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晓风散文的诗性美(李雅迪).doc_第1页
浅析张晓风散文的诗性美(李雅迪).doc_第2页
浅析张晓风散文的诗性美(李雅迪).doc_第3页
浅析张晓风散文的诗性美(李雅迪).doc_第4页
浅析张晓风散文的诗性美(李雅迪).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张晓风散文的诗性美内容提要英国的杰出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曾写过这样一句诗:“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朵野花见天堂”。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就是这样一位洞察世事的散文家,她突破了以往女作家创作的狭小天地,以敏锐的双眼去发现,以细腻的内心去体察,通过诗性般浪漫而又灵动语言展示出对自然,对人生哲理般的思考。浓厚的文学底蕴使她的散文散发着浓厚的古典意蕴,而现代文化的浸染又使她的散文处处渗透着现代的睿智与洞察。她的散文大都不拘于格式,以细微处入手,通过天马行空般的联想与想象,将诗化般的语言与节奏运用于散文创作。本文试图从其散文主题意蕴,语言特色,与色彩糅合的角度来赏析其散文的诗性美。序言在台湾地区乃至中国文坛,张晓风都无疑是一位令人瞩目的散文大家。她的文风灵巧多变,时而柔肠千曲,时而昂扬洒脱。余光中曾称她为“亦豪亦秀,腕挟风雷的淋漓之笔。” 张晓风的散文的取材新颖独特,突破传统思维的定势,以小见大,以一种发自生命本体的呼唤,常令读者醺然若醉,其所流露的智慧与灵性跨越时空,给人以恒久的震撼。她不仅仅追求散文的文学美,更是追求散文的艺术美,达到极大的审美情趣,给予读者无穷的想象与思索。 一、大胆联想,诗化主题张晓风的散文往往以自己的生活的细微之处为着笔点,透过一双透视平凡的慧眼,探索一些关于生命的意义,以及真,善,美的主题。作者淡化叙事背景,以高度诗化地语言文字,如叩问心灵一般,奏响了一曲曲令人感悟的生命之歌。在行道树一文中,作者的视点非常独特。从生活中日日可见,却总被忽略的行道树入手,引发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全文以行道树的口吻,开篇便引起读者的兴趣与思考。“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我们不禁感慨,是啊,它们是大地的孩子,应该在森林中吸着露水,迎接着第一缕阳光的到来。然而命运却毫不留情的将它们带到乌烟瘴气的工业区,装饰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煤烟,制造的是不被珍惜的清新。然而它们却并不需求别人的同情,清晨将太阳迎来,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当一个早起的孩子走来,“贪婪地呼吸着鲜洁的空气”时,这便是它们最自豪的时刻。因为它们知道“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在匆忙间,错过了多少沿途的风景,我们何曾停下脚步看看这些日日为我们带来清新的它们,我们又何曾留意过环卫工人额头上的汗水。作家没有通篇的大道理,淡化叙事背景,只截取行道树真挚的内心独白,却达到震慑心灵效果。在一叠辣酱中,作者同样淡化叙事背景,加之以跳跃性的联想,诗化主题,引起读者深思。文章描述“我”应邀去校长家赴宴,厨子特地准备了他亲手调制的辣酱,在场的粤籍人士没有因口味偏淡没有去理会它,而对于台湾人的“我”来说辣酱偏甜。出于“善意”的捧场,“我”取用了一些。然而这“好意一举箸”却被厨子看在眼里,临走时捎来一瓶辣酱,这细心与善意实在令人动容。作者由此感慨人生,“大约世间之人多是寂寞的吧?未被击节赞美的文章,未蒙赏识的赤忱,未受注视的美貌,或者,无人肯试的一叠食物”作者内心的感慨万千,人人都是希求人家的注视吧,人人也都是渴求人家的认同亦或是赏识吧!作者以高度诗意化的语言来抒发内心对生命的感悟与触动,“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是啊!人生中,哪怕一次善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是对人莫大的鼓励。