论据:理论(科学理论,哲学理论)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譬句等,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采证明论点。,议论文的语言:有如下特点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1、加点词能否去掉? 怎样答如果去掉,就变为,与事实不符。 2、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经常、有时、往往、通常”等等,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 3、加点二词前后能否掉换? (1)看词语的内在联系,只有前,才能(前面是后面的条件) (2)不能掉换,是因为与上文或下文对应。,问题:文中能否把“适应社会”与“有所建树”的先后调过来“为什么?,不能。因为这是按逻辑顺序排列的,并且与前半句的“生存能力”“创业精神”相呼应。,与上文或下文对应,例:经历过艰苦困难环境锻炼之后,青年人的生存能力和创业精神都很强,这对他们适应社会、有所建树,帮助很大。,例: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 问题:文中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不能。因为先有“发现”才能有“创造”。,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特点 2、列数字:用准确的数据说明特点 3、作比较:通过比较,突出特点,使人清楚明白。 4、打比方:生动形象的说明特点 5、分类别:分门别类、条理清晰的说明特点 6、下定义:用准确的定义说明特点,表达方式: 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衬托、铺垫、照应、悬念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描绘) 排比:增强气势 夸张、对偶,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平淡、朴素(华丽)、口语化、凝练、轻松、幽默,结构特点:首尾照应,过渡衔接自然 材料特点:材料典型,详略得当 手法特点:运用多种修辞、表达方式, 细节描写生动细致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文)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议论文),小说在艺术构思上的特点,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常见的精妙技巧,答案就瓜落蒂熟: 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细节描写生动细致。 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 对比手法的运用。,根据文体特点的不同分析文章的语言。,不同文体的文章语言特点也不相同:记叙讲的是生动形象,说明讲的是准确明白,议论讲的是严密概括。反应在试题中就要根据体裁的不同,围绕着记叙的生动性、说明的准确性、议论的严密性做题。例如:,如果将第(7)段中“我不停的跑啊,跑啊。手里的风车,也在我不知疲倦的奔跑中,飞快转动,转动”改成“我不停地跑着,手里的风车也飞快地转动着。”你认为它们在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2003年福建厦门市中考试题),这是一篇记叙文阅读题,做题时应紧扣“生动形象”来做, 原句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更加生动活泼,突出了不停地跑和转的动态,也表达出孩子的快乐。改句的语言较直白简单,仅叙述事实,情感较平淡。”,如果把选文中加点的“估计”、“有可能”去掉与原文相比,有什么区别?(2003年黑龙江省中考试题)。,这是一篇说明文阅读题,做这类题时应紧扣“准确”来做,它的答案是:“去掉后,语气上过于肯定,不准确;不去掉,表明是一种推测语气,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一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了江南春风的什么特点?(2003年天津市中考试题) “雪花生长的摇篮是云层的微小尘粒,这些尘粒为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并冻结提供了一个基础。”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003年河南省中考试题)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远无法连接。”所用的论证方法是_。(2003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试题),句选自记叙类文章中,它是一种修辞手法,答案是“比喻”;句选自说明文中,说明文讲的不是描写而是说明,它就不再是比喻而是“打比方”;句选自议论文,它就成了“比喻论证”。又如:写文章时列举的例子,在说明文中叫“举例子”;而在议论文中叫“举例论证”。,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因此,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暗示社会环境。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环境描写的作用,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三、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环境描写的作用,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例如:“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和“等到岸上炊烟四起”(鸬鹚)这些环境描写或侧面写鸬鹚的动态,或表明时间,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环境描写的作用,(1)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的眺望和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弱和恋家。鸭群流水虽然美,但毕竟单调、永恒,并不好玩。这些更增添了对在家乡生活的留恋。,3)写芦苇荡的宽阔无边,给人一种压迫感,反衬出杜小康的胆怯、害怕和恐慌。虽有清香的气味,萤火虫的亮光和水鸟,但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化学说课课件教学
- 高中化学冶金课件
- 2025学年四川省高三语文秋季入学摸底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半导体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走向更高端国产掩膜版厂商2.0时代
- 高一化学钠课件
- 砂石场物流管理人员劳动合同及供应链管理协议
- 景观园林住宅区物业合同终止及园林景观维护协议
- 体育休闲公园空地租赁及赛事运营管理合同
- 离婚协议书范本:共同债务处理明确责任归属
- 离婚协议补充及财产分割执行及子女抚养权变更委托书
- 2025年山东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原卷版)
- 2025湖南湘潭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选调)工作人员4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2课 教师节快乐 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完整版)含答案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绿化项目养护监理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科普短视频与新闻传播融合模式的研究
- 2025滨州市劳动合同范本(示范文本)
- 2025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