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1.人际印象.ppt_第1页
心理学课件--1.人际印象.ppt_第2页
心理学课件--1.人际印象.ppt_第3页
心理学课件--1.人际印象.ppt_第4页
心理学课件--1.人际印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 人际印象,31 人际印象概述 32 人际印象形成效应 33 人际印象的整饰,31 人际印象概述,一、 什么是人际印象 二、 人际印象的基本特点 三、 印象的形成研究及模式,一、什么是人际印象,所谓人际印象是指通过人际交往,在知觉的基础上在脑海的记忆中留下的人际客体的形象。 、是社会认知对象形成的印象。 、在交往接触中头脑里形成的观念象。 、不仅指对人的外在形象,更是对人格等心理因素的评价。,二、人际印象的基本特点,、间接性:人际印象是社会刺激离开感官后留下记忆的痕迹的一种组合。 、综合性:人际印象是对所有相关信息因素的综合后形成的整体象。 、固执性:是指人际印象一旦形成不易被说服和改变,容易形成“定型”。,三、印象的形成研究及模式,、阿希的研究印象的古典理论 、美国诺尔曼安德森的研究,、阿希的印象古典理论,(1)、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有一个根本的特点,根本的人格,规定着他的各种人格特点,规定着他的印象即全体象。 (2)、一个人的整体象不是他所有的各种特点简单相加,而是超出了各个部分之和。,1946年阿希的实验 A:精干坚信健谈冷酷机智进取有说服力(冷型) B:精干坚信健谈热情机智进取有说服力(热型) A:精干坚信健谈粗鲁机智进取有说服力 B:精干坚信健谈礼貌机智进取有说服力 结论:1、印象的形成是全部特点的综合作用结果,而其中有一种中心性特点起主要作用。 2、第一印象的形成取决于最先出现的中心性特点。,二、诺尔曼安德森的研究,()加权模式() ()平均模式() ()加重平均模式(),32 人际印象形成效应,一、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 二、近因效应 三、晕轮效应与加重印象 四、刻板印象 五、心理定势效应,第一印象:认知者对于未接触过的人,在第一次 接触到有关他的刺激信息材料(如外貌、性格、 有关情况等)后形成的最初印象。 首因效应:在第一印象形成中,最初接触到的 信息材料对印象形成起重要作用这种首要因素决定 印象形成的反映效果,即首因效应。,一、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一)、1968年的琼斯实验,(二)为何能形成第一印象,目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1、最初信息的储存过程中,没有前摄干扰。 2、知觉的恒常性决定的。,(三)、第一印象有两个突出特点,1、具有肤浅表面性,是非本质的。 2、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不易改变,但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四)、第一印象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1、做好第一次谈话、第一次汇报、第一件事,踢好“第一脚”。 2、第一印象具有表面性,易产生偏差和失误,不能以此轻下结论。 3、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变。,二、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效应,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由于先后顺序信息材料在时间上的一定间隔,新材料对印象的形成起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反应效果叫做近因效应。,(一)、吉姆印象,(二)、近因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新近刺激的信息材料与其它材料相比, 在大脑记忆过程中,没有后摄干扰,同时新 的信息刺激记忆新、记忆深刻。,(三)、近因效应对人际交往的启示,1、在向他人进行宣传、教育、劝导时,要注意最后的结论,给人一个圆满的印象。 2、要正确处理好首因效应和近因效的关系。 3、要防止近因效应可能造成的偏差。一方面是去影响他人,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又要注意在交往中,他人对自己的影响,防止近因效应的偏差。,三、晕轮效应与加重印象,(一)晕轮效应是指认知者由于对认知对 象有某一点好的印象后,回泛化到其它方面认 为也都好。这如同月晕、光环一样, 又叫自然界的佛光现象。,(二)为什么会产生晕轮效应,1、加重印象的晕轮效应的内在机制 2、由知觉的整体性所决定的 3、联想的心理机制起作用。内隐人格理论认为,人的内在品质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三)、晕轮效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晕轮效应的启示: 、正确的利用晕轮效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看待他人、评价他人和使用人才时,要避免发生晕轮效应而产生的偏差和失误。,四、刻板印象,(一)、刻板印象是指社会对某一类社会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是对人的认知、评价中的一种凝固、概括而又笼统的印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吉尔巴特、卡兹和布瑞利,年),目前世界一般对民族性格的印象: 美国人,勤奋、聪明、雄心、进取、实利主义; 英国人,爱运动、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 黑人,迷信、懒惰、无知、爱音乐; 犹太人,精明、吝啬、勤奋、贪婪、聪明; 意大利人,爱艺术、冲动、感情丰富、急性子、爱音乐; 德国人,有科学头脑、勤奋、不易激动、聪明、有条理; 日本人,聪明、勤奋、进取、精明、狡猾; 中国人,迷信、保守、爱传统、勤劳、忠于家庭; 爱尔兰人,好斗、急噪、急智、诚实、笃信宗教; 土耳其人,残酷、信宗教、奸诈、无知。 ,(二)、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从社会主体的共同性看,是由于被认知主体类型化造成的。 、从认知特点看是知觉选择性特征决定的。 、从社会文化传递看,刻板印象非先天就有,而是人们所属的传统文化传递的结果 4、从信息沟通看是直接信息渠道有限,经过间接渠道形成信息而造成的先入为主的结果。,(三)、刻板印象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印象的心理影响,1、刻板印象为我们认识某一事物提供了一个整体大概方向,是符合人的认知归纳过程的,因而为认知事物提供了方便。 2、刻板印象易以点带面,常常是凝固地看人,易产生偏差。,五、心理定势效应,心理定势是指人在认识、对待特定对象时,因先前的心理准备状态而会对当前的心理产生影响。,(二)心理定势的表现,1、知觉习惯 2、观念上的先入为主 3、思维定势 4、情绪和心境方面的定势,(三)、心理定势产生的原因,1、知觉具有理解性 2、观察的角度不同 3、对事物有一种心理期待感所致,33人际印象的整饰,一、什么是印象的整饰 二、印象整饰的作用 三、如何整饰印象,一、什么是印象整饰,有意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 (一)、有关理论: 1、戈夫曼的戏剧角色理论 2、库利和米德的形象互动理论 3、海德的人际关系理论,1、戈夫曼的戏剧角色理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实际上就象在演戏,每个人都在表演着自己的节目,而且都在极力让自己的言行适合于自己所表演的角色,赢得别人正面的评价与赞扬。为了使每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成功,交往者要不断进行印象整饰,交往者彼此相互帮助、相互谅解,设法保持彼此不丢面子。,、库利和米德的形象互动,既强调客观世界对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又强调内在个人对客观世界解释的重要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受“主我”和“客我”两个方面相互作用控制的,因而人类个体总是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反思、自我控制的,人是在互动中学会扮演角色,站在别人的立场看自己,据此对他人关于自己的感觉进行预见和调整自己的言行。,(二)、影响自我形象的整饰的因素,、受群体认同作用的影响 、社会交往的情境影响 、受社会交往对象的影响,二、印象整饰的作用,(一)、印象整饰是使人际交往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发展的手段和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二)、印象整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和结果之一。 (三)、有时靠印象整饰维持自己的真实面目。,三、如何进行印象整饰,、搞好角色扮演,努力创造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