作者透过一次简单的小事,都能引发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醍醐灌顶般道破人生信条。以一种自然亲切,发自生命本体的语言来抒发对真、善、美的感悟,呼吁人们生活中多给别人一个鼓励,一个肯定,那其实是对自己最好的礼物。张晓风在散文的创造上从未拘于格式,饱读诗书的她写起散文来也都透出着古典意蕴。在不朽的失眠一文中,作者通过跨越古今的奇妙联想,以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为落笔点,淡化了诗的由来,真挚而又感同深受地道出了失意落榜学子内心的矛盾与焦灼。文章以一人称失意落榜者张继的口吻,细腻而又真切地体察落榜后的种种彷徨与无奈。“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见到这一榜单,内心的绝望痛苦与不甘体现在这一短暂的心理描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张晓风是何等的感性与睿智啊!这样微妙的情感波动都能体察与感知,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谁没有失败过,谁又没有过这样彻骨的体会呢!在这个失意者眼里,一点一丁的景物又能触动那涓涓涌出的伤感情怀。望着那快熄灭的油灯“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内心的无可奈何跃然纸上,那点点微火都能触动了内心伤感的情思,联想到自身彷徨无措的处境。内心中满腹难以名状的感情无处宣泄,挥毫写下这一首名垂千古的枫桥夜泊。就是这一提笔、一挥毫成就了流传千古好诗。失意、痛苦、彷徨就一定是坏事吗?作家洞察般的言语引起读者的思考。何为“得”,何又为“失”呢?当年那插花游街、意气风发的状元早已为人忘却呢!而那永远为世人所记得的,只有这个“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作家天马行空的想象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以献给那些落榜的考生为由,通篇并没有说教劝道式的言语,而是跨越古今,以一个失意者的口吻,体察着那细腻脆弱的心理,一语道破天机。二、诗化语言,情思逶迤张晓风总是擅长用诗一般的语言,身边的点点小事,丝丝话语都能够漾起她内心温柔的涟漪。她的心灵如天使一般,那么清澈,那么憧憬。话语间,总是含着眷眷柔情。在地毯的那一端中,她以倾诉的口吻,向读者娓娓道出心中那份柔情。“我们的经济从来没有富裕过,我们的日子却从来没有贫乏过。”诗化般的对偶句俏皮而又可爱,大胆而又自信地表露出内心的爱意。“我们活在梦里,活在诗里,活在无穷无尽的色彩希望里。”作家诗一般的语言活泼而又轻快,三个活在,层层递进,对生活的美满与幸福之情溢于言表,胸腔中满满的爱意仿佛要倾泻出来。生活中的一个点头,一次目光的接触,都能让“我”的感受到彼此间的心心相印。而一次小小的荡舟,都能触动作家内心细腻的情思。“我永远不能忘记那次去泛舟。回程的时候,突然起了大风”“你奋力摇橹,累的一身都是汗。我们的道路也许就是这样吧,也许我使你的负担更重了。”看似多么平常的一件小事,在张晓风如水的内心里却泛起阵阵涟漪,不由得一阵伤感,联想到人生也许会带给的负担,心中蓦地情绪一沉。不著一字,小女儿般的情态展露无疑。这如水一般灵动的情怀,又怎不引起别人的爱怜?然而“我不在意,我高兴去搏斗!你说得那样急切,只要你肯在我的船上,晓风,你是我最甜蜜的负荷。”他说得那样急切,仿佛在急意表白着什么,又似乎不忍心她内心有一丝的顾虑。只言片语见一位硬朗阳光的形象浮现在人眼中。没有露骨地爱意表白,没有热烈的山盟海誓,但就这只言片语,却是天底下最甜蜜的情话。正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般,最简短的一个动作,却是需要用一生来守护的约定。而在最后一段,“当金钟轻摇,蜡炬燃起,我乐于走过众人去立下永恒的誓愿。因为,哦,德,因为我知道,是谁,在地毯的那一端等我。”张晓风发自生命本体的语言细腻真切而又饱含柔情,以吟咏般的语调,将内心中的激动与盼望的情绪表现得含蓄而又热烈,仿佛活在梦幻里。唯有历经过这样细腻真切而又牵人心弦的爱,才能通篇都涌动着炽热的情感。在母亲的羽衣一文中,一句小小的话语,同样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叹与思考。