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词语新说”.doc_第1页
班主任工作的“词语新说”.doc_第2页
班主任工作的“词语新说”.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主任工作中的“词语新说” 重庆复旦中学 丁庆彬班主任的管理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前提,其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也事关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然而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很多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远远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仍然是采用“老一套”,严重违背了教育的规律,也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这些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对教育本身的理解不够深刻,管理模式不能与时俱进。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三个常见的词语来谈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一、 敬畏自古以来,任何一名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受到学生的敬畏。作为和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更是如此。我们首先来谈谈“畏”字,让学生畏惧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前提。但是,仅仅是做一个让学生害怕的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若见到老师,就象耗子遇到猫一样心惊胆战的话,那么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只是停留的表面的害怕,而从真正意义上来讲,班主任并没有做好学生工作,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工作。从目前我们的教育现状来看,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严管天下”的现象。不管是课堂还是课下,只要学生看到班主任就毛骨悚然,立刻紧张。或许这样会让一个班级变得很“规矩”,但“规矩”前提是需要老师的监督,一旦班主任不在场,他们绝对会“原型必露”甚至会变本加厉。这样所谓的“听话”,并没有真正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根本的提升,好习惯也根本就没有养成,更不用说教育的效果了。上面我们谈到的“畏”,是目前大多班主任都能做到的。但是我们还必须清楚这是一个词语,不能拆开去理解,更不能只做一半。还要用心去理解一下“敬”字,其含义当然就是尊敬和佩服,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会因外界因素的改变而变化的思想意识。简单地说,若学生是敬佩班主任的话,他们就会愿意聆听班主任的教导,会把班主任的话当作真理,并在实际行动中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即使有时你的观点或者措施不是很得当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当众跟你辩解,他们会想办法帮你完善,给你出注意。因为他们尊敬你,就会尊重你的思想和观点,这样的话,班主任的工作理念就很容易深入人心。教育是一种思想的交流,一种感情的互动,因此,教育本身所需要不仅是“严”的纪律约束和“刚”的惩罚,更需要用心去接近,用心去感化。教育实施过程中,班主任既是学生的“警察”,也要做学生的“慈母”,成为一个让学生敬畏的良师益友。二、 管教班主任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为了创建一个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氛围,为学生的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个词语中的“管”字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压性和命令性的含义,班级的清洁、卫生、出勤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的确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保障。如果这些方面都做得有条不紊,无微不至,是否能说这就是一个好的班级,是否能说明班主任工作就做得很好?当然不是,这些仅仅对于班主任的工作来讲还远远不够,这些工作都是班主任工作的外在形式,关键要看这些工作是在什么条件下完成的,是学生主动自发的,还是消极被动的。倘若是因为班主任管得严,学生因为害怕而表现出的“守纪律”、和“听话”,那么,学生的思想和修养并没有得到提升,没有转化自身的主动性,一旦外界的“纪律”和“约束”不存在的话,他们就会变本加厉,暴露“原型”。这也是在教育工作中常遇到的现象,比如,一堂自习课,如果有班主任的话,整个班的学生都会安静地学习,一旦班主任不在就会乱的一团糟,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是很多班主任头疼的事情,原因何在,事实上,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往往注重外在的强压,忽略内心里的感化。对当代的学生的管理,必须把“外压”和“内化”协调一致,要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出发有针对性地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改变,思想就决定他们的行为,要让让他们的遵纪和听话变成自觉的,发自内心的行为习惯。所以说,班主任只有把“管”和“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管理好和教育好的双重目的,才能真正培养出有文化、有素质的优秀学生。三、 一劳永逸许多班主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是一副“严厉”的面孔,尤其是当学生犯了错误,更是“凶神恶煞”,甚至体罚学生,让学生心惊胆战。当然这种行为无可厚非,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想管理好班级,他共同的目的无外乎就是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让他深刻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总结教训。我在工作中,也曾尝试过类似的方式,狠狠地批评过学生,并给予惩罚。之后的两天之内,这位学生没有发生任何违纪的情况,可是第三天又“发作”了。其实,这种犯错的“反复”现象在教育过程再平常不过了,可是还有很多班主任采取种方式,学生只要一违纪就是狠批和重罚,罚站、罚抄、罚写检讨等等,可以这样做的效果在哪里。在教育中,最可怕的就是重复无效的批评或者惩罚,就这个问题,我们要做两个方面的思考;首先,我们为什么动辄就是劈天盖地指责学生,为什么当学生犯了一点错误就是严厉的惩罚,我想主要目的就是给学生一点“颜色”看看,让他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且再也不犯类似的错误。但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教育本身就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老师不要怕学生犯错或者钻空子,学生是一有机会就钻空子。其次,还要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呢?是因为他们不听话,还是想故意与老师作对?我想当我们想通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就不会再这样做下去了。俗话说,教室是出错的地方,学生有出错的权利。的确,倘若一个学生不犯错误的话就不叫学生了,也没有老师存在的意义了,再退一步来说,任何一个成年人犯了一次错误就能“改邪归正”的话,那么社会就不会有少管所和监狱了,更何况学生在很多方面都是处于成长和健全阶段。事实说明,学生不仅要犯错,并且是不断地犯错,这就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明白,我们的批评和惩罚不可能一劳永逸。同时我们要明白,学生之所以称着学生,是因为他们很多道理不懂,很多规则不清楚,再加上自制能力差,所以,他们有时犯错是不经意的,或许因为他们不清楚该不该做,如果我们直接就是一顿批评的话,就会扼杀他们的灵性,就会抑制他们的一些想法和行为,以后,做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