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大纲2012.5.25.doc_第1页
山东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大纲2012.5.25.doc_第2页
山东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大纲2012.5.25.doc_第3页
山东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大纲2012.5.25.doc_第4页
山东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大纲2012.5.2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山东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工作大纲工作大纲 山 东 省 水 利厅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二 一 二 年 五 月 ii 目 录 1 山东省基本情况.4 1.1 自然地理4 1.2 水文气象4 1.3 河流湖泊5 1.4 社会经济6 2 规划总则.6 2.1 规划目标 6 2.2 规划思路与技术路线 7 2.3 基本规定 8 3 规划工作内容.9 4 主要成果 .10 4.1 全省规划.10 4.2 分流域规划.10 4.3 各市规划.10 5 组织体系与工作分工 .10 5.1 组织形式.10 5.2 工作分工.11 6 规划工作进度安排 .12 6.1 进度控制 .12 6.2 过程监督 .13 7 规划工作经费 .13 附表:山东省水资源分区一览表 iii 附图:山东省水系及流域分区示意图 4 1 山东省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分属黄、淮、海三大流域,地理坐标 为东经 1143612243,北纬 34253823。地理上分为半岛和内陆两 部分,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内陆部分,北与河北省为临,西以河南省为界, 南与安徽、江苏省接壤。全省国土面积 15.67 万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 1.63%,其中黄 河、淮河(含山东半岛) 、海河流域面积分别为 1.36、11.21、3.10 万 km2。 山东省行政区现辖 17 个地级市,分别是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 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下设 31 个 县级市、47 个市辖区、61 个县、1978 个乡镇。 山东省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部是起伏和缓的坡 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区。在全省总面积中平原占 55%、山地 丘陵占 29%、洼地湖泊占 8%、其他占 8%。山东省海岸线全长 3121km,沿海岸线有港 口、海湾 20 余处,沿海滩涂面积 3223 km2。 1.2 水文气象水文气象 山东省位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度特征,四季界限分明, 温差变化大,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全省平均气温为 1114,无霜期 200220 天,年日照时数 24002800 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 55%65%。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 679.5mm(19562000 年系列,下同) ,其中黄河、淮河、 海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 691.5、709.7、564.4 mm。降水量在地区的分布上是 不均衡的,其分布趋势是由东南的 850mm 向西北递减到 550mm。降水量在年内、年 际之间变化较大,降水量的 70%左右集中在 69 月,而 78 月就集中了 50%左右; 降水量的年际之间变化也比较明显,丰、枯交替出现。 全省多年平均径流深 126.5mm,天然径流量 198.3 亿 m3,其中黄河、淮河、海河 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分别为 17.9、166.9、13.5 亿 m3。河川径流量时空变化规律基 本与降水一致,由于下垫面条件的影响,在地区分布的变化上比降水量的变化要大。 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 75%90%,年径流深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5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303.1 亿 m3,其中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分别为 25.1、240.8、37.2 亿 m3。 1.3 河流河流湖泊湖泊 山东省河流均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分属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独流入海水系。 由于山东半岛三面环海,雨水集中,有利于河系的发育,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 0.24 km/km2。境内主要河道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他中小河流密布全省。 全省干流长度大于 10km 的河流共计 1552 条,流域面积大于 1000 km2的河流有 28 条, 可分为山溪性河流和平原坡水河流两大类。 山溪性河流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在鲁中南山区以泰沂山脉为 中心,形成了一个辐射状水系,向南流的有沂、沭河两大水系,经江苏省入海;向北 流的主要有潍、弥、白浪河及小清河的主要支流绣江河、孝妇河、淄河等,均注入渤 海莱州湾;向西流的主要河流为大汶河,经东平湖注入黄河,其他还有泗河、城漷河、 白马河、十字河、薛城大沙河等均流入南四湖;向东流的主要河流有绣针河、巨峰河、 付疃河、潮白河、吉利河、白马河等。 在胶东半岛地区,由大泽山、艾山、昆嵛山、伟德山等构成一个西南东北向的天 然分水岭,形成了一个南北分流的不对称水系,北流入渤、黄海的有界河、黄水河、 大沽夹河、沁水河、辛安河等;南流入黄海的有大沽河、五龙河、母猪河、乳山河等。 在泰沂山区和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之间的南、北胶莱河分别流入胶州湾和莱州湾。 坡水性河流也分两部分,在鲁北平原区海河流域内,除漳卫新河穿过冀鲁边界外, 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和德惠新河,徒骇河、马颊河均发源于河南省,由西南向东北 汇集鲁北平原大部分地表径流,平行流入渤海湾。