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电热补偿法测定KCl溶解热效应.doc_第1页
实验二电热补偿法测定KCl溶解热效应.doc_第2页
实验二电热补偿法测定KCl溶解热效应.doc_第3页
实验二电热补偿法测定KCl溶解热效应.doc_第4页
实验二电热补偿法测定KCl溶解热效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十二:乙醇-环己烷体系温度-组成图的绘制实验十三: 电热补偿法测定KCl溶解热效应2.1 实验目的及要求1.用电热补偿法测定KCl在不同浓度水溶液中的积分溶解热。 2.通过用电热补偿法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用作图法求KCl在水中的微分冲淡热、积分冲淡热和微分溶解热。 3.复习溶解过程热效应的几个基本概念。 4.掌握电热补偿法测定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5.了解如何从实验所得数据求KCl的积分溶解热及其它三种热效应。 6. 了解影响本实验结果的因素有那些。2.2 实验准备1.溶解热测定装置(一体化) ZR-2J 配置:量热器(含加热丝、杜瓦瓶、保温杯(1个)、搅拌磁子(1个)、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数字恒流源、接口一体化设计、配套试验软件(仅1张)(含通讯线)、计算机一台2.烧杯250ml(1个),称量瓶1只(2040mm)、毛笔(1支)、停表(1只)3.准备药品:KCl(30g),蒸馏水(250g)2.3 实验原理物质溶解于溶剂过程的热效应称为溶解热。它有积分溶解热和微分溶解热两种。前者指在定温定压下把1摩尔溶质溶解在n0摩尔的溶剂中时所产生的热效应,由于过程中溶液的浓度逐渐改变,因此也称为变浓溶解热以Qs表示。后者指在定温定压下把1mol溶质溶解在无限量的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所产生的热效应。把溶剂加到溶液使之稀释,其热效应称为冲淡热。它有积分(或变浓)冲淡热和微分(或定浓)冲淡热两种。溶解热(QS)可由实验直接测定,其它三种热效应则通过QSn0曲线求得。 设纯溶剂和纯溶质的摩尔焓分别为Hm(1)和Hm(2),当溶质溶解于溶剂变成溶液后,在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偏摩尔焓分别为H1,m和H2,m,对于由n1摩尔溶剂和n2摩尔溶质组成的体系,在溶解前体系总焓为H。 H=n1Hm(1)+n2Hm(2) (2.1)设溶液的焓为H, H=n1H1,m+n2H2,m (2.2)因此溶解过程热效应Q为 Q =mixH= H H= n1H1。m Hm(1)+n2H2,m Hm(2)=n1mixHm(1)+n2mixHm(2) (2.3) 式中,mixHm (1)为微分冲淡热,mixHm (2)为微分溶解热。根据上述定义,积分溶解热QS为 (2.4)在恒压条件下,Q=mixH,对Q进行全微分 (2.5)上式在比值 恒定下积分,得 (2.6)全式以n2除之 (2.7)因 (2.8) (2.9)将(2.8)、(2.9)代入(2.7)得: (2.10)对比(2.3)与(2.6)或(2.4)与(2.10)式, 以QS对n0作图,可得图2-1的曲线关系。 在图2-1中,AF与BG分别为将一摩尔溶质溶于n01和n02摩尔溶剂时的积分溶解热QS,BE表示在含有一摩尔溶质的溶液中加入溶剂,使溶剂量由n01摩尔增加到n02摩尔过程的积分冲淡热Qd。 Qd=(QS)n02 - (QS)n01=BG EG (2.11) 图2-1中曲线A点的切线斜率等于该浓度溶液的微分冲淡热。 切线在纵轴上的截距等于该浓度的微分溶解热。 图2-1 QSn0关系图由图2-1可见,欲求溶解过程的各种热效应,首先要测定各种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热,然后作图计算。 2.4 实验图示2.5 实验步骤1.稳压电源使用前在空载条件下先通电预热15min。 2. KCl 30g。(已进行研磨和烘干处理),放入干燥器中。3.将8个称量瓶依次编号。在台秤上依次称量约2.5、1.5、2.5、3.0、3.5、4.0、4.0和4.5g的KCl,再至分析天平称出准确数据,把称量瓶一次放入干燥器中待用。4.在台秤上称取216.2g蒸馏水于保温瓶中,同时放入搅拌磁子。5.经教师检查后,打开溶解热测定装置,把金属温度探头至于室温中数分钟,根据显示记录环境温度,把探头放入保温瓶内,注意勿与搅拌磁子接触。调节电流值,使IV=2.252.3。6.打开计算机中溶解热系统,调节端口,使绿色指示灯开始发亮,输入环境温度,电流值和电压值。7.开启磁力搅拌器(注意搅拌速度不要太大,适中即可),加热水温,同时点击系统中的“开始记录”,当体系温度高于环境温度0.5时,系统提示加入第一份样品。依此类推,直至加入第8份样品。如使用计算机,请参考以下操作步骤:1.启动软件。2.输入加热电压、加热电流、溶剂质量(W水)、每次添加溶质质量(Wi)以及环境温度,Q-n数据表其他数据为生成数据。3.选择自动选择通讯端口,或通过手动选择通讯端口, 绿色指示灯亮说明采集成功。4.当实验体系温度高于或等于环境温度时,将显示可以开始实验的提示,反之显示请加热体系温度。5.点击开始记录按扭,实验开始,同时测试系统将每秒钟记录一次加热功率数据,当实验体系温度高于环境温度0.5时,显示提示请加入第一组样品,当温度再次高于环境温度0.5时,显示提示请加入第二组样品,以此类推,系统将自动记录实验及Qs数据,当完成10次,数据记录是系统显示测试完成的提示,并自动停止数据记录。