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管理者薪酬制度 _第1页
国企管理者薪酬制度 _第2页
国企管理者薪酬制度 _第3页
国企管理者薪酬制度 _第4页
国企管理者薪酬制度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国企管理者薪酬制度 国企薪酬问题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利益分享问题,是全体国民的福利增进问题。 国企高管的薪酬到底如何定位?政策部门应该有着更宽阔的视野。我们应该意识到,并不是照搬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薪酬制度,我们就学到了市场经济的精髓,也许正相反,我们吸取到的这种表面上的自由市场 “ 基因 ” ,将会成为中国现实国情之下不稳定的 “ 易损点 ” 最近,国内外几起金融机构的高薪酬问题几乎同时发生,引发市场关注。 一例涉及美国投行 “ 老大 ” 高盛集团。据高盛集团近期公告,今年高盛员工的平 均薪酬有望达到 美元,若不包括该集团临时员工及顾问,高盛今年的平均薪酬将达到 美元,共开支 220 亿美元,有望创下公司 140 年历史中的最高纪录。 另一例涉及美国金融巨头 美国政府向 供 900 亿美元巨额贷款后, 前有 80%归美国政府所有。但 薪酬问题让美国政府左右为难:一方面,金融危机爆发后, 高薪受到政府限制和大众压力,今年 3 月 美元的留任奖金,引发了一场风暴。另一方面,由于担心限制过严导致 终可能无法偿还 900亿美元 的贷款(那都是纳税人的钱),一些联邦官员正向美2 / 5 国财政部主管薪酬政策的 “ 薪酬沙皇 ” 芬柏格施压,要其放宽对 2015 年 酬的限制。 此外,摩根大通近期也表示,将员工的红利准备金提高到 美元。 还有市场人士估计,仅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这三家已退出美国财政部 7000 亿美元不良资产救助计划的大型银行,就将向员工支付总额 297 亿美元的奖金。这笔巨额奖金将发放给 名员工,相当于每人获得 在华尔街重燃高薪文化的同时,美国社会的愤怒也在积聚。金融巨 头的高杠杆经营和贪得无厌地追逐高收入,对于引发全球金融风暴罪责难逃,而他们却在普通纳税人伤痛未消时就欣然恢复高薪,实在让人难以接受。要知道,上述三家投行人均奖金数 美元,美元年收入的 5 倍! 而近期在国内引起关注的金融机构薪酬问题,首推中金公司影子股票事件。据媒体披露的信息,中金近年支付的员工薪酬占了该公司收入的近 50%,达数亿美元。其中,部分高管的收入在中国属于罕见的超高水平。 其实,中金公司的影子股票事件只是中国国企高管薪酬问题的冰山一角。近几年 ,随着国企的大量改制、上市,国企薪酬问题引发的热度迅速升高。据官方披露的资料,央3 / 5 企负责人第一任期的税前平均薪酬为: 2004 年为 35 万元,2015 年为 43 万元, 2015 年为 元。不过,平均薪酬往往掩盖了薪酬分化的差别。据笔者了解,在央企领导人中,年薪超过百万元的大有人在,超过 500 万元的也并不少见。如果考虑到央企领导人的职务消费及各种公务支出、福利等,他们的实际收入水平将更高。 对于国企高管的薪酬,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去年曾表示,中央企业负责人的 薪酬是适当的,与职工收入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复杂之处在于,国企领导的薪酬问题不是个简单的薪酬激励问题。针对国企薪酬问题并不复杂的问诘,就能触及一系列深层的体制问题。比如,中国民众如何分享国企的收益?国企的收益是属于全民的,还是只属于国企利益集团的?国企存在的主要目的,到底是谋求效率上的收益,还是来保障全民的福利?在这些问题上,中国法律对国企的定义,往往与现实的操作运行有很大差异。 作为民间智库研究团队的一员,笔者倾向于认为,由于国企薪酬问题的复杂性,它已经超越企业内部制度设计的框架,演变成一个复 杂的公共政策问题。 回首国企改革的历程,应当承认,借鉴学习西方的公司治理和管理方法,有助于激发国企的活力,激发国企领导人的动力。因此,笔者并不反对国企在薪酬制度方面与国际市场接轨。在西方市场观念中,高薪是保证职业经理人为企4 / 5 业股东创造利益的有效制度,这一观念和制度安排现在已被国企普遍接受。但在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中国仍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不少国企效益的取得,并不完全是依靠国企管理层的 “ 企业家才能 ” ,而跟政策扶持、国家资源倾斜是分不开的。在此背景下,简单移植西方的薪酬制度就很不合理。一言以蔽之,赚钱并 不都是在充分竞争中靠本事所致,为什么薪酬要完全参照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制度?同时,在我国 ,那些掌握了许多关系国计民生重要资源的国企,被赋予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功能。但在现实发展中,部分国企逐渐演化为利益集团,而且是拥有特殊资源和权力的利益集团 它们往往分享了市场化改革的好处,但对改革的社会成本承担并不多。不论是国有银行的改革,还是电信、石油石化巨头的改革,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些特点。 放在这个大背景下看,国企薪酬问题便不再是企业制度安排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利益分享问题,是全体国民的福利增进 问题。以华尔街为发源地的美国金融风暴,差点动摇了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的基石,但我们应该看到,资本主义世界多年来的改良为社会稳定建造的社会福利保障网络,阻止了这种动摇的恶化。 值得中国反思的是,在国民福利增进缓慢的环境下,以追求效率优先为目标的改革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是多么需要强化全社会利益分享机制和社会安全保障机制。在这5 / 5 种考虑下,国企高管的薪酬到底如何定位?政策部门应该有着更宽阔的视野,我们应该意识到,并不是照搬与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