在湖西平原,主要有洙赵新河、万 福河和东鱼河等自西向东流入南四湖。 山东省的湖泊主要有淮河流域内的南四湖、黄河流域内的东平湖和小清河流域内 的白云湖、青沙湖、马踏湖等。南四湖是山东省境内的最大淡水湖泊,由南阳、独山、 昭阳、微山四个相连的湖泊组成,湖面面积 1266km2。南四湖南北长 126km,东西宽 525km。南四湖承接鲁、苏、豫、皖四省 31700 km2的来水。东平湖是山东省境内的 第二大淡水湖泊,位于东平、梁山、汶上三县交界处,西靠梁济运河,北临黄河,东 6 有大汶河流入,是接纳和处理黄河下游及大汶河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调蓄水库,库区 总面积 627 km2。 1.4 社会经济社会经济 山东省是我国的重要省市之一,总体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山东 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开发条件、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的海岸 资源、悠久的文化历史、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这些都为山东省的 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根据 2010 年统计资料,年末全省总人口 9579 万人,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4955 千公顷,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39170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0891 元,第一、二、三 产业比例为 9.1:54.3:3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946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990 元,居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 规划总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为了贯彻 2011 年中央 1 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 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精神,落实山东省政府批复 的山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 (以下简称综合规划 ) ,建立我省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 效利用体系,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水利部统一部署, 省水利厅组织开展全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工作。 为了统一山东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的技术工作要求,指导各级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项目任务书及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技术大纲的 要求,特制定山东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大纲 (以下简称工作大纲 ) 。 2.1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1、本规划的总体目标重点是解决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 空间布局问题,是保障供水安全的顶层设计,是山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具体落实, 是对我省供水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是今后一段时间全省、流域和区域供水基础 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 7 2、紧密结合国家相关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 配置方案和用水总量控制方案为依据,明确未来一段时期我省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的主要任务与措施,满足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生态文明建设对水资源的合 理需求,重点提出保障饮水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的供水保障措施及 近期实施安排意见。 2.2 规划思路规划思路与技术路线与技术路线 1、紧密结合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以综合 规划和全省用水总量控制方案为基础,以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区域协调发展提 供供水安全保障为目标,以合理调节水供求关系为核心,坚持总量控制、供需协调、 厉行节约、保护优先、创新制度、严格管理,科学制订水资源配置与供水安全保障体 系建设方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出调节水供求关系的政策措施。 2、规划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联动、协调平衡”的工作方式,全国统 一部署,按照全国、流域、省级行政区、市级行政区 4 个层次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各市级行政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山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水资 源配置方案及用水总量控制目标,提出本市级行政区各地区特别是重点区域的供水安 全保障方案与措施,编制本市级行政区规划; 山东省三大流域片根据综合规划确定的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总体方案及流 域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平衡协调流域内相关区域的规划成果,提出流域供水安全保障 总体方案与措施,会同有关省级行政区编制重点区域供水安全保障规划方案,形成本 流域规划成果; 在山东省三大流域片和市级行政区规划成果的基础上,上下联动、协调平衡,形 成全省规划成果。 