6.点击Q-T按钮可以分别显示Q-T及T-T图。7.实验完成后可以通过点击保存数据按钮保存Q-n数据表数据,以便以后的数据处理。8.点击确定按钮可以将Q-n数据表数据导入实验处理选项中的Q-n数据表。9.选择实验数据处理选项,可以对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10.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对已经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分组出路,数据原则以实际而定,按住鼠标的左键并移动鼠标,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选择,被选中的数据点可以在左边的n-Q图中看到。11.点击曲线拟合可以对选中的数据进行拟合回归,并通过选择阶数选项改善其拟合精度。12.拖动n-Q图中黄色的图标,到适当位置,并通过调节n0微调可以精确定位n0坐标。13.点击导出按钮将出现一新的对话框,并在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n0值点击确定可以将该组的溶解焓、微分溶解焓、以及微分稀释焓的数据。14.点击消隐曲线、消隐回归、消隐切线,可以分别对n-Q图中的实验原始点、回归拟合曲线、以及生成的切线进行消隐导入导实验记录表选项的KNO3积分溶解焓、微分溶解焓、微分稀释焓表中。15.点击载入数据按钮,选择文件,可以将该文件中的数据导入n-Q数据表。16.点击浓度n01和浓度n01右边的确定按钮,可以将当前n-Q图光标所在位置n0值进行显示,并自动得出n01变化到n02积分冲淡热。17.选择实验数据表选项,初始化按钮可以该界面中表和n-Q图已经存在得数据进行归零。18.点击打印按钮,出现打印预览界面,按确定打印图表,或按取消按钮返回。2.6 注意事项1.固体KCl易吸水,故称量和加样动作应迅速。固体KCl在实验前务必研磨成粉状,并在110烘1.5h2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在实验课前进行)。2.在实验过程中要求I、V保持稳定,如有不稳需随时校正。3.本实验应确保样品充分溶解,因此实验前加以研磨,实验时需有合适的搅拌速度,加入样品时速度要加以注意,防止样品进入杜瓦瓶过速,致使磁子陷住不能正常搅拌,但样品如加得太慢也会引起实验的故障。搅拌速度不适宜时,还会因水的传热性差而导致Qs值偏低。甚至会使Qsn0图变形。4.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间与样品的量是累计的,因而秒表的读数也是累计的,切不可在中途把秒表卡停。5.实验结束后,保温瓶中不应存在KCl固体,否则需重做实验。2.7 数据处理1.根据溶剂的重量和加入溶质的重量,求算溶液的浓度,以n表示 2.按Q=IVt公式计算各次溶解过程的热效应。 3.将算出的Q值进行换算,求出当把1moKCl溶于n0摩尔水中的积分溶解热QS。4.将以上数据列表并作QSn0图,并从图中求出n0=80,100,200,300和400处的积分溶解热和微分冲淡热,以及n0从80100,100200,200300,300400的积分冲淡热。 I= (A); V= (V); IV= (W) i 1 2 3 4 5 6 7 8 2.8 思考题1.本实验的装置是否可测定放热反应的热效应?可否用来测定液体的比热、水化热、生成热及有机物的混合等热效应? 2.对本实验的装置、线路你有何改进意见?3.测量热效应是在“量热计”中进行。量热计的类型很多,分类方法也不统一,按传热介质分有固体或液体量热计,按工作温度的范围分有高温和低温量热计等。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等温量热计,其本身温度在量热过程中始终不变,所测得的量为体积的变化,如冰量热计等;另一类是经常采用的测温量热计,它本身的温度在量热过程中会改变,通过测量温度的变化进行量热,这种量热计又可以是外壳等温或绝热式的等。本实验是采用绝热式测温量热计,它是一个包括量热器、搅拌器、电加热器和温度计等的量热系统,如图2-2所示量热计直径为8cm、容量为350mL的杜瓦瓶,并加盖以减少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热交换。电加热器是用直径为0.1mm的镍铬丝,其电阻约为10,装在盛有油介质的硬质薄玻璃管中,玻璃管弯成环形,加热电流一般控制在300mA500mA。为使均匀有效地搅拌,可用电动搅拌器,也可按捏长短不等的两支滴管使溶液混合均匀。用贝克曼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 在绝热容器中测定热效应的方法有两种: 图2-2 量热器示意图1.贝克曼温度计;2.搅拌器;3.杜瓦瓶;4.加样漏斗;5.加热器 (1)先测定量热系统的热容量C,再根据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T与C之乘积求出热效应(此法一般用于放热反应)。 (2)先测定体系的起始温度T,溶解过程中体系温度随吸热反应进行而降低,再用电加热法使体系升温至起始温度,根据所消耗电能求出热效应Q。 Q=I2Rt=IUt式中,I为通过电阻为R的电热器的电流强度(A);U为电阻丝两端所加电压(V);t为通电时间(s).这种方法称为电热补偿法。 本实验采用电热补偿法,测定KNO3在水溶液中的积分溶解热,并通过图解法求出其它三种热效应。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