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课件_2_第1页
新生儿复苏课件_2_第2页
新生儿复苏课件_2_第3页
新生儿复苏课件_2_第4页
新生儿复苏课件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窒息复苏,王立新,一、概述,1.为什么学习新生儿复苏?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导,每年四百多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23%死于出生窒息。在这些新生儿当中,许多没有进行正确的复苏。还有一部分婴儿在分娩窒息后出现脑瘫、学习障碍和其他残疾等问题。与成人或年长儿较低的复苏成功率不同,对抑制状态的新生儿进行熟练的复苏,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投入一定时间致力于新生儿复苏技能的学习是非常值得的。,一、概述,2.哪些婴儿需要复苏? 约有10的新生儿在出生时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开始呼吸;约有1 需要使用各种复苏手段才能存活。反之,至少90 的新生儿毫无困难地就能完成宫内到宫外环境的过渡。他们需要少许帮助或根本无需帮助就能开始自主且规则的呼吸,并完成从胎儿到新生儿血流模式的转变。,一、概述 3.在每次分娩前,都要做好复苏准备,人员的配备 .每一次分娩时,应该有训练有素的人员在场 .如果分娩情况复杂还需要更多的人员,一、概述 3.在每次分娩前,都要做好复苏准备,器械准备 检查复苏的器械和物品是否在良好备用状态 打开辐射抢救台 ;打开氧源;打开低压吸引器;备好自动充气式复苏囊、胎粪吸引管、气管导管(内径2.5、3.0、3.5、4.0)、带直镜片的喉镜(0号早产儿、1号足月儿)、吸引管、胃管、脐静脉导管、三通、剪刀、胶布、2-3公分的肩垫、带秒钟的表、温暖的毛巾、1:1000的盐酸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各种型号的注射器。,一、概述 4.复苏流程图,二.初步复苏,二.初步复苏 1.保持体温,提高分娩室的温度 将新生儿放在辐射暖台上,并方便复苏人员接近,辐射暖台可帮助减少热量散失。新生儿不用盖毯子或毛巾,让其身体暴露在外,以方便观察和使辐射热源直接照射其身体。,二.初步复苏1.保持体温 早产儿,需要注意的是早产儿特别容易受到寒冷损伤。他们的体表面积/体重比大,皮肤薄,皮下脂肪少,代谢慢,所以散失热量快,体温易下降。对早产儿应采取所有减少热量散失的步骤,即使最初阶段他们看起来无需复苏。 额外的步骤 -提高室内温度 -盖上塑料单,二.初步复苏 2.摆正体位按照如下步骤通畅气道,新生儿仰卧 轻度伸仰颈部 新生儿肩部后背垫一块23 cm厚的肩垫使之成“鼻吸气”体位 使咽后壁、喉和气管成直线,二.初步复苏 3.清理气道,没有胎粪存在,先是吸引口咽,然后是鼻子,吸引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不能无规则吸引,否则引起迷走神经末梢兴奋而至呼吸暂停。 羊水污染且无活力的新生儿,吸痰管难以吸出气管内胎粪羊水,可立即气管插管,在直视下清理呼吸道,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二.初步复苏3.清理气道: 没有胎粪存在,先是吸引口腔,然后是鼻子,3.清理气道有胎粪但新生儿是有活力的,如果:, 呼吸有力,且 肌张力好,且 心率100次/min 用吸引球和大孔吸引管清理口咽和鼻腔,则:,3.清理气道:有胎粪且新生儿没有活力的,气管内吸引,3.清理气道:气管内吸引,边撤导管边抽吸的时间不应超过35s 如未再发现胎粪则进行复苏 如胎粪仍存在则检查心率: - 心率正常 如有指征再次插管、抽吸 - 心率下降 正压通气,二.初步复苏 4.擦干全身,二.初步复苏 5.触觉刺激,刺激新生儿呼吸的可行的方法,弹足底 轻拍 摩擦,二.初步复苏 6.重新摆正体位肩下垫枕开放气(外耳道与肩上部在同一水平面),二.初步复苏 常压给氧,如新生儿有呼吸,但是有中心性紫绀,则应常压给氧。,充气式气囊 氧气面罩 氧气管,二.初步复苏 评估: 呼吸,心率,肤色,二.初步复苏 评估:异常生命指征,三、正压通气 指征,初步复苏后进行呼吸、心率和肤色评估。如果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即使有呼吸但心率 100次/分,和(或)常压给氧后紫绀无缓解。,三、正压通气装置复苏装置的应用,气流充气式气囊 自动充气式气囊,三、正压通气1.检测整套装置的性能,确保氧气源充足(90%-100%的氧气,流量为5L/min),阀门打开;连接气囊的氧气管与氧气源连接;测试气囊是否正常工作,如是否感觉到压力作用在手上?