3、本次规划在综合规划和国家、省相关中长期发展规划等的基础上,补充收 集近年来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相关资料,分析现状水供求状况及其存在的 主要问题,科学预测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水供求态势;根据综合规划确定的水资 源配置总体格局和用水总量控制目标,提出水供求调节方案、取水增减方案、供水工 程建设方案;重点提出建制城市、重要城市群、重要能源基地、粮食主产区及重点生 8 态环境用水亏缺地区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案及政策措施。 水资源中长期供求规划技术路线见下图。 国国家家中中长长期期 相相关关规规划划 中中央央 一一号号文文件件 全全国国主主体体 功功能能区区规规划划 全全国国水水资资源源 综综合合规规划划 现现状状供供水水状状况况 及及保保障障能能力力分分析析 资资料料收收集集整整理理评评价价 未未来来水水供供求求态态势势分分析析 经经济济社社会会 发发展展需需求求 用用水水总总量量 控控制制方方案案 水水供供求求调调控控方方案案 需需求求调调节节供供水水调调节节 城城市市 ( (镇镇) ) 供供水水 保保障障 能能源源 基基地地 供供水水 保保障障 粮粮食食 生生产产 供供水水 保保障障 生生态态 用用水水 保保障障 规规划划工工程程与与管管理理制制度度体体系系、近近期期实实施施安安排排 环环境境影影响响评评价价与与实实施施效效果果分分析析、保保障障措措施施 城城乡乡 饮饮水水 安安全全 保保障障 上上下下联联动动协协调调平平衡衡 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技术路线图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技术路线图 2.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1、各级规划涉及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和供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必须依据综合规划 和全省用水总量控制方案,规划安排的总体格局必须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 求。重大供水保障措施应符合流域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流域综合规划和相关专业规 划。 2、本规划水资源分区采用全国统一的水资源分区,三级以下水资源分区由流域机 构商各省级行政区划分。规划的基本工作单元采用水资源三级区套地级行政区。 9 3、本规划应对重点区域的水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其供水安全保障做出安排。 重点区域主要包括建制城市及重要城市群、重要能源基地以、粮食主产区以及重点生 态环境用水亏缺地区等。重点区域具体范围的确定应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 省级行政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合理确定其规划范围。 4、规划水平年:现状年为 2010 年,中期水平年为 2020 年,远期水平年为 2030 年,规划重点为 2020 年。 5、规划所涉及有关指标、技术术语、技术方法等,除特别说明外均按照全国水 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简称技术细则 )的规定执行。 6、本次规划涉及的流域和区域水资源数量成果应采用山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调 查评价 (简称调查评价 )确定的成果;现状水供求状况分析中应注意既能够反映 最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供水设施建设状况,也要注意能够反映正常来水情况下的 水供求状况;本规划所指的跨流域调水为跨水资源二级区且为独立水系之间的水量调 配,包括跨一级区之间的调水。 、规划工作中要加强对不同来源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分析和数据成果的合理性分 析,必要时应进行技术审查;重大工程规划方案应进行科学论证;制定的规划方案和 对策措施应切实可行。 3 规划任务 1、客观分析我省水中长期供求发展态势,包括现状水供求状况和未来水供求态势 分析两方面。补充收集近年来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相关资料,对现状水资源开发 利用程度、供水现状、供水水质、用水水平与效率、生态环境用水情况等进行分析, 综合评判现状水供求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 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综合分析各地区、特别是重点区域的水资源供求态势。 2、系统研究保障国家供水安全的水源调配方案。以综合规划和我省用水总量 控制方案确定的各行政区用水总量为控制,基于各地区的水供求态势,在不突破用水 总量控制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各种水源工程的可供水量、供水结构以及分行业的 用水量和用水定额,综合调控需水结构和供水水源,规划供水水源调配方案与工程总 10 体布局。 3、科学制定重点区域供水安全保障方案。针对城市及重要城市群、重要能源基地、 粮食主产区以及重点生态环境用水亏缺地区等供水安全保障的合理需求,根据流域和 区域供水水源总体调配方案,科学制订重点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明确保障这些重点 区域供水安全的具体措施及应对特殊情况下供水安全保障的对策。 4、合理规划供水保障工程方案及近期实施重点。根据水供求状况和水源调配方案, 结合相关规划和供水工程的前期工作成果,明确保障供水安全的近期实施重点,分析 规划实施效果,估算规划投资规模,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 5、研究提出保障供水安全的政策措施建议。从有效调控需求、保障安全供水和促 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角度,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建议。 4 主要成果 4.1 全省规划全省规划 山东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4.2 分流域规划分流域规划 1、山东省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2、山东省黄河流域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3、山东省海河流域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4.3 各市规划各市规划 各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5 组织体系与工作分工 5.1 组织形式组织形式 根据省水利厅统一部署,全省水中长期规划工作分省级、市级行政区二个层面进 行,由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技术总负责,根据水利部及水规总院要求,统一技术方 11 法和要求,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编制规划。 