文章从一件小事入手,女儿听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后拉着问妈妈是不是仙女变的?小孩子烂漫天真的小小话语,却在不经意间触及了作家那细腻而又敏感的心弦。不由得感慨到“哪一个母亲不是仙女变的?”母亲内心反问的语句道出了对女儿稚嫩的言语的所触动的涟漪。“我不是一个和千万母亲一样安分的母亲吗?我不是把属于女孩的羽衣收折得极为秘密吗?我在什么时候泄露了自己呢?”母亲一连串的反问句,令读者极为动容。对家庭不求回报的付出,以及无怨无悔的奉献在这一连串的反问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孩子!难道稚嫩如“你”也发现了母亲曾经是被家里众星捧月般疼爱的天使吗?作者由此引发对年华,对生命意义的感慨。是啊!哪一位母亲年轻时不是家里最疼爱的宝贝呢,哪一个母亲曾经不是最美丽动人的仙女呢? “只是她藏好了那件羽衣,然后用最黯淡的一件粗布把自己掩藏了”“在某个无人的时候,她才会惆怅地开启箱子,用忧伤的目光抚摸那些柔软的羽毛,她知道,只要羽衣一着身,她就会重新回到云端,可是她把柔软白亮的羽毛拍了又拍,仍然无声无息地关上箱子,藏好钥匙。”她“惆怅地”开启那百宝盒似的箱子,“忧伤”地看着那昔日光鲜的服饰,作家婉转多姿的笔法,对人物神态的把握让我们仿佛可以真切地看到“仙女”眼角那一抹转瞬即逝的怀念以及那对子女,对家庭无私奉献的那一抹坚定。孩童的一句稚语,在张晓风眼中却是道破天机一般,触动了女性那灵动的情怀。作者以“天使”作比,暗示她以及全天下千千万万的母亲们,她们曾经也都是上天的宠儿啊,骄傲着自己的容颜,挥洒着亮丽的青春,她们又何尝不向往过去那种公主般的生活呢!但是,她们不能离去,因为她们有了更重要的事,有了更值得照顾的人。通篇运用比拟的手法,以仙女比作母亲,大量的心理描写展现出女性细腻的情感以及内心的千回百转的心理变化。而大量的反问句则从侧面强有力地塑造了一个无怨无悔奉献出自己美丽年华的母亲形象。女性细腻真切的情感充溢全篇。三、行文如绘,比比如画张晓风不仅仅是一位语言运用独具特色的散文大家,同时也是一位以文绘画的高手。作家借助于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通过各种色彩的巧妙糅合加之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在她笔下的山川钟秀,已不仅仅是客观的描摹,而是富有灵性一般,生动活泼,生气十足,给读者带来非同一般的审美体验。在魔季中,作家仿佛为我们带来我们来到了一个人间仙境。“蓝天打了蜡”“小树叶儿也都上了釉彩”开篇便利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一个蓝天白云的世界。“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有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作家仿佛游走在一片无边无际的绿意里面。深深浅浅的绿色层次分明,如画一般,深呼吸一口,似乎可以嗅到青葱的香味,让人心旷神怡。而一个“挤”字,又以拟人的手法俏皮地展现出植物们争先恐后地伸展的姿态。“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却很醇,浅浅地斟在每一个杯形的小野花里。”作家以阳光比作酒,拟人的手法“斟”在花儿里,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明媚的阳光打在花儿的露水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令人微醺于这醉人的美景,微醺于这恼人的春色。又如在我有一文中,“那串紫藤这些日子以来美得有些神奇,秋天里的花就是这样的,不但美丽,而且有那么一份凄凄艳艳的韵味。风一过的时候,醉红乱旋,把怜人的红意都荡到隔窗的小室中来了。”在作家灵动的笔下,花儿似乎如香味一般,是能够随风飘散的。微风习习,那火焰般艳丽的色彩似乎漾在空中,如丝如缕般绵长,萦绕在人身边。似乎天地间,都染上这醉人的嫣红,展现出独特的意境美,带来非同一般的审美享受。而“翠生生的叶子簌簌作响,如同檐前的铜铃,悬着整个风季的音乐。”叶子的“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