减压阀是否打开?,三、正压通气测试自动充气气囊,是否感觉到压力作用在手上? 压力计是否工作? 减压阀是否打开?,三、正压通气2.安放面罩,2.安放面罩 正确安放面罩,不可将面罩用力压在新生儿面部 不可将手指或手置于新生儿眼部 不要压迫喉(气管) 型号正确的面罩覆盖嘴、鼻子和小部分下颌,不覆盖眼,2.安放面罩E-C钳夹法固定面罩,E字型开放气道 (上抬下颌) C字型固定面罩 轻轻下压面罩 面罩紧贴面部,三、正压通气3.正确挤压,送气压力:新生儿呼吸容积的潮气量为6-8ml/kg,首次呼吸所需压力30-40cmH2O,以后为20cmH2O,用拇食二指按压气囊压力约为15-20cmH2O,再加一指压力递增5cmH2O,4.通气频率:每分钟4060次呼吸,大声记数以保证40-60次/min,胸外按压时为30次/min,5.胸廓扩张不良的原因及措施,情况 措施 1. 密封不良 重新放置面罩。 2. 气道阻塞 纠正患儿头部位置; 检查分泌物,如果有吸引; 通气时使患儿口微张。 3. 压力不足 增加压力直到胸廓起伏自如; 考虑气管内插管。 4. 设备运转失常 检查或更换气囊。,6.效果评估,患儿胸部微有起伏 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 心率迅速回升 面色转红润 自主呼吸恢复,(补充说明)注意事项,持续复苏气囊加压给氧 2 min应插入胃管排出胃内气体。 高度怀疑气胸的病人应控制挤压的压力和频率,(补充)复苏气囊的消毒处理,三、胸外按压,. 指征: 经过 30 秒有效的正压通气后心率仍小于60次/分,三、胸外按压: 2人操作,一人 按压胸廓 一人 进行通气,胸外按压需要两人共同完成,三、胸外按压:方法,胸外按压的两种方法:拇指法(A)和双指法(B),三、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方法比较,拇指法 (首选) 较省力 较易控制按压的深度 双指法 一名操作者时较方便 更利于手小的操作者 方便脐血管给药,三、胸外按压:手指的放置位置,按压胸骨下三分之一段 两乳头连线和剑突之间,三、胸外按压:拇指法,拇指按压胸骨 其余手指支撑背部,胸外按压的拇指法应用于小婴儿(左)和大婴儿(右),三、胸外按压:拇指法,拇指法胸外按压时压力必须用在胸骨上,三、胸外按压:双指法,一至手的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的指尖按压胸骨 另一只手支撑背部,胸外按压时正确的手指位置,三、胸外按压:双指法,双指法正确和不正确的用力,三、胸外按压:按压力量和深度,按压的深度应为前后胸直径1/3左右,三、胸外按压:方法,下压的时长短于松开的时长,正确的胸外按压(放松期手指不离开胸部),错误的胸外按压(放松期手指离开胸部),三、胸外按压方法:配合通气,胸外按压与通气间的配合,三、胸外按压: 配合通气,4个动作1个周期,应耗时约2 s。 每分钟应有120个“动作”左右(90次按压和30次呼吸)。,三、胸外按压:停止按压,经过30秒的按压和通气后,心率 60次/min停止按压,三、胸外按压:新生儿无改善,经过30s正确的通气和胸外按压后心率仍60次/min,则使用肾上腺素,四、药物-肾上腺素,指证:经过30s正确的通气和胸外按压后心率仍60次/min时,需要使用肾上腺素(最好是进行了气管插管以后),四、药物-肾上腺素脐静脉给药,脐静脉插入导管 最快速直接的静脉途径 110 000 溶液 0.1-0.3 ml/kg,四、药物-肾上腺素气管内导管给药,静脉通路的替代方法 直接注入气管内导管 滴入后行正压通气 气管导管内给药: 110 000 溶液 0.5-1 ml/kg,四、药物-扩充血容量,生理盐水 最常用 乳酸林格氏液 RH阴性的O型红细胞,五、气管插管:指征,羊水胎粪污染且婴儿不是有活力的 正压通气需要延长 气囊面罩通气效果不佳 胸外按压需要 需要注入肾上腺素 特殊指征:早产儿,注入表面活性物质,膈疝,五、气管插管:设备,设备应清洁,避免污染 最好是管径一致、一次性的无菌气管导管,五、气管插管:气管导管的特点,无菌,一次性 内径一致 刻有cm读数和声带线 无防护圈,首选粗细均匀的气管内导管给新生儿,五、气管插管: 选择气管导管型号,根据不同体重和孕周选择导管型号 可使用金属导管芯 型号 (mm) 体重 孕周 (内径) (g) (wks) 2.5 1,000 28 3.0 1,000-2,000 28-34 3.5 2,000-3,000 34-38 3.5-4.0 3,000 38,五、气管插管:喉镜的准备工作,选择镜片型号: -0号用于早产儿 -1号用于足月儿 检查喉镜的亮灯情况 连接吸引器,调节到100 mm Hg 使用大号吸引管 ( 10F) 吸引分泌物 小号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