为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省水利厅成立由厅有关处室、厅直有关单位参 加的全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的组织、领导、协 调、成果审查等工作,并做好与各流域机构重要问题的技术协调。 领导小组下设规划编制办公室和技术项目组。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发展规划处, 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包括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成果管理等;技术 项目组由省水利设计院、省淮河局、省海河局、省水文局等单位技术人员组成,省水 利设计院为规划编制工作技术总负责单位,技术项目组具体负责实施规划的编制工作, 并做好与各流域机构的技术汇总、协调工作。 为了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成立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技术咨询专家组,负 责对规划中重大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和指导。 各地级市应相应成立市级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技术项目组和专家组, 并上报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5.2 工作分工工作分工 全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首先按照流域机构下发的工作大纲、技术细则或相关的技 术要求等完成相应的工作,满足各流域机构的汇总要求;然后按照省水中长期供求规 划工作大纲的要求,编制全省、分流域及分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山东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拟定具体分工情况如下: (一)省水利厅 省水利厅规划编制办公室负责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成果管理,协调 省厅有关处室包括发规处、农水处、水资源处、防办、工管局、建设处、政策法规处、 水保处等根据工作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并组织各市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人员技术培 训会,协调各市规划编制进度及质量。 (二)规划技术项目组各成员单位分工 规划技术项目组具体负责实施规划的技术文件编制、技术指导、技术协调、相关 技术表格复核汇总、报告编制等工作,各成员单位具体分工如下: 1、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负责编制全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大纲及技术大纲;负责 12 山东省黄河流域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工作,满足黄河流域数据汇总要求;汇总三大 流域片规划报告,编制全省总报告; 2、省淮河局负责山东省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的编制工作,满足 淮河流域数据汇总要求; 3、省海河局负责山东省海河流域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满足海河流域 数据汇总要求; 4、省水文局负责提供相关资料,并协助完成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用水保障等工作。 (三)各市规划任务 全面负责本辖区内的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工作。按技术大纲要求及时填报相关 技术表格(26 张) ;及时完成相应附图制作;及时完成本辖区报告成果的编制和上报, 配合省规划技术工作组的技术协调和汇总工作。 6 规划工作进度安排 本次规划工作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工作量大,工作时间紧。根据水利部统一部 署安排,特制订山东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进度安排。 6.1 进度控制进度控制 根据水利部统一要求,流域机构规划成果截止 2012 年 12 月底前完成,我省规划 编制具体工作进度如下: 1、启动阶段:2012 年 3 月2012 年 5 月,编制山东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大 纲及技术大纲,进行技术咨询。召开全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启动会和技术培训会。 2、基础资料汇总阶段:2012 年 5 月2012 年 7 月中旬,各市完成规划附表填报、 附图制作,并按省下发的技术要求分阶段按时提供相应汇总成果。省规划项目组完成 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对已有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对有关资料补充调查等, 做好与各流域机构的技术汇总、协调工作。 3、报告编写阶段:2012 年 7 月2012 年 9 月,各市完成市级水中长期供求规划 报告,审查完成后上报省规划编制组。 13 4、总报告编制、审查、上报阶段:2012 年 10 月2012 年 12 月,分流域规划报 告编制,全省规划总报告汇总编制,规划成果协调、咨询、修改完善、审查等,形成 规划正式成果并上报。 6.2 过程监督过程监督 省规划技术项目组各承担单位、各市规划编制单位明确项目联系人,及时就项目 日常工作进行沟通协调。 实行项目月报制度,省规划技术项目组各承担单位、各市规划编制单位每月 15 日 向规划领导小组上报月度报告,内容包括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等。省 规划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规划编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7 规划工作经费 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技术难度大,为高质量地按时完成规划 工作,应尽早安排和落实规划编制